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馬術的結果 展開
- 體育競技類運動
- 遊戲《三國殺OL》中的武將技能
- 騎術
馬術
體育競技類運動
馬術,是一種人和動物共同完成的比賽,需要騎手和馬經過多年的訓練,在賽場上展現優雅、膽量、敏捷和速度。
馬術起源於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過程。公元前680年,古代奧運會設有馬車比賽。中國的馬術也具有悠久的歷史,興於周代,盛於唐代。現代馬術運動始於歐洲。1900年,在第2屆奧運會中,馬術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馬術的最高組織機構為國際馬術聯合會,成立於1921年,總部設在瑞士洛桑。中國馬術的最高組織機構為中國馬術協會,成立於1979年,總部設在北京。
馬術
現代馬術運動起源於英國。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賽馬活動有了很大的發展。
18世紀初,由於英國女王的支持,爭奪獎金的賽馬活動更為盛行。
1734年,美國弗吉尼亞成立查爾列斯頓馬術俱樂部,這是世界最早的馬術俱樂部。
1751年,英國出現的“騎手俱樂部”,擬訂了賽馬管理章程和比賽規則。
1921年,國際馬術聯合會在洛桑成立。
1928年,盛裝舞步團體賽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1952年,女騎師被允許參加奧運會的馬術比賽,成為奧運會中可以男女同場競技的比賽項目。
1953年,世界場地障礙馬術錦標賽首次舉辦。
1966年起,花樣騎術錦標賽舉辦。
1979年,中國馬術協會成立。
1990年,第一屆世界馬術大會舉辦。
馬術
觀看比賽時,應積極配合比賽中的選手和馬匹,不要向場地內亂扔各種物品,以免打傷馬匹、騎手。一般不宜迎面使用閃光燈進行拍照。關閉手機或調至靜音狀態,不要搖擺任何旗幟和飾品,禁止在現場發出刺耳的尖叫聲,以免馬匹受到驚嚇,影響比賽正常進行。
馬術是很理智的比賽。對於焦炙的人,由於馬的存在,他/她必須禁止自已的脾性;而怯懦者,騎馬能夠帶給他/她勇氣。由於人的身體和馬慎密相連,兩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都能彼此感應。於是,人和馬的協調成為重點。
比賽場地
● 盛裝舞步賽
馬術
盛裝舞步賽場地應平坦、水平,必須長60米,寬20米。場地對角線上或長邊上的地面高低差不得超過60厘米,短邊高低差不得超過20厘米。比賽場地必須是以沙地為主。上述尺寸是圍欄內測量距離,場地離開觀眾不得少於10米距離,特殊情況需經國際馬聯批准。室內比賽場地,圍欄至場地最少距離原則上是2米。圍欄應當是30厘米高的白色低圍欄(圍欄不可固定)。A點處的圍欄應當容易移動,以便於選手進出賽場的開關。圍欄進出口寬度應為2米。柵欄的橫檔應當做得使馬蹄不能踏進去。圍欄不能有任何金屬構件。
● 障礙賽
障礙賽的比賽場必須是封閉的。當馬匹在場地內進行比賽時,所有的進口和出口都必須封閉。室內比賽場地最小面積為1200平方米,短邊最小寬度為25米。室外比賽場地最小面積為4000平方米,短邊最小寬度為50米。此規定的例外情況,在國際馬聯場地障礙主管和場地障礙委員會主席共同協商后可獲得批准。
● 速度賽馬
賽場應設有平坦寬敞的跑道,沙道或草坡道道均可,沿順時針方向跑進。跑道寬度應不少於18.3米,直道應不少於400米長,轉彎半徑不應小於90米,護欄擋板材料必須是木質或纖維製成,護欄向跑道內側傾斜60-70度。跑道應當平坦、軟硬適度,無碎石、沙丘和凹穴,彎道外側應比內側稍高,呈2-3度傾斜。
起跑地點備有專門的機械起跑閘廂,備有彩旗作為信號用。短距離比賽(3000米以下)起跑后必須有200米以上直道,而後才轉人彎道。終點應設有明顯標誌。跑道內沿設距離標誌,每400米一個。跑道設門2-4處,供工作人員和馬匹進出,派人員看守,比賽中全部關閉。跑道外圈或內圈建造救護車道。
● 耐力賽
