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東鎮

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轄鎮

徠玉門東鎮位於玉門市東部,距市區31公里。鎮區原系一片荒涼的戈壁,1957年蘭新鐵路通車后,1965年市政府在此設玉門東站街道辦事處。1985年改設玉門東鎮人民政府。

全鎮佔地2.4平方公里,最鼎盛時鎮區常住人口近10500人左右。

社會


發展沿革

1964年,玉門東站設置蘭州鐵路局玉門分局,鎮區建設發展加快。
1978年,鐵路機構調整,玉門分局遷往武威,發展趨於緩慢。這一時期,鐵路機務段、車輛段、車務段、工務段、房建段、生活段、電務段、材料廠、貨運站、客運站,玉門辦事處等13個單位尚健全。
徠1998年新擴建的玉門車站候車室投入使用,服務設施齊全,可供600人同時候車。
1995年,鐵路各段遷至嘉峪關,使原鐵路各段的的十幾座辦公樓、數萬平方米的庫房、廠房、居民住宅和職工宿舍、食堂、學校、水電等附屬設施閑置。常住人口驟減至1400人,玉門東鎮陷於最為蕭條的時期。
自1997年開始,在玉門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招商引資,尋求新的發展。
2002年6月玉門東鎮被玉門市委、市政府確立為五大工業園區之一的玉門建化工業園區。近年來,特別是2003年――2005年,玉門東鎮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效。
先後有30萬噸干法水泥、鑫隆鐵業、鉛鋅冶鍊、魯青化肥、勤奮礦業、玉門石粉廠等13個項目企業落戶玉門東鎮,總投資1.98億元,建化工業園區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基礎設施

街道
鎮區有一條主幹道,一條次幹道,與蘭新鐵路平行設置,在主次幹道間有兩條間道連接,另有巷弄兩條,總長4.02公里,路面為水泥和瀝青罩面,道路兩旁有明渠排水,密植樹木。
給水、排水
鎮區給水是從祁連山大紅泉引入,並充分利用地下潛水層,水質中等,符合飲用標準,給水系統由玉門鐵路水電工區和河西化工廠分別管理。兩套供水設施能力為360噸/小時,供水分為兩系統,即化工系統(有水井9眼,啟用5眼,閑置4眼)和鐵路系統(有500立方水庫包8個,現啟用3個,閑置5個)。
給水管網呈樹枝網狀,長度約12000米,鎮區供水管網密度為2公里/平方公里。
1985年至1986年間,建成排水管道共2條,總長度為2849米,年排污能力68.8立方米。
供電、供暖
供電,主要由酒玉電網引入供給,鎮區沒有公共供電部門。
分鐵路及河西化工廠兩大系統自行管理,分別承承擔著鎮區居民和企業用電。
鎮區供暖,由鐵路和化工兩大系統,自設管道,自行供給,因鍋爐點頒布不均,大部分居民仍燃煤取暖。
房屋建設
鎮區住宅大多為平房,分為磚木、磚混、土坯三種,住宅多建於50年代。80年代新建一批磚混平房和住宅樓。1995年鐵路整體搬遷后,大部分住宅平房拆除。目前尚有十四棟住宅樓房和磚混結構的平房空閑。
鎮區辦公樓群較多,多為磚混結構,現大都閑置。鐵路部門在鎮區所建醫院、中學、小學、電影院、職工俱樂部等閑置或出租。
在車站附近,集中設有的旅社、飯店、商店、銀行、郵局、糧站、農貿市場、新華書店等服務設施,隨著鐵路各段搬遷人口減少,旅社、飯店、商店所剩無幾,原有的工行、農行、建行三個儲蓄所,現只有建行一家。郵政局虧損運行,糧站、新華書店均已解體。

園林綠化

城鎮園林綠化,30多年來有較大發展。在原來以路旁、院落為主體的園林綠化體系中,現以街道路旁綠化為主,栽植樹為二白楊、鑽天楊等。
鎮區外圍現有公共綠地兩處。
19856年,有鎮西南外圍,建造了一條長2800米,寬60米的綠化林帶,種植各種樹木23萬株,由於鐵路搬遷,現存活的僅有一半。另外,佔地39.2平方米的公園,現尚完全,但由於鐵路搬遷疏於管理,部分樹木已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