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男,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並被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5年開始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撰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1957年,他進入長城電影公司成為專職編劇,創作過《絕代佳人》《蘭花花》《不要離開我》等劇本,還參與過《有女懷春》《王老虎搶親》等經典名片的導演工作。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1985年起,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94年,受聘北京大學名譽教授。2000年,獲得大紫荊勳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榮譽教授。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18年10月30日,在中國香港逝世,享年94歲。
大事件
出生在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袁花鎮,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家世系浙江
海寧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金庸本人是
查升之孫
查揆的後裔。
1929年5月,入讀家鄉海寧縣袁花鎮小學。
1937年(另一說1936年),金庸從袁花龍山學堂(現袁花鎮中心小學)畢業,同年考入嘉興中學(現嘉興一中),離開家鄉海寧。
1938年,日軍攻到浙江,嘉興中學千里南遷至麗水,金庸進入省立聯合中學初中部。
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
金庸生活照
1945年,抗戰勝利后返鄉,曾在杭州《東南日報》暫任外勤記者。
1946年秋天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
1948年,畢業后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
1950年,《大公報》所屬《新晚報》創刊,金庸調任副刊編輯,也做翻譯、記者工作,與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一個辦公桌,寫過不少文藝小品和影評(筆名姚馥蘭和林歡)。
1955年,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
1991年1月23日,註冊成立“明報企業有限公司”。同年3月2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上市后,他退出報業管理層。同年明報企業上市,金庸任董事長並簽訂三年服務合約,與于品海達成協議由智才技術性收購明報企業。
1994年10月,北京大學聘請金庸先生為名譽教授。
2007年11月,應邀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主持講座,題目為《中國歷史的大勢》,並出任港中大文學院榮譽教授。
1939年,讀初中三年級的金庸與同學合編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這是此類型書籍首次在中國出版,也是出版的第一本書。
1955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1957年,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為編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午夜琴聲》等劇本,合導過《有女懷春》《王老虎搶親》(所用筆名為林歡)。
金庸演講
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後來推出包括《明報晚報》《明報月刊》和《
明報周刊》及馬來西亞《
新明日報》系列報刊,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同年在自辦的《明報》上連載《神鵰俠侶》。
1972年,宣布封筆,退出俠壇,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工作。
2020年11月15日,編劇的電視劇作品《鹿鼎記》在中國大陸首播。
2021年08月14日,由金庸原著改編的電視劇《天龍八部》在中國大陸首映。
關係 | 人物 | 備註 |
祖父 | 查文清 | 傲骨氣節的忠良,不滿外國人欺負中國人,當時有民眾燒教堂,作為官員的他為維護民眾,帶頭辭職以平息事件。 |
生母 | 徐祿 | 詩人徐志摩的父親最小的堂妹,1914年,徐祿與查樞卿結為夫婦,1937年,因患急性菌痢而病亡,金庸只有13歲。 |
繼母 | 顧秀英 | 原是查家的丫鬟“月雲”。1989年去世,享年77歲。 |
表兄 | 徐志摩 | |
同宗 | 穆旦(查良錚) | |
姑父 | 蔣百里 | |
表姐 | 蔣英(錢學森的夫人) | |
