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法學院
東吳大學二級學院
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是1900年由美國基督教監理會創建於中國蘇州的私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最早稱為“東吳大學堂”,英文稱為“中國中央大學”(1901年6月24日,在美國田納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名稱註冊)。1908年,在美註冊名稱改為“Soochow University”。
東徠吳大學法學院於1915年在上海崑山路中西書院原址成立,初稱東吳大學法科;當時的東吳法科規定,學生需在大學文理科學習兩年後才能投考法科,至上世紀二十年代,學校可授予法學碩士、博士學位。1926年增設法學研究所。1927年改為東吳大學法律學院(下設法律學系、會計學系),1935年又改為東吳大學法學院,是中國在教授中國法之外惟一系統地講授英美法的學院,解放前中國最著名的法學院之一,亞洲第一所比較法學院,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比較法學院之一,培育比較法學及國際法人才貢獻至鉅。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在上海的法學院,法律系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會計系和崑山路院址併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學籍檔案歸屬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的江蘇師範學院(今蘇州大學)。
東吳大學法學院,1915年9月成立於上海,是中國在教授中國法之外惟一系統地講授英美法的學院,解放前中國最著名的法學院之一,為亞洲第一所比較法學院,培育比較法學及國際法人才貢獻至鉅,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東吳大學法學院早先稱東吳法科,是在東吳大學校長(美籍)葛賚恩和薛伯賚、藍金等人籌措下成立的,是美國教會在中國開辦的第一所法律學校。當時的東吳法科規定,學生需在其他大學文理科學習兩年後才能投考東吳法科,再學三年法律,先後五年方可取得法學學士學位。經學校介紹到美國大學讀一年可獲法學碩士學位,二年後可獲法學博士學位。當時東吳大學法科前三屆教務長都是美國人,1927年東吳法科正式改名為東吳法學院,後接三屆中國院長是: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博士吳經熊,美國西北大學法學博士盛振為,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楊兆龍。東吳法學院秉承了東吳大學的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寓意學校教育與報效國家之間的邏輯關係。
抗戰烽火中的東吳大學
1951年,東吳大學在台校友倡議復校,籌組董事會,先於台北市漢口街成立東吳補習學校,設法政、商業、會計及英文四科。1954年台灣當局“教育部”以東吳補習學校辦學績效卓著,核准先行恢復東吳大學法學院,設法律、政治、經濟、會計四系並附設外國語文學系,為台灣地區第一所私立大學。1957年購得士林外雙溪土地加上士林鎮公所贈與之土地,積極推動建校事宜。1969年奉准恢復完全大學建制,隨後逐步增設各學系與學院。
1952年,東吳大學與其他院校合併成立江蘇師範學院(今蘇州大學),東吳法學院的法律系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會計系和法學院院址併入上海財經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
東吳大學法學院
美麗的東吳大學校園
東吳大學法學院
東吳大學概況
東徠吳大學法學院
建國后的東吳大學
1920年時法學院只有一位專職教師,即教務長,其他教師都是由當地的法官和律師兼職的。採用兼職教師的辦法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的,兼職教師解決了當時師資緊缺的矛盾,但兼職人員業務上的壓力常常使他們根本無暇來上課,不停地調課打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計劃。為此,建立專職教師隊伍的工作成為學校的當務之急,早期在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到國外深造回國的校友就成為首批人選。1922年,一份以中英文兩種文字印刷的法學刊物《法學雜誌》以季刊的形式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出版。在創刊號的發刊詞中,教務長劉伯穆先生這樣寫道:“法學雜誌的方針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重含義:第一,將國外法律原理介紹到中國,並使外國了解中國的法律原理;第二,推進中外法律原理的比較研究;第三,在中國廣泛傳播這些法律原理知識,為中國法律改革作準備。”一位中國學者在1936年寫道:“中華比較法學院在它20年的歷程中共有95位畢業生到國外大學去深造。