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邠廬抗議
近代馮桂芬的代表作
《校邠廬抗議》是一部政論集,也是近代思想家馮桂芬的代表作。“校邠廬”是作者居住處,“抗議”二字語出《後漢書·趙壹傳》,即位卑言高之意。作者針對清咸豐朝以後的社會大變動,以及當時科技水平落後於西方國家的狀況,向當權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此書共收政論47篇,大部分作於亡命上海期間,少數為舊作。
《校邠廬抗議》,不分卷,清“吳縣馮桂芬林一著”。卷端題李鴻章簽注。1883年(光緒九年)廣仁堂刻本。半頁10行,行23字,小字雙行,字數相同。白口,單黑魚尾,四周雙欄。板框17.5cm×13cm。版心下刻“廣仁堂”3字。凡2冊。
書前為《曾文正公覆馮宮允書》,1861年冬十月作者撰《校邠廬抗議自序》。封皮右下部署“李鴻章謹簽”字樣。
“抗議”,馮桂芬自稱是沿用《後漢書·趙壹傳》語,“即位卑言高之意”。查《後漢書·趙壹傳》,並無“抗議”一詞,只有“抗論”,馮桂芬借用此詞,表示自己雖然位卑但仍言高。“校邠廬”三字連用,前無典故,是馮桂芬首創。“校”為“校正”之意。“邠”為商、周時代邑名,在今陝西旬邑縣西南。西周時期,“大王亶夫”即周文王之祖居住在邠,因愛民、對入侵之狄行恕道而出名,“邠”遂成為對外實行恕道、羈縻的代稱。
馮桂芬寫定《校邠廬抗議》時,正是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北京條約》簽訂以後。《北京條約》包括增開通商口岸、外國使臣駐京、賠償巨款、傳教士傳教自由等眾多條款,是中國對外被迫妥協、喪失大量主權的不平等條約。馮桂芬以“校邠”為“廬”名,以《校邠廬抗議》為書名,似含有對清廷一味妥協外交政策的不滿之意。
《校邠廬抗議》
下冊各議為:善馭夷、采西學、重專對、變捐例、繪地圖、興水利、均賦稅、稽旱潦、改河道、重酒酤、收貧民、勸樹桑、壹權量、稽戶口、崇節儉、復宗法、重儒官、裁屯田、寓兵於工、通道大江運米運鹽、懇荒、上海設立同文館、用錢不廢銀、以工巧為幣,共24篇,均無簽注。
全書內容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生產、經濟等個領域,指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時代方向,集中體現了作者的開放思想。其中采西學、制洋器、改科舉等多項建議被洋務派所採納,進而成為洋務政策。其處理中西學關係的原則“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被概括為“中學為本,西學為用”,成為變法圖強的理論根據,對清末政治、經濟演變的影響甚大。
《校邠廬抗議》先由作者自刊,因洋務派勢力尚未形成,反響不大。至同治、光緒年間,才被奉為改良思想的先聲而大加翻刻。此本翻刻水平平庸,但因有當時政府要人的簽注,價值非同一般。
同一版本的其他人士簽注本,故宮博物院尚藏有10種:宗人府府丞葛寶華、宗人府副理事官恩斝、宗人府主事宗室繼仁、候補主事松溥,以及未署職官者載武、榮光、陳懋鼎等人的簽注本。多位清代官員同時分別為一書籤注,反映了統治階層對此書的重視。
馮桂芬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