表外甥女 | 瓊瑤 | |
| 人物 | 備註 |
第一任 | 杜治芬 | 1947年,二人在杭州相識。金庸拜訪同事的朋友杜冶秋時,邂逅了時年17歲的杜家小姐杜治芬,后雙雙墜入愛河。1948年,金庸南下香港前夕,匆忙趕到杭州正式求婚。後來杜治芬也去了香港,金庸忙於工作沒時間陪她,她寂寞無聊,過得不愉快。最後她回了中國內地,兩人辦理了離婚手續。 |
第二任 | 朱玫 | 新聞記者,他們於1956年5月1日結婚。金庸草創《明報》,備嘗艱辛,朱玫與他患難與共,還曾變賣首飾支撐《明報》。等到事業成功,婚姻卻出現裂痕。金庸與朱玫共生育二子二女。 |
第三任 | 林樂怡 | 1976年,金庸與朱玫感情破裂,主動提出離婚,並娶年輕二十九年的林樂怡為妻。她認識金庸時才十六歲,比金庸小二十多歲。他們倆是在扎角麗池一間酒店裏擦出愛的火花的。 |
金庸共有四個子女,兩男兩女。
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
小說作品
作品名稱 | 時間 |
《書劍恩仇錄》 | 1955年 |
《碧血劍》 | 1956年 |
《射鵰英雄傳》 | 1957年—1959年 |
《雪山飛狐》 | 1959年 |
《神鵰俠侶》 | 1959年—1961年 |
《飛狐外傳》 | 1960年—1961年 |
《白馬嘯西風》 |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倚天屠龍記》 | 1961年 |
《鴛鴦刀》 |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連城訣》 | 1963年,又名《素心劍》 |
《天龍八部》 | 1963年—1966年 |
《俠客行》 | 1965年 |
《笑傲江湖》 | 1967年 |
《鹿鼎記》 | 1969年—1972年 |
《越女劍》 | 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
其他作品
作品名稱 | 出版時間 |
《袁崇煥評傳》 | |
《三十三劍客圖》 | |
《成吉思汗家族》 | |
《關於“全真教”》 | |
《易經·陰陽與術數》 | |
《陳世驤先生書函》 | |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 | |
《三劍樓隨筆》 | 1997年 |
《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金庸/池田大作對話錄》 | 1999年 |
《金庸散文》 | 2007年 |
《尋他千百度》 | 2013年 |
《明窗小札1963》 | 2014年 |
《明窗小札1964》 | 2015年 |
《明窗小札1965》 | 2016年 |
《舊夢:表弟眼中的徐志摩》 | 2017年 |
電影
作品名稱 | 上映年份 |
飛狐外傳 | 1980年 |
1984年 |
1993年 |
雪山飛狐 | 1964年 |
連城訣 | 1980年 |
天龍八部 | 1977年 |
1982年 |
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 | 1994年 |
射鵰英雄傳 | 1958年 |
1977年 |
東成西就 | 1993年 |
東邪西毒 | 1994年 |
鹿鼎記 | 1983年 |
1992年 |
笑傲江湖 | 1978年 |
1990年 |
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 | 1992年 |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 1993年 |
書劍恩仇錄 | 1960年 |
1981年 |
1987年 |
神鵰俠侶 | 1960年 |
楊過與小龍女 | 1982年 |
1983年 |
《古墓奇緣》、《襄陽風雲》、 《十六年之約》 | 2003年 |
俠客行 | 1982年 |
倚天屠龍記 | 1963年 |
1965年 |
1978年 |
魔殿屠龍 | 1984年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 1993年 |
碧血劍 | 1958年 |
1981年 |
新碧血劍 | 1993年 |
鴛鴦刀 | 1961年 |
1982年 |
電視劇
劇名 | 上映年份 |
雪山飛狐 | 1977年 |
1985年 |
1991年 |
1999年 |
2007年 |
連城訣 | 1989年 |
2004年 |
天龍八部 | 1982年 |
1990年 |
1997年 |
2003年 |
2013年 |
射鵰英雄傳 | 1976年 |
1983年 |
1988年 |
1994年 |
2003年 |
2008年 |
2017年 |
中神通王重陽 | 1992年 |
射鵰英雄傳之九陰真經 | 1993年 |
白馬嘯西風 | 1979年 |
鹿鼎記 | 1977年 |
1984年 |
1984年 |
1998年 |
2000年 |
2008年 |
2014年 |
笑傲江湖 | 1984年 |
1985年 |
1996年 |
2000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13年 |
書劍恩仇錄 | 1976年 |
1984年 |
1987年 |
1992年 |
1994年 |
2002年 |
2009年 |
神鵰俠侶 | 1976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95年 |
1998年 |
1998年 |
2006年 |
2014年 |
