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米丘的結果 展開

米丘

建築師、藝術家

米丘,建築師徠、藝術家。米丘的創作實踐涵蓋了包括藝術、建築、環境及景觀設計等多個領域,他提出了“ArTech”概念,旨在運用藝術與技術的綜合方式推動現代藝術理念,以此應對快速變化的中國社會。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1960年生於上海,198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
1982年至1987年,米丘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與24個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和重建。
1987年米丘移居歐洲,並舉辦了多個藝術展覽,他進行了名為“傳真行為”的行為藝術,此外,還推動實施了“歐中文化交流計劃”。
1996年米丘回到上海成立了米丘工作室。1999年他在上海中國人壽保險大廈、深圳華僑城等地創作了以“幸福生存”為主題的作品。2000年米丘在深圳大梅沙實施了“WISH2000藝術計劃”,並在美國紐約實施互動。
2000年6月,他的不鏽鋼雕塑作品《幸福的三月》呈現在北京東方廣場前,被認為是“飄”一代的象徵。他的工作室完成的“米丘工作室”、“陶家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四明公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評委會創新獎。
米丘還獲得了2006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藝術及建築傑出貢獻獎”。此後,米丘接到奇維達萊市中心廢棄水泥廠改造規劃的正式邀請。近期,米丘進行的設計包括同里“千一世界”、麗江瀘沽湖“女兒國”等項目。
2008年青島國際啤酒城項目文化總策劃,2010年上海世博會33個廣場及“通往世博的地鐵”總策劃及規劃。
藝術與環境的結合形成了米丘獨特的空間概念,他在上海成立的工作室進行了30多項藝術交流項目,而近期將繪畫、雕塑、建築、多媒體融於一體的"願望2000"藝術計劃則被稱為創造深圳新文化的開始。"願望2000"藝術計劃於2000年在美國紐約實施互動。他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羽翼"成為了他個人的藝術形象。
2000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人物之一。
2004年度時代周報"時代品味文化人"。
2005年度現代傳播"白金人物"。
2005年度“LONGINES"大師獎。2005年"米丘工作室"、"陶家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2005年"四明公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評委會創新獎。
2006年度西班牙" Inspiration and Design"獎。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2012年11月19日是舒高的生日,新周刊執行總編、畫家韓湘寧、新周刊創辦人孫冕等多名舒高與男友米丘的好友在新浪微博中透露兩人於當晚突然宣布結婚。
收藏家余德耀的助理今梅在微博中透露經過13年的愛情長跑,米丘終於在女友生日當天跪地求婚,完成人生大事,在場所有朋友都感動了。雲南雲美旅行社總經理普明透露被求婚的舒高一直淚奔。畫家韓湘寧更在新浪博客中曬出當天多位名流聚會的盛況,孫楠也有參加,舒高則玩得興緻勃勃。

個人作品


時間名稱
1998年深圳華僑城生態公園
1998年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上海總部
1999年"願望2000藝術計劃"實施及大梅沙海濱區規劃設計與景觀設計
2000年北京東方廣場上的《幸福的三月》(又名《飄》)
《飄》
《飄》
2001年嘉興"新水城計劃"生態景觀規劃
2002年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米丘雕塑公園
2003年北京2008年奧運會總部"南新倉"環境規劃與修建
2003年上海萬科藍山藝術中心落成
2003年上海萬科假日風景景觀設
2004年黃山風景區總體規劃
2004年雲南撫仙湖東盟國際時尚中心
2005年上海浦東王橋景觀規劃設計
2005年上海陶家宅景觀及室內設計
2005年中國農業大學環境景觀及雕塑
2005年La Coste年度文化形象定位及設計

