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長橋街道的結果 展開
-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轄街道
- 上海市徐匯區轄街道
長橋街道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轄街道
長橋街道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位於蘇州古城南部,是吳中區區政府所在地,也是吳中區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活動中心。
長橋街道區域面積15.3平方公里,下轄31個社區,人口62875人(2010年)。
長橋街道歷史悠久,車水馬龍,境內的蠡墅古鎮,相傳為越國大夫范蠡隱居地。始建於唐代元和年間的五十三孔寶帶橋橫跨京杭大運河之上,西瀕山夷水曠的石湖風景區,環境優美,風景宜人。
長橋先後獲得了“江蘇省群眾文化和群眾體育先進鄉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鄉鎮”、“江蘇省衛生鎮”及“江蘇省百強鄉鎮”等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16日,入選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名單。
產業園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設署、郡、縣建制,長橋鎮行政區境域(以下簡稱長橋境域)隸屬吳縣。
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長橋境域東部(麵杖港以東)地劃歸長洲縣。
五代十國時的開平三年(909年),再析吳縣南部地置吳江縣,長橋境域南部(澹臺湖南、麵杖港西、鯰魚口東及邵昂港南)地劃歸吳江縣。時,長橋境域為吳縣、長洲縣、吳江縣三縣分治,經宋、元、明三朝未變。
明弘治元年(1488年),縣以下設鄉,長橋境域分別隸屬吳縣靈岩鄉、長洲縣尹山鄉和吳江縣范隅上鄉。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縣,又析長洲縣東南地置元和縣,境內東部區域改隸元和縣尹山鄉。清中期始建蠡墅鎮,為吳縣11個建制鎮之一。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將清代蘇州府吳縣、長洲縣、元和縣三縣合併為吳縣。時,長橋境域為吳縣、吳江縣分治。同年11月,按《江蘇省暫行地方制》,5萬人以上為市,不足5萬人設鄉。境內原屬吳縣的西部地建蠡墅鄉,鄉公所駐地在蠡墅鎮上塘街,轄2都35圖(含現蘇州郊區橫塘鎮),面積為58.25平方公里;原隸屬元和縣的東部地建尹山鄉;原隸屬吳江縣的南部地建湖東西鄉。時,長橋境域分別隸屬吳縣蠡墅鄉、尹山鄉和吳江縣湖東西鄉。
嘉福海港城
民國18年(1929年)8月,根據江蘇省政府訓令,實施區、鄉(鎮)制,建吳縣第十六(蠡墅)區,區公所駐地在蠡墅鎮下塘街,轄5個集鎮、26個鄉和180閭、888鄰,為原蠡墅鄉區域。時,長橋境域分別隸屬吳縣第十六(蠡墅)區、第十四(尹山)區和吳江縣第一(城廂)區。
民國23年(1934年),吳縣第十六(蠡墅)區併入第二(木瀆)區,建蠡墅鎮,鎮公所駐地在蠡墅鎮下塘街棧郎浜,轄3保、12甲、233戶。吳縣第十四(尹山)區併入第八(郭巷)區,改稱第八(尹郭)區。時,長橋境域分別隸屬吳縣第二(木瀆)區、第八(尹郭)區和吳江縣第一(城廂)區。
民國26年(1937年),蠡墅淪陷。
民國28年(1939年)3月,偽吳縣知事公署設蠡墅鄉公所,駐地在蠡墅鎮下塘街棧郎浜。
金十六區
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各區、鄉(鎮)名稱與界限仍恢復至民國26年(1937年)前的狀況。