近來一則報道表明有72名畢業生現在在學院和大學從事教學工作;40名在中學當行政管理人員和教師;1名畢業生成為一所公立法律學校的校長,3名成為私立法律學校的校長;有31名當了法官;41名在政府部門工作;有7名成為立法院編纂委員會成員;2名在教會工作。上海工部局中的9名律師中,有7名是比較法學院的畢業生。”由於人們所熟知的原因,20世紀50年代初,教會大學絕跡於中國大陸。東吳大學的命運也是一樣。教會大學在中國大陸絕跡已經50多年了,在我們討論教會大學的種種弊端之時,也應該客觀地分析這種新式高等教育對中國的貢獻。教會大學曾經是中國新式高等教育的先驅。章開沅在《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叢書》的序言中說:“中國教會大學誠然是與西方殖民主義相伴而來,並且其初始階段又主要是為基督教的傳播服務。但到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民族主義浪潮的猛烈衝擊下,中國教會大學不能不作相應的調適,經過本土化、人間化、學術化的艱苦歷程,逐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曾在金陵大學任教的芳威廉博士(William B.Fenn)在《教會大學在變革的中國》一文中這樣說:“教會大學的貢獻,是培養了一大批有良好訓練且在社會各層面有很大影響的男性和女性,而這正是國家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中國教會大學的重要貢獻還在於增進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誼。通過學校提供的語言、知識、價值和外國教職員,引進了西方好的東西。同時,也通過他們,中國的知識被翻譯和示範而介紹到西方。他們擔任精神的和文化的使節,協助向東方解釋西方,向西方解釋東方,雖然受到帝國主義的牽連和外洋性格的妨礙,作為西方文化的介紹者,他們參與了中國文化、社會和政府的偉大革命。”在我們回顧東吳大學法學院的歷史的時候,覺得芳威廉博士的評價是妥當的。
東吳大學附屬學校
學院創建初期,可以說是完全照搬了美國法學院的模式,最初10年都是受過專門訓練的美國專家以英文教授普通法,其課程也得到美國法學院的承認,許多學生畢業后赴美留學,其中不少人後來重返母校走上講堂。東吳法學院的英美法因素在學校的教學方式上得到了體現。例如在外語教學、型式法庭、案例教學法等多方面都反映了當時東吳大學法學院參照美國法學院的教學方式,按照英美法的體系培養學生。20世紀二三十年代,法學院的新教師往往是剛獲得美國學位的東吳畢業生,課程用的是最新的案例教材。即便後來中國法的授課內容增加,這種英美法學的授課方式依然得以延續。美國化的辦學背景這個因素隨著美國在二戰後取得世界法律智識的領導地位而被放大,進而促進了東吳法學的地位和影響。當年東吳法學院的這種“與國際接軌”的辦學標準,半個多世紀后才作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提倡標準被正式提出來,尤其是“國際類法學課程以外語進行教學”、使用國外原版法學教材的要求直到2000年前後才列上日程。
東吳大學的研究生教育
東吳大學學生社團
東吳大學法學院末任院長楊兆龍,1927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後到美國哈佛大學上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48年,楊兆龍被海牙國際法學院評選為世界傑出的五十位法學家之一,中國共兩人,一是楊兆龍,另一個是王寵惠。1949年,楊兆龍以國民黨政府最高檢察長之職與共產黨坦誠合作,下令在全國釋放萬餘名政治犯,其中大多是中共黨員。1950年6月,在全國首屆司法工作會議上,董必武與當時中國法學界的領軍人物楊兆龍相談,當時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盛振為卸任,董老要楊兆龍擔任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
聯合國國際法院成立后,中國五屆大法官全是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友,即王寵惠(東吳教授)、鄭天錫(東吳教授)、徐謨(東吳教授)、顧維鈞(東吳前身中西書院校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任國際法院大法官倪征日奧(東吳教授)。東吳教授李浩培任海牙聯合國前南國際刑事法院法官,在任時逝世。
東吳大學愛國學生運動
東吳法學院秉承了東吳大學的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寓意學校教育與報效國家之間的邏輯關係。首任華人教務長盛振為曾言:“良以法律教育之目的,不在培植專為個人求功利之普通人才,當為國家社會培植知行合一、品學兼優之法律人才。”東吳法學院走出來的學生,恐怕最能證明這座學校的能量。這種能量在30多年間的迸發,曾引得無數人探究原因——1989年美國法律史學會年會、1990年美國亞洲研究年會上,相繼出現了《民國時期的法律教育》《東吳法學院與上海律師界》等多篇學術論文(盛芸《盛振為先生之辦學理念》)。美國夏威夷大學法學教授康雅信(Alison W. Conner)更是多次往返海峽兩岸,查閱大量檔案資料並走訪多位東吳老人,以探究這所學院的歷史以及其畢業生在現代中國法律職業發展中的作用。
東吳大學歷任校長、董事長
