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鎮

黑龍江省延壽縣延壽鎮

延壽鎮,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地處延壽縣中部偏西,東與六團鎮毗鄰,南隔螞蜒河與玉河鄉相望,西與青川鄉、延河鎮接壤,北與賓縣交界。2018年,區域面積373.0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3771人。

清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屬長壽縣。大同元年(1932年),設延壽鎮。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延壽保。1956年,改延壽鎮。1958年9月,鎮改公社。1984 年,公社改鎮。2001年3月,新村、高台2鄉併入。

2019年10月,延壽鎮下轄16個行政村。

2018年,延壽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5個。

地理位置


延壽鎮位於延壽縣中部,東經128°19′、北緯45°26′。是縣政府所在地,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轄30個居委會、16個行政村。203省道尚方公路過境。
地形地貌
延壽鎮地形分為丘陵地帶、河谷平原。
氣候
延壽鎮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寒、春旱、夏雨多、秋霜早,四季變化明顯。極端最低氣溫-40C;極端最高氣溫35℃。無霜期年平均120天。年平均降水總量57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
水文
延壽鎮水文螞蜒河貫穿全境, 流經境內26千米,流域面積240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延壽鎮轄前進、奮鬥、團結、勝利4個居民委員會,城南、城東、城郊、同安、黑山、新友、班石、洪山、紅旗、永安、洪福、興讓、長發、玉山、雙金、金河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6個居民小組,85個村民小組。
2019年10月,延壽鎮下轄16個行政村。
城郊村城東村城南村同安村
雙金村興讓村長發村玉山村
金河村黑山村班石村洪福村
永安村新友村洪山村紅旗村

歷史沿革


金代大定七年(1167年)曾設曲江縣,隸屬會寧府,初名鎮東,大定十三年改稱曲江。因地處金朝上京路會寧府治(今阿城區白城遺址)以東,境內有大河(螞蜒河)曲折北流,匯入松花江而得名。金末元初毀於戰爭,此後數百年荒無人煙。清咸豐年間(1851-1862年),有人來此闢地種參,地稱螞蜒河。光緒五年(1879年),吉林將軍奏放螞蜒河荒地,准於境內燒鍋甸子撥留城基;六年,設燒鍋甸子分防巡檢;八年移治於今址;二十三年修建土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為長壽縣治(1917年更名同賓縣,1929年改稱延壽縣)。
1932年為延壽鎮,1934年改為延壽保,1938年改為延壽街。1948年為城關區,1949年改為第一區。1956年撤區劃鄉時改為延壽鎮。1985年末,面積5平方千米,共10940戶、41564人,轄勝利、團結、奮鬥、前進4街,東、西、南關、同福、富強5村。1996年,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5.2萬人,轄東關、西關、南關、同福、富強5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56220人。2002?年,撤銷高台鄉、新村鄉併入延壽鎮。
原高台鄉位於延壽縣西部,地勢南低北高。因地勢較高,形如台狀,故此得名高台。1934年為延壽保高台甲,1938年為延壽鎮高台區。1946年屬長發區。1949年改為高台村,歸第二區(原長發區)管轄。1956年1月為高台區;4月改為高台鄉,為縣直轄鄉;1957年1月,改為高台中心鄉。1958年2月與長發合併為高台鄉,8月併入延壽鎮公社。1960年3月從延壽鎮公社分出設立興讓公社,9月改為高台公社。1974年12月和1978年,先後分出5個、1個(高台一隊)生產大隊給新村公社。1984年改為高台鄉。1985年末,東與六團鎮為鄰,南靠螞蜒河,西與新村鄉相連,北和太平川種畜場接壤,面積113.31平方千米,共2040戶、9386人,轄8個村、30個自然屯;鄉政府駐地高台屯,東經128°20′、北緯45°28′,西距縣城3千米。1996年,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東華、高台、興讓、長發、金勝、金河、玉山、金沙8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9303人。
原新村鄉位於延壽縣西北部,屬山區和半山區。建國前分屬高台、長發、延壽鎮。1956年1月設立友愛鄉,為縣直屬。1958年8月屬延壽鎮公社。1960年3月屬興讓公社(9月更名高台公社)。1974年12月20日,從高台公社分出5個生產大隊,從延壽鎮分出2個生產大隊,計7個生產大隊,設立新村公社,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意。1978年春新增1個生產大隊。1980年春,太平川種畜場代管的紅旗生產大隊划給新村公社。1984年改新村鄉,同年新增農豐、林豐2個村。1985年末,東靠高台鄉,南與延壽鎮相連,西與青川鄉為鄰,北同賓縣寧遠鄉接壤,面積204.41平方千米,共1923戶、9077人,轄11個村、39個自然屯;鄉政府駐地張子英屯,東經128°15′、北緯45°31′,南距縣城8千米;境內有國營勝利林場,營林面積180660畝。1996年,面積150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安富、黑山、林豐、班石、洪福、永安、農豐、友愛、友誼、洪山、紅旗11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10126人。
1984年,公社改鎮。
2001年3月,新村、高台2鄉併入。

