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潼關的結果 展開

潼關

陝西省渭南市旅遊景區

潼關,地理名詞。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素有“第一關”的美譽,乾隆皇帝遊歷帝國大好河山,行至於此,也不免感慨潼關之險峻,並於城樓外橫額上留下“第一關”的鎏金御書。

潼關設於東漢末,當時關城建在黃土塬上,隋代南移數里,唐武則天時北遷塬下,形成潼關城舊址。唐置潼津縣,明設潼關衛,清為潼關縣,民國時襲之。因為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杜甫游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歷史沿革


潼關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唐書》載“古為桃林塞”。《左傳》也有“文公十三年,晉侯使詹嘉處瑕瑕,見山西猗氏縣,守桃林之塞。”的記載。古人杜氏記載:桃林,在弘農華陰縣東,潼關是矣。自函谷至斯,高出雲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名雲潼關,亦曰沖關。河水自龍門衝激至華山東也。
東漢末,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196年)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
東漢建安十六年(212),曹操與馬超韓遂在潼關大戰,潼關之名,始見於史。潼關關城始設於漢,在港口以南源上,即楊家莊附近。
西晉永嘉三年(309),晉朝南陽王司馬模守關中,部將趙染以蒲坂降漢趙君主劉聰,劉聰使趙染等攻司馬模於長安,戰於潼關,司馬模兵敗,趙染長驅直入到渭南。
東晉咸和三年(328),後趙武帝石虎攻漢趙的蒲阪,劉曜急行軍救援潼關,石虎退兵。咸和九年(334),後趙河東王石生舉兵於長安,討伐石虎,石虎遣其子石挺為前鋒,攻長安,石生遣大將郭權拒之,戰於潼關,石挺敗死,石虎奔還澠池。
永和六年(350),前秦君主苻健,遣其弟苻雄率眾自潼關入,此時後趙雍州刺史杜洪據長安,遣兵逆戰於潼關北,敗走,苻健遂入關中。永和十年(354),東晉名將桓溫伐秦,不克,還自潼關。
太元十八年(393),氐帥楊佛嵩叛亂,奔後秦。河南太守楊期等追之,敗佛嵩於潼關。後秦來救,晉軍撤退。義熙十二年(416),姚懿以蒲坂叛亂。後秦末帝姚泓遣姚驢屯潼關。
義熙十三年(417),劉裕伐秦,前鋒王鎮惡自澠池徑抵潼關,檀道濟等自陝北渡河,攻蒲阪。姚泓使姚紹督軍五萬守潼關,又遣兵救蒲阪。沈林子謂檀道濟曰:蒲坂城堅兵多,未可猝拔,不如并力爭潼關。若得之,蒲坂不攻自潰矣。從之。姚紹出戰,大敗。紹復使姚鸞屯大路即三崤路也,以絕道濟糧道。鸞分遣尹雅將兵戰於關南,皆為晉軍所敗。紹又遣軍屯河上以斷水道,亦敗走。劉裕尋至潼關,遂克之。劉裕自長安東還。
夏王赫連勃勃圖取關中,其臣王買德曰:青泥、上洛,南北險要青泥關,見藍田縣。先遣游軍斷之,東塞潼關,絕其水陸之路,三輔不足取也。赫連勃勃遂遣軍向長安,而分命其子赫連昌屯潼關。義熙十四年(418),長安亂,朱齡石等奔潼關,赫連勃勃佔領了關中。
潼關古城西門內景
潼關古城西門內景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遣兵北伐,雍州刺史、隨王劉誕遣其屬柳元景等自南陽北出,入盧氏,拔弘農,進向潼關,遂攻之。北魏戍主婁須棄城走,將軍龐法起等據之。關中豪傑,所在蜂起,四山羌胡,皆來送款。等到王玄謨等自滑台敗退,魏軍深入,宋主以元景等不宜獨進,皆召還。
元嘉二十九年(452),復遣雍州刺史臧質,分道向潼關。魏人聞之,遣軍屯守。
北魏孝昌三年(527),莫折念生在關中起義,遣其黨據潼關,既而魏復得之。未幾,蕭寶寅以關中叛,遣兵守潼關。魏主遣長孫稚等討之。至恆農,楊侃謂稚曰: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據潼關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敵也。然而勝負久不決者,扼其險要故也。今賊守御已固,雖魏武復生,無以施其智勇,請分兵自蒲阪而西。從之。稚遂克潼關,入河東。永熙三年(534),高歡入洛,魏主西入關。歡自追迎之,至弘農,攻陷潼關,進屯華陰。尋退屯河東,使別將薛瑜守潼關。宇文泰復進攻潼關,斬瑜。
東魏天平二年,司馬子如等攻潼關,宇文泰軍霸上以備之。三年,復遣高敖曹趣上洛,竇泰趣潼關。歡軍蒲坂,造三橋,欲渡河。宇文泰謀先襲其潼關軍。關之左有谷,謂之小關。宇文深請選精銳,潛出小關擊賊。從之。竇泰敗走,歡軍乃退。後周保定四年,宇文護約突厥共伐齊,護軍至潼關,遣尉遲迥為前鋒,趣洛陽。權景宣帥山南之兵時周人有荊襄之地。山南謂荊襄也,趣懸瓠見河南汝寧府。楊自邵郡出軹關邵郡,今山西垣曲縣。軹關,見河南濟源縣。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討楊堅。堅遣將楊尚希將兵鎮潼關。隋大業七年,移潼關道於南北鎮城間角音闕獸檻谷,去舊關四里余。十三年,唐公淵濟河而西,遣世子建成等將兵屯永豐倉見華陰縣,守潼關,以備東方兵。屈突通自河東引兵趣長安,為唐軍所拒,東保潼關北城,與唐相持。
隋大業七年(611年),移關城於今楊家莊南城北村一帶,與漢代關城南北夾峙,形成兩座關城,形勢更加險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關又從塬上北遷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現在的潼關。歷代各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在這裡駐屯重兵,設關把守。潼關,經宋、明以來多次修葺,保存尚好。西門有明代建築的門樓,俗稱“樵樓”,宏偉壯觀。
這裡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古潼關門戶金陡關橫額上,有清乾隆帝手書“第一關”三個大字。《山海關志》中有云:“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1703年10月,康熙皇帝視察“大河上下”,從山西乘船過黃河至風陵渡進入潼關,仰望巍然的古城牆,驚嘆不已,不禁為之傾服。在行宮住下后,即作《渡黃河潼關駐蹕》詩一首,稱潼關為“天下第一城”。漢潼關城位於今潼關縣城北村南。
潼關古城東門外景
潼關古城東門外景
到隋大業七年(611年),移關城於南北連城間的坑獸檻谷,即禁溝口。唐朝天授二年(691年),又遷隋潼關城於黃、渭河南岸。宋熙寧元年十年(1068年月1077年),遣侍御史陳擴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戶劉通築城,明洪武九年,指揮金事馬增修城牌“依山勢而曲折”築城牆,后稱明城。清朝增修擴建,北臨黃河,南跨鳳凰、麒麟二山,東斷東西大路臨黃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斷東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門開六處,每處各有兩洞,中有瓮城相連。東門稱金陡,先名“迎恩”,后改“平藩兩陝”;西稱“懷遠”,后改“控制三秦”。南門有兩個,東邊的稱作上南門,先名“凌雲”,后改“麟游”,再改“覽山”;西邊的稱下南門,先名“迎薰”,后改“鳳□”。北門也有兩個,靠西邊的是大北門,先稱“吸洪”,后改“霸英”。南北水關門有兩個,南邊北門築閘樓七間,里設天橋;北邊門築閘九間。六大城門,除南門無樓外,東西城各有兩個。潼水穿城而過,經潼津橋注入黃河。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修築潼河大橋。城內建有金陵寺、鐘樓、望河樓、呂祖廟、閱書樓、象山祖師廟及牌坊、樓閣多不勝舉,古稱“金碧輝煌,映映川原。”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隔河炮擊,飛機轟炸。國民黨軍隊借修築工事之機,拆毀大量建築物,西城門樓和箭樓被焚。解放后,黨和政府又撥出專款,對縣城部分建築物又進行了修復。不過,五十年代末,中央決定修建三門峽水庫,潼關古城屬水庫區,潼關城建築物被拆除,潼關縣城南遷十餘公里,但是黃河的水始終沒有淹到老古城,現仍有不少居民在此居住。