民國35年(1946年),吳江縣第一(城廂)區改稱城區,長橋境域南部地隸屬吳江縣城區湖東鄉、湖西鄉。同年10月,吳江縣城區的湖西鄉改稱越西鄉。長橋境域南部地分別隸屬吳江縣城區湖東鄉、越西鄉。
民國36年(1947年)2月,吳縣將原第二(木瀆)區、第三(光福)區合併為吳西區,第十一(車坊)區、第十(甪直)區部分合併為淞北區。長橋境域分別隸屬吳縣吳西區、淞北區和吳江縣城區。
民國37年(1948年)初,蠡墅鎮改稱石湖鎮。
民國37年(1948年)2月,吳江縣城區的湖東鄉、越西鄉合併為越溪鄉。長橋境域南部地隸屬吳江縣城區越溪鄉。
1949年4月23日,蠡墅解放。5月1日,重新設區、鄉(鎮),長橋境域設蠡墅鎮和石湖鄉、尹山鄉,另有西南地屬越溪鄉;蠡墅鎮和石湖鄉隸屬吳縣木瀆區,尹山鄉隸屬吳縣淞北區,越溪鄉隸屬吳江縣城廂區。
1950年1月,吳江縣拆編鄉(鎮),越溪鄉拆分為湖東鄉、湖西鄉。長橋境域南部地隸屬吳江縣城廂區湖東鄉、湖西鄉。
1950年3月,吳縣拆編鄉(鎮),石湖鄉拆分為蠡墅鎮和蠡墅鄉、安全鄉、新郭鄉、雙橋鄉、橫塘鄉、龍橋鄉;尹山鄉拆分為長橋鄉、寶帶鄉、尹山鄉、青樹鄉。時,蠡墅鎮和蠡墅鄉、安全鄉、新郭鄉、楊鳳鄉、長橋鄉、龍橋鄉隸屬吳縣楓橋區,橫塘鄉劃歸蘇州市郊區,寶帶鄉、尹山鄉、青樹鄉隸屬吳縣車坊區,湖東鄉、湖西鄉隸屬吳江縣城廂區。
1950年4月15日,寶帶鄉併入長橋鄉;青樹鄉併入尹山鄉,改名尹西鄉,劃歸吳縣楓橋區。
1950年8月8日,原吳江縣湖東鄉的北半部和湖西鄉劃歸吳縣,原吳縣尹西鄉的南半部劃歸吳江縣。長橋境域東南部地隸屬吳縣楓橋區尹西鄉。
1953年5月1日,蠡墅鎮併入蠡墅鄉。
1954年4月,蠡墅鄉、安全鄉、新郭鄉、龍橋鄉劃歸蘇州市郊區,長橋鄉、尹西鄉復歸吳縣車坊區。
1956年1月,蠡墅鄉、安全鄉合併為蠡墅鄉,龍橋鄉、新郭鄉合併為龍橋鄉,長橋鄉、尹西鄉合併為長橋鄉。
1957年3月,撤區並鄉,長橋鄉併入郭巷鄉,隸屬吳縣。
1957年9月,蠡墅鄉、龍橋鄉合併為蠡墅鄉,隸屬蘇州市郊區。
1958年10月,成立蠡墅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駐地在蠡墅鎮。
1959年8月,蠡墅人民公社復隸吳縣。
1965年12月,原屬郭巷人民公社的長橋、新華(現寶南村)、新建(現新江村)、金星(現寶尹村)、紅庄、衛星(現東湖村)、鋼鐵(現尹西村、雙橋村)7個大隊劃歸蠡墅人民公社,並改稱為長橋人民公社,形成現長橋鎮境域,總面積達34.22平方公里。
1983年7月政社分設,恢復鄉建制,長橋人民公社改稱長橋鄉。
1986年12月,撤鄉建鎮,實行鎮管村體制,設長橋鎮建制。同月,鎮北部區域設團結橋街道辦事處(鄉鎮級),1989年8月更名為吳縣新區辦事處,隸屬長橋鎮人民政府。
1990年6月,於境域東北部地建吳縣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2年3月,撤銷吳縣新區辦事處,建吳縣城區管理局,系吳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1993年12月,吳縣城區管理局更名為吳縣長橋鎮城區管理局(鄉鎮級),仍隸屬長橋鎮人民政府。
1997年6月,城區建蘇苑、月浜、龍西街道辦事處,隸屬長橋鎮人民政府。
1998年12月,撤銷吳縣長橋鎮城區管理局,蘇苑、月浜、龍西街道辦事處升格為一級局,系吳縣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2001年2月28日撤銷吳縣市,分設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長橋隸屬於吳中區。
長橋鎮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上海經濟區大都市圈內,地理坐標為北緯30°56′~33°33′、東經120°54′,是蘇州古城南大門。它東依古老的京杭大運河,與郭巷鎮相望;南接浩瀚的東太湖和吳江區;西倚七子山和石湖風景區;北連蘇州古城區和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
