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
成語出處:浩然之氣是一個漢語成語,漢語拼音為【hào rán zhī qì】。【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成語釋義:浩:盛大、剛直的樣子;氣:指精神。指浩大剛正的精神。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指正大剛直的精神。【舉例造句】:貧薄把人灰,且養就這浩然之氣。 ★元·湯顯祖《牡丹亭·言懷》。
浩:盛大、剛直的樣子;氣:指精神。指浩大剛正的精神。
浩然之氣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問)‘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浩氣”一般指盛大剛正的精神氣質。
朱德《悼左權同志》詩:“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浩然之氣
浩然正氣、剛正不阿、光明正大、光明磊落。
學習先輩們的浩然之氣,對捍衛革命事業和民族尊嚴,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主語、賓語;指正大剛直的精神
noble spirit
【舉例造句】:貧薄把人灰,且養就這浩然之氣。 ★元·湯顯祖《牡丹亭·言懷》
【拼音代碼】: hrzq
據《孟子·公孫丑上》記載,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問孟子,說:“請問老師,您的長處是什麼?”孟子說:“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公孫丑又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孟子說:“這很難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說的話,首先它是充滿在天地之間,一種十分浩大、十分剛強的氣。其次,這種氣是用正義和道德日積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沒有正義和道德存儲其中,它也就消退無力了。這種氣,是凝聚了正義和道德從人的自身中產生出來的,是不能靠偽善或是掛上正義和道德的招牌而獲取的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孫丑上》
(公孫丑問說):“請問先生在哪方面擅長?”
(孟子)說:“我能理解別人言辭中表現出來的情志趨向,我善於培養我擁有的浩然之氣。”
(公孫丑說:)“請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呢?”
(孟子)說:“這難以說得明白。那浩然之氣,最宏大最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而不用邪惡去傷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滿天地之間無所不在。那浩然之氣,與仁和義道德相配合輔助,不這樣做,那麼浩然之氣就會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樣疲軟衰竭。浩然之氣是由正義在內心長期積累而形成的,不是通過偶然的正義行為來獲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則浩然之氣就會衰竭。所以我說,告子不曾懂得什麼是義,是因為把義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在心中有集義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記,不要用外力(違背規律地)幫助它成長。不要像宋人那樣。宋國有個擔心他的禾苗不長而拔起它們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對家人說:‘今天我疲累之極啊,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的兒子跑到地里去看,禾苗都乾枯了。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不給作物除草的人;幫助莊稼生長的,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詳解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所謂浩然之氣,就是剛正之氣,就是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一身正氣。孟子認為,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也好,威脅也好,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經說過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對孟子說的浩然正氣,曾有一首長詩作出過生動的文學描繪,這就是一身正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寫的《正氣歌》。詩中寫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意思是說,浩然正氣寄寓於宇宙間各種不斷變化的形體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構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氣;在人間社會,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時,便表現為祥和之氣,而在國家、民族處於危難關頭時,便表現為仁人志士剛正不阿、寧死不屈的氣節。社會秩序靠它維繫而得以長存,道義是它產生的根本。他還列舉了中國歷史上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如不怕殺頭仍秉筆直書的晉國史官董狐;堅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載的蘇武;被俘后大喝“蜀中只有斷頭將軍,而無投降將軍的嚴顏;率部渡江北伐、中流擊楫、發誓收復中原的東晉名將祖逖,還有充滿忠貞正直之氣的諸葛亮的《出師表》……等等,作為例證,說明浩然之氣長存於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