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是台灣東海岸的一條公路,為省道台九線的一段,在日本侵略殖民時期修築,沿清代之北路為臨海道路。

1932年5月通車,於戰後改名蘇花公路,后持續新建隧道並拓寬為柏油路面,1990年10月25日改為雙向通車。北方起點是宜蘭縣蘇澳鎮,南方終點是花蓮縣花蓮市,臨海道路全長118公里,大致依海岸線修築,間或蜿蜒進入平坦河口三角洲腹地。沿路可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為世界著名的景觀公路。

實用信息


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
安全提示
1.儘管蘇花公路是一條著名的景觀公路,但台灣東海岸盛產大理石、石灰岩和砂石等工業原蘇花公路料,故常在此路上見到砂石車和大貨車高速通行,而且沿路不論天候都有可能有落石,機車跟車視野受限時要小心應對。尤其在大雨或颱風過後常會出現落石坍方等,所以屬於經常需要維修照顧的公路系統。
2.蘇花公路沿岸海底落差急遽下降,加上黑潮海流流速強,不適合親水活動,已有多起落水者意外記錄,需特別留意。

交通信息


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
大眾運輸:
可搭國光客運往蘇澳宜蘭方向。
自行開車:
1.台北→北宜公路(省道台9線)→礁溪→宜蘭→蘇澳→蘇花公路。
2.台北→濱海公路(省道台2線)蘇澳→蘇花公路。
3.台東→省道台11線→花蓮→蘇花公路。

主要景點


蘇花公路及沿途風光
蘇花公路及沿途風光
蘇花公路沿途可看海景峭壁,一邊是蔚藍、浩瀚的太平洋,另一邊是峭壁懸崖,沿途風光秀麗,沿線景點眾多。
最著名的景點是清水斷崖,主要界於崇德到和仁之間,約有十數公里。斷崖峰頂之清水山海拔2407米,清水斷崖之北端台九線168公里處為今日太魯閣國家公園北界。
清水斷崖於日本殖民時期曾經日日新報社讀者票選為台灣十二勝之一,在不同時期也與太魯閣峽列為台灣八景之一。
觀音亭
景點還有“觀音亭”等。1984年9月,一塊巨大的觀音石墜落,入土2.5米,可謂一大奇迹,因地名為觀音之緣,故於觀音石上刻觀世音菩薩一尊,暨興建觀音亭及蓮花池各一座。

公路歷史


蘇花公路清水斷崖
蘇花公路清水斷崖
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台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費時兩年開闢"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俾能通行輿馬,當時稱做“北路”,沿途蘇澳-(20)-東澳-(30)-大南澳-(35)-大濁水-(25)-大清水-(35)-得其黎-(10)-新城-(50)-歧萊花蓮港-(20)-吳全城-(39)-大巴籠-(22)-周塱社-(22)-秀孤巒水尾。全程總計308里。
北路開通前的交通貿易都靠海路,陸路則僅為東西向的原住民遷徙路線、獵路。北路沿著峭壁開出,相當狹小曲折,但在清朝開山撫蕃的政策下,有其宣揚國威、防堵海寇、移民開墾、獲取資源等多重功能;唯此路修筑後仍不時受到原住民侵襲,加上首尾間遠、駐防兵勇、維護不易、瘴厲疫病等問題,於完工後不及一年半即移扎駐營,任其廢棄。1881年曾有清朝營官何秀林帶兵重修,又有1889年劉銘傳副將劉朝帶再度疏通,但後者部將弁勇等人卻不日中伏,所帶官兵死傷逾半,在劉銘傳大軍圍剿后原住民雖投降,但實際上清末東澳以南路段可謂已經荒廢。
蘇花公路路線圖
蘇花公路路線圖
日本殖民期間,曾於沿線設置七個警駐所,多次整修拓寬,1916年開始到1923年完工,路寬12台尺,費時7年,旋因天災受損。1925年,為了使此路能通行車輛,從蘇澳到太魯閣口間鋪設砂礫路面,部份路段鋪設兩道混凝土供車輪行駛,寬3.56米,太魯閣口到花蓮港間則大幅拓寬,使用砂礫鋪路,寬14米。沿線計有大型橋樑9座,隧道14處,全長約120公里,於1932年全線完工通車,稱“臨海道路”。
戰後,此路改稱為“蘇花公路”,最窄的路面僅有3.5米,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有15米,相當險峻。1980年代開始逐步拓寬,到1990年才開放雙線通車。
蘇花公路早年單線通車時期,南下北上車輛均需在各管制站依管制規定放行,從北往南約為東澳、南澳、和平和崇德。此時車隊多為日間通行,頭車必為公路局之金馬號客車,行經斷崖路段,車中旅客往往無法看見狹窄道路的邊緣,僅見低處海色藍白,駕駛車行左旋右回,讓人驚恐不已,印象無法磨滅。但在台灣鐵路管理局北迴線通車后,鐵路挾著安全、舒適、快速、便宜的優點,使得蘇花公路之定期客運路線慢慢走入歷史,雖一度有民營客運業者經營台北花蓮客運路線,但和70年代海路的花蓮輪一樣,重要的客貨運運輸,均已轉向鐵路,蘇花公路則轉為以景觀公路、採石運礦和區域性交通為主。

公路塌方


蘇花公路坍塌
蘇花公路坍塌
2010年10月下旬,受颱風“鯰魚”及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各地連日來普降大雨,東北部山區的雨量尤其驚人,導致蘇(澳)花(蓮)公路沿線落石坍方不斷,大批遊客乘坐的遊覽車遭遇坍方而受困,其中大陸遊客約1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