俠客行 | 1985年 |
1989年 |
2001年 |
倚天屠龍記 | 1978年 |
1984年 |
1986年 |
1994年 |
2001年 |
2003年 |
2009年 |
碧血劍 | 1977年 |
1985年 |
2000年 |
2007年 |
越女劍 | 1986年 |
天龍八部 | 2020年 |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
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麵價值、弘揚正麵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
道德規範的衝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
謳歌。
結局
與大團圓的結局不同,金庸的小說更多的是直面邪惡的成功和俠客的失敗。然而金庸的創作同時也吸收了中國傳統悲劇意識的特徵,即在描繪悲劇現實的同時,也賦予其一定的彌合功能。
歷史背景
金庸將其作品及其人物形象有機地融入到鮮明的歷史背景之中,如《射鵰英雄傳》的時代背景為南宋初年,宋、金對峙,以及蒙古崛起的這一時段。《天龍八部》的歷史背景為宋、遼、西夏以及大理等幾個政權
縱橫交錯的時代。《鹿鼎記》描寫的則是清朝初年,滿漢民族衝突的劇烈矛盾。同時,金庸先生在尊重歷史史實的前提下,將許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納入到其文學作品之中,如完顏洪烈、岳飛、大理段氏、朱元璋、康熙皇帝、顧炎武等等,這些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與小說中的虛擬人物
交相輝映,虛實相加,使小說更加真實生動,讀者更容易接受整個故事,不會令人產生
虛無縹緲的感覺。
金庸對作品時代背景的選擇也是為小說內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來服務的。縱觀金庸的文學作品,幾乎所有的歷史背景都放在動亂年代,這是因為動亂時代更能體現出歷史人物的英雄豪情,與廟堂之上懦弱陳腐的官員相比,俠客具有強烈的民族正義感。正如郭靖所言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以“為國為民”來作為俠客的最高追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們最後的歸宿,這是俠之精神境界的升華。金庸作品中的江湖英雄,其身雖不居廟堂,卻是
以天下為己任的真正英雄。
語言
金庸語言的繁雜豐富,在其行文句式上就有充分的體現。他襲用了舊小說夾用詩詞、歌賦、聯句等方式,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對聯、詩詞,在語言表述上,則使用白話,夾用韻文等方式。如丘處機的《無俗念》、岳飛的《滿江紅》、李白的《俠客行》等,均運用得
渾然天成,毫無斧鑿之痕,體現出金庸深厚的語言表述功底。
人物形象
縱觀金庸的所有作品,除個別小說之外,大多數人物形象均有很強的相似之處,如《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以及《天龍八部》中的蕭峰等,雖然他們的性格有所差異,但他們均是武功高強,懷有一顆報國之心的英雄。再如其中的黃蓉、任盈盈、趙敏,以及阿紫等女性人物,均屬於武功高強,且均有很強後台的厲害角色,或是父親,或是師父,她們與普通女子相比,在性格和行事方面均屬於異類,被世人列為“妖女”的範疇,但又都具有濃厚的
俠骨柔情,雖然表現形式有所差別,但均
殊途同歸。
金庸小說中的女性有兩個共性,這此女性都是古代重情的“豪女”。中國的古代女性雖然比較重情重情,但是會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女性的情感卻只能深理於心中,即使到了待嫁年歲,也只能聽從
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如果傳統女性去大膽地追求愛情,這樣不但會被認為是有傷風化,更會被旁人
說三道四,即使有人敢於追求白己的愛情,一也會受到家人的懲罰,最後難免被人
冷嘲熱諷,最後落個
身敗名裂的結果;但是與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女性相比卻有很大的差異,現代的女性追求愛情,卻被認為是潮流,還能得全社會的廣泛讚許和認可。
在金庸的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大多
敢愛敢恨型;與此同時,金庸作品中的有此女性人物不僅渴望愛情,還體現出對傳統貞節觀念認同。對於這種這種矛盾情形,一也就是女性的傳統與現代兩種特性在女性人物中的體現。這種傳統與現代共存即可以體現在一個女性人物的身上,還可以表現在不同女性人物的身上。然而,哪裡有矛盾哪裡就會有衝突,有衝突的作品會更加吸引讀者。比如在《神鵰俠侶》這部小說中,小龍女這個人物就是傳統文化中仙女的形象,其不僅貌美如花,還武功高強。然而其對於愛情,她卻能不顧別人的流言蜚語,愛上比自己年齡小很多的楊過,對於這種突破傳統思想束縛的勇氣只有現代女性才會有,而小龍女竟然一也具備,真是不得不讓人欽佩。金庸的這種女性創作觀念,不但可以很好的吸引讀者的眼球,還讓讀者讀得