比賽賽道應該包括(並非必須)不限於地面、高度方向和速度的自然或人造壕溝、陡坡,下高台和穿越水面等技術挑戰因素。用於公共交通車行駛使得硬質路面絕不得超過比賽路線的10%。過於耗力的路段設置在比賽最初階段。終點路段有足夠的長度和寬度以容納若干匹馬在同時衝刺時不互相干擾,而且有充分的余量以保證運動員以高速或疾馳通過終點后可以安全停住。
● 繞桶賽
賽場是平坦的沙地或複合地,厚度在10-15公分,襯底不應是水泥地,應是有一定粘合度的三合土地或是沙料混合地,護欄擋板應是木質或有彈性的聚酯材料製成,旗門兩側上方應做軟包裝,下方應用牧草進行圍護。繞桶比賽所用汽油桶的規格是高90公分,直徑60公分。比賽旗門寬度不得小於4米,不大於5米,旗門上方若有懸掛物,高度不應低於3.5米,不高於4.5米。比賽場地長度不小於47.57米,寬度不小於30.5米,預備區長度不小於40米,寬度不小於30.5米。室內場館可以適當縮短距離,但不得小於25米。
服裝器材
● 頭盔
比賽場地內騎馬強制性要求佩戴安全頭盔並扣緊帶扣。安全頭盔必須是符合歐洲(EN),英國(PAS),北美(ASTM),澳大利亞/紐西蘭測試標準。
● 馬鞭
訓練時,允許使用包括鞭稍長度不超過120厘米的馬鞭;在任何跳躍障礙時,允許使用長度不超過75厘米鞭頭無配重的馬鞭。驗馬時,允許使用包括鞭稍長度不超過120厘米的馬鞭。在舞步比賽時,不允許將馬鞭帶入比賽場地。在障礙比賽時,允許使用長度不超過75厘米鞭頭無配重的馬鞭。
● 馬刺
馬刺必須為光滑的材料(金屬或塑料)。如果使用帶柄的馬刺則柄長不得超過4厘米(其長度必須從馬靴表面測量而不是馬刺底邊)並且朝向後方。刺柄端頭必須為鈍面以防划傷馬匹。如果刺柄是彎曲的,則馬刺必須以柄端朝下的方式佩戴。
● 馬靴
在舞步和場地障礙的比賽中(除了規定的專業服裝)馬靴必須是黑色,棕色或黑色帶棕色沿口。
● 服飾
平民要著獵裝或俱樂部制服,白色襯衣和領帶,手套,白色、淺黃褐色或奶油色馬褲,長筒馬靴(或短馬靴配整體光麵皮護腿),獵裝帽,安全頭盔或高禮帽。國家馬場和軍事機構的成員和僱員必須穿著工作制服和手套。越野障礙必須穿著安全護甲。
● 馬具
訓練時:必須使用英式馬鞍和各種形式的水勒,包括雙銜鐵,小銜鐵,蓋鉤銜鐵或漢科莫銜鐵的水勒;允許使用活動馬丁革,愛爾蘭馬丁革,銜鐵擋,護腿,綁腿,蠅罩,鼻罩和鞍套;禁止使用其它種類的馬丁革,任何其它種類的器具(如強制低頭或平衡韁等)和任何種類的眼罩。
舞步賽時:必須使用英式馬鞍;允許使用雙銜鐵的帶鼻革卡夫森水勒;允許使用金屬,皮革,橡膠或塑料材質小銜鐵的單銜水勒;可以使用胸革;允許使用耳罩和降低噪音的措施,但耳罩不能遮擋馬的眼睛,不得使用耳塞;禁止使用馬丁革,銜鐵擋,任何其它種類的器具(比如,強制韁,側韁,折返韁或平衡韁)和任何種類的眼罩,耳塞,頭罩,鼻罩和鞍套等。
障礙賽時:可以選擇馬具種類。使用非固定的馬丁革或愛爾蘭馬丁革時可以使用有銜鐵或“無銜鐵”水勒,韁繩必須固定在銜鐵或直接聯在水勒上,腳蹬和蹬革必須自由懸掛在馬鞍的外側的鞍鉤上;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眼罩,速韁,折返韁或平衡韁,舌帶和或束縛馬的舌頭,任何限制馬,任何會弄傷馬匹的銜鐵或馬具;在水勒的面頰部分不能載入羊毛皮(或其它材料);越野障礙賽中腳蹬不能有任何防滑裝置阻礙落馬時馬靴與腳鐙的脫離。
除了一匹良駒,騎士還需要一系列專業的裝備。優良的裝備非常多,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購置準則。挑對了騎馬裝備無異於給自己買了一份全方位的保障。
馬鞍是騎乘時最重要的裝備,一盤工藝精良,大小合適的鞍子是人與馬在運動中和諧與舒適的重要保證。現代的馬鞍,充分考慮到人與馬的人機工學,採用一體成形且具有彈性的鞍架,考究的皮質,重量輕,廣泛適用於馬場馬術和普通的休閑騎馬運動中。通常,通過馬與人的身高大小和運動項目來確定選擇什麼樣的馬鞍。普通的休閑騎乘一般選擇一盤綜合鞍就可以了。
馬鞭以真皮或纖維製品製作,一般為長,中短三種,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普通騎乘通常使用中等長度的馬鞭。
