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魁顯

絲弦大師

劉魁顯,小名秋來,原籍河北省正定縣白佛村(今石家莊市郊)。1892年生人,1953年逝世,終年62歲。他出身貧苦,因家貧無法維持生活,9歲就進舊戲班學徒,拜絲弦老藝人張洛秋(藝名斜眼紅)為師,專攻武生兼架子花臉。特別是在《西岐州》中扮演的架子花臉韓昌,僅勾畫的臉譜,一出場就獲得“滿堂彩”,故有“活韓昌”之美稱。三十來歲改演文武老生,撩簾即響,譽滿冀中。他造詣深,戲路寬,生凈兼能,文武雙全,俊丑不擋,唱做俱佳。拿手戲有《打棍出箱》、《張良辭朝》、《調寇夜審》、《李淵勸軍》、《智收岑彭》、《逼反徐州》、《崇禎自縊》、《海瑞搜宮》等。這些戲深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他扮相魁偉、嗓音宏亮、身段瀟灑、表演樸實。在農村唱高台夜戲,二三華裡外,仍絲絲入耳、字字清楚,觀眾稱他為“銅嗓金喉”、“絲弦大王”。

由於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善於鑽研,持之以恆,因而演技日增,青年時期在廣大觀眾中享有一定的聲望。他在絲弦傳統劇目《八馬嶺》中扮演劉高,《打登州》中扮演秦瓊,《殺熊虎》中扮演小關公等等,都有獨到之處。

劉魁顯先後任石家莊市人民代表、河北省文聯委員、市文聯委員、市戲曲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市絲弦劇團團長。因為他原籍是正定縣人,所以觀眾又稱他為“正定紅”。

人物生平


1937年,“正定紅”劉魁顯在整合絲弦演出資源的基礎上和幾位絲弦老藝人王振全(獲鹿紅)、奚德義(琴師)、盧保群(司鼓)等人創辦創建了“玉順班”,這只是一個季節性演出團體。劉魁顯為了這個“班社”和絲弦劇種的生存與發展,可以說是含辛茹苦,歷盡艱難。有時唱一天戲連鍋都揭不開,這個唯一的絲弦玉順班時時有散夥的可能。為了保留住古老的絲弦劇種和解決窮弟兄們的吃飯問題,他含著眼淚,咬著牙把自己僅有的一畝半墳地當賣掉。
抗日戰爭爆發后,河北省農村經濟遭到極大破壞。絲弦藝人劉魁顯等為謀生,變半農半藝的季節班為常年性班社,變季節性演出為經常性演出,同時“玉順班”易名為“隆順和劇社”。改包銀製為按股分紅,擠入石家莊(時稱石門)演出,從此絲弦在城市有了常年演出的陣地。
劉魁顯為了促進絲弦劇種的發展,使之能適應觀眾的需要,豐裕絲弦戲的上演劇目,特派人到邢台、邯鄲、井陘等地請來了懷調老藝人郭玉申,西調老藝人謝天錄,晉劇藝人張棟(藝名“一千紅”)三位老師,給絲弦戲排演了一百多出卓越古代劇目,再加上絲弦原有的戲,再度豐富了絲弦劇目及表演藝術,可以連演兩個月不重複,觀眾場場爆滿。無論是什麼好戲來到石門,都影響不了絲弦戲的上座率,因而絲弦戲的威望大振,東至衡水、西至陽泉、南至邯鄲、北至保定,其時一提起石門和諧戲院的“老絲弦”,可以說是眾所周知,大師皆知。此後這個土生土長的絲弦戲在石門穩住了陣腳。
為了成長民族藝術,劉魁顯又組織排練了連台本戲。如:《封神演義》、《金鐲玉環記》、《白袍征東》、《樊梨花征西》等。再加上增添了五彩燈光和構造背景,絲弦戲久演不衰。絲弦其他名演員紛紛加入了“絲弦玉順班”,此中有何鳳祥(趙州紅)、左鳳翔(絲弦名青衣)、李筱樓(勇猛武生)、田二皂(絲弦名旦)、邱盛旺(名老旦)等,絲弦戲的演員陣容越發強盛。
解放后,劉魁顯響應黨的號召,積極帶頭排演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他在《三打祝家莊》中扮演宋江,《閻王進京》中扮演李自成,《正氣圖》中扮演劉伯溫,現代戲《血淚仇》巾扮演王仁厚,《城鄉互助》中扮演潘老保,《斬草除根》中扮演農夫等,都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和戲劇專家馬彥祥、崔嵬、張夢庚、任桂林、薛恩厚、趙奎英、楊成祥等人的一致好評。另外,在其它各項工作中他都起到了模範作用。興辦南小街學校時他率領劇社進行了三場義演,將全部收入交給了“興建委員會”。
劉魁顯與梅蘭芳等人合影
劉魁顯與梅蘭芳等人合影
1949年,劉魁顯當選石家莊市首屆人大代表,同年又赴北京出席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受到毛主席、劉副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在抗美援朝中,他除了積極排演歌頌朝鮮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李舜臣的劇本以外,還慷慨地出錢捐獻支援前線。在慰問志願軍時,他特別嚴肅認真地參加演出,當時的軍區司令員孫毅同志特別愛看他的戲,曾親贈市絲弦劇團一面錦旗,上書“誰看誰迷”四個大字。這是對劉老表演藝術的高度評價,也是對全劇團的鼓勵和鞭策。“絲弦史冊從頭閱,劉老可屬第一人。”
劉魁顯由於在舊社會受盡的折磨,再加上他的演出任務非常繁重,積勞成疾,不幸患食道癌,1953年農曆11月19日病故。劉魁顯在得病前期始終沒有中斷過演出和工作,有時候只喝半小碗牛奶,還仍堅持上演《白蛇傳》中的法海。人們多次勸他休息治療,他執意不肯,總是說:“趁我現在還能動,多演一場是一場,不然的話,對不起黨和觀眾。”劉魁顯為了絲弦事業表現出了堅強毅力和高度革命責任心,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生前一直擔任石家莊市絲弦劇團的團長,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為“老團長”。