主要景觀


潼關故城

明清潼關古城
明清潼關古城
東漢末,潼關作為一處關隘,誕生了。據我們今天的推測,東漢創建的潼關,關址大概在今潼關縣港口鎮楊家莊城北村附近。漢潼關的建築情況,史書缺少記載,又由於考古工作尚未完成,所以只能推測大概在今天潼關故城以南的山原上。
一般認為,潼關城三易其址。漢代在南邊的塬上,隋代到禁溝口,唐武則天時期,將城址挪到了黃河邊,從此直至明清、民國,關城位置一直沒變。
東漢設立的潼關,在隋大業七年(611年)時被廢除。大概是由於黃河不斷下切,黃土塬面不斷展寬的緣故,城址挪到了更靠近黃河的北邊。隋潼關關城建制情況不詳。有學者認為漢潼關和隋潼關的關防設施單一,大約主要是修築一條關城,“一”字形拉開,向兩邊延伸,截斷源頭通道,以阻擋敵軍進入,城牆上設立關門,以便行人進出。但由於史料和考古依據的缺乏,到目前為止,這些還都只是猜測而已。
唐天授二年(691年),隋朝設立的潼關又被廢除了,新址設在緊鄰黃河南岸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潼關縣港口鎮,城址大概佔據明清潼關城故址的東半部。據《潼關衛志》記載,唐潼關城建有關樓,城外開挖壕溝,關城西邊設有關西驛。唐代關城充分利用了潼關的自然地理形勢,關口南依高山,北瀕黃河,形勢極為險要。
宋、金、元三朝仍在唐潼關故址修復關城,依險設防。
明代,潼關為軍事治所,設潼關衛,城池空前擴大。明代十分重視潼關城的建設和駐防,從明初開始,便不斷地完善關城建設。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唐宋潼關城的基礎上重修關城。洪武九年(1376年),潼關衛官員對潼關城進行了擴建,這次擴建使得潼關城後來的大小、形制基本確定了下來。城牆依山勢曲折蜿蜒,東南包括了麒麟山、硯台(又稱印台山)和筆架山,西南囊括鳳凰山和蠍子山(又稱象山),並將潼河入黃河段囊括進關城之內,使得由南向北流入黃河的潼河穿越潼關城而過。由此,潼關城的防守能力大大增強。依靠河流而建,在北方的城池中很少見,潼河水其實就是城中的灌溉用水、飲用水。潼關里還有一千多畝地,吃住都可以長期在此,易守難攻。
據史料記載,經過擴建的潼關城城池南高北低,北臨黃河,東、西、北三面城牆高五丈,而南邊的城牆,最高處竟有十丈。整個城池周長近6公里。共建有6個城門,東城門為關門,名曰“金陡”,西城門名“懷遠”,又有上南門、下南門(即後來的南門)、大北門(即後來的北門)和小北門。其中,東、西、北三門有門樓。後來,又陸續修建了南水關、北水關。明隆慶四年(1570年),興建東、西瓮城,並在瓮城上建起門樓,至此,氣勢宏大的明清潼關城便已經完全成形。
明朝時,潼關極受重視。政府除了修建規模龐大的關城外,還在這裡設立了潼關衛,鎮守一方平安,那時的潼關,盛極一時,城內街道縱橫交錯,關內關外,山上山下,也修建了不少的名勝景緻,這些景點逐漸流傳,在當地負有盛名,成了民間盛讚的潼關八景:雄關虎踞、禁溝龍湫、譙樓晚照、道觀神鍾、中條雪案、秦嶺雲屏、風陵曉渡、黃河春漲。
明朝對潼關城的貢獻,不僅僅是形制完備的城池和潼關八景,潼關特有的民風民俗也烙下了這個時期的印記。明代中期以前,潼關城裡基本沒有普通居民,全是駐守關城的士兵。這些士兵退役后,就分給他們關城附近的土地,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朝。由此形成了潼關與別處不同的彪悍民風,和特殊的風俗人情。在潼關生活了十幾年的李勇文說:“現在的潼關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土著很少。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當年駐守的兵士、將領後代,所以潼關人都很直爽、豪氣,很少拐彎抹角。現在潼關姓顧、張、郭的人,大多是潼關守將的後代。”
清代的潼關故城仍然沿襲了明朝潼關城的規模和建制,並在其基礎之上對明潼關城的宏大建築進行了重修、增建或重建,同時,北、東、西三面城牆外均砌上了青磚,潼關城從此更加堅固、雄偉、美觀。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在下臨黃河的北面,長約2400米的土城牆上,貼砌了方石條和磚,並興建了南、北水關樓,復修了各大建築物。南北水關的閘樓規模宏大,潼水從中穿過,中間橫跨東西的石橋,宛如長虹,河水波濤起伏,城外的黃河上渡船往來如織,景緻引人入勝。除了景緻優美,緊鄰黃河的北城牆,還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既是城牆,又是防止黃河水漫淹關城的堤壩。後來,東、西兩面的土城牆也全部被貼上青磚,潼關城從此更加堅固、雄偉。
除城牆上的宏大建築而外,明清潼關城的城內城外、山上山下,還建有許多觀廟寺堂,以及木石牌坊,這些古建築物,雕樑畫棟、構築精美。到了清代,潼關城內的街道主要有育賢街、帥府街、四牌坊街、牌樓南街、牌樓北街、府部街、縣門通街、南門街和西關大街等,縱橫排列,50多條巷道,起伏密布。潼關城雖不大,但城內竟然有如此多的街、巷和古代建築,其繁華程度可想而知。
古代,作為一處重要的關隘,潼關城的通行制度非常嚴格,進出關中,潼關是必經之處。在古代,行人要通過潼關,就必須經過關城的東、西兩門。每天早上太陽出來時,城門打開。等到太陽一落山,就要關城門,禁止通行。所以,許多途經這裡的人都要在潼關城裡住一晚上。這便使城中的商貿更加繁華起來。
從清末直到到解放前,戰略地位險要的潼關歷經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火,關城也在歷次的戰爭,尤其是日本的狂轟濫炸下慘遭損毀。到解放前夕,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築中,倖存者已經屈指可數了,而這些都沒有對潼關故城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上世紀60年代,因為過高地估計了三門峽水庫的蓄水水位,潼關縣城不得不另外選址搬遷,據估計,故城所在地太靠近黃河,於是被划進了淹沒區。人去城空,城內許多建築被拆毀,其建築材料被人們用作建造新的家園。故城遺址遭到嚴重毀壞,僅留其殘存城垣,但是仍可窺其基本輪廓。待到“文革”以後,潼關故城城牆的主要遺存便所剩不多了。再經歷由於環境惡化而導致的水土流失等自然侵蝕,潼關千年關城如今只剩黃土殘垣。