銜鐵的種類有上千種,不同性格品種的馬對銜鐵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銜鐵以不鏽鋼材質為主,表面光滑,重量適中,不生鏽不傷馬。
水勒和韁繩這兩件物品就如同馬匹的方向盤和制動系統,一般由皮革和PVC製作。好的水勒和韁繩有很好的柔韌性能,在騎乘運動中更能準確地傳遞動作信息,實現人與馬的默契配合。
在經典的歐洲馬術運動中,服裝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對於儀式感和服裝的要求更高。那些瀟灑的騎手裝備不僅僅是給人以視覺享受,也是安全的重要保障。
頭盔:騎馬所戴頭盔不同於其他頭盔,它所用的材質為玻璃鋼。好的馬術頭盔,要求其能在一定的衝擊力作用下裂開,為了能儘可能的降低衝擊力對頭部造成的傷害。
手套:套馬的韁繩非常的粗糙很容易會擦傷皮膚,手套就成為騎馬必不可少的一種裝備,通常手套的選擇要耐磨並且舒適感好。
馬褲:在騎馬過程中免不了運動摩擦,馬褲可以幫助騎手方便動作。通常馬褲的樣式以胯部寬鬆,腿部收緊為主。
馬靴:對於腿部和腳部都有保護作用,以防止騎馬時磨到腿腳,出現墜馬情況時也不容易出現危險。馬靴一般有膠靴和皮靴兩種。
恰卜斯:恰卜斯就是護腿包,在沒有長馬靴的情況下,可以帶上恰卜斯起到耐磨並且保護腿部的作用。
防護背心:用來保護騎手墜馬時盡量少受傷害,可以保護騎手的腰背脊椎等部位。初學騎手,都要穿著防護背心。
馬鞭:分為長鞭和短鞭兩類,普通騎乘和速度賽馬均使用短鞭。休閑騎乘用的短鞭帶手腕套防止掉落。速度賽馬用的短鞭桿粗、頭寬、質重、結實,長度不得超過70cm。細長鞭為調教鞭,訓練馬匹時使用,有的還帶有鞭梢。
馬術
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分為盛裝舞步賽、障礙賽和三日賽三項,每項均設團體和個人金牌,共產生6枚金牌。
三日賽
所謂的三日賽是指在三天之內進行多項的競賽,隊中包括了三名男選手一女選手,選手要和馬匹為期三天的進行各項測試:
首日:馬術訓練
次天:馬匹速度及耐能
最後一天:障礙賽
取前三位最佳成績總和為最終成績。
盛裝舞步
盛裝舞步又稱為馬場馬術,這是由於盛裝舞步的比賽場地是於馬場之內。盛裝舞步(dressage)一詞來自法語,是訓練的意思,其目的是要訓練馬匹的服從度,並聽從主人的指揮而做出動作,而且注重馬匹的前進氣勢(impulsion)及收縮(collection)。選手要與馬匹共同進行三圈的比賽:
“大獎賽”-分兩天舉行的,參賽動作是指定的,決定團體獎牌誰屬
“特別大獎賽”-個人準決賽,參賽動作是指定的
“音樂自由演譯”-由騎手自行編排舞步及音樂來展現個人技巧,完成後,個人獎牌得主自有分曉。
障礙賽
障礙賽是馬術賽事中最刺激的一項,選手一定要在法定的時間之內設法馭馬沿著賽前訂下的路線迂迴場地上跨越12至15道的障礙物,例如是水溝、矮牆、多重的棚欄等。滿分為0分,如馬匹在越過障礙物時碰倒障礙物就會被罰4分而馬匹拒跳兩次即被取消資格。如二位選手同分,則所用時間較少的優勝。
2000年花樣騎術團體項目10個隊參加,每隊4名運動員,1998年世界錦標賽的前八名、歐洲錦標賽冠軍獲得參賽資格,東道國澳大利亞隊自動獲得參賽資格,每個協會限報1個隊。個人項目50名運動員參加,除去團體項目中的40名運動員外,其餘10名運動員根據世界排名確定,每個協會最多兩名運動員。障礙賽團體項目16個隊參加,每隊每個項目4名運動員,1998年世界錦標賽的前六名、1999年歐洲冠軍、非洲錦標賽冠軍獲得參賽資格,東道國澳大利亞隊自動獲得參賽資格,每個協會限報1個隊;個人項目15名運動員參加,團體項目的運動員也可以參加個人項目的比賽,每個協會最多兩名運動員。三個賽團體15個隊參加,通過世界錦標賽、泛美錦標賽、歐洲錦標賽以及其他地區奧運會預選賽選出,東道國澳大利亞隊自動獲得參賽資格;個人項目36名運動員參加,通過世界錦標賽、5個洲際錦標賽或奧運會預選賽或國際馬術聯合會公布的世界排名確定運動員參賽資格。
慢步
快步
跑步
襲步