創作特點


主題思想

米丘屬於飄一代。在他看來,"飄"這個字眼就像"新銳"一樣,具有某種穿透力的理念,包涵未來和目前兩種概念。經過歐洲9年獨立思考的寧靜的生活,他對"飄"所代表的價值觀完全可以認同。他的"翅膀"不僅僅是個人化的藝術標籤,更契合了"飄一代"的價值觀,成為"飄一代"自由而輕鬆的生存狀態的象徵。
在米丘的作品裡面,未來的元素比過去的元素要多。雖然因為行業的關係,他跟新人類們接觸得很少。米丘的朋友如包裝柏林大廈的大地藝術家克里斯多夫,屬於藝術上極其聰明、純粹、完整的一類。米丘看重藝術上的完整。在他眼中,弘一法師李叔同就很完整,很綜合,在某種程度上是飄的意識,玩藝術玩物質玩人生都很輕鬆。
丘長發飄飄地在各種藝術與技術的門類里、各種地域文化的生活里自由出入。他很樂意嘗試新的材料、新的藝術載體、新的對話方式,當然也不拒絕在奧斯陸、紐約、北京、上海或任何一處生活。他的護照比別人厚幾倍,很多張加頁都被世界各國的簽證和出入境章佔滿,以致要一再加頁,由此甚至在入關時被懷疑成間諜。他擁有歐洲的居留權,但最不舍的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他的腕錶上同時並存著北京和倫敦的東西半球時間。他既能穿著一身顏料的工裝在雕塑的腳手架上爬上爬下干十幾個鐘頭的活,又能在葡萄美酒夜光杯的PARTY上高談藝術。他認同的婚姻是絕對密切的朋友關係。他是一個寬容的完美主義者。像極了他作品中變化多端、能表情達意的翅膀,米丘在"飄"的生活中進入"特狀態的一種感覺"。
成功的作品也是成功的商品米丘有商業頭腦,但並非對商業來者不拒。因為做過建築師、做過城市規劃、涉及過眾多藝術行為的個人背景及興趣,他做得比繪畫家、裝置藝術家、雕塑家、建築師們都更綜合、更市場化。在中國城市建設與傳統割裂的現狀下,米丘感覺到環境藝術將形成需求,市場將很快到來。1996年至1998年三年間,他雖然設立了現代藝術工作室,但在國內幾乎什麼項目都沒做,或者說他起碼沒有收了錢而做一些不適合自己風格的東西。因為當時的市場令他無法接受。一是環境藝術輕易被合作者曲解和改變,二是出價沒有符合自己的標準。米丘覺得這不是出於傲慢的態度,而是作為有社會責任感和良心的藝術家的一個基本的要求。環境藝術重要的是產生"對話",關注社會的同時被社會關注。
"翅膀"在米丘的藝術世界盤旋,他尋求著環境藝術在中國自由"落地"的機會。國內最優秀的企業開始接受米丘的環境藝術,並且幾乎100%尊重他的創作。1999年,米丘自認為至少有3件作品100%達到了自己的要求:深圳華僑城的生存大道;上海寧壽大廈環境藝術造型;世界黃金協會的《生命之骰》--這三件作品都以"幸福·生存"為表現主題。中國人壽上海公司說,建了那麼多的房子,還從來沒有米丘這一件作品所產生的效應大。深圳華僑城準備再讓米丘建一個生態公園。《生命之骰》令米丘獲得千禧黃金工藝品名師稱號,作品原件將於7月拍賣,其後米丘仍擁有它的版權。
1999年末,深圳市鹽田區政府在國內第一次以政府的名義支持米丘的"現代主義"及環境藝術。這就是深圳大梅沙"WISH2000藝術計劃",它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的、構成最綜合的環境藝術作品,由願望塔、雕塑群、多媒體裝置和網站行為藝術四部分組成。在深圳這個歷史單薄得無人說得出"大梅沙"名字由來的城市,米丘的環境藝術志在參與創造深圳新文化。
2000年6月,北京東方廣場前,高5米、寬4.8米的《幸福的三月》(又名《飄》)不鏽鋼雕塑成為北京最具現代藝術感的公共藝術之一。米丘說,那是中性的人體,在享受自由。
為了環境藝術,今天的米丘奔波於深圳、上海、北京、紐約與歐洲,並樂此不疲。"WISH2000藝術計劃"同時在紐約進行,他今年已經在那裡做了20個雕塑,正在選擇第三個國家實施此項計劃,以祝願全世界的人們在新千年幸福生存。
關於自己創作的環境藝術主題,米丘寫有一首詩:幸福,人類世代尋求的希望/飛翔,從來就是希望的偶像/在充滿驟變和挑戰的境地/歷史和未來的無限/技術和藝術的永恆幻想/是光和光的燦爛反射--成為和諧的萬能元素/一個寧靜的世界又再呈現。2000年,又將有數百翅膀在世界和中國更多的城市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