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寫作
科技寫作
科技寫作(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riting),是應用寫作的一個分支,它是以科學和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寫作。科技寫作語言的特點是周密準確、明朗規範、平實簡要。科技寫作的學習方法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多讀、多問、多練、勤積累。
在歐美的大學理工科系中,在專門的課程之外,關於學術論文、調查報告的寫作,也要講20-30學時,有的大學還設置了攻讀科技寫作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在社會上還出現了以科技寫作為職業的科技作家和科技記者。在我國,近幾年來,有的大學將它列為選修課,有的大學開設了講座,一些工廠、研究單位、學會、協會相繼舉辦了各種類型的講習班、報告會,這些都受到了廣大學生、科技工作者的熱烈歡迎。(《應用寫作》1985年第1期第33頁)
科技寫作語言的特點:“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尤其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運用準確、鮮明、簡練、生動的語言,擬寫科技作品,交流學術思想,傳播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周密、準確
周密、準確是科技作品語言的一大特點。科技作品的語言是否周密、準確,關係到文章寫作的成敗。周密指句子之間合乎邏輯。句子合乎邏輯了,語言也就周密了。能否使語言周密屬於語言邏輯問題。這就要求思維敏捷,言之有序,無懈可擊。語言周密來自於思維的嚴謹。如果思維不嚴謹,出現漏潤,那必然使語言不周密。同時,語言周密也來自對客觀事物觀察的正確。因為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觀察不正確,反映在作品里的客觀事物的語言必然不會正確。準確是用詞問題。用詞準確與否,首先反映著作者對待科學本身的態度問題。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應當老老實實地對待科學。古人說:“篇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介紹研究課題的重要性,“比較重要”不能寫成“極其重要”。不要動輒就用“填補空白”、“國際水平”、“國內首創”、“重大創新”等字眼。評價前人的工作、切忌輕率之言。用詞準確,還表現為作者語言上的功夫。客觀事物具有不同的性質、範圍、程度、關係等等,要準確地表達這些問題,確實需要“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的精神。古人有推敲的佳話,魯迅說:“寫好了后不妨多改幾遍”,為的是選擇最準確的詞來表達。例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刀,如果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兩個力就平衡”。這個平衡原理的表述就很準確。如果將“同一”改成“相同”,“相等”改成“一樣”就不準確了。
明朗、規範
明朗、規範是科技作品語言的又一特點。語言明朗是說語言的表達要清楚明白,讓人讀了能夠理解。語言明朗,重要的是用詞和組。例如,“我所以有這樣的成就是因為我攀登在高高的山峰上。”這句話就不明朗使人發問:“攀登在高高的山峰上,怎麼會有成就呢?”如果把這句話改成“如果我所看到的,我所發現的要比笛卡爾和培根遠大一點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②。這就是牛頓說出的一句名言。
語言明朗還必須指代明確,所謂指代是指代詞指代各類實詞片語或句子。若用得好,可以節省筆墨,使文章簡潔明了,若使用不當,指代不明,就會使前後文的關係不清,語意不明。例如:“物體被舉得越高質量就越大,它的勢能就越多。”這個句子里的“它”指代“物體”語意明確。
相反,也有指代不明的。例如:“彈性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勢能就越多。”這裡的“它”是指代“彈性物體”還是指代“彈性物體的彈性形變”就不明確。如果改成“彈性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勢能就越多”就指代明確了。
規範是指用詞和語法規則問題。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人們逐漸形成了習慣的用詞和語法規則。它包括用詞、語序和句子成分等方面的內容。
用詞規範,首先,不生造詞語。如“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叫滑輪組”。這個句子里的每一個詞語都合乎規範。但如果改成“活滑輪和死滑輪連結在一起叫滑輪組”就不規範了。其次,不要濫用簡縮詞語。例如,有些文章把“混凝土”寫成“砼”,把“高層框架結構”寫成“高架結構”,都是不規範的。第三,語序要流暢。語序的安排,要反映事物的先後程序。有些句子,用詞和句法沒有什麼問題,但詞序紊亂,意思上也不能表達清楚。如:“我關上門,走進屋裡,坐在床上”就違背了事物本身的發展邏輯。只有先走進屋裡,才能關上門。又如:“互相連通的底部容器叫做連通器”就不流暢。應該是“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第四句子成分要完整。句子成分完整,才能明確表達意思。句子成分不完整,就不符合語法要求了。
平實、簡要
平實、簡要是科技作品語言的另一個特點。所謂平實就是自然樸素不求粉飾。做到“文約而旨豐”,“文簡而理周③”。怎樣才能簡要呢?(一),應該在認識事物上下功夫。沒有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就不能寫出言簡意深、文短旨豐的文章。(二),要在語言的概括精鍊上下功夫。要精雕細琢,選擇內涵豐富的語言,表達客觀事物。(三),要在刪繁就簡上下功夫。
總之、科技作品的語言,要周密、準確,才能正確恰當地表達客觀事物,要明朗、規範,才能清楚明白地表達客觀事物;要平實、簡要,才能通俗易懂、直截了當地表達客觀事物。一個優秀的自然科學家,同時也應當是一個語言學家。語言是寫作的工具,要把科研成果準確、鮮明、生動地表達出來,就得有熟練地使用這個工具的技能。只有經過長期修養,不斷加強訓練,多讀多寫科技作品,才能增強駕馭語言的能力。科技作品的語言最主要的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就可以了。不是象文學作品那樣要用描寫、誇張等手法。簡要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現最大量的內容。
