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李成棟的結果 展開
- 南明寧夏王
- 清代書法家
- 青島科技大學材料學院教授
李成棟
南明寧夏王
李成棟(?—1649年4月12日),字廷楨,號虎子,陝西寧夏(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明末清初軍閥。
早年參加農民起義,后隨高傑降明,累官至總兵,守徐州。弘光元年(1645年)率部降清,從清軍攻江南、福建、廣東。以清廷僅授以提督,且受總督佟養甲節制,大為失望。適逢金聲桓,王得仁在南昌反清,乃起兵響應,迎明昭宗於肇慶,出兵攻豐、南安、贛州。
永曆三年(1649年),清軍進圍信豐,戰敗溺死。
大事件
1635
投降南明
曾經參加明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綽號“李訶子”,長期跟隨李自成的部將高傑(綽號“翻山鷂”),後來隨高傑投降南明,弘光時任徐州總兵。
1645
率部降清,並隨清軍攻打多地
順冶二年(1645),豫親王多鐸和兵部尚書張存仁征江南,李成棟率所部降清,並跟隨清軍攻打浙江、福建、廣東,多鐸和張存仁製造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擒殺南明紹武帝朱聿鐭,剿滅反清勢力陳子壯、張家玉(與陳邦彥並稱“嶺南三忠”)。
1648
反清歸明
順治五年(1648)正月,李成棟與兩廣總督佟養甲不合,聚眾反清歸明,封惠國公。
1649
去世
清順治六年(1649),李成棟出兵江西省,兵敗墜水而死。
李成棟(?-1649年)曾經參加明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綽號“李訶子”,長期跟隨李自成的部將高傑(綽號“翻山鷂”),後來隨高傑投降南明,弘光時任徐州總兵。1645年,高傑在睢州被許定國刺殺。清兵南下時,李成棟奉高傑的妻子邢氏投降了清朝。
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
李成棟的弟弟就在鄉兵的一次伏擊中被殺死。李成棟惱羞成怒,親自率領全部人馬進攻城北的婁塘橋,大部分鄉兵都聚集在這個地方,於是有上萬的農民在這裡被殺死了。
三天後的黎明時分,在紅衣大炮的隆隆炮聲中,李成棟下令攻城。次日城破,侯峒曾奮身投入池中,被清兵拖出斬首,他的兒子侯玄演、侯玄潔同時遇害。黃淳耀躲進一座寺廟,在牆上寫下一段悲壯之辭后,上吊自殺。
但嘉定城的劫難仍然沒有結束。李成棟大屠殺后的三四天,僥倖逃脫的嘉定的倖存者開始溜回城裡。他們回城后看到如此慘狀,立即在一個叫做朱瑛的義士領導下,重新集結起來,共兩千多人。朱瑛領導著倖存者們在這座殘破的城市展開了一場反屠殺運動,處死了歸降清軍的漢奸和清軍委派的官吏。
同時在嘉定城外,一支被打散的鄉兵隊伍聚集在葛隆和外岡,他們一旦發現那些剃了發的人,就將這些人當場處死。李成棟的一支小分隊也被這群鄉兵殲滅。李成棟狂怒下派了一支大軍進入葛隆和外岡,屠殺了所有的居民。這兩個城鎮也被夷為平地。
李成棟任命的新縣令浦嶂為虎作倀,又領著李成棟軍士直殺入城裡,把許多還在睡夢中的居民殺個精光,積屍成丘,然後放火焚屍。
