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伯恩哈德

托馬斯·伯恩哈德

托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一1989),奧地利作家,主要作品有《維特根斯坦的侄子》、《歷代大師》等。

托馬斯·伯恩哈德原籍奧地利薩爾茨堡,1931年2月9日生於荷蘭海爾倫。1949年開始寫作,並於1957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世上和陰間》,1963年因長篇小說《嚴寒》成名。1989年2月12日,在上奧地利的格蒙登去世。托馬斯·伯恩哈德曾獲得畢希納文學獎、奧地利國家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人物經歷


托馬斯·伯恩哈德
托馬斯·伯恩哈德
1931年2月9日,托馬斯·伯恩哈德生於荷蘭海爾倫,他是赫塔·伯恩哈德和木匠阿洛伊斯·楚克爾施泰特的私生子,同年秋天,還是嬰兒的托馬斯就被送到外祖父母家寄養。其母親赫塔·伯恩哈德亦為作家約翰·弗羅伊姆比希勒的私生女,木匠生父不僅將托馬斯母子兩人遺棄,更從未認下自己的兒子。
1935年,托馬斯·伯恩哈德的母親結識剃頭匠埃米爾·法比揚,次年成婚,隨夫遷居巴伐利亞。他的生父則另娶,並於1940年在柏林自殺。少年伯恩哈德與母親同住,但關係緊張,被送入工讀學校
二戰后,奧地利重新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伯恩哈德全家人被驅離,回到故鄉薩爾茨堡
1947年,16歲的伯恩哈德放棄學業,進入薩爾茨堡的一間食品店作學徒。就在第二年,他染上肺病,之後的三年一直在多間醫院接受治療。
1949年,伯恩哈德開始寫作,經由年長他37歲的寡婦黑德維希·施塔維阿尼切克的扶助,伯恩哈德終於成為全職作家。
托馬斯·伯恩哈德
托馬斯·伯恩哈德
1957年,伯恩哈德出版了第一部詩集《世上和陰間》,成名作則是出版於1963年的長篇小說《嚴寒》,之後平均每年都有一兩部作品問世。
1968年,在隆重的奧地利國家文學獎頒獎儀式上,作為獲獎者的伯恩哈德在致辭時批評奧地利,並引起一系列麻煩。同年伯恩哈德獲安東·維爾德甘斯獎,頒獎單位奧地利實業家聯合會放棄公開舉行儀式,私下裡把獎金和證書寄給了他。
1970年,伯恩哈德獲德國文學最高獎——畢希納文學獎。
1972年,伯恩哈德獲得弗朗茨·特奧多爾·喬科爾文學獎,他沒有去拿那一萬八千先令的獎金,而是讓人把它作為對監禁者的救濟匯給施泰因監獄。
1975年,伯恩哈德與薩爾茨堡藝術節主席發生爭論,次年因《原因》一書惹惱了薩爾茨堡牧師魏森瑙爾。
1976年,奧地利聯邦商會因伯恩哈德發表的自傳體作品《地下室》向他頒發聯邦商會文學獎。
1978年,伯恩哈德在《時代周報》上撰文批判奧地利政府和議會。
托馬斯·伯恩哈德
托馬斯·伯恩哈德
1979年,伯恩哈德因不滿德國語言文學科學院接納聯邦德國總統謝爾為院士而聲明退出該院,同年指名攻擊總理布魯諾·克賴斯基
1982年,伯恩哈德在一年裡完成了三部書,記述了對他一生至關重要的三個人:大部分篇幅緬懷他外祖父的《一個孩子》、思念他最要好的朋友的《維特根斯坦的侄子》,以及可以表現他與他的命中貴人斯塔維阿尼切克夫人之間關係的《水泥地》。
1984年,伯恩哈德的小說《伐木》因涉嫌影射攻擊而被警察沒收。
1989年2月12日,58歲生日後的第三天,托馬斯·伯恩哈德在上奧地利的格蒙登去世。依其遺願,他與五年前死去的施塔維阿尼切克太太及其亡夫施塔維阿尼切克先生在同一個墓地下葬。遺囑中亦規定,其未發表作品不得在奧地利發表,未上演作品亦不得在奧地利上演。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作品類型出版時間
《世上和陰間》詩集1957年
《嚴寒》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63年
《精神錯亂》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67年
《石灰廠》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70年
《鮑里斯的節日》劇本1970年
《修改》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75年
《退休之前》小說(或稱散文)1979年
《一個孩子》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82年
《維特根斯坦的侄子》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82年
《水泥地》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82年
《歷代大師》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85年
《消除》長篇小說(或稱散文)1986年
《英雄廣場》劇本1988年
以上參考

