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謫仙怨·胡塵犯闕沖關

廣謫仙怨

廣謫仙怨是安史之亂后,唐明皇入蜀途中,懷念被賜死的楊貴妃所譜之曲,后扶風平陵人,閑暇之餘,為其寫詞,並且命樂工演唱而成,是唐代為數不多的詞類作品之一。

作品賞析


該詞專詠唐玄宗凄然念舊的情懷。上片以敘述筆法寫安祿山反叛,進犯長安,唐玄宗攜楊貴妃倉皇出京,貴妃身亡,雲雨恩斷;玄宗入蜀,歸來無期。下片專詠玄宗在蜀中的凄婉懷舊之情。全詞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含蓄蘊藉,情調凄然極具抒情色彩,韻味深長神情畢現。上片寫安祿山反,進犯長安。唐玄宗駕車攜妃西逃,六軍不發要挾玄宗賜死楊貴妃之事。首句寫安祿山反,進犯長安。猶白居易《長恨歌》“九重城闕煙塵生”意。次句寫玄宗攜同貴妃,車駕幸蜀,猶《長恨歌》“千乘萬騎西南行”意。起兩句用賦體,敘事簡煉。“雲雨”二句,分寫貴妃和玄宗的命運。雲散雨收,玄宗和貴妃的愛情生活也就結束了。語意比《長恨歌》“宛轉蛾眉馬前死”來得含蓄蘊藉,具有抒情色彩。“君王”句,故意設問,中有寓意。玄宗晚年昏庸,不接受張九齡等有遠見的大臣勸諫,把軍事大權交到野心勃勃的胡將安祿山手裡,終於導致了安史之亂。玄宗逃到西蜀,命太子李亨監國。李亨擅自登基為帝,遙尊玄宗為太上皇。玄宗從此失去權力,受制於肅宗、張后。“何日歸還”四字,微諷纖悲,既不滿玄宗所為,復致惋傷之意。下片寫愛美人不愛江山誤國的唐玄宗在蜀中的憂怨之情。首二句“傷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萬山”,寫玄宗在蜀中的怨恨,可比之《長恨歌》的“蜀山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回首長安,山河阻隔,朝思暮憶,長恨無期。無論是在入蜀途中,在蜀地的行宮,還是在回京時候,經歷千山萬山,總是觸景傷心,對已逝的妃子無限思念。兩句語言精鍊流暢,重複“恨”字“山”字,具有特殊的音樂美,展現出感人的詩的境界。試與曼聲吟哦,自覺心魄搖曳。最後二句“獨望天邊初月,蛾眉猶自彎彎”,是詞人想象之辭,唐玄宗凄然念舊的神情畢現。該詞說看到天邊的初月彎彎便想起妃子的蛾眉了。兩句融情入景,增添了哀怨的氣氛。此詞語言簡樸動人,情景相融一體,雖滿篇哀怨之意,但卻琅琅上口,精鍊流暢、耐人回味。

創作背景


本詞原來還有一篇序,序中寫到,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胡將安祿山起兵造反,破潼關,進逼長安。玄宗聞報驚恐西逃入蜀,至馬嵬坡途中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玄宗對高力士說“如果我聽了九齡的話,不會落到這樣的地步啊”於是在馬上吹笛,一時間潸然淚下。遂名此曲為《謫仙怨》其音悲切婉轉,諸曲莫比。后流傳後世,已無人知其典故,於是人稱之“劍南神曲”,竇弘余有感此曲,為其賦辭,命樂工唱之,因“用廣其不知者”,故名《廣謫仙怨》。

作者簡介


竇弘余(生卒年不詳),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人,一作京兆金城人。竇常之子。武宗會昌元年(841)為黃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