二十多天後,原來南明的一個名叫吳之番的將軍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邊民眾也紛紛響應,竟在忽然之間殺得城內清兵大潰出逃。不久,李成棟整軍反撲,吳之番所率兵民大多未經過作戰訓練,很快就潰不成軍,吳之番也提槍赴陳而死。李成棟軍第三次攻城,不僅把吳之番數百士兵砍殺殆盡,順帶又屠殺了近二萬剛剛到嘉定避亂的民眾,血流成渠,是為著名的“嘉定三屠”。
嘉定屠城紀略
受努爾哈赤的孫子博洛貝勒直接指揮,李成棟又成為滿清平滅南明隆武帝的先鋒大將。
李成棟的清軍在浙江等地一路大勝,先後攻下紹興、東陽、金華、平州,很快攻陷鄭鴻逵所守的仙霞關。隆武帝逃湖南不成,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此時的“御駕親征”已變成“御駕親逃”。一邊是隆武帝臣下的眾叛親離,離心離德;一邊是李成棟的馭兵有方,指揮若定,此間情形,讓人慨嘆。
隆武帝一家三口的人頭獻上,李成棟更得清廷垂青,命他與佟養甲一起,駐軍福州,以觀時變。
隆武二年(1646)12月14日,李成棟派三百精騎兵從惠州出發,連夜西行,從增城潛入廣州北。清軍十多人化裝成艄公,從水路大搖大擺乘船入城,然後上岸,直到布政司府前他們才在眾人面前掀掉頭上包布,露出剃青前額的滿人髮式,揮刀亂砍,大呼“大清兵到!”入城的清兵很快殺掉廣州東門守衛,大開城門,數百清兵策馬沖入,大紅頂笠滿街馳奔。紹武君臣這才知道清兵真的殺到,無奈大兵都西出和永曆軍交戰未返,宿衛禁兵也一時召集不全,一時間作鳥獸散。情急之下,紹武帝易服化裝外逃,但最終在城外被清兵抓住,關押在府院。李成棟大概因為廣州城攻克得太容易,心情不錯,既沒下令屠城也沒有立刻殺掉紹武帝,還派人送食物飲水給紹武帝。這位一直昏庸無能的朱明爺們倒是有錚錚骨氣,堅拒不受,說:“我若飲汝一勺水,何以見先人於地下!”晚間,趁守兵不備,朱聿粵用衣帶自縊而死,和他哥哥一樣,做到了“國君死社稷”,也真算是條好漢子。射死一帝,又生擒一帝,至此,李成棟的滅明之功臻至高峰。
南明永曆帝殉國碑
永曆元年(1647年)正月,道滘義民葉如日等在江邊設伏,忽然出襲,殺掉沒有任何防備的數百清兵。東莞清軍來援,又被義軍殺死二百多。
時任廣東提督的李成棟大驚。他先派總兵陳甲由水路前往,自率大隊人馬隨後由陸路行軍,殺向道滘。
剛剛過了一天多,李成棟大隊清兵就殺至東莞城,揮兵攻城。不知是有內奸還是火藥受潮,義軍們事先架在城頭的多門大炮關鍵時刻一個也沒響,清軍很快就攻上城牆,混戰半日,東莞城破,多名義軍將領皆在戰鬥中被殺。李成棟乘勝推進,又與明將楊邦達大戰望牛墩(高速路上也有此地名),雙方苦戰了七天七夜,上千義軍戰死,楊邦達本人也在混戰中犧牲。集結休整部隊后,李成棟揮兵直奔道滘殺來。明將張家玉以泥磚為壘,遍伏大炮,待清兵攻近時,炮火齊發,清兵死傷甚眾,李成棟本人的坐騎也被炮火擊中,他自己摔入泥中,狼狽不堪,是他數年戰場遭遇中最危險的一次。
正在李成棟無計可施之際,張家玉一個表兄李郝思獻計,把道滘防守的詳細情況一一稟告,並請求李成棟事成后賞他道滘一塊好地。李成棟大喜,馬上指揮兵馬集中力量進入道滘防守薄弱的東北角,攻入道滘。入城后,清軍遍屠居民,把張家玉和韓如琰的宗族殺個精光。當然,李成棟也不食言,賞給叛徒李郝思一塊上好的田地(現在的南丫鄉李洲角)。葉如日等人一起戰死西鄉,張家玉暫時逃脫。至此,李成棟的下一個戰利品目標,就是在肇慶即位不久的永曆帝朱由榔。