創作特點


藝術手法

劉魁顯有一條天賦的好嗓子,調門之高絕冠一時,能強能弱、高低自如。過去絲弦劇團經常在石家莊市西花園和平戲院席棚演出,根本沒有擴音設備。可是當劉魁顯老師晚上演出時,由於觀眾非常擁擠,有些買不上戲票的“絲弦迷”,坐在北後街房頂上喝著茶水聽戲(相隔二三華里),照樣清清楚楚、絲絲入耳。因此廣大觀眾稱讚他是“銅嗓金喉”、“絲弦大王”。內行們尊他是絲弦的一代宗師,“四紅”(即:正定紅、趙州紅、獲鹿紅、平山紅)之首。當時在石家莊市郊、礦區農民中曾流傳過:“舍了喝酒吃肉,也要看劉魁顯的‘調寇’”、“丟了吃飯碗,也要看劉魁顯”等順口溜。由此可見絲弦藝術和農民關係的密切程度,以及人民群眾對這位傑出的絲弦表演藝術家的歡迎和熱愛程度。
劉魁顯的表演藝術造詣很深,演技嫻熟,身段瀟灑.亮象如塑,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粗獷中見細膩,規範中顯靈活,善於從人物出發,巧妙地運用技藝,來表現人物的氣質、風度和性格,塑造不同類型的藝術形象。比如:他在《打棍出箱》一劇中扮演范仲禹,在“鬧府”一場戲里他的甩髮功極為精湛,“左甩右轉”、“前後兼顧”、“十字發”、“滾堂發”、“跪步帶耍發”等,神形兼備,入情合理,不文不火,恰到好處。1948年戲劇評論家馬彥祥先生在石家莊看了此戲后,非常高興地稱讚說:“劉魁顯同志演的《打棍出箱》可以與京劇一代宗師譚鑫培先生媲美!”。他串演的丑角戲《打鐵》、《石三管鋤地》更是妙趣橫生,幽默逗人。其中的“磨刀”、“鋤地”等特技,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假中見真,精彩至極,令人拍手叫絕。他在唱腔上的成就和貢獻更為突出。他的唱功過硬,以聲帶情,丹田氣足,字清味濃,行腔圓潤,真假貫通,剛柔相濟,宏亮如鍾,可以說達到了得心應手、爐火純青的境界。劉魁顯為了豐富和發展絲弦戲的唱腔和唱法,特意地把東路絲弦的曲牌、西河大鼓的腔韻、木板快書的板式與石家莊一帶的中路絲弦巧妙地熔為一爐,唱出來更是腔調清新,悅耳動聽,聽后使人回味無窮。

主要成就


劉魁顯對絲弦事業所做的貢獻,歸納起來大致有四:
一是把絲弦戲由農村發展到城市,進而在石家莊長期佔住了腳,一直活躍在石家莊市的戲曲舞台上。1961年石家莊市絲弦劇團到四省(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十市(邢台、安陽、新鄉、鄭州、洛陽、開封、商丘、徐州、濟南、德州)進行了長達4個月的巡迴演出,每到一地都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較高的評價;
二是在他主持下派專人到“懷調”、“西調”(又名大梆子)晉劇中請教師說戲,移植了200多個劇目,經過不斷地加工修改,有的戲,如:《鍘徐夢》、《趕女婿》、《白玉杯》、《八郎刺銀宗》、《審老虎》等,一度曾成了石家莊市絲弦劇團的“看家戲”;
三是為絲弦劇種培養了一批接班人。像劉硯芳、王永春、張永甲、徐英芳、聶占元、李蘭英、石連秀等人,幫不同程度地受過劉魁顯的提攜和教誨;
四是解放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與領導下,1948年創建了集體所有制的隆順合絲弦劇社,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加強了陣容,充實了力量,為後來改建市絲弦劇團,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人物評價


在石家莊乃至冀中一帶,人們只要說起絲弦戲,總要提到一代宗師劉魁顯,話里話外總是透出一股對他的由衷的敬慕愛戴之情。劉魁顯藝術造詣極深,可謂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而他的品德精神卻像白玉般的純潔無瑕,光明正大。劉魁顯為了絲弦的繁榮和發展,艱苦奮鬥了一生,使得絲弦這朵深藏於民間的藝術奇葩,堂而皇之的走進了城市的舞台,並綻放出絢麗奪目的光彩。
作為石家莊市絲弦劇團的奠基人、“絲弦四紅”之首和一代宗師,劉魁顯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絲弦史冊中,在他的激勵下,一代又一代後輩接力者不斷創新進取,歷史悠久、劇目繁多、表演獨特的絲弦戲,成為石家莊一帶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散發著鄉土氣息的藝術之花。解放后,在黨和人民政府領導和扶持下,這個在舊社會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地方劇種獲得新生。從1947年成立的隆順合絲弦劇社到1950年改為石家莊市實驗絲弦劇團,后又改市絲弦劇團,可以說是蒸蒸日上,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