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行蜜梨

“庄行八寶”之一

庄行蜜梨,上海市奉賢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庄行蜜梨產自庄行鎮的萬畝蜜梨種植基地,梨果脆嫩多汁,香甜可口,梨香別緻,果肉內含糖量達12%以上,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遊離酸、果膠質、蛋白質、脂肪和鈣、鎂、磷、鐵等營養成分,是“庄行八寶”之一。

2015年7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庄行蜜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感官特徵
庄行蜜梨
庄行蜜梨
庄行蜜梨果形近圓形,未套袋果實表皮呈暗綠色,果皮潔凈,皮薄,果心較小,平均單果重250克,果肉白色,肉質嫩脆多汁,石細胞少,香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以上。
品質指標
經科學檢測,每100克的庄行蜜梨產品中,其能量含量在200千焦/100克-230千焦/100克,蛋白質含量在0.3克/100克-0.5克/100克,膳食纖維含量在2克/100克-2.5克/100克,煙酸含量在330微克/100克-340微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在4克/100克-5克/100克,總糖含量在7克/100克-8克/100克,蔗糖含量在1克/100克-1.3克/100克,氨基酸中天冬氨酸含量在100毫克/100克-110毫克/100克。

地理環境


地貌氣候

庄行鎮海拔平均高程為吳淞零上3.75米,地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境內河港交叉,水系發達,地呈東高西底之勢,副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日平均氣溫15.8℃,1月平均溫度3.6℃,7.5℃以下低溫時間在1000小時左右,符合砂梨對低溫需求。3底到4初溫度15℃左右,最低氣溫一般在5℃以上,正適合梨樹開花結實。7月-8月正值高溫乾季,平均最高溫度達27.8℃,利於糖分轉化。日照時間較長,年平均日照為1919.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1221.4毫米,能滿足砂梨對光照和水分的需求。奉賢庄行發展砂梨產業的自然氣候條件得天獨厚。

土壤情況

庄行鎮(原庄行地區)土壤以青黃土、沙性青黃土最多,占庄行地區耕地面積90%以上,質地中壤偏輕,宜耕期短,耕種較為省力、通透性較好,好氣性微生物活動力強,養分釋放快,保肥性能也較好,養分含量屬中上水平,適宜於“庄行蜜梨”生長發育,形成了“庄行蜜梨”獨特的品質。

歷史淵源


庄行蜜梨
庄行蜜梨
梨樹在奉賢庄行地區栽培歷史悠久,元代詞人張之翰在至元末年(1340年)自翰林侍講學士調任松江知府(今上海地區),曾寫有《婆羅門引·賦趙相相宅紅梨花》一詞讚美梨花:“冰姿玉骨,東風著意換天真。軟紅妝束全新。好在調脂縴手,滿臉試輕勻。為洗妝束晚,便帶微嗔。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不殢數卮芳酒,誰慰黃昏,只愁睡醒,悄不見惜花賢主人。枝上雨,都是啼痕”。
據《庄行志》記載,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松江府華亭縣(今屬上海市奉賢縣)詩人袁凱的一首《白燕詩》就曾這樣描寫:“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據此推斷庄行蜜梨種植至少已有600多年。
據民國《華亭縣誌》記載:“名秋白,邑產無夥,為百果之宗”,產品具有“皮薄、汁多、味甜、核小”等特色。

生產情況


2015年,庄行鎮蜜梨種植面積6600畝,總產量10000噸。
2018年,庄行鎮蜜梨種植840餘戶,種植面積4500畝,畝均產量1.5噸,每畝年收益1萬元。

產品榮譽


庄行蜜梨
庄行蜜梨
2003年,通過上海市“安全、衛生、優質農產品”認證。
2005年,通過無公害產地、無公害產品認證。
2006年,獲得上海市優質梨評比銅獎。
2008年,獲得迎世博上海優質果品(梨)評比獎優秀獎;同年,獲得上海名牌產品。
2009年,獲得上海服務世博果品供應基地。
2010年,獲得上海市優質梨評比優質獎。
2011年,通過綠色食品認證
2015年7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庄行蜜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庄行蜜梨農產品地理標誌地理保護範圍包括原庄行鎮所轄的潘墊村、新華村、東風村、長堤村、楊溇村、呂橋村、存古村、蘆涇村、長浜村等9個行政村區域。保護範圍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121.21°,北緯30.5°-30.57°之間。

質量技術要求

特定生產方式
庄行蜜梨
庄行蜜梨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選擇高坑、光照充足、疏鬆肥沃的土地,土層深厚、土壤疏鬆肥沃,排灌方便,pH值在6.5-8.5,在播種前先行深耕、施足有機肥、開好排水溝,做到精耕細作。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選擇抗逆性強、果實品質好、適合市場需求,適應當地種植的優良梨樹品種。如早生新水、翠冠等。主栽品種翠冠梨成熟早。
(3)生產過程管理:蜜梨種植過程中嚴格執行綠色食品標準《梨栽培技術操作規範》、《庄行蜜梨實用技術手冊》。為了保證庄行蜜梨的品質特色,尤其注意病蟲害防治,提高果品率,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一是推廣上海市“雙增雙減”項目,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無公害農藥、有機肥;二是採用粘蟲黃板、殺蟲燈、性誘劑物理防治方法;三是使用防菌防水防蟲袋對每個梨進行套袋。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成熟前15-20天開始進行果實品質檢測,3天測定一次,達到合適的成熟度后,先採外圍大果,后隔2-3天分批採收,注重檢測,確保果實品質的一致性。
(5)生產記錄要求:發放果園田間檔案記錄手冊,對蜜梨種植過程中所施用肥料名稱、施肥方式、施肥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施藥方式、施藥時間及施藥對象,產品收穫、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質量安全規定
庄行蜜梨嚴格執行NY5101-2002《無公害食品梨產地環境條件》標準。
GB/T6920水質pH值的測定玻璃電極法
GB/T7468水質總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75水質銅、鋅、鉛、鎘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85水質總砷的測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
GB/T15262環境空氣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5431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
GB/T15434環境空氣氟化物的測定濾膜·氟離子選擇電極法
GB/T17134土壤質量總砷的測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
GB/T17136土壤質量總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7土壤質量總鉻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土壤質量銅、鋅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土壤質量鉛、鎘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T395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範
NY/T396農用水源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範
NY/T397農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範

專用標誌使用

庄行蜜梨
庄行蜜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執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①申請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區域範圍;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執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載明使用範圍、數量及相關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庄行蜜梨的名稱及公共標識圖等)。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和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履行以下義務: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執有人的監督檢查。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