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華

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李少華,1994年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獲徠石油地質勘查專業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獲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獲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博士學位

基本情況


1994年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獲石油地質勘查專業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獲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獲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加拿大Alberta大學訪問學者一年;2004年晉陞副教授職稱,2011年晉陞教授職稱(2014年聘為教授三級崗位);是國際數學地質協會會員(IAMG)、美國石油工程師協會(SPE)會員。 2012年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第二層次),2014年聘為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教育科研


教學方面

主講了本科生課程《油氣資源概論》(雙語)、《地質建模》(雙語)、《地質資料庫與計算機繪圖》、及《資料庫原理》等;研究生課程《儲層建模方法學》、《油藏描述》與《地質統計學》。累計指導碩士研究生34人,3人獲湖北省優秀碩士論文,3人次獲國家獎學金;作為副導師,指導3名博士研究生,其中1人獲國家獎學金。參與編寫石油工業出版社統編教材2部,獲校級教研成果一等獎1項,多次獲校級、院級教學質量優秀。指導國家大學生創新計劃課題(國家級)2項。

科研方面

自1994年開始一直致力於儲層表徵與建模、地質統計學方面的科研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並完成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儲層結構單元建模演演算法及軟體研究》和《高含水油田精細儲層描述與剩餘油分佈綜合預測》、國家973項目任務《煤層氣地質模型研究》、湖北省教育廳重大項目《儲層地質模型研究技術與應用》等20餘項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四次,三等獎一次,其中作為項目第二負責人的研究成果《儲層隨機建模系列技術》受到《新華社》等幾十家主流媒體的報道,並接受了《科技日報》的專訪。目前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點壩砂體內部非均質性層次建模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儲層內部結構建模軟體研製》和《白雲北坡陸架坡折帶地層岩性油氣藏的識別和預測》。先後在南陽油田中原油田江漢油田長慶油田新疆油田、中海油湛江分公司、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青海油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開展儲層表徵與建模研究工作,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直接參與了“西氣東輸”和“大慶油田穩產4000萬噸”的研究工作,為我國石油工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學術方面

在科研工作中積極探索,努力創新,在地質統計學及儲層建模方面主要貢獻有:1、在建模數據分析方面:提出用滯后距倒數為權係數的線性規劃法進行球狀模型的參數估計,提高了擬合精度;把儲層隨機建模與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相結合,提高了數據管理、數據質量控制、多種信息綜合及結果可視化等方面的能力;在國內率先引入去叢聚分析法,並提出了利用泰森多邊形的去叢聚新方法。2、在建模演演算法方面:提出了多物源條件下儲層隨機建模的方法,解決原有方法主物源方向的設置問題;提出了優先在未填充目標對象的地方產生新對象中心點的布爾模擬方法,更加真實刻畫砂體的疊置關係;提出了校正克里金估值中條帶效應的新方法;在國內率先引入基於沉積過程的建模方法,並對其進行了改進與完善;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并行建模演演算法的研究;開展了沖積扇儲層構型建模方法的研究,並提出了新的基於目標的河道建模方法。3、在模擬結果分析方面:利用試驗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定量評價了儲量計算中的不確定性及影響河流相儲層砂體連通體積的不確定性因素;提出了新的模型優選靜態地質指標。4、在應用領域方面: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利用隨機建模技術建立煤層氣儲層三維地質模型的研究。
注重研究成果的總結,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7篇,三大檢索收錄20篇;出版專著5部;獲得軟體著作權14項,申請發明專利5項。注重學術交流,2007至2008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著名地質統計學家Clayton教授的研究組作學術訪問交流1年,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2007年作為中國入選會議的兩名代表之一參加了在葡萄牙舉辦的國際石油地質統計學會議,2012年作為中國高校唯一的代表在挪威舉辦的第9屆地質統計學大會作學術報告,2012年作為特邀專家在第6屆新疆石油學會舉辦的油藏描述會議上作大會報告。

論文著作


著作:
1.李少華,張昌民,尹艷樹.《儲層建模演演算法剖析》,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
2.李少華,尹艷樹,張昌民.《儲層隨機建模系列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
3.尹艷樹,張昌民,李少華.《多點地質統計學原理、方法及應用》,地質出版社,2013
4.張尚鋒,張昌民,李少華.《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理論與實踐》,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
論文:
李少華、劉顯太、王軍等。基於沉積過程建模演演算法Alluvsim的改進(石油學報,2013年1月),EI收錄
李少華、王勇標、李君等。克里金估值中條帶效應的校正(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年12月),EI收錄
李少華、張昌民、胡愛梅等。煤儲層孔隙度的協同模擬(煤炭學報,2007年9月),EI收錄
徠李少華,張昌民、尹太舉等。地理信息系統輔助劃分儲層流動單元(石油學報,2007年10月),EI收錄
李少華、張昌民等。儲層不確定性評價(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04年10月),EI收錄
李少華,王根朝,張昌民等。儲層地質模型建立方法——以坪北油田延長組長6段為例(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4年6月),EI收錄
李少華,張昌民,林克湘等。應用改進的布爾方法建立砂體骨架模型(石油勘探與開發,2000年6月),EI收錄
李少華,盧文濤. 基於沉積過程的儲集層隨機建模方法——以河流相儲集層為例(古地理學報,2011年6月)
李少華,張昌民等. 三角洲前緣砂體骨架的隨機模擬(石油勘探與開發,2004年4月)
李少華,張昌民、張柏橋等。布爾方法儲層模擬的改進及應用(石油學報,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