長橋鎮地質構造屬揚子准地台、下揚子——錢塘褶皺帶東部,斷層錯綜疊加,地質塊間接近很多,受力點不易集中,故境內地質構造不易積累巨大能量,地震都為中小型,屬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區。全境處地質斷裂帶東側,是由寒武系、奧陶系等下古生界地層組成的複式背斜,側為第四系沖湖積平原。鎮域地質構造比較簡單,基底地層斷層很少,土質情況良好,地耐力一般在14.75噸/平方米,鎮南部的太湖電動工具廠處為20噸/平方米、西部的豐昌電子有限公司處為20噸/平方米、東部的碧波二村處為8.5~14噸/平方米、北部的新百盛大酒店處為10~16噸/平方米,基底地層穩定,對地面建築無影響,均為良好的建築基地。長橋鎮地處北亞熱帶區域,處於濱湖水網平原,境內地勢平坦,自西北向東南微傾,地面由平田向圩田過渡。海拔平均為3米左右(西北部3米,東南部1.7米)。平原水網西疏東密,河道縱橫交錯、彎曲淺窄,水面占陸地面積的15.39%。地面組成為湖積相物質,先後由東太湖淤積成陸,部分地面成陸僅數百年,沉積物為湖沼相,由灰黃色粘土夾粉砂組成,土壤肥沃,肥力較高,適宜農作物生長。水資源極為豐富,能充分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
長橋鎮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受太湖水體調節,光照充足,雨水豐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有利水稻、三麥生長,是蘇南農業的高產地區之一。長橋鎮歷年平均氣溫為15.7℃~16℃,溫差較小。平均年較差為25.2℃。1月份平均氣溫為2.9℃~3.3℃,為最冷月;該月中旬又為最冷旬,日平均氣溫為3.1℃。極端最低氣溫平均為—6.6℃~5.6℃,年平均為2~4天。1977年曾出現過—12℃的極端氣溫記錄。7月份平均氣溫為28.1℃~28.4℃,為最熱月;7月下旬又為最熱旬,日平均氣溫為28.2℃。極端最高氣溫平均為36.5℃~36.8℃,年平均為8~13天,最長為25天(1971年),最短為2天(1975年)。極值為38.80℃(1978年)。
【日照】境內平均日照時數為2005~2179小時,日照率為45%~49%。夏季日照時數最多,為658~726小時,佔全年的32.8%~33.4%,日照率為52%~58%。冬季日照時數最少,僅為404~435小時,佔全年的19.9%~20.1%,日照率為43%~46%。日照時數最多的是8月,為225~279小時,日照率為62%~68%;日照時數最少的是2月,僅為123小時。日照率最低的是5月,僅37%~41%。
【雨量】境內年平均降水量為1025~1081毫米,降水量最大的是1960年,達1467.2毫米,最小的是1978年,僅為604.2毫米。降水一般集中在4~9月,平均每月在100毫米左右,最大日降水量達343毫米(1960年9月)。10月份起降水驟減,10月至次年1月的降水量都在50毫米以下。2月起降水量逐漸增多,4月里有桃花雨,常見連續陰雨天氣。一般春季是雨日最多的季節,6月中旬到7月上旬是梅子黃熟季節,俗稱梅季,平均梅雨期降水量為200~250毫米。有些年份梅雨量較大,如1954年、1974年,其中1954年的梅雨量最大,是年5~7月降水為768毫米,雨日達55天;也有一些年份是空梅,如1978年。秋季,多數年份降水不多,常有秋旱發生;也有三分之一的年份陰雨較多,影響秋種。冬季降水最少,降水量只佔全年降水總量的14%。全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33.9天。降水最多的是1977年,為154天;降水最少的是1971年,為104天。最長連續降雨日為16天,自1969年7月1日~16日,雨量達182毫米;最長連續無降水期為44天,自1971年11月10日~12月23日。