地理作用
“潼關縣城”圖
“潼關縣城”圖
潼關位於陝西省潼關縣,因臨近潼水而得名,古稱桃林塞。它南依秦嶺,有禁溝深谷之險;北有渭、洛,匯黃河抱關而下之要;西有華山之屏障;東面山峰連接,谷深崖絕,中通羊腸小道,僅容一車一騎,人行其間,俯察黃河,險厄峻極。正如詩人所描述那樣:“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潼關創建於何時,歷史文獻沒有具體說明,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211年,曹操曾於潼關破馬超,由此可知潼關在這之前已開始建置了。后經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修葺,保存基本完好。關城周長約5公里,北面與東北,為板築土牆,外包青磚高16米,寬8米;南與東南,順山勢削成垛口,高達30米。除開門6處外,留有南北二水門。潼關東約3公里,有一禁溝,自唐至明、清,為了潼關的安全,沿禁溝兩岸,夯築方形土台12個,是防禦性的軍事堡壘。由於土台與潼關城基本連接,故稱“十二連城”。潼關作為關中的東大門,它經歷過大小戰役數十次。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戰於潼關,馬超據關抗曹師,后曹操憑其智謀巧妙地奪取了潼關。北周末年,楊堅在長安篡位立隋時,曾密遣楊尚希扼守潼關,以解其東顧之憂。唐中葉安祿山攻佔洛陽,進逼潼關,使用誘敵深入計,殲滅哥舒翰所轄近二十萬唐軍,佔據了潼關,震動京師,唐玄宗倉皇西逃。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取潼關直搗長安。宋代“靖康之變”后,潼關為金所得,金朝後來為蒙古軍隊逼迫,遷都汴京。將兵力完全集中潼關附近。有人曾對蒙古鐵木真說:“金廷居汴將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關、黃河耳”。所以公元1233年當蒙軍包圍汴京時,首先奪取潼關。元末,朱元璋也是先破潼關,整個關陝地區才迅速得到平定。解放戰爭時人民解放軍陳賡、謝富治兵團乘陝南、豫西地區空虛之機,南渡黃河,在潼關洛陽段機動作戰,尋機殲敵,開闢了豫陝鄂根據地,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局面。
建築特點
潼關[地理名詞]
潼關[地理名詞]
潼關是古代軍屯駐地,地名上帶有濃重的軍事色彩,譬如代子營、寺角營之類,我們去看那古時的戰場,有李自成南原大戰的地方。潼關居民大部也是古代軍屯後代,
只是已經卸甲歸田,老老實實的當起了農民。我記得有個叫趙家村的,那地方民風刁蠻,與四周村落完全不同,趙家村的人,眼睛細長,臉盤平寬,面相陰鷙,頗似塞外蒙古人,因從事搶劫,80年代以來被崩了好幾個。還有個叫賀家嶺的,都是陝北武將世家賀家的後人。據祖輩們講是中亞來的粟特後裔,雖非武將,可能是古太白破河外時流落東土。到我這一代,完全淹沒在東土,只保留了一些口口相傳的回憶。
潼關風景
潼關風景
民國時,很多河南人、山東人因黃河潰堤的原因沿隴海線大批入陝。其實自河南陝州開始,大致已進入了關中文化界限,都是相似的陝西關中口音,特產也類似,比如柿餅,蘋果,肉夾饃。流民入陝,同樣也帶來了多元的飲食文化,河南胡辣湯到了陝西成了早餐常備。這就好比西域胡人帶來的牛肉煮饃一樣,伊斯蘭文化漸漸滲透於古代中國發祥地中。文化在關中是包容的,又是富有特色的。
梁喜娃肉夾饃,黃河鯰魚湯,潼關醬菜,鴨片湯,牛肉煮饃都算是潼關的特色飲食。潼關醬菜在慈禧太后避難西安時受到褒讚;黃河鯰魚湯清鮮味美,所用之料都是黃河水中的野生鯰魚;梁喜娃肉夾饃好在他的白吉餅,脆而不焦,不似河南的肉夾饃還要上汁,趁熱食用香脆可口。
潼關的發展在整體上表現出了西北的統一特徵,那就是守舊與落後,別看解放后那麼多的移民來到西北,其實他們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西北的礦產挖出來運到中國東部去。留下本地淳樸而貧窮的西北人,不願離開他們的故土。潼關本地富藏金礦,從礦石中提煉,而與山東招遠的金礦不同。這造成了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然而中金公司仍然在無時不刻的從秦嶺山中攫取金幣,等礦脈枯竭了,也就是他們走的時刻。聽說在甘肅隴南文縣又發現了亞洲的最大金礦,可憐了那裡山清水秀的大巴山景和貧苦樸實的人們。
文化悠長
早在初唐貞觀之治之際,雄才大略的一代天驕李世民就曾以“襟帶壯兩京”之譽讚歎潼關之雄渾壯魄;當歷史的車輪步入了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一朝兩帝又多次親臨潼關,分別以“天下第一城”與橫額御書“第一關”對此盛讚相稱。
《水經注》:河在關內,南流,衝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晉所謂桃林之塞,秦所謂楊華也。又西有潼水,東北注於河。河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黃卷坂見河南閿鄉縣。傍絕澗,陟此坂以升潼關。
潘岳《西征賦》:溯黃卷以濟潼也。歷此出東崤,通謂之函谷關。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號曰天險。
清代大詩人、大書畫家張船山《潼關》云:“時平容易度雄關,拍馬河潼自往還。一曲熏黃瓜蔓水,數峰蒼翠華陰山。登陴版牌丁男壯,呼酒烹羊守吏閑。最是綠楊斜掩處,紅衫青笠畫圖間。”當代文人陳運和的詩是寫照:“風陵渡至今已沒船,老潼關代替有鐵橋”。

