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山
瑚山
瑚山--又名虎山,位於博山城區西北十五公里域城鎮辛庄、桃園兩村以西,淄川區磁村鎮張家峪村、牛紀奄村以東南,兩區交界處。系青石山,屬原山支脈。
地理位置
瑚山,又名虎山,呈南北走勢。主坊突起,險峻挺拔,高6
03米。
六嶺五峪
四周分佈六嶺五峪。六嶺為:北嶺、大封山、小封山、平坦、梨峪山、西嶺;五峪為:大椿峪、
瑚山
上山之道分為南、北、中三路,皆崎嶇蜿蜒,2000年重修后,中路較為好走。我們採取北路上坡比較平緩的路線。
雙方池
從辛庄村西南嶺循重修山徑迤邐而上,約行三百米,即達山脊鞍口處,此處有“雙方池”,全是在連片灰岩上開鑿而成。池東是古戲台,料石干砌高兩米的台基猶在。南臨百米峭坡,北面是可容三、五千人的坦蕩山脊,俗呼“古戲場”。
南天門
從此向北,經過狹窄如線的“龍王脖”、“觀景台”,再登上18段計100條石階組成的“天梯”,便到達危岩聳立的“南天門”。這裡是登頂攬勝的唯一通道。南天門外西側,是獨居崖際的“山神堂”,現已殘破。
玉皇寶殿
南天門內正北面是“玉皇寶殿”,殿後建有“佛爺塔”(又名石塔)。玉皇寶殿,佛爺塔建於何年代己無考,推測可能為唐、宋兩代所建。玉皇寶殿整個建築全用雕琢灰岩砌成,石門、石窗、石柱、石椽、石拱券的殿頂,具有石結構建築之美,現完
瑚山
石鍾亭
南天門內東側是“石鍾亭”,由八根長三點二米,寬窄均為四十厘米的精雕石柱,剔槽穿裝成鍾亭骨架,再用不同規格的琢光石料疊砌做頂,整個建築不見磚、木、灰、鐵,盡顯雕鑿穿裝技藝之妙,方重沉雄。古鐘已失,現掛大鐘,系2000年桃月重鑄,口徑1米,高1米,重800斤。
瑚山
山巔建築群間均可見到碑碣、石刻,由於保護不善,大部頹毀壞。有的掀滾壑間,有的狼籍山坡。原有宋、元、明、清歷代所立碑碣二十餘座,現能見到僅十幾座。其中“瑚山四至”碑系光緒廿年四月初三日淄川知縣黃華所立。又稱“封禁碑記”。此碑高一百七十厘米,寬六十五厘米,厚三十五厘米。正面是“封禁告示”,反面上半部記載著瑚山四至界限:“東至大安小道、西至三岔峪口、南至分水嶺、北至迪子峪口”。現存最早碑碣是大元至治二年季夏中旬所立重修碑,此碑已殘斷,現砌在佛爺塔的塔基左側,風化雨蝕,字跡不清,只能看出“……余里有峰名曰瑚山□□祠後有石塔”字樣。還有“永垂不朽”、“萬古流芳”碑皆為重修碑碣,都已殘破。
龍虎洞
瑚山的嶺、壑、坡、崖之處,多有幽洞、闊廳、佳穴。僅洞而言,若顯秀藏奇的“下龍王洞”,祈
瑚山
瑚山植被資源豐富,野生植物有4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近200種。以側柏、楓樹為主,還有柞樹、黃連、黃櫨、毛棶、殼橝等。山內盛產中草藥,有柴胡、黃琴、遠志、桔梗、穿山龍、何首烏、金銀花等。山頂及山腰已大部綠化。
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