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堂村
型堂村
本村原有元代興建的觀音堂一座。石碑記載村原名邢堂,明、清均屬西邢安社。村因觀音堂廟宇而得名。
此村分為四個大隊,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充滿了鄉情。
位於新驛鎮,地屬平原。
新農村新風貌,型堂村實拍
新農村新風貌,型堂村實拍
山東省兗州市新驛鎮
272116
每當7-9月份,上海蟋友界,提起兗州市蟋蟀,沒有一個不知道。1997年,上海蟋蟀協會舉辦比賽,兗州蟋蟀一舉奪冠,名聲大噪,全國各地蟋友慕名而來。在外打工的村民,在每年8月的蟋蟀收穫季,爭相返鄉,抓捕蟋蟀售賣,普遍收入過萬元。 8月11日早上6點多,記者驅車來到兗州市新驛鎮型堂村。大路兩旁到處停著標有滬、皖、京、陝、魯、蘇等牌照的車子,綿延1公里。市場上人已漸多,路旁操著不同口音的外地收購商和村民們討價還價。許多村民腰裡挎著小包、穿著膠鞋皮褲、手中拿著裝有蟋蟀的竹筒,不斷從村中趕來。 “今天已經收了四個了,質量都一般,最貴的給了200塊錢。”來自北京西城區的王師傅告訴記者,每年8月份,他都會來型堂村。這是他第五次來,每次都會住個10天左右,收蟋蟀、吃飯、住宿等費用,大概得3萬元。劉以群是新驛鎮型堂村人,記者看到他時,他剛和收購商交易完,手中還拿著300塊錢。“昨天一晚上逮到10隻蟋蟀,剛剛賣了3隻,300塊錢。”劉以群說,他平時在外地打工,一到8月初,就回來逮蟋蟀,每天吃過晚飯去地里抓,早上過來賣。 “去年我逮到一隻蟲王級蟋蟀,賣了14000元,可得勁。”劉以群興奮地說。據型堂村村委主任劉起棟介紹,型堂村有1000多口人,其中70%都抓蟋蟀。從2007年起,每年8月份,在外打工的村民都會回來,一個多月時間,賺個1萬多塊錢。最近幾年,買房、買車的村民明顯多了。全國有蟋蟀的地方這麼多,為什麼大家都聚在兗州?據相關人士解釋說:“兗位於黃河古道,土質適合蟋蟀成長,這兒的蟋蟀大多牙大、腿粗、體質強健、戰鬥力強,到目前為止,兗州市已經有10多個這樣的蟋蟀交易市場,給村民們帶來不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