【無霜期】境內無霜期平均為244天(3月23日~11月21日)。80%保證率的無霜期為230天(4月2日~11月19日)。最長無霜期為279天(1980年2月29日~12月3日),最短無霜期為213天(1958年3月30日~10月28日)。最早初霜日是1958年10月27日,最遲初霜日是1980年12月4日;最早終霜日是1977年2月22日,最遲終霜日是1961年4月16日。
【氣壓】境內年均氣壓為1014.3毫巴。一年中,冬季最高,夏季最低。1月、12月為全年最高,達1024.1毫巴;7月為全年最低,僅為1001.9毫巴。
【濕度】境內年相對濕度為79%。5~9月相對濕度大於或等於80%;6、9兩個月都是83%,為最高;1月為74%,屬最低;12月次之,為75%。
【雲量】境內年平均總雲量為6.5成。1956年、1957年最多,為7.2成;1986年最少,為5.7成。一年中,6月雲量最多,達8.0成;其次是5月,為7.8成;11、12兩個月最少,均為5.4成。正常天氣條件下,大致是日出前後雲量較少,10時左右增多,15時左右最多,日落前漸消。
【風向、風速】長橋地處東海沿海,季風明顯,秋、冬季及初春時節多北風或西北風,晚春及夏季多東南風。最大風速為24.7米/秒(1963年9月12日);瞬間最大風速為27.2米/秒,出現在1973年8月2日。年平均風速為3.7米/秒~3.9米/秒。超過17米/秒(八級風)的大風天數,年平均為11.9天,最多為21天(1972年),最少為3天(1978年)。影響全鎮的颱風常集中在7月中旬到9月下旬(90%),強颱風帶來狂風暴雨,風力最大時可達9至10級。每年影響全鎮的颱風約有3次,多的年份可達4次以上(如1963年、1977年、1990年),也有無颱風的年份(如1967年、1968年、1978年);受災嚴重的有3次(分別是1962年的14號颱風、1977年的8號颱風和1990年的15號颱風帶來的影響)。例如,1962年的14號颱風帶來暴雨,兩天共降雨414毫米,使農田和房屋受損。境內屬少龍捲風地區,解放以來,只有1990年8月31日自郭巷南港襲來的龍捲風造成龍西、龍橋兩村嚴重受損。
【雷暴】境內年均雷暴為41.9天;1963年最多,達68天;1978年最少,為21天。98%的雷暴集中在3~9月,7、8兩月發生的雷暴次數佔全年的52.0%。常年3月11日左右始雷鳴,最早是1月29日(1959年),最遲是4月10日(1978年);終雷日期一般在10月2日左右,最早是9月3日(1971年)后無雷聲,最遲是12月7日(1968年)還有雷鳴。雷鳴初、終間隔平均為206.7天,最長的是290天(1969年),最短的是155天(1963年)。
【雪日】境內年均積雪為6天,最多的是1977年1~2月的21天。1964年、1970年、1974年和1975年,冬季至來年春季均無積雪天。平均初雪日是1月17日,最早是12月16日(1965年);平均終雪日是2月14日,最遲是3月14日(1957年)。
長橋鎮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34條,總長度141.08公里。骨幹河道有南北縱向的京杭大運河、西塘河(又名大龍港)和太湖梢(又名改道河、大寨河、東湖、鯰魚口)3條;有東西橫向的躍進河、新開大運河2條;此外,還有1000米以上河道25條,2000米以上河道17條,3000米以上河道8條;1000米以下的生產河道共有84條。全鎮有自然河道107條,1975年至1976年間,人工新開河道27條。這些河流是千百年來自然演變和人工開挖治理的綜合產物,它們縱橫交錯、貫穿四鄉,起著引調蓄納和排灌吞吐的作用,形成了與京杭大運河、太湖相溝通的河網系統,構成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
土地資源