創作特點


主題

托馬斯·伯恩哈德
托馬斯·伯恩哈德
疾病、精神錯亂、封閉、孤獨、死亡是伯恩哈德作品中的揮之不去的主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處於封閉和孤獨的生活狀態之中。在伯恩哈德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種激烈的情緒,童年的被遺棄、少年時期的教育、戰爭、差點把他送進棺材的疾病,以至親故的離去,都給了他深重的打擊。他依靠寫作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批判與死亡成為他書寫的兩大主題。他的每一部作品,彷彿都是死亡的操練:與死亡鬥爭,又與死亡和解,這是一個滿身傷痕,即使到臨了過上所謂幸福生活,也要通過批判來安撫痛苦和死亡傷痕與記憶的人。直到生命力快要衰竭的最後,他還是寫出了振聾發聵、頗受祖國非議的劇作《英雄廣場》。他所批判的對象,涉及到國家的政治、宗教、文化、教育、藝術等等。似乎所有行業的人群,都能夠從他的作品中獲得憤怒和深思。
以破壞故事著稱的伯恩哈德,他那有時也被稱為小說的長篇散文當然沒有起伏跌宕的情節,但是他對人們弱點的揶揄、對世間弊端的針砭、對傷害人性的習俗和制度的抨擊、對人生的感悟,的確能吸引讀者,讓讀者在閱讀過程的每個片段都能得到啟發。伯恩哈德的戲劇作品中主人公維護自尊自立、尋求克服生存危機的方式,不像他小說的主人公那樣,把自己關閉在一個地方離群索居,或在廣漠的鄉村,或在一座孤立的建築物中,不能不為一個計劃、一個目標全力以赴,其結局或者怪誕,或者遭遇不幸和失敗;而是運用儀式和活動,他們需要別人參加,而這些人到頭來並不買賬,於是主人公的意圖、追求的目標往往以失敗告終。
伯恩哈德的作品中常常出現冒犯和責罵,矛頭所向從國家首腦到平民百姓,從政府機構到公共廁所,甚至還涉及已被蓋棺論定的歷史人物。幾乎伯恩哈德所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大段的對奧地利國家激烈的極端的抨擊,常常表現為情緒激動的責罵,使用的字眼都是差不多的:麻木、遲鈍、愚蠢、虛偽、低劣、腐敗、卑鄙,等等。矛頭所向從國家首腦到平民百姓,從政府機構到公共廁所。首先這些責罵並無具體內容,而且常常最後推而廣之指向幾乎所有國家。其次這些責罵出自作品人物之口,往往又經過轉述,或者經過轉述的轉述,是他們絕望地為擺脫生存困境而發泄出來的。第三,這些大段責罵的核心是針對與民主對立的權勢,針對與變革對立的停滯,針對與敏感對立的遲鈍,針對與反思相對立的忘記和粉飾,以及針對習慣帶來的災難和對災難的習慣。所以,從根本上說,這些大段的責罵是作為藝術手段的誇張。但是其核心思想不可否認是作者的觀點,這也是伯恩哈德作品的核心思想。

風格

Thomas Bernhard
Thomas Bernhard
伯恩哈德的作品富有音樂旋律,不僅來自篇章的音樂結構,而且產生於詞句之中。首先,伯恩哈德的書素以獨白長句為其特徵,含有多重副句的長句起承轉合,構成一個個單位,眾多這樣的單位組織在一起,便構成了跌宕起伏的旋律。其次,注重詞句聲響的營造,比如運用一些句子經過變形一再出現,製造出重複的聲調;比如讓一些句子通過重音、節奏和片語的對應押韻,增加文字的表現力度,類似於詩歌的韻律;再比如,遣詞造句時注意根據內容選擇運用悅耳的音素和不悅耳的音素。
因此讀他的散文作品(亦稱小說),的確需要像欣賞音樂作品那樣,傾聽每個章節、每個段落;注意主旋律和非主旋律。比如在《消除》中,讀者如果仔細去品味,可以讀出他通過書中人物詩人瑪麗雅對奧地利女作家巴赫曼誠摯的情感,對其為人由衷的讚歎。在《水泥地》中,年輕的赫爾特不堪習慣力量的壓迫,難以忍受國家官僚機構的冷漠,摔死在冰冷堅硬的水泥地上,給講述者造成的震驚,讓人聯想到伯恩哈德得知巴赫曼在羅馬突然死亡而感到的震驚。伯恩哈德獨樹一幟的文學個性,首先在於他形成了自己的富有音樂特色的語言。
伯恩哈德喜歡大量運用多級框形結構的長句,他的作品文字並不艱深,結構也不複雜,敘述手段新奇而不怪誕,但是,想完全讀懂伯恩哈德實屬不易,因為找不到一種尺度去衡量。如果說他的書中也涉及愛情的話,他決不表現情色和性慾,他的文字絕對乾淨。

獲獎記錄


文學類
▪ 1976 奧地利聯邦商會文學獎 (獲獎)
▪ 1972 弗朗茨·特奧多爾·喬科爾文學獎 (獲獎)
▪ 1970 畢希納文學獎 (獲獎)
▪ 1968 奧地利國家文學獎 (獲獎)
▪ 1968 安東·維爾德甘斯獎 (獲獎)
▪ 1967 德國工業聯邦協會文化委員會文學獎 (獲獎)
以上參考

人物評價


能代表當代奧地利文學的只有伯恩哈德,他同時也是德語文學的核心人物之一。(德國文學評論家萊希-拉尼茨基評)
他(伯恩哈德)是奧地利文學的標尺,而其他人都是“其他”。無人能與他比肩。(奧地利作家、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爾弗麗德·耶利內克評)

後世紀念


伯恩哈德去世后,在他的故鄉薩爾茨堡成立了托馬斯·伯恩哈德協會,在維也納建立了托馬斯·伯恩哈德私立基金會,他在奧爾斯多夫的故居作為紀念館對外開放。無論在德國還是在奧地利,在紀念他逝世10周年暨誕辰70周年期間都舉辦了各種專題研討會、報告會和展覽會。為紀念伯恩哈德誕辰75周年,德國蘇爾坎普出版社在已出版了35種伯恩哈德作品的基礎上,於2006年又開始編輯出版22卷的伯恩哈德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