景觀

十二連城、仰韶文化遺址、馬趵泉、佛頭崖、鐵溝筐泉及黃河鐵路大橋、港口高揚程抽水站、禁溝鐵橋、太峪水庫等
潼關
潼關
登上潼關,不禁令人憑弔這座古戰場。211年曹操與馬超激戰潼關,曹操以沙築牆用水澆灌,一夜冰凍成壘,馬超兵敗西逃。756年唐將哥舒翰統兵20萬鎮守潼關,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迫使哥舒翰出關作戰,結果被反軍安祿山打敗。安祿山佔據潼關西進,唐玄宗倉皇西逃。880年黃巢起義軍由洛陽進發潼關,唐將田令孜率兵10萬鎮守潼關,未料起義軍由禁溝潛入,奪取潼關,直搗長安。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關,從而安定陝甘。解放戰爭時期,陳庚、謝富治兵團在潼關一帶打敗國民黨軍,開闢了豫、陝、鄂根據地。迄今,潼關許多村莊以“軍”、“營”為名。
相臨景點
華山第一關明潼關城遺址唐玄宗泰陵毓秀橋京師倉遺址
普照寺風陵渡慧照寺塔南寺唐塔黃土高原民俗村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良周遺址富平縣寇準墓大禹廟蒙漢合文碑十二連城橋上橋少華山潼關渭南鼓樓元君廟-泉護村遺址甜水溝遺址合陽處女泉橋陵蘊空禪院與懸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潼關
潼關
潼關縣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東端,居秦、晉、豫三省交界處。東接河南省靈寶市,西連本省華陰市,南依秦嶺與本省洛南縣為鄰,北瀕黃河、渭河同本省大荔縣及山西省芮城縣隔水相望。界於東經東經110°09’30”——110°25’32”北緯34°23’30”——34°39’00”之間南北長28.4公里,東西寬約24.6公里,總面積526平方公里。潼關縣是陝西的東大門,是連接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捷。居西安、太原、洛陽三大城市經濟輻射圈的中心。程式控制電話城鄉均已開通。移動通訊與世界聯網。
礦產資源豐富,開發潛力遠大。境內金、銀、鉛、鐵、銅、花崗岩、大理石、石墨、石英石等礦產十分豐富,有中央和地方所建金礦20餘個,黃金採選、生產、加工已具有規模,年產黃金近20萬兩,是全國第三產金大縣。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潼關已成為西部開發的橋頭堡,陝西省的東大門。隨著黨的十六大精神的深入貫徹和省委、省政府“一線兩帶”發展戰略的實施,潼關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一縣兩區”的新構想,確定了新的發展思路:南部山區抓黃金礦藏的深部勘探和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保龍頭,爭取全國金城;中部抓生態環境建設營造綠色文明和畜牧養殖業發展,保民富,擴大林牧業規模;北部抓人文歷史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深度開發,促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地形地貌

地貌南高北低,跌宕明顯,呈台階狀。由南向北分為山地、殘原溝壑和黃、渭河谷三種類型。
秦嶺山地
主脈自西向東,支脈分向南北,形成大小峪道,山高坡陡,峰巒疊障,岩石裸露,土層淺薄。
潼關自然風光
潼關自然風光
境內秦嶺山脈,東起西峪,西至華陰縣蒲峪,土地面積176.66平方公里,佔總面積39.7%。海拔高程,東部700—2100米,西部1000—1800米,平均高程1500米。
地面坡度,東部15%,西部10%。南北地質斷陷,峽谷幽深,形成西峪、東桐峪、善車峪、太峪、麻峪、蒿岔峪、潼峪7條峪道,各長15公里左右。此外,自東而西有長5公里以下的大峱峪、小峱峪、小淤溝、馬峰峪、黨家峪、翟家峪、立峪、玉石峪、后溝、鹿嶺溝、轆把溝、心底峪、馬駒峪、貟陳峪、七岔峪、翎峪、哲園峪等146條小峪道。
建國后,利用山區自然優勢,發展林牧業,護林防火,封山育林,營林造林,保護牧草,砌石埝,修梯田,荒灘造田,溪流灌溉,改善山區農業條件。本區面積26.50萬畝,耕地面積4018畝,佔全縣耕地的2.11%。有效灌溉面積410畝,佔山區耕地10%。宜林地16.70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63%。其中:有林地9.54萬畝,占宜林地面積57.13%;天然草地8.36萬畝,佔31.5%,已利用3.02萬畝,佔35.1%;非生產用地1.03萬畝,佔5%。林、草、礦產資源豐富,正在開發利用。
黃土台原溝壑
原面南高北仰,黃土覆蓋深厚,長期洪水沖蝕,形成原高溝深、陵谷起伏的台原溝壑地。
本區台原溝壑地東起牛頭原東端,西連華陰縣孟原,土地面積194.79平方公里,佔總面積43.8%。原面支離破碎,溝道一般南北走向。長度在1公里以下的溝道716條,共長207.13公里;1—3公里的77條,共長111.69公里;3—5公里的13條,共長46.2公里;5公里以上的14條,共長116.77公里。全縣共有溝道820條,全長481.79公里,溝壑密度為1.08公里/平方公里。溝深100—180米,溝原面積比例為7∶2。因形態與成因的不同,可分為一級台原、二級台原、原間窪地三部分。一級台原海拔高程530—610米;二級台原550—900米;原間窪地400—700米,原面坡度1—3度。因受通洛川、禁溝、列斜溝、遠望溝、鐵溝的切割,自東而西,形成代字營、南頭、寺角營、王溪屯、吳村、高橋六道殘原。
這裡為糧、棉主要產區,有耕地17萬畝,佔全縣耕地的86.79%。溝壑植樹造林,種草護坡,發展林、牧業。果園面積6217畝。宜林地3.64萬畝,其中有林地1.96萬畝,占宜林面積53.5%。
黃渭河谷
潼關
潼關
黃、渭河歷經沖刷,河床下降,形成河谷。沿河東西展布三級階地,地面平緩,地下水位較高,一、二級階地常被洪水淹沒、沖塌。
黃渭河谷包括黃、渭河的河漫灘和黃渭河南岸狹長階地,土地面積73.51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6.50%。河漫灘土地面積5.6萬畝,耕地2.7萬畝,分佈在黃河右岸以及渭河北岸的夾角地帶,海拔331米。黃渭河南岸發育有一、二、三級階地,一級階地分佈在小泉、公庄村北。因河床升高,與河漫灘界限極不明顯。二級階地分佈在弔橋、花園、十里鋪一帶,海拔高程340—350米。三級階地分佈於西廒、上寨村、凹里村一帶,海拔410—450米。
這裡除河灘外,有耕地1.75萬畝,其中水澆地9300畝,佔耕地53%,是發展種植業和水產業條件較優越的地區。