科技寫作的學習方法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多讀、多問、多練、勤積累。
是指多讀範文,多讀有關指導寫作的書籍。讀範文,看別人是怎樣寫的,從中“覺悟”出寫作的道理來,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許多沒有受過寫作專門訓練的人,之所以文章寫得很好,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此。讀指導科技寫作的書,能從中得到啟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指問老師,問同學,問同事,問編輯,向他們請教。通過問,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任何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練,高不開實踐,熟能生巧,只有多練,才能形成習慣。開始時可以找同類文章進行模仿,用“舊瓶裝新酒”的辦法練習,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
是指勤於積累資料。不論是第一手資料(自己的研究所得),還是第二手資料(他人取得的成果),都要勤於收集。寫文章好比蓋房子,蓋房子離不開建築材料,寫文章離不開資料。積累資料的關鍵在於“勤”,不能一曝十寒、時斷時續。及時收集只不過是舉手之勞,如果不及時收集,需要時現找,則將花費許多倍的時間,常常是怎麼也找不到。資料應邊收集邊整理,使之井然有序,用起來方便。(《應用寫作》1985年第1期第33頁)
21世紀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
何謂知識經濟,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也即建立在知識的生產、流動、應用、物化和轉化基礎上的經濟。知識經濟的特點是知識經濟化、經濟知識化、知識-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產業化。知識經濟的前提是知識的生產和流動空前的繁榮;知識經濟的關鍵在於知識的運用、物化和轉化,形成產業和商品,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但是,無論是知識的生產和流動,還是知識的運用、物化和轉化,都離不開寫作,這裡主要是指應用寫作。
21世紀也是信息時代
是信息迅猛增長、信息傳播速度加快的時代。有人把石油比作工業經濟的燃料,把信息比作知識經濟的燃料。但石油不能直接燃燒,需要進行提揀;信息,無論是用語言、文字,還是用圖像、影視、數據等不同載體來表示,也都需要經過不同程度的加工,才能轉化為知識,進而促進經濟的發展。信息社會是一種金字塔式的結構模型,數據和其它原生態的信息是金字塔的底部,知識是塔的中部,智能是塔尖。如果信息不提升到次生態,不轉化為知識,就不可能具有社會價值,更不能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但是,無論信息的產生、記錄、處理、提升和轉化,也都離不開寫作。當然,這裡主要也是指應用寫作。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計算機網路系統一般都能夠以多媒體的形式儲存和處理信息了,但它所使用的重要信息符號仍然是語言文字。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因為語言文字信息是人類的智力成果,也是人類社會交往的基本手段。人類正是有了語言這樣的交流手段,才具有了比動物更有效和更高層次的創造力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過語言,人們相互傳達和交流生產、生活的經驗、感受和理解,進而形成一些看法、觀念和思想。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抽象化、理論化的信息,它幫助人類將自己對自然及社會的認識,將生產和生活中的經驗進一步概括、提煉、完善、升華,從而形成系統的科學知識。
21世紀還是科學技術
特別是高新技術飛速進步的時代,其競爭十分激烈,這主要表現在科技實力的競爭上,而高科技創新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科技社會化,社會科技化,高科技革命已成為第三次革命浪潮的標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得到越來越充分的驗證和人們的共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誰是科學技術的第一生產力呢?我認為應該是科學和技術的研究。因為,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是科技創新的源泉。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動力。沒有科技創新,總是步人後塵,經濟就只能受制於人,更不能縮短差距。”這段話充分證明了科技創新的重要。這裡值得指出的是,國際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1997年的《國家創新系統》報告中強調了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系統的運作依賴於知識的流動性,也即知識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員交流、合作研究、學術探討、專利交叉授權等等,形成一個有利於創新的相互作用的知識網路系統,科技人員及其機構之間的知識流動是創新的關鍵。但是、科學技術研究和創新的競爭又是異常激烈而又十分殘酷的,它只承認第一,沒有第二。如果你不能只爭朝夕,捷足先登,就會坐失良機,居人之後,科研成果的優先權就會失之交臂,勝券旁落。由此可見,無論是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科學技術的創新,科技成果的產生、認可、運用和轉化,也都離不開寫作,這裡主要是指科技寫作。因此,科技寫作將成為21世紀應用寫作的主角。(《應用寫作》2000年第3期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