根據土地資源普查顯示,1980年長橋鎮境域面積為34.22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為36524.9畝。其中,糧田31013.92畝,佔耕地總面積的84.41%;湖田4110.1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1.25%;旱地187畝,佔耕地總面積的0.51%;桑地40畝,佔耕地總面積的0.11%;爛田725.7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99%;雜地448.18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23%。鄉村工業興起以後,尤其是90年代,北部地區成為吳縣市城區,東部地區8個行政村成為吳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後,以及鎮村工業、民營工業、房地產業、道路交通和民房改擴建等興起后,造成耕地面積逐年減少。至2000年底,全鎮實有耕地為6887畝(糧田6152畝,旱地735畝)。
植物資源
長橋鎮境域為濱湖水網平原,水域面積大,荒地少,野生植物不多,植物種類有200餘種,主要是:秈稻、糯稻、粳稻、大麥、元麥、小麥、玉米、山芋、高粱、油菜、芝麻、花生、向日葵、蓖麻、大豆、黃豆、蠶豆、赤豆、綠豆、豇豆、豌豆、四季豆、青菜、白菜、刀豆、芥菜、菠菜、花菜、莧菜、長豇豆、芹菜、雪菜、甜菜、薺菜、榨菜、香菜、蕹菜、捲心菜、黃芽菜、大頭菜、韭菜、胡蔥、香蔥、洋蔥頭、大蒜、馬蘭頭、紫角葉、枸杞頭、馬鈴薯、胡蘿蔔、白蘿蔔、紅蘿蔔、蕃茄、茄子、芋艿、慈姑、辣椒、茭白、萵苣、蘑菇、香菇、生薑、荸薺、葫蘆、扁蒲、蓮藕、蒓菜、雪裡蕻、金花菜、花菜、紅菱、烏菱、木耳、金針菇、西瓜、南瓜、冬瓜、生瓜、黃瓜、絲瓜、桃子、梅子、桔子、甘蔗、葡萄、金桔、柿子、橙子、枇杷、黃楊、白楊、楓楊、水柳、旱柳、銀杏、梧桐、泡桐、冬青、香樟、玉蘭、水杉、雪松、五針松、羅漢松、側柏、刺柏、龍柏、榆樹、桑樹、槐樹、楝樹、檜柏、桃樹、桔樹、梅樹、朴樹、刺槐、櫸樹、棗樹、柿樹、梅花、牡丹、山茶、月季、荷花、蘭花、棕竹、杜鵑、桂花、菊花、海棠、迎春、吊蘭、米蘭、君子蘭、文竹、龜背竹、萬年青、美人蕉、雞冠花、鳳仙花、仙人球、仙人掌、一串紅、芍藥、紫薇、長青藤、金桔、石榴、木芙蓉、六月雪、薔薇、玫瑰、茉莉、夾竹桃、蟹爪蘭、蘇鐵、爬山虎、紫穗槐、紫紅英、田菁、酢漿草、紅花草、稗草、青草、夏枯草、狗舌草、雞眼草、蛇含草、蛇莓、水花生、水葫蘆、鵝兒不食草、車前草、燈心草、女貞子、半邊蓮、車前子、蒲公英、金銀花、野菊花、半枝蓮、馬齒莧、仙鶴草、艾葉、地丁、金錢草、鳳尾草、臭梧桐、狗脊草、蒼耳子、益母草、菖蒲、浮萍、鴨舌草、蘆葦、天門冬、蕎麥、土茯苓、石蒜、百部等。
動物資源
鯽魚、鯉魚、鯿魚、鰻魚、鰱魚、青魚、黑魚、白魚、黃鱔、鱖魚、鯰魚、䱗鰷魚、甲魚、烏龜、蝦、蟹、蚌、蜆、螺螄、泥鰍、鰟鮍魚、田螺、花䱻魚、昂刺魚、黃狀魚。
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有人群在越城等地生息、勞動和繁衍。由於長橋地域範圍的多次變更,造成長期存在著戶口隱匿及統計口徑不一的現象。民國時期,長橋人口呈穩定緩慢增長之勢。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口增長極為迅速,人均壽命不斷延長,人的素質有較大提高。20世紀70年代起境內加強了計劃生育工作,長橋人口發展進入有控制的平緩增長階段。2000年末,全鎮常住總人口為30510人。其中,長橋鎮21361人,屬長橋境域的吳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為9149人。
1953年7月1日零時,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蠡墅鄉總戶數為1134戶,總人口為4808人,其中男性2447人、女性2361人。男女比例為103.64:100。
1964年7月1日零時,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蠡墅人民公社(不含原屬郭巷人民公社的7個大隊)總戶數為3684戶,總人口為15236人,其中男性7577人、女性7659人,非農業人口2140人。男女比例為98.93:100。
