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邠廬抗議

近代馮桂芬的代表作

《校邠廬抗議》是一部政論集,也是近代思想家馮桂芬的代表作。“校邠廬”是作者居住處,“抗議”二字語出《後漢書·趙壹傳》,即位卑言高之意。作者針對清咸豐朝以後的社會大變動,以及當時科技水平落後於西方國家的狀況,向當權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此書共收政論47篇,大部分作於亡命上海期間,少數為舊作。

《校邠廬抗議》,不分卷,清“吳縣馮桂芬林一著”。卷端題李鴻章簽注。1883年(光緒九年)廣仁堂刻本。半頁10行,行23字,小字雙行,字數相同。白口,單黑魚尾,四周雙欄。板框17.5cm×13cm。版心下刻“廣仁堂”3字。凡2冊。

書前為《曾文正公覆馮宮允書》,1861年冬十月作者撰《校邠廬抗議自序》。封皮右下部署“李鴻章謹簽”字樣。

書名由來


“抗議”,馮桂芬自稱是沿用《後漢書·趙壹傳》語,“即位卑言高之意”。查《後漢書·趙壹傳》,並無“抗議”一詞,只有“抗論”,馮桂芬借用此詞,表示自己雖然位卑但仍言高。“校邠廬”三字連用,前無典故,是馮桂芬首創。“校”為“校正”之意。“”為商、周時代邑名,在今陝西旬邑縣西南。西周時期,“大王亶夫”即周文王之祖居住在邠,因愛民、對入侵之狄行恕道而出名,“邠”遂成為對外實行恕道、羈縻的代稱。

創作背景


馮桂芬寫定《校邠廬抗議》時,正是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北京條約》簽訂以後。《北京條約》包括增開通商口岸、外國使臣駐京、賠償巨款、傳教士傳教自由等眾多條款,是中國對外被迫妥協、喪失大量主權的不平等條約。馮桂芬以“校邠”為“廬”名,以《校邠廬抗議》為書名,似含有對清廷一味妥協外交政策的不滿之意。

內容簡介


《校邠廬抗議》
《校邠廬抗議》
上冊各議為:公黜陟、汰冗員、免迴避、厚養廉、許自陳、復鄉職、省則例、易吏胥、折南漕、利淮鹺、改土供、罷關征、節經費、籌國用、杜虧空、復陳詩、變科舉、改會試、廣取士、停武試、減兵額、嚴盜課、制洋器,共23篇。各篇之首皆粘一黃色籤條,上有李鴻章批註,多則二三百字,少則五六 字。
下冊各議為:善馭夷、采西學、重專對、變捐例、繪地圖、興水利、均賦稅、稽旱潦、改河道、重酒酤、收貧民、勸樹桑、壹權量、稽戶口、崇節儉、復宗法、重儒官、裁屯田、寓兵於工、通道大江運米運鹽、懇荒、上海設立同文館、用錢不廢銀、以工巧為幣,共24篇,均無簽注。
全書內容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生產、經濟等個領域,指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時代方向,集中體現了作者的開放思想。其中采西學、制洋器、改科舉等多項建議被洋務派所採納,進而成為洋務政策。其處理中西學關係的原則“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被概括為“中學為本,西學為用”,成為變法圖強的理論根據,對清末政治、經濟演變的影響甚大。

作品影響


《校邠廬抗議》先由作者自刊,因洋務派勢力尚未形成,反響不大。至同治、光緒年間,才被奉為改良思想的先聲而大加翻刻。此本翻刻水平平庸,但因有當時政府要人的簽注,價值非同一般。
同一版本的其他人士簽注本,故宮博物院尚藏有10種:宗人府府丞葛寶華、宗人府副理事官恩斝、宗人府主事宗室繼仁、候補主事松溥,以及未署職官者載武、榮光、陳懋鼎等人的簽注本。多位清代官員同時分別為一書籤注,反映了統治階層對此書的重視。

作者簡介


馮桂芬像
馮桂芬像
馮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字林一,號景亭。江蘇吳縣人。1840年(道光二十年)進士。翰林院編修。1853年(咸豐三年),太平軍攻佔南京,奉詔於蘇州舉辦團練,后擢詹事府右中允。1860年,太平軍克蘇州,遁居上海。時既憤於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又主張借洋兵助剿太平軍,並聯絡江浙官紳,在外國勢力支持下組成“會防局”。曾上書曾國藩,乞遣師東援。在李鴻章率淮軍到上海后,為解上海之圍及進復甦州,多次獻策。后又助李辦廣方言館(亦稱上海同文館)。他早年講究經世致用,注意研究西學。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呼籲自強之道不可以須臾緩,認為中國之所以受欺凌即在於缺少西方所具有的長處,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采西學,制洋器,發展軍事工業以及其他事業。對清朝統治也有不滿,要求革新內政,並且重視農業生產,倡議在生產中採用機器,以節省人力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建議改革科舉考試內容,給予掌握西方技藝者科舉待遇。這些主張對洋務派曾產生很大影響,對維新派也有所啟迪。晚年講學於蘇州、揚州,從事著述。所著《校廬抗議》一書,戊戌變法時,曾被光緒帝印發群臣閱讀。主要著作還有《顯志堂稿》、《說文解欄位注考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