氣候特點

潼關屬暖溫帶大陸性雨熱同季的季風型乾旱氣候南北差異大,光能資源較充足,熱量和降水量偏少,時空分佈不均。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年平均風速3.2米/秒。

經濟


經濟總量明顯擴大。2011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605億元,較上年增長6.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3.973億元,較上年增長22.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222億元,較上年增長10.8%。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9.72%、52.14%、38.1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17207元,比上年增加3990元。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2.885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8.07%,較上年提升1.07個百分點。

商品消費

商品消費持續升溫。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0245萬元,較上年增長15.8%。其中,縣的零售額42147萬元,縣以下零售額28098萬元。分行業類別看,全年批發零售業實現銷售額60700萬元,增長14.5%;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9545萬元,增長25.53%。

金融業

財政收支大幅增長。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1860萬元,同比增長32.5%,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4680萬元,比上年增長46.54%。其中,各項稅收收入6390萬元,增長49.61%。全年地方財政支出80018萬元,比上年增長33.21%。其中,教育支出20578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9350萬元,文化體育傳媒業支出1292萬元,環境保護支出3943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59.77%、36.12%、31.43%、38.59%。
金融業運行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51851萬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個人存款267804萬元,比上年下降3.95%。各項貸款餘額150592萬元,比上年增長36.76%,其中:短期貸款122671萬元,比上年增長50.46%,中長期貸款27921萬元,增長70.04%。
保險事業持續發展。全年各類財產保險實現保費收入469.9萬元,同比下降2.1%;人壽保險實現保費收入4701萬元,同比上升6.3%。全年財產保險理賠金額291.9萬元,同比下降4.9%,人壽保險理賠金額203.3萬元,同比增長96.6%。

農業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11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45705萬元(現價),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增長8.75%。其中,農業產值24353萬元,林業產值891萬元,畜牧業產值17128萬元,漁業產值518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81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9%、55.74%、14.98%、36.22%。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80343千瓦,化肥施用量10661噸(折純量)。
主要農產品產量:
糧食43106噸比上年下降18%
其中:夏糧24788噸比上年下降12%
秋糧18318噸比上年下降26%
棉花966噸比上年增長12.6%
油料5223噸比上年下降1.12%
蘋果10655噸比上年增長13.2%
大棗185噸比上年下降0.61%
畜牧業主要產品產量:
肉類總產量5215.43噸比上年增長3.1%
禽蛋產量549噸比上年下降13.9%
漁業主要產品產量:
水產品產量370噸比上年增長2.7%
林業生產取得新成績。全縣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積4.1萬畝。其中荒山造林0.5萬畝,人工造林1.3萬畝,封山育林2.3萬畝。全年林木育苗1300畝,道路綠化16公里,四旁植樹55萬株,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成績。
農田水利建設快速發展。完成水利建設投資6349萬元,其中安全飲水工程完成投資459萬元,共新打機井7眼,新建水塔5座,蓄水池6座,鋪設管網31.19千米,解決了11個村810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投資641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km2。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500畝、蓄引能力2.4萬立方米,恢復灌溉面積4500畝。

工業建築


工業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全縣全年工業增加值達13.032億元,比上年增長23.8%。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9.3億元(現價),實現增加值12.31億元(現價),分別較上年增長51.3%和25.2%。
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黃金11.33噸(362560兩)比上年增長17.4%
其中:成品金8.74噸(279680兩)比上年增長37.2%
含量金2.59噸(82880兩)比上年下降21.0%
建築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全縣擁有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施工企業4家,年末從業人員1571人,較上年增加461人。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7207萬元,增長49.75%,實現建築業增加值9407萬元,增長12.6%。全年房屋施工面積37.71萬平方米,其中當年新開工面積26.7萬平方米。

旅遊信息


旅遊市場發展勢頭良好。楊震廉政教育基地的成功開園,影響空前。黃河風景區、佛頭山、馬趵泉等景區共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4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億元。

交通

隴海、同蒲鐵路交匯於城西,310國道、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風陵渡黃河公路大橋、黃河鐵路大橋使黃河天塹變通途。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全縣交通系統完成貨物運輸量154萬噸,貨物周轉量18126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2.76%;旅客運輸量132萬人,旅客周轉量9638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84%。
郵電通訊業健康發展。全年郵政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50.25萬元,電信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8551.65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5.7%、8.98%。全縣年末固定電話用戶為18637戶,比上年末減少1277戶。行動電話用戶為124000戶,比上年增加7661戶。年末網際網路用戶為1.1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9.98%。

