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
湖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
城市與環境學院現開設有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歷史雙學位、地理信息科學、環境工程等五個本科專業,一個地理-歷史雙學位特色班。其中環境工程專業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地理科學專業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為市場需求量大的新型人才主流專業;學院還獲批地理課程與教學論、地理與環境統計、遙感技術應用三個學術型碩士學位點,一個教育碩士(地理)專業型碩士學位點,一個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同等學力碩士學位點;還獲得湖北省資源環境和教育學(地理)兩個特色優勢學科群建設項目;並在積極申報“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
城市與環境學院師資隊伍整體素質高,中青年教師多,學術梯隊結構合理,發展趨勢良好,現有專任教師3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19人,“雙師型”教師9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9人,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創新團隊1個,湖北師範大學優秀中青年創新團隊1個。具有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佔全部專任教師人數的88.5%,有多人次分別獲得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十大女傑”榮譽稱號等。
城市與環境學院實驗實訓設施完備。建有省級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1個;大冶保安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環境觀測站1個;建有自然地理基礎實驗室、地表過程實驗室、手工繪圖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水污染控制實驗室、大氣污染控制實驗室、固體廢物實驗室、儀器分析實驗室等15個實驗室;1個野外水環境生態修復實驗場;建有校外教學實習和野外考察實訓基地17個。
近幾年來,學院榮獲國家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教師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完成橫向項目60餘項;參與國家“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項目9項,在國內外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28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5部,其中被SCI、EI檢索收錄的有50餘篇。建有省級人文社科基地2個,湖北省清潔生產中心1個,校級人文社科基地1個,校級研究所5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
地理科學(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從現代地理科學橫跨自然、人文社會和技術三大領域的特點出發,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地理科學事業,掌握地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備現代教育理念與技術,具有較強的教學和研究能力的中學地理教師。同時,培養能夠從事地理科學和資源環境、區域經濟、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氣象學與氣候學、地圖與測量學、水文與水資源學、地貌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學概論、遙感概論、地理信息系統、中國地理、世界地理。
主要實踐環節:氣象、地質等課程見習,自然、人文地理學實習,地理學綜合實習,教育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論文。
就業去向:中學、中等教育機構,國土、城市規劃、氣象、環保等部門。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備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基礎,立足於地球表層特徵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與環境保護領域,能在科研教育單位、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或應用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自然資源學、環境科學導論、環境生態學、環境地理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經濟學基礎、遙感概論、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系統分析與建模等。
主要實踐環節:環境監測、規劃與管理實習、化工廠實習、野外綜合實習、青島地理學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論文等。
就業去向:國土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房地產開發、等企事業單位,相關專業教學與科研單位。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科學素質,熟知人文地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土地學、生態學、景觀設計和建築學等基本理論,掌握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等基本技能,以及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資料庫等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方面獲得訓練,對當前學科前沿領域和發展趨勢有一定了解,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建設與管理部門從事土地管理、土地整理、城市規劃、旅遊規劃與開發、環境規劃、城市開發建設與管理等相關領域工作的創業、創新型人才。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測量與地圖學、土地管理學、建築製圖與識圖、建築學基礎、建築設計原理、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原理、土地利用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區域分析與規劃、經濟地理學、計算機輔助製圖(CAD)、城市規劃技術與表達(3Dmax與Photoshop)等。
主要實踐環節:區域地理實習、人文地理學實習、城鄉規劃實習、社會調查與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就業去向:國土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房地產開發、城市建設與規劃、市政管理等企事業單位,相關專業教學與科研單位。
地理信息科學(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數字地球空間信息時代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地理信息科學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地理信息系統高科技領域進行應用系統開發的高級技術人才,和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相關科研、教學、管理和應用等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型科技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鑒於該專業為地學、計算機和信息科學等之間的交叉學科,要求學生一方面掌握地學(主要是地理和測繪科學)的基礎知識,了解其主要精髓,另一方面要求學生掌握較多的計算機和信息科學基礎知識、技能、程序設計和應用開發能力;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掌握GIS理論和技術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了解其前沿研究、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該專業特彆強調GIS應用與開發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訓練,並能將所學應用於資源、環境和區域管理的科學化、自動化實踐中,具有在GIS高科技領域進行應用系統開發的能力。
修業年限及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試行3-6年彈性學制。
學位:符合授予條件者即可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遙感概論、測量與地圖學、GPS原理與應用、JAVA程序設計、地圖學、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遙感圖像處理、WebGIS、GIS高級應用、計量地理學、多地理信息系統軟體綜合應用、AE開發、鑲嵌GIS模塊開發。
主要實踐性環節: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測量與製圖實習、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化製圖實習、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設計、空間資料庫設計、網路地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社會調查、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等。主要專業實驗,包括地圖學製圖、土地利用規劃製圖、3S綜合應用與分析、資料庫開發與設計、ArcGIS Engine開發與設計、網路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設計。
就業去向:在地理信息系統高科技領域進行應用系統開發,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地理信息相關的科研、教學、管理和應用等。
環境工程(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從事環境工程的規劃、管理、設計、產品開發和教學等工作,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環境工程領域的專門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質量評價、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化工原理、環境規劃與管理、畫法幾何與工程製圖等。
主要實踐環節:認識實習(見習)、專業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論文或設計)等。
就業去向:政府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等從事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監測、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產品開發、運行管理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地理--歷史雙學位特色實驗班(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學學士和歷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掌握地理學、以歷史學及教師教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並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流的中學師資和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概論、經濟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史學概論、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紀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中國歷史文選、課程教學論。
就業去向:中學地理、歷史及其相關學科教師;區域規劃、環境保護、新聞出版、方誌地名、水利建設等單位;相關企事業單位;考研深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