1982年7月1日零時,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長橋人民公社總人口為29793人,其中男性14830人,女性14963人。男女比例為99.11:100。
1990年7月1日零時,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長橋鎮總人口為32633人,其中男性16439人、女性16194人。男女比例為101.5:100。
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長橋鎮總戶數為11272戶,總人口為34816人(其中外來人員13455人),其中男性17607人、女性17209人。男女比例為102.3:100。境內有12個少數民族,共105人。
吳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共2558戶、9129人,其中男性4440人、女性4689人。男女比例為94.69:100。有漢族9127人、壯族2人。
一、古橋【寶帶橋】位於鎮東部古運河畔,橫跨澹臺湖東口,建於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年)。與趙州安濟橋等同列全國四大古橋之一。
【尹山橋】位於長橋鎮尹西村東側,跨運河,東堍屬郭巷鎮。原為梁式石橋,后廢。明天順六年(1462年)秋七月,重建為單孔石拱橋,共用金山石4550塊。橋長72米、高14米、寬4.7米。道光年間又重修。1981年建公路橋后被拆除。
【五龍橋】又名五泓橋,位於龍橋鎮西,跨獻塘(亦名西塘河、大龍港),為五孔石拱橋。長42米,寬6米,橋面離河面12米。宋淳熙年間薛元鼎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傅潮重建。清崇禎六年(1633年)橋圮;崇禎十五年,牛若麟修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兩次重建。1979年橋面改鋪水泥。
【須茂橋】位於蠡墅港西首,系單孔石拱橋,花崗石質,建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橋長19.3米,拱高3.64米,拱寬5.25米,西側有“一鎮生新虹煥彩,八方占瑞月重輪”橋聯。
【蠡墅橋】位於蠡墅港中段,系單孔石拱橋,始建年代無考,現存橋樑系清代重建,是連接蠡墅鎮上塘、下塘的主要通道。橋長12.5米,橋面寬2.45米,高3.25米。
【永興橋】原名馬良橋,位於蠡墅鎮棧郎浜。花崗石質,梁式,全長11.6米,橋面寬1.9米。始建年代無考。橋南側橫樑上刻有“重建永興橋”字樣。橋堍立有《重修永興橋記》青石碑刻一方,記載著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由百姓捐款維修的情況。
【太平橋】位於蠡墅鎮上塘西街。橫跨中港,花崗石質,梁式,全長13米。橋面由4塊花崗石石條並列鋪成,寬4.3米。始建年代較早,清代重修,是蠡墅鎮上重要的橋樑之一。須茂橋、蠡墅橋、永興橋、太平橋分佈在蠡墅鎮蠡墅港兩側,均具有江南水鄉小橋之特色,現大多保存完好。1997年7月被列為吳縣市文物保護單位。【邵昂橋】跨邵昂港。單孔石拱橋,位於邵昂港中段。
夏麥登場后農民大都吃面製品,秋谷登場后才吃米飯和米製品。一日三餐,午餐吃飯,早餐、晚餐吃粥。農閑時兼吃芋頭、山芋、蠶豆、黃豆等合煮的鹹粥或糊粥。農忙時,下午3點左右吃小點心,一般為麵糊、面衣、麵疙瘩、炒麥粉、山芋等。80年代以來,主食大米飯,講究營養。鹹粥、咸飯已成希罕之物。
鎮區內,東吳北路、東吳南路、十蘇王公路、蘇蠡公路和京杭大運河、太湖梢、西塘河縱貫南北;吳中路、寶帶路、太湖東路、太湖西路、石湖路和京杭新開運河、躍進河橫穿東西,陸路便捷、水路暢通。
長橋街道[吳中區長橋街道]