遠在元代,在大都城裡就有了賽馬活動。那是蒙古人定都北京以後,便把他們最喜愛的跑馬比賽帶到了北京,並逐漸在京城盛行。當時朝廷還將這種活動和兵役制結合起來,成為一種制度,特別是遇有大型集會時無不將賽馬騎射作為活動內容。
馬術比賽
老北京的賽馬場多分佈於外城內和城門外,舉辦的時間各不相同,一般是從農曆正月到九月。其中正月的賽馬多在白雲觀西面和安定門、德勝門外;二月在天壇東側的太陽宮;三月在東便門內蟠桃宮西南側;四月在西直門外的萬壽寺西面;五月在永定門南面;六月在先農壇東牆外;七月在黃寺北面;八月在廣安門外南側;九月在釣魚台附近。進入十月以後因天氣轉涼,賽馬活動便停止了。
參加賽馬的有各種人物,馬匹都是自備。參賽的人可相互約定會面比賽時間,人數可多可少,沒有定規。平時也可隨時來練習跑馬,互相觀摩騎術和馬技。
老北京的賽馬方式多種多樣,但與西方的馬術比賽有一定的區別。西方的賽馬活動只講究速度,“以速度為上選”,而不論走馬和賽車,評判勝負只以速度快慢為標準。而老北京傳統的賽馬活動則注重馬的步伐,一般有走馬、跑馬、顛馬三種。走馬是看馬跑時馬步的穩健、美觀;跑馬是比賽速度和耐力。顛馬是在比賽時馬的顛簸姿勢要優美,花樣多。比賽時多以鳴槍為號,眾騎士精神抖擻,揚鞭催馬,只見一匹匹賽馬連跑帶顛,時而高跳,時而搖擺,奔騰向前。圍觀者無不高聲喝彩,興奮、緊張、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清末時北京出現了一種叫“賽馬會”的活動。它不是中國傳統的賽馬,而是所謂西式的賽馬(即馬術比賽)。大約在清宣統末年(1911年),順天府划給北京西紳俱樂部一塊約200多畝土地,大概位置在今天的西便門外蓮花池附近。當時這一帶還很荒涼,賽馬場建成后,使這裡逐漸熱鬧起來,每有賽馬比賽,是人來人往。賽馬場內設有看台、票房、彩房、馬圈和賽手休息室等。每逢比賽之日,京城各界愛好者(包括一些在京的外國人)紛紛前往,馬場內外,萬頭攢動。每一售票及發彩票窗口,均分別標明騎士和賽馬的號碼,光顧者既可專購一種賽馬票,亦可兼購多種賽馬票。而富商大賈或酷愛此道者,多破費巨資,成批購得一種或多種票,以求獲得重彩。這種“賽馬會”活動斷斷續續地一直到民國後期,以後便日漸衰退,那些曾人聲鼎沸的賽馬場也消失了。
馬克·托德,男,紐西蘭馬術運動員。1984年,他首次參加奧運會即獲得個人三日賽冠軍。曾多次在馬術世錦賽上獲得冠軍。
杜雅爾丹,女,英國馬術運動員。2012年,獲倫敦奧運會盛裝舞步個人、團體兩項冠軍。2016年,獲里約奧運會盛裝舞步個人賽冠軍。
馬術
公元前680年
在第25屆奧林匹亞古代奧運會上,馬術比賽第一次被列為比賽項目。
1900年
1952年
馬術比賽第一次向平民和所有級別的軍人開放。同時,第一次允許婦女參加盛裝舞步比賽。
1956年
1956年由於奧運會之前澳大利亞已經實施了嚴格的隔離檢疫制度,所以原定在墨爾本舉行的奧運會馬術比賽改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1988年
比賽項目和規程固定了下來。
2008年
中國馬術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香港奧運馬術比賽
我們在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將馬術比賽放在順義的鄉村賽馬場進行,後來幾經周折,考慮到各種因素后,決定改到香港進行。然而這一決定並非一帆風順,前後經歷了7個多月的時間,這中間要涉及北京奧組委、中國香港奧委會、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馬術聯合會四家,一家不同意,馬術比賽就不能易地香港。其中北京奧組和中國香港奧委會自然是積極促成方,國際奧委會是中間方,而這樣的計劃卻遭到國際馬術聯合會的反對,國際馬術聯合會的主席是一位女性,還是一位王室公主,西班牙國王的妹妹比拉爾公主。比拉爾和她領導的國際馬術聯合會使得馬術易地香港的旅途變得不那麼平坦。
不僅如此,還要求比賽場地提前幾年開始要在方圓3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建立一個無疫區。也就是原計劃的位於順義的鄉村賽馬場周圍都將進行過濾。