津津有味。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效果,可能就是因為人物身上所體現的傳統與現代特徵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這樣既可以順應故事情節,還可以順應讀者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讀者會陶醉在小說中,讓人流連忘返,致使金庸小說中女性人物的塑造也達到了
登峰造極的階段。讀者在金庸的著作中真正的看到了實際生活中的女性身影:可以明顯看出,這此女性具有瘋狂的一面,當然,相比之下,女性傳統的一面居多。
因為,由於傳統因素的影響,現代女性是傳統的女性發展而來的,對於現代女性個性,其不可能獨立存在現實社會中,更不能完全喪失之前的傳統氣息。在一般的武俠小說中,對於男女之情的描寫可謂少之又少,即使存在一此個別女性,通常一也是小說中的點綴。但在金庸所描寫的小說中,愛情在小說中有著
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小說中的主體,小說中的女性在小說中的地位提升了許多。在小說中,有了男女角色情感的貫穿,使小說中內容
豐富多彩。此外,還提升了小說的趣味性及吸引力。
世界華人盛典
獲獎時間 | 獲得獎項 | 獲獎結果 |
2009年 | 第三屆2008影響世界華人 | 獲獎 |
香港市政局文學創作
獲獎時間 | 獲得獎項 | 獲獎結果 |
1998年 | 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 獲獎 |
| 香港(及海外)文學藝術協會 | |
1998年 | 當代文豪金龍獎 | 獲獎 |
| 香港(及海外)文學藝術協會 | |
1998-5 | 當代文豪金龍獎 | 獲獎 |
香港政府
獲獎時間 | 獲得獎項 | 獲獎結果 |
2000 | 大紫荊勳章 | 獲獎 |
2009年 | 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獲獎 |
| 世界華人盛典 | |
個人獎項
獲獎時間 | 獲得獎項 | 獲獎結果 |
1981 | 大英帝國官佐勳章勛銜 | 獲獎 |
1992 | 法國政府榮譽軍團騎士勛銜 | 獲獎 |
2004 | 法國文化部法國藝術及文學司令勛銜 | 獲獎 |
2005 | 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文學博士名銜 | |
1950年,主持《下午茶座》欄目。
1973年春,應台灣地方政府之邀前往台灣,並與蔣經國見面會談。
文革結束后,在1981年與1984年來到中國大陸訪問,並先後在北京與鄧小平和胡耀邦會談。
1985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宣告成立,金庸作為委員之一,任基本法政治體制起草小組的港方負責人兼經濟體制起草小組成員。
1988年,與查濟民提出了“政制協調方案”(又稱“雙查方案”、主流方案)。
1989年,辭去基本法草委、咨委職務,結束了從政生涯;同年在《明報》創辦三十年慶祝茶會上宣布卸下社長職務,只擔任集團董事長。
1993年,兩會期間赴北京訪問,並獲江澤民接見。同年4月宣布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職務,改任名譽主席,更將明報集團售予于品海,宣布全面退休。
1995年,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
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1985年至1989年,擔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金庸個人
中國
文學網:金庸是一個成功的報業巨子,更是一個成功的武俠小說創作家。將其定義為一代通俗文學大師是恰如其分的。既然稱做通俗文學大師,還是有必要通過他的小說進行一番文學雅俗觀的論辨。
作家黃易:金庸就像一個“黑洞”。把傳統發揮得
淋漓盡致,任何人靠近他,就會
化為烏有,根本沒法比。
北京大學教授
嚴家炎:金庸的武俠小說大大提高了傳統武俠小說作品的思想、文化、藝術品位,包含著濃烈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他以其藝術實踐,使近代武俠小說第一次進入了文學的宮殿,是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查先生是著名作家、傑出報人,畢生堅守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以如椽之筆,書家國情懷,著作等身,成就非凡。先生愛國愛港,擁護“
一國兩制”方針,曾參與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籌建工作,殫精竭慮,貢獻智慧。先生
赤子丹心,俠肝義膽,其文採風范永為世人景仰。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查先生一生情系中華,愛國愛港。以
鐵肩擔道義,以妙手著文章,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先河,享譽海內外華人社會。查先生支持國家改革開放,擁護“一國兩制”方針,熱忱參與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設計、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貢獻了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