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

器具

漢代有了專用器具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衛生用具。

簡介


亦指盛水的器具。一種盛器。口部似張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圓腹,下有四足,因其形如虎,故名。其用途有兩說,一說是溺器;一說是水器。東漢時出現,六朝時墓葬中常風見,均為青釉。

用途


如廁用具,器具。
漢代有了專用器具“虎子”就是馬桶前身,屬於流動廁所。
或許是受了漢高祖用大臣帽子撒尿的啟發,後世的皇帝們多半使用便壺來解決問題,而不親自上廁所。《西京雜記》記載:漢朝宮廷有用玉製成的“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帝隨時方便。
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衛生用具。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了一隻卧虎,他讓人模仿虎形鑄造了一個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可是到了李姓唐朝時,“虎子”不得不改名了,原因是他們家的先人中有個叫“李虎”的,於是便將“虎子”這個大不敬的名稱改為“獸子”或“馬子”,“馬子”的形狀和功能不斷完善,再往後就俗稱“馬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