無疫區的概念就是在這個範圍內的所有居民要搬離,不能任何動物出現在這個區域,包括地上地下的老鼠也不能有。這樣一個要求對於北京來說,短短的幾年時間要做到的難度極大,面臨的是大量的拆遷,土地騰空后的無疫區建設更是有很大的難度,況且中國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由此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經費,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少錢,很多人都不能想象,而北京在申奧成功后就及時提出勤儉辦奧運的原則,馬術場地的建設所需的昂貴費用自然與勤儉辦奧運不相符。
怎麼辦,問題總得要找到一個妥善的辦法來解決,此前,長期致力於香港體育運動發展的霍英東先生與其子中國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先生也一直向國際奧委會和北京表示,希望香港也能舉辦一項奧運比賽。香港就這樣進入了北京的視線,對於北京和香港來說,一起舉辦北京奧運會更是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客觀講,香港的賽馬水平在世界上處於上等水平,馬術運動開展的基礎也比較良好,舉辦馬術比賽的場地只需要改建一下現有的場地即可達到要求,這樣就大大地節省了經費。
儘管北京和香港都願意積極促成此事,但決定權在國際馬術聯合會,於是在申奧成功后,北京奧組委向國際馬術聯合會提交了一份報告,闡述了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在北京舉行所面臨的檢疫難題,按照馬術比賽的規定。並通報了香港有意承辦馬術比賽的意向,沒有想到的是國際馬術聯合會卻表示反對。
那麼國際馬聯為何不同意這一決定呢?一方面是因為國際馬聯一直擔心易地香港遊離於奧運大家庭之外,對馬術項目發展很不利,更何況馬術是貴族項目,本身就不好推廣。馬術比賽已不是第一次放在東道主城市之外舉行,1956年澳大利亞墨爾本奧運會上,由於當時澳大利亞對入境馬匹的檢疫要求比較高,當屆奧運會的馬術比賽被迫改到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另一方面,國際馬聯認為,如果馬術比賽在放到香港舉辦,馬術運動員就失去了與世界各國運動員交流的機會,不能完全享受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服務,不能享受到奧林匹克的氛圍,沒有獲得與世界各地運動員交流的機會,也就不會享受到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歡樂,這樣也就使得馬術遠離了人、遠離了奧運會,這樣也就不利於馬術運動在世界的發展,更何況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
在2016年裡約奧運上首次亮相的六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台北、卡達、多明尼加、辛巴威和烏拉圭。中國台北和卡達將參加障礙賽,多明尼加將參加盛裝舞步,辛巴威參加三日賽;烏拉圭則參加殘奧會馬術比賽中的盛裝舞步表演。本屆奧運會上,馬術比賽將有來自的43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加,其中30個國家將派選手參加殘奧會馬術比賽項目。
2016年3月9日,瑞士日內瓦時間凌晨2:00,國際馬術聯合會(FEI)官方網站正式發布了《奧運會-參賽國家資格》(獲取奧運會參賽資格的國家奧委會及選手排名),中國馬術三項賽騎士華天,通過奧運資格積分排名系統,成為中國唯一獲取奧運參賽資格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