屬下兵將已經攻下肇慶、高州、雷州、廉州、梧州等重地。永曆帝任命的廣西巡撫曹燁“肉袒牽羊”向李成棟投降。
李成棟反正極大地影響了戰局,對南明無疑是非常有利的。然而,永曆朝廷虛有其名,無人統籌全局作出相應的決策,各地實力派自行其是,結果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大好機會。
二月十六日,清滿漢主力由贛州出發,向李成棟所駐的信豐進攻,同時派兵八百名前往雩都協防。二十八日,清軍進攻屯紮於渠嶺的明武陟伯閻可義部,連破閻部在該地設置的木城五座(按:木城是以木樁部分埋入土中相連而成的防禦工事)。二十九日午時,清軍進至距信豐五六里處,李成棟揮軍迎戰。李成棟當年為清廷從北到南無敵手的威風再也沒有出現過,很輕易地就被清軍打敗,李成棟不得已退入城中。三月初一日,清軍開始攻城。李成棟部下軍心不穩,見清軍對東門未加防守,便蜂擁出東門渡河逃竄。清軍輕而易舉地佔領了信豐,一邊對城中居民濫加屠殺,一邊乘勢尾隨追擊。明軍大亂,將領紛紛南竄,李成棟在渡河時墜馬淹死。而李部將士各自爭相逃命,直到撤至大庾嶺清點兵馬時,才發現主帥無影無蹤,經過追查,才知道李成棟已經落水淹死。當時的混亂可想而知。只是一直所向披靡的李成棟竟然是這樣窩囊的死法,不免令人噓唏感慨。
這樣,三個幾乎奇迹般地恢復了明朝的整個南方的人——金聲桓、何騰蛟和李成棟,在永曆三年(1649年)春一個月的時間之內,戲劇般地從歷史的舞台上消失了。
梅毅:每讀明末歷史,總為史可法、張煌言、陳子壯、夏完淳、瞿式耜、何騰蛟、李定國等等這些明王朝的忠臣赤子扼腕嘆息,也常常因阮大鋮、馬吉翔、孫可望、劉承胤、陳邦傅等等奸臣佞賊而切齒欲碎。至於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樣一直食明朝俸祿最終而又因個人私利反覆多端的“貳臣”,無論生前死後,都為人們所不齒。上述諸人,黑白忠奸分明,一生事業易變,就連曾為明朝浴血苦戰,最後在內外交困之下不得不降服清廷並“竭盡忠心”的祖大壽、洪承疇等人,也早在乾隆帝年間被明白無誤地列入“貳臣傳”,棺蓋而論定。毋須多言,恭事二主再誠心,道德上的污點無論如何難以拭揩乾凈。因此,忠心耿耿與首鼠兩端,氣宇軒昂與蝟瑣低賤,剛毅偉岸與懦弱虛偽,堅貞爽直與狡詐奸滑,皆淋漓盡致,一眼望穿。
在波瀾壯闊、血肉橫飛的明、清交替之際,惟獨有一個人的一生歷程難以用“忠”或“奸”加以定奪,更難以用“好”或“壞”來對他個人加以形容——“揚州十日”大屠殺中有他為清兵賣力殺戮的前驅身影,“嘉定三屠”則完全是由他一人屠刀上舉發號施令而造成的慘劇,他是擊滅南明諸帝之一隆武帝朱聿鍵的“首功”之將,還是生擒紹武帝朱聿鐭的“不替”功臣,又是滿清攻滅南明江浙、福建、兩廣等廣大地區的第一功臣;不可思議的是,也恰恰是忽然之間,這個人良心發現,搖身一變,又成為南明永曆帝的不貳忠臣,與金聲恆、王得仁一起在南中國“反正”,重新成為明朝的“忠臣義士”,而且蹈死不顧,死而後已。為報答一位紅顏之死,這位曾經殺人不眨眼的三心二意的將軍最後竟能置安危於不顧,亂流趨敵,赴水而亡,被南明天子親口謚“忠烈”二字,贈太傅、寧夏王——這個人,就是臭名昭著、大名鼎鼎、難以定論的明末大人物李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