路線

從渭南汽車站乘坐發往潼關縣的汽車,票價17.5元。
鐵路隴海線有列車在潼關站辦理客運業務。

社會保障


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保持在低水平線上。據5‰人口抽樣調查,全縣常住人口(指年內在本縣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不包括在本縣登記為常住戶口而年內離開本縣半年以上的人員)15.5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9.86‰,死亡率為6.48‰,自然增長率為3.38‰。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全縣城鎮在崗職工年末人數14697人,比上年增加1913人,工資總額37983.1萬元,比上年增加11333.9萬元,人均年工資25698元,比上年增加4761元。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382元,比上年增長25.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6元,增長18.2%。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年末城鎮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10736人,農村已參加養老保險48071人。城鎮已參加醫療保險14651人,已參加失業保險10563人。城鎮已參加生育保險7424人。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558人,農村居民享受低保人數達8396人,全縣支付低保資金2190.05萬元。全縣8482人參加了住房公積金統籌,比上年增加474人,2011年共統籌住房公積金2344萬元。

文化活動


教育文化

科技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年共組織實施省級科技重點項目4項,市級科技重點項目7個。其中“350噸/日焙燒尾渣綜合利用關鍵技術”項目列入省“工業攻關”計劃,“新細粒金重選裝置的應用及推廣”項目列入省專利產業化項目。向上爭取資金35萬元,組織實施縣級計劃項目22個,重點扶持建設縣級科技項目3個,其中研發申報的“一項構成黃金創新重選技術體系的技術發明”榮獲渭南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加強教育建設力度,制定了《潼關縣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投資303.66萬元,完成太要、代字營兩鄉鎮及縣中心幼兒園的改擴建任務;加快四知小學項目建設力度,完成了項目建設“三通一平”;建成青少年活動中心,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條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為城區中小學每個班安裝了電視電腦一體機,實現了城區義務段中小學180個班和潼關中學20個教學班的全覆蓋。師資力量不斷增強,年末全縣擁有教師人數1921人,較上年增加163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975人,小學專任教師946人。2011年,全縣高考一本上線211人,萬人比率排名全市第三;二本上線486人,三本上線1205人,萬人比率排名全市第四。
文化事業繁榮向上。2011年末,全縣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5個,文化館面積1200平方米。圖書館1個,面積118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4萬冊,是上年的2倍。2011年建成農家書屋31家,村級文化活動室10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村級服務點34個,農民體育健身場所8個。組織承辦的“兩會專場綜合文藝戲曲表演”、“唱紅歌頌揚延安精神,唱讚歌頌揚改革開放,唱家鄉頌揚美好生活”、“高橋鄉群眾戲曲演唱會”、“華府天下”杯秦晉豫黃河三角羽毛球交流賽、“英皇杯”桌球大賽等精彩紛呈的文體活動,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衛生事業再上新台階。2011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完成了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序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全覆蓋,全縣13所醫院、衛生院和83個村衛生室擁有衛生技術人員792人,全縣每萬人擁有技術人員數達到50人以上。其中醫生231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561人。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達到11.12萬餘人,參合率達96.95%,152049人次享受了合作醫療補助,補助金額達2311.89萬元。

