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繩運動

走繩運動

如果你沒有“飛檐走壁”的本事去跑酷,也沒有燒錢的資本去玩馬術,又想在運動的時候讓自己看起來足夠潮,那麼就一定要去體驗一種草根又樂活的運動——走繩。走繩運動—英文名叫Slacklining,與走鋼索極其相似的運動,玩家只需準備一條寬約一英寸的強韌尼龍繩,將其離地懸空系在兩點上,鬆緊度只要整個人踩上去,繩子沒有觸地既可。之後人們便可以在上面行走。這項運動對身體平衡感、柔韌性和心理調節都有好處,現在正風靡歐美各地。例如在這項運動的大本營美國西雅圖市,隨處可見正在“走繩”的發燒友。

起源


走繩運動最早是從攀岩運動中衍生出來的一個分支,這種運動的發源地是美國中部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這裡是美國非常著名的一處攀岩勝地,攀岩者常年絡繹不絕。
走繩起源於攀岩
走繩運動據說是攀岩者完成攀岩任務后在返回途中發明的。起初,攀岩愛好者為了打發無聊的行走時間,同時也作為一種日常的身體鍛鍊形式,常常在途經的停車場護欄以及保護行人的扶手欄上行走,以鍛煉平衡感。上世紀70年代中期,這種運動在攀岩者中流行起來。
早期的走繩運動屬於小眾極限運動,攀岩者往往在懸崖峭壁之間架設繩索,挑戰高空行走紀錄,以此來尋求更大的刺激。他們在懸崖峭壁之間架設繩索,挑戰高空行走紀錄。如今,走繩的危險係數已經降低了很多,人們隨便在兩棵樹甚至兩根電線桿之間綁上繩索,就能加入這項運動。
走繩運動
走繩運動
在國內,走繩既可以作為攀岩者的平衡訓練項目,同時又如走鋼絲運動一樣,是一項獨立的極具挑戰的平衡運動。目前國內的平衡極限愛好者們使用的繩索,一般為26mm寬、3mm厚的尼龍扁帶。他們對走繩運動的了解,大多是通過一些攀岩影片或是國外網站獲得的。隨著越來越多平衡愛好者的加入,現在的平衡極限已逐漸形成了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趣味性較強的的低空技巧扁帶(low/trickline),另一種是使人振奮的高空扁帶(highline)。

初學攻略


對於初學者,在扁帶設置時要注意三要點。
第一,扁帶不要設置得過高,要在較低的地方練習,當用全身體重下壓扁帶中部位置時,扁帶距地保持0.5米左右比較合適。地面要平整、乾淨,因為要光腳走,所以要防止紮腳。
第二,扁帶的長度不要設置得太長,一般從5米練起比較合適,當5米距離可以輕鬆的走過時,再將扁帶加長到10米,之後是15米、20米……,如此循序漸進,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平衡技術。
第三,扁帶最好設置在兩樹之間,這樣起步時可以扶著樹,有個依託。在走扁帶時,腳要順著扁帶的方向去踩,不要橫向的用腳心踩。扁帶應貼附在前腳掌的拇趾骨和食趾骨之間,及後腳跟的中心略微偏向內側一些的位置。扁帶雖然拉得很緊,但還是具有很大彈性的,兩端靠近固定點位置彈性小一些,中間位置的彈性則非常大。在兩端行走時,重心主要落在後腳,前腳虛點,當重心剛剛移動到前腳時,馬上將後腳邁向前方虛點扁帶,以保持好重心。
當你可以平穩地走上幾步后,就可以為自己增加難度。長時間停步於某處或試著單腿站立,以針對練習重心的左右控制;之後還需要練習中途轉身動作等。轉身時,動作要乾淨利落,重心始終要保持在兩腳中間位置,兩腳以腳心為軸同時轉動,將後腳直接轉為反方向順踩扁帶,而前腳則先轉為橫向,使腳弓橫向別住扁帶,以控制轉動的慣性,並保持好重心的左右偏離,然後再迅速調正,順踩於扁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