城鄉代碼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230129100:~001 121第一居委會 ~002 121第二居委會 ~003 121第三居委會 ~004 121第四居居委會 ~005 121第五居委會 ~006 121第六居委會 ~007 122第七居委會 ~008 121第八居委會 ~009 121第九居委會 ~010 122第十居委會 ~011 121第十一居委會 ~012 121第十二居委會 ~013 121第十三居委會 ~014 121第十四居委會 ~015 121第十五居委會 ~016 121第十六居委會 ~017 121第十七居委會 ~018 121第十八居委會 ~019 121第十九居委會 ~020 121第二十居委會 ~021 121第二十一居委會 ~022 121第二十二居委會 ~023 121第二十三居委會 ~024 121第二十四居委會 ~025 121第二十五居委會 ~026 121第二十六居委會 ~027 121第二十七居委會 ~028 121第二十八居委會 ~029 121第二十九居委會 ~030 121第三十居委會 ~200 122城郊村 ~201 122城東村 ~202 122城南村 ~203 220同安村 ~204 220雙金村 ~205 220興讓村 ~206 220長發村 ~207 220玉山村 ~208 220金河村 ~209 220黑山村 ~210 220班石村 ~211 220洪福村 ~212 220永安村 ~213 220新友村 ~214 220洪山村 ~215 220紅旗村。

自然條件


延壽鎮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資源豐富,山林覆蓋40%,蘊含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年產蕨菜、菌類、山野菜和林果等天然純綠色野生食品5000噸。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建有小型水庫5座,松花江一支流螞蟻河貫穿全境。延壽鎮南面是螞蜒河,北面靠山,東面為半山區西面地處螞蜒河河谷平原。延壽鎮屬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寒、春旱、夏雨多、秋霜早,四季變化明顯。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40℃左右。年降水總量平均為570毫米左右,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兩個月。無霜期120天左右。

經濟發展


2011年,延壽鎮農業耕地面積9.6 萬畝,其中水田3.5萬畝,旱田6.1萬畝。以種植大豆、玉米、水稻等為主,生產糧食0.8萬噸,農業總產值3.5億元。年末存欄生豬8萬頭,家禽500萬羽,農民人均純收入9253元。
2018年,延壽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5個。

農業發展


延壽鎮自然環境優美。全鎮山林覆蓋率為40%,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年產優質材5O萬立方米,年產山野菜、林果等天然純綠色野生食品 1500噸,其中蕨類和菌類優良品種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外市場。農業基礎雄厚,2001年產優質米2萬噸,亞麻0.2萬噸,萬壽菊3000噸,黃牛、絨山羊、肉禽年飼養量分別到8162頭、510O只和10萬隻,建有3處棚室生產基地,l個肉牛生產專業村和1個肉雞生產專業小區,形成了區域規模優勢和經濟優勢。全鎮綠色特色經濟總收入佔全鎮農民總收入的70%,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工業發展


鄉鎮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現有年產值超百萬元的鄉鎮企業23家, 年創利稅1550刀元,並呈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以運輸、商飲、服務為主奪的第三產業發展較快。現今,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700餘戶,從業人員8500餘人,年創產值5350萬元,佔全鎮社會總產值的10%。

基礎建設


延壽鎮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鎮內電話總裝機量1萬門,多家移動通訊網路覆蓋全鎮,電話和有線電視普及率分別達到75%和86%;自來水入戶率100%:實施了城鎮環境美化、綠化、香化、凈化工程,城鎮環境面貌不斷改觀;現今,全鎮共建有居民住宅樓41棟,總而積46萬平方米,鎮村人均任宅面積25平方米;加大對文化、教育和衛生事業的投入,先後投資1600多萬元,對鎮內6所小學進行了重建和政造,全部達到了規範化標準。村衛生所、鎮醫院和敬老院部達到標準化。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延壽鎮有村文化活動室12個,圖書室10個;村文化廣場8個,社區文化中心1個,朝鮮族文化藝術協會1個,各類中老年文化團體3個,群眾性文化活動團體5個,舞蹈和樂器專業學校3個,書法協會1個,專業及業餘攝影、書法、美術、音樂、體育隊伍成員0.2萬餘人。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延壽鎮有幼兒園6所,小學4所,初中3所,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延壽鎮有鎮醫院1個;病床75張,專業衛生人員80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延壽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25戶,人數2875人;供養農村五保45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35萬元,比上年增長12%。敬老院1家,收養五保老人100人。社區服務設施20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個。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670人。

交通運輸


延壽鎮交通運輸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延賓公路、方庄公路、鐵通公路3大主要國道公路境內交會。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硬化率達到100%,中心客運站1個,直通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五常、尚志、賓縣和方正等班車150班次。郵政網點25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0千米。

未來目標


今後五年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建設“經濟強鎮、龍頭大鎮”進位趕超的攻堅時期。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各種有利條件,直面應對各種挑戰,全力以赴破解城鄉發展問題和各類難題,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跨越。今後五年,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總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縣十五次黨代會精神,按照縣委“四興”發展戰略和鎮十七次黨代會提出的“推動經濟新發展、打造產業新優勢、建設優美新城鎮”的總體要求,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以堅持“三個戰略”,實施“四項工程”為主線,著力抓發展,保穩定,惠民生,促進全鎮各項事業更好更快發展。以奮發有為,敢於擔當,團結拼搏,務實創新的精神,增強內生髮展動力,為實現“建設經濟發展龍頭鎮、打造和諧優美新城區”的發展目標而努力奮鬥。
按照這一思路,今後的總體奮鬥目標是:2012年全鎮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強勁發展態勢,各項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16年,全鎮GDP總值達到11億元,年平均增長15.2%,累計招商引資項目達到50個以上,重點建設項目達到30個,完成投資2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萬元,年平均增長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