2000年5月,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先生應邀重返母校參與百年校慶盛典。王健教授關心法學教育發展,尋根訪舊,睹物思人,其情拳拳。有感於斯,由其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資1000萬美元支持法學院建設,捐建蘇州大學法學樓,設立獎學基金,以推動蘇州大學法學教育與法學研究。王健教授對法學的造詣和對祖國的熱愛令蘇州大學師生深受感動,經有關部門同意,蘇州大學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資助的公辦法學院。
東吳大學法學院創辦於1915年,以英美法與中國法教學並重著稱。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東吳法學院的法律系併入華東政法學院,其舊址和會計系併入上海財經學院。
東吳大學法學院
東吳大學法學院舊址崑山路146號教學大樓懸掛“東京審判懲戒戰犯揚我國威,東吳學子報效國家百年不渝”橫幅,會議開始前東吳大學老前輩們一一到來,他們中很多已是耄耋老人,但精神矍鑠,回到魂牽夢縈的母校,彼此相談甚歡,連聲感嘆“回家的感覺真好”。
9:30慶典正式開始,方本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東吳大學上海校友會副會長金春卿擔任主持。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顧念祖首先致辭,他回顧了東吳大學法學院發展的歷程及自己當年在此求學的經歷,對東吳大學英美法教學的傳承提出了殷切希望。接下來是由東京審判中擔任檢察官秘書的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老先生致詞,高老認為一生中就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深度參與了東京審判,另一件是在極度艱難的條件下參編了《元照英美法詞典》,老先生表示非常願意為國家出力。
緊接著是一項特殊的贈書儀式,高文彬老先生將親自簽名的三部《元照英美法詞典》分別贈給與東吳大學有血脈聯繫的三個單位: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和上海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寓意為繼承東吳法學傳統,培育更多通曉中外,知古知今,有社會正義感的法律人。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鄭少華教授回憶起自己讀書生涯中難忘的恩師們,東吳大學法學院的蔡福元老師、庄詠文老師、徐開墅老師和施覺懷老師等,這些老師均畢業於東吳大學,鄭教授十分欽佩他們的學識與為人。鄭少華教授還介紹了上海財經大學在傳承東吳法學傳統與學脈上的實踐,如2012年推出英美法證書班、全英文的LL.M項目和全英文法律金融學博士項目,並介紹了上海財經大學在自貿區法治研究方面所進行的努力和成果等。
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徽
東京審判中擔任首席檢察官的向哲濬先生之子向隆萬教授以“東京審判中的東吳人”進行了講演,他說17位參加東京審判的中國代表團中有10人出自東吳大學法學院,這是個了不起的數字,他們秉承家國情懷,參加了一場正義的審判,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東吳大學法學院最後一任院長楊兆龍教授的女婿華東政法大學陸錦碧教授回顧了楊兆龍先生現身東吳法學教育的事迹和人生際遇。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李學堯教授、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院長鬍玉鴻教授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安文錄等分別發言。
最後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熊月之致大會閉幕詞。
至此慶典在一片熱情洋溢的氛圍中拉下帷幕。
(註:上海社會科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社會科學院,由當時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和上海歷史研究所、上海財經學院、華東政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律系合併而成。1958年,華東政法學院整體併入上海社科院,社科院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法學研究所。法學所在1978年恢復重建后,吸收了一批粉碎“四人幫”以後重新工作的東吳法學院老教授,尤其是法學所的編譯室,成員全部是東吳法學院的畢業生。在那裡,“老東吳”們組織編寫了一套12本的《國外法律學知識叢書》,當時大學剛剛恢復,缺少教材,這套叢書起到了一個支撐全國法學資料的作用;他們編的另一套書是《各國憲政制度和民商法要覽》,共5本,全靠老教授們自行翻譯。香港回歸前,有26大卷的香港法律大全要翻譯成中文,因為知識斷層,法律空白很多,這項工作無人勝任,編譯室和他們散落在全市範圍內的東吳校友再次擔起重任。上世紀90年代,法學所的老師跟東吳老先生們互相支援,在社科院研究生部還辦起了東吳比較法進修學院,雖無文憑,卻十分被看好,有不少社科院甚至華政的學生來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