舊時,長橋的教育以私塾形式出現。辛亥革命時新學興起,創辦學堂。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鄉共有4所小學。1950年起,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境內努力發展教育事業,各村先後創辦起小學。到1956年,境內已有13所初級小學和完全小學。1968年建長橋中學,1975年建長橋中心幼兒園,1984年成立了鄉成人教育中心校,1996年建吳中小學。1998年長橋鎮通過了省級驗收,成為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鄉鎮。到2000年7月,全鎮共有2所中心小學、1所完中、1所成教中心校、2所幼兒園,教師近240人,學生達3298人。
解放前,境內工農業生產技術落後,農業產量很低,工業產品極少,無科技可言。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注意搞好科技隊伍建設,積極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大搞技術革新,進行科普宣傳,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自上而下建立了科技組織,形成了較完善的科技網路。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科技成果逐年增多,農業產量成倍增長,鎮、村工業迅猛發展。鎮政府還制定了科技興鎮規劃和科技人員崗位責任制,切實做到科技工作有計劃、科技人員有責任和科研培訓有基地。至2000年末,全鎮已擁有一支711人的具有各種專業技術人才的科技隊伍,其中有高級技術職稱的8人,初、中級技術職稱的554人,未定職稱的149人。1978年至2000年,全鎮共獲得科技成果獎37項,其中國際級3項、國家級5項、蘇州市級7項、吳縣市級16項。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全鎮經濟的持續發展。
自唐、宋以來,長橋憑藉緊靠蘇州城的地理優勢,醫療事業一向比較發達。至明、清時期,境內中醫學已發展到全盛階段,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吳門醫派。據統計,民國時期在蠡墅鎮上開設個人診所的醫生前後共有20人。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醫療衛生工作,境內醫療事業進一步發展。1958年,蠡墅人民公社醫院建立。1966年起,各大隊相繼建立了衛生室。至2000年,全鎮已有醫院1家、預防保健所1家、門診所16家,各村及企事業單位都建立了衛生室,形成了防治結合的醫療保健網路,群眾醫療得到保障,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民國初年,在境內開業的中、西醫生共有5名。民國16年(1927年),經登記的中醫有5名,西醫有1名。民國37年(1948年),參加吳縣中醫分會的中醫有11名,參加吳縣西醫分會的西醫有1名,共12名。其中,中醫外科醫生7名、中醫內科醫生4名。1949年4月解放后,境內部分開業醫生轉入蘇州市醫院就業。1950年,境內有開業醫生7名,其中中醫內、外科6名,西醫1名。同年10月,個體開業醫生進入吳縣衛生工作者協會,成為協會會員。1953年,境內有開業醫生6名,其中5名聯合組成了蠡墅鄉聯合診所,1名仍私人開業。1957年冬,境內醫務人員發展到10名。1958年10月建立蠡墅人民公社醫院時,共有11名醫務人員。1962年,境內醫務人員增至38名,其中衛技人員30名。1970年,受極左思潮影響,市、縣醫療機構先後有7名醫生被下放到長橋衛生隊,長橋衛生隊大批衛技人員則被下放到生產大隊合作醫療站或參加農業勞動,境內醫務人員一度減至32名。1973年始,下放的醫務人員先後回原醫院和衛生隊工作。1980年,境內有醫務人員43名,其中衛技人員5名。2000年末,全鎮有醫務人員91名,其中衛技人員5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