八景

潼關八景,是潼關地區能夠欣賞的八處勝景。八景是雄關虎踞、禁溝龍湫、秦嶺雲屏、中條雪案、風陵曉渡、黃河春張、譙樓晚照、道觀神鍾。茲分別介紹於下:
雄關虎踞
潼關
潼關
雄關,是指潼關故城東門的關樓。踞是蹲或坐的意思。虎踞,是指東門外麒麟山角形似一隻猛虎蹲在關口。東門城樓北臨黃河,面依麒麟山角,東有遠望溝天塹,是從東面進關的唯一大門,峻險異常,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進關時,沿著東門外陡坡道拾給而上,舉目仰望關樓和巍峨的麒麟山,恰如一隻眈眈雄視的猛虎,守衛著陝西的東大門,它以威嚴雄險著稱。
清。
淡文遠勝贊《雄關虎踞》詩:
秦山洪水一關橫,
雄視中天障帝京。
但得一夫當關隘,
丸泥莫漫覷嚴城
註釋:
(一)一二兩句是說,秦嶺和黃河之間橫踞著一個潼關,它虎視中原保護長安。中天指中原。帝京指長安。
(二)三、四兩句是說,只要派一員將守住東門,關隘指東門,什麼丸泥“東封函谷”,只不過是狂妄者的讕言。這裡指東漢王元曾誇口用少數兵力即可東封函谷關,譏笑了他對潼關的輕慢態度。
禁溝龍湫
龍湫(qiu秋),上有懸瀑,下有深潭叫做“龍湫”。禁溝龍湫景緻在禁溝口石門關北面禁溝水與潼河相匯處。北距潼關故城約2公里。
禁溝既長且深,下有流水,水源出自秦嶺蒿岔峪,匯合沿途泉水流至溝口石門關。溝床突變,湍流直下,飛沫四濺,好似白練高掛。溝水下落與潼河相溶,匯為深潭。碧波蕩漾,魚躍興波,綠樹成蔭,花香鳥語,頗有江南水鄉風韻。
明。
林雲翰詠《禁溝龍湫》詩云:
禁溝山下有靈源,
一脈淵深透海門。
龍仰鏡天噓霧氣,
魚穿石甃動苔痕。
四時霖雨資農望,
千里風雲斡化雲。
乘興登臨懷勝跡,
載將春酒醉芳尊。
註釋:
(一)一、二句是說,禁溝口有瀑布深潭,一直通到海門。形容潭深水碧看不見底。靈源,在這裡喻指龍湫水景。古雲“水不在深,有龍遇靈”。
(二)三、四句是說,神龍仰望天空吐著霧氣。魚兒穿梭,觸動苔蘚。噓,吐氣。甃(zhou宙),潭邊的石壁。
(三)五、六句是說,一年四季霖雨滿足了農人的願望,千里風雲調和著大自然的變化。斡,調知。化雲,即雲化,指大自然的變化。
(四)七、八句是說,乘著興緻來此飽覽勝景,帶著春酒在芳草地上喝醉。尊,同樽,酒器。
秦嶺雲屏
屏,屏風。秦嶺雲屏,把秦嶺雲霧繚繞的自然的風光比作潼關的屏風。
潼關南面的秦嶺峰巒起伏,蒼翠清新,令人賞心悅目。每當雨雪前後,景象更為佳妙,峰巒中游雲片片,若飄若定,似嵌似浮,來之突然,去之無蹤。一會兒若龍騰躍,一會兒若馬賓士。有時如絲如縷,有時鋪天蓋地,或如高山戴帽,或如素帶纏腰,或如綿團亂絲。千姿百態,變化無窮。迨旭日初露,錦幛乍開,五光十色,山為畫,畫為山,畫山融為一體。《秦蜀驛程記》的作者曾欣喜地寫道:“河南(黃河以南,指潼關一帶)連山,綿綿不絕。……時見白雲逢逢,自半山出,惝恍無定姿,心目為之清曠。”
每當秦嶺雲屏出現的時候,人們仍可盡情欣賞這一勝景,分享自然美的樂趣。
清。
淡文遠寫《秦嶺雲屏》的詩云:
屏峙青山翠色新,
晴嵐一帶橫斜曛。
尋幽遠出潼川上,
幾處煙村鎖白雲。
註釋:
(一)一、二句是說,彩雲象屏內一樣直豎著,秦嶺更加蒼翠清新,天氣放晴,雲氣如帶,橫抹著夕陽的彩霞。嵐(lan欄),山裡的霧氣。曛,日落時餘光。
(二)三、四句是說,尋求美景,不辭遠路奔波,來到潼洛川上,但見村落煙霧飄渺,處在白雲之中。潼川,潼洛川,是潼河流經的川道。
中條雪案
中條指中條山,在今山西省。其西面端與潼關隔黃河相望,明代時為蒲州所轄。
潼關
潼關
中條雪案,指中條山清幽的雪景。在時代,潼關正是軍事重鎮,設防範圍北跨黃河,在蒲州境內築守御城,設千總,管轄蒲州一些關津渡口。潼關故城處正是欣賞中條雪案的最好位置。
大雪紛飛,蒼翠的中條山換上了銀裝素裳。站在潼關城頭北眺,但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滿目皚皚,“大河上千,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銀為樹,玉作峰,粉塑欄桿,素裹山川。倘好雪后新晴,則銀光四射,瓊瑤失色,雲遊霧盪,觀者恍惚置身於仙境之中。
凡是冬季到潼關來的遊客,在大雪天和雪後放晴之日,都能欣賞到中條雪案的美景。
淡文遠《中條雪案》詩云:
迢遙北望俯群山,
滿眼平鋪霜雪環。
疑是蓬萊山上石,
移來一片拱岩關。
註釋:
(一)一、二句是說,站立潼關城頭向北瞭望中條山,到處都被冰雪覆蓋。迢遙,遙遠。
(二)三、四句比喻:是誰把蓬萊仙島上的瓊瑤白玉般來了呢?蓬萊,相傳神仙居住的仙山。岩關,指潼關。
風陵曉渡
風陵,神話傳說中女媧氏之墓。位於潼關故城東門外黃河岸河灘。風陵處的渡口叫“風陵渡”。
潼關城地處黃、渭二河交匯處,早在春秋時期,就是交通樞紐,水路要衝。清雍正六年(1728),風陵流就有“官船十一隻,水夫八十四人”(《續潼關縣誌》)。還有私人和上下游經常過往客商船隻。
每日拂曉,沉睡的黃河剛剛蘇醒,岸上樹影依稀可辨時,南來北往的客商就熙熙囔囔地朝風陵渡集結了。推車的,騎馬的,趕牲口的,荷擔的,負囊的……接踵而來。有的趕路,有的候渡,有有則已經坐在船頭泛舟中流。遙望黃河上下,煙霧茫茫,桅燈閃爍。船隻南北橫馳,彩帆東西爭揚,側耳傾聽,嘩嘩的水聲,吱吱的櫓聲,高亢的號子聲,顧客的呼喊聲,鳥聲,鐘聲,……匯成一片,古渡兩岸回蕩著優美的清晨爭渡的交響曲。
淡文遠詠《風陵曉曉》詩:
洪波一片接天時,
幾葉扁舟渡曉晴。
秦晉漫雲南北限,
此陵自古達潼城。
註釋:
(一)一、二句是說,黃河的巨浪,閃浮著黎明的曙光,幾隻小船在晴天的拂曉時競渡。
(二)三、四句是說,秦晉兩地雖被黃河橫隔便從古到今內陵渡口卻暢通潼關,連接秦晉(是春秋時兩個國名),當時以黃河為界,後來成為陝西(秦)山西(晉)的簡稱。
黃河春漲
萬物復甦,春暖花開,黃河上游的萬山叢中,積雪消融,封冰解凍,黃河流量劇增。站在潼關城頭北眺東望,只風銀光四閃的冰凌伴隨著河水,洶湧而下,水於一色,眼前一葉葉冰船傲居浪頭,忽高忽低,時隱時顯,有的排著長隊,中流爭渡;有的單槍匹馬,岸邊徘徊。風聲、水聲、隆隆的冰塊相撞聲,威武雄壯,激蕩情懷。
林雲翰《黃河春漲》詩云:
冰泮黃河柳作煙,
忽看新漲浩無邊。
飛濤洶湧警千里,
卷浪瀰漫沸百川。
兩岸曉迷紅杏雨,
一篙春棹白鷗天。
臨流會憶登仙事,
好借星槎擬泛騫。
註釋:
(一)一、二句是說,黃河冰解,兩岸綠柳如煙,忽然看見河水猛漲浩渺無邊。泮(pan判),冰塊分解。
(二)三、四句是說,洪流奔騰,一瀉千里,巨浪澎湃,百川匯流。
(三)五、六句是說,佇立岸邊醉迷著杏花時節的清晨春雨,揮篙驅舟遊盪在白鷗群中。棹(zhao趙),划船用的一種工具。
(四)七、八句是說,撐船在黃河中隨波逐流,遐想著登仙之事,最好還是憑依著小船去效法張騫尋找黃河的源頭。槎(cha茶),筏子。騫,張騫,西漢人。《荊楚歲時記》說張騫乘坐筏子尋找黃河源頭,結果泛流到了天河,見到了織女和牛郎。
譙樓晚照
譙樓,古代建築在城門上的樓,樓上駐兵,用以暸望,報警報時。譙樓晚照,指日落時候潼關譙樓(指西城門樓)的景緻。
夕陽西下,晚霞似火,高大巍峨的譙樓----西城門樓披上錦鄉,置身於彩雲之中。雕柱斗角,飛檐鉤心,光輝四射,譙樓暗亮分明,邊沿折光,五顏十色。欄桿空處,紅霞道道如束。譙樓四周“歸鴻默默爭先集,落雁翩翩入望中”。樓上遊客,指點山川,似在畫中賞景。
潘耀祖《譙樓晚照》詩云:
畫樓突兀映麒麟,
斗角鉤心滿眼春。
待得夕陽橫雁背,
鼓聲初動少行人。
註釋:
(一)一、二句是說,譙樓高聳同麒麟山交輝映,飛檐雕柱錯綜精密,光彩四放,滿眼爭春。突兀(wu悟),含有高聳特出和突然兩種意思。麒麟,山名,在潼關故城內。斗角鉤心,同鉤心鬥角,形容樓台建築的結構錯綜精密。
(二)三、四句是說,等到夕陽橫照雁背之時,譙樓上響起戍鼓聲,街上的行人漸漸少了。
道觀神鍾
道觀指道教的廟宇。道觀神鍾,因道觀里的異於一般的“神鍾”而馳名。
相傳在明萬曆年間(1590年左右)洪水泛濫,黃河洶湧澎湃,流有雌雄二鍾,摩盪有聲,雌鍾(鐵鐘)止於潼關,“出,扣拓陰晴”。而雄鍾(銅鐘)則流於陝州。萬曆二十四年(1596)這口奇異的雌鍾,被懸掛在麒麟山頂的鍾亭上。鍾亭周圍綠樹參天,白雲繚繞,晨昏扣之,鐘聲抑揚頓挫。“宮商遞變,律呂相生,聲揚遠聞”,清脆悅耳,山川生色。
潘耀祖《道觀神鍾》詩云:
大河水泛出鯨魚,
仙院移來崗上居。
撞破塵緣聲幾點,
寒山遺響震穹廬。
註釋:
(一)一、二句是說,浩蕩的黃河衝來了巨大的神鍾,道家把它移到山上的廟院。鯨魚,比喻神鍾。
(二)三、四句是說,幾點鐘聲劃破了紅塵俗緣,山顛餘音回蕩在萬仞高空。塵緣,出家人指塵世事務的煩擾。穹廬,指天空。寒山,指唐高僧寒山拾得二僧人曾住於寒山寺(在姑蘇城外)。唐詩人張繼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之名句。
現代
陳運和《泛黃的世紀逗點仍在》詩云:
老潼關的歷史破爛欲倒,
只剩下一段城牆還不及我高。
旁邊標明是“陝西省級文保”,
真令人為之淡淡一笑。
好一把進出關中之鎖鑰,
生鏽許久卻扭不開十分遙遠的思考。
風陵渡至今已沒船,
老潼關代替有鐵橋。
幾移城址的盡疤痕,
今日陽光下,恢復以往並不值得炫耀。

民俗風情

潼關在黃河中游,人文開化最早,以前的婚俗,總是守著先王的舊制,要有父母
潼關
潼關
之命,媒妁之言。初訂婚,先取雙耳環,送給女方,這叫定親。隨後由男家備辦衣料首飾等物,擇吉日送往女家,這叫許口。謂女方已答應了這頭親事,又叫吃面,因女方這天款待媒人,吃的是麵條,取百年合好,長遠永久之意。在現代風俗較前簡單,分訂親、看家、認門。訂親是介紹人往返說合,取得男女兩方同意,約定地點見面談話,雙方若無意見,就互贈禮物,以為憑證。所謂看家,即由男方擇吉日,讓女方來家看屋,設宴相待,並買衣物,俗稱掰衣裳,這天以女方為主,席面要求豐盛。認門是女方擇吉日,讓男方來家認門,並邀請親戚陪席敬酒,由親戚各贈未婚女婿衣料一件。
娶親:由男方家先一日,將辦好的財禮酒肉箱子、衣架、食洛送到女家,因男家那天去的主事人,要祭拜女方三代祖宗,這叫行禮。簡化多了,俗稱“催箱”,進村前放炮,吃飯前放炮。娶親這天,過去有坐轎的,有騎馬的,如今都用車迎親,通常女婿去親迎,去時伴有抬箱子的,搬嫁妝的,放炮的。女家親戚送親,舉行結婚儀式,這叫“過事情”。第二天,新郎新糧,上岳父家拜認親族鄰里,岳父家亦設席相待,這叫認門,謂新郎先來認識岳父家的門戶,又叫回門,謂新媳婦昨天出門,今天又回來了,下午與女婿同歸。媳婦進門七八天後,再回娘家,這叫處十,一般的在娘家住七八天。人常說:“去七來八,兩頭都發。
媳婦上轎(車)要換另一雙鞋,表示不踏娘家土,原先是媳婦在娘家走時,一下炕,先踩到臉盆上,再立到氈上,再個氈輪換到轎(車)上,已沒有這些講究了,這一套也簡化了。

特色小吃

潼關醬菜
“潼關醬菜”是渭南市名揚四海的傳統名優特產,由潼關縣醬菜食品廠生產。它以選料考究,做工精細,外形美觀,紅褐透亮,色澤鮮潤,酥脆鮮嫩,咸中有甜,筍香濃郁,醬香撲鼻,食之開胃,風味獨特,耐於長貯,最宜佐餐而聞名遐邇,素有“十里放香”的美譽。
潼關醬菜營養豐富,富含脂肪、蛋白質、氨基酸、粗纖維、糖分、氮化物、鐵、磷、鈣等多種營養成分。並有促進食慾、壯健身體之功能。
鹵燒雞
潼關馳名小吃—鹵燒雞,是製作能手賁禿娃的產品。禿娃又名賁忠勝,年輕時
潼關
潼關
無職業,舊社會染上了吸食鴉片的嗜好,家有四口人,日子貧困,家貧如洗。後有友人蘇跛子(醫生)為他傳授鹵蒸燒雞製作方法。該人立志好學,並熱心從事這一行業,於1924年(民國十三年)開始與其妻精心製作經營這一小吃,在潼關享有50年之聲譽。
該產品最大特點是:肉酥、味鮮、色美、虹好,調料得當,乾淨衛生,在同行中一直名列前茅,博得當地顧客和各界人士以及外來客商的喝彩稱讚,每日供不應求,成為潼關小吃的熱門貨,曾遠銷國內各地,如河南、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地。每月都有十多次外來客商前來定貨。當時由於條件有限,曾用土辦法包裝,例如利用亞細亞煤油桶用白鹼水洗刷乾淨,每桶盛裝六隻燒雞,由客商親自監製,焊封桶口,運銷外地。
砂子饃
砂子饃、餑餑饃又稱石子餅、石頭饃。選用拇指頭大小的鵝卵石,放在生鐵鍋里用旺火燒焙,待鍋底燒紅、石子冒煙后,取出部分石子,把擀好的麵餅平放在鍋里的石子上,再用取出的石子覆蓋在麵餅上。約四、五分鐘左右,透體金黃、蔥香四溢的砂子饃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