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2主戰坦克

美國陸軍裝備的主要的主戰坦克

M1A2主戰坦克(英文:M1A2 Abrams Main Battle Tank ),是美國陸軍裝備的主要的主戰坦克。該坦克車輛配備了先進的車際信息系統和戰場管理系統,裝有全新的防護裝甲和電子設備。

M1A2坦克是M1A1主戰坦克的第二階段改進產品,首輛於1992年出廠,1993年開始裝備部隊。配備車長獨立熱像儀與車輛資訊系統,還有其他高科技電子設備。最新型號M1A2SEP。

發展沿革


M1坦克的開發源自於1960年代起為了更換M60車 系而與西德進行的MBT-70主戰坦克開發計劃,採取雙硬度鋼裝甲加間隔結構,沒有夾層。雖然MBT-70因為越戰失敗而縮減的國防預算與美、德兩國對規格的歧見而終止,之後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防衛部門(Chrysler Defense Division,1982年轉賣給通用動力公司成為通用動力地面系統部門)以MBT-70所累積的技術與規格在1973年起進行開發,原型車XM-815在1976年完成,之後陸續製造了11輛原型車並成功完成了3年測試;XM815研發的同年正好爆發贖罪日戰爭,中東國家在接收蘇援后運用許多新型個人攜帶式反坦克武器,如火箭推進榴彈及反坦克導彈讓以色列陸軍遭受重大損失。這些戰爭教訓讓新坦克採用許多新裝備,包括更精密的數位火炮射擊系統及當時尚未大量使用的複合裝甲,此時編號變更為XM-1,1979年決定先導量產110輛供部隊測評,在美國陸軍正式服役則是1981年。
M1A2坦克主炮開火瞬間
M1A2坦克主炮開火瞬間
在M1主坦克服役時,歐陸國家 也正在各自開發出適合本國的第三代主戰坦克,M1與歐陸國家坦克的最大特色就是動力來源使用燃氣渦輪引擎,廢氣從車體尾部上方排出。萊康明AGT-1500提供550匹馬力的充沛動力,可使用多種燃料,但相較於柴油引擎,維護較為複雜,排氣較多,更換非常困難。且是對沙塵的適應力較差,耗油極多,造價也高昂。初期量產的M1採取氧化鋁陶瓷複合裝甲,對脫穿的等效防護低於100毫米,甚至不能抵禦T-55坦克的105毫米脫殼穿甲彈;但由於是非約束結構,體積與重量大,炮塔採取尾倉以平衡防護重量。
初期型的M1及M1裝甲改良型的的M1IP最大弱點是因為主炮開發時程問題,當時只用M60系列的M68A1坦克炮墊檔,但保留了足夠的車內空間升級為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直到1985年M1A1推出后才實施改裝。但主炮因為改進了炮架,全炮重量降低,減少佔用空間。反后坐裝置也得到了改進,帶有液壓駐退機和同心式復進機,液壓壓力降低。炮身裝有測量炮管彎曲的校正系統。M1主坦克使用指揮儀式火控系統。主瞄準鏡獨立穩定,火炮/炮塔也具備穩定能力。炮長使用彈道計算機計算目標信息、修正信息和彈道參數,併發送指令控制火炮開火。計算機能夠令火炮穩定的跟蹤、瞄準目標。該火控保證M1坦克可以攻擊相對本車正在運動的目標。
M1A1
M1A2 SEP主戰坦克
M1A2 SEP主戰坦克
火力強化版的M1A1在1985年引入。裝備了由德國萊茵 金屬公司(Rheinmetall)授權生產的M256主炮,該炮是改良自豹2配備的44倍徑120毫米滑膛炮。M1配備了不含貧鈾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M829系列,運用這種低密度的金屬能夠使炮彈穿透更厚的裝甲。美國為之裝備了幾種新型120mm炮彈。還第一次採用了集體式防護核生化系統,改用新的車長顯示器和新型履帶。
M1A1在M1炮塔基礎上焊接了5mm的鋼板,另外改裝了夾層材質,但是防穿甲彈等效仍然在120毫米以下。
M1A1HA改裝鈦合金與新的樹脂夾層后,防護能力突飛猛進,接近三代坦克水平。
M1A2
M1A1的改良版是M1A2,配備車長獨立熱像儀(Commander Independent Thermal Vision, CITV)與車間資訊系統(Inter-Vehicular Information System, IVIS),還有其他電子設備。舊型的M1和M1A1,依次改裝為M1A2和M1A2 SEP。
M1A2 SEP
M1A2 SEP
M1A2 SEP
M1A2的改進計劃SEP(System Enhanced Package)在1999年開始。加裝大量電腦設備,數字化戰場系統達到FBCB2系統的等級,還外加了電腦冷卻的空調。後續的SEP V2版加裝了CROWS II無人機槍塔的操控能力,車體外掛裝甲的品質也有提升。加裝二代熱成像系統、車長獨立熱成像儀、真彩平面顯示儀、數字化地形圖、熱控制系統和最新的數字化指揮、控制、通訊裝備,是美軍二十一世紀軍力計劃陸軍數位戰場的核心,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
M1A2 TUSK
M1A2 TUSK
M1A2 TUSK
現在開發給城市戰的強化元件稱為TUSK(Tank Urban S urvival Kit,城市生存套件)加裝於SEP版上。為了對抗單兵攜帶式反坦克武器發射成型裝葯彈,因此在裝甲比較脆弱的部分加強防禦,例如在側裙加上爆炸反應裝甲及在車體後部加上柵欄。另外在炮塔上車長使用的12.7毫米重機槍強化成M153 CROWS II7.62毫米遙控武器站,裝填手使用的7.62毫米機槍則加上具有夜視瞄準儀的防護盾,從而加大在近戰中的存活性。車身外部裝有步兵與車內人員通話用的電話系統。

技術特點


車載系統

M1 TUSK(左TUSK早期型,右TUSK現役型)
M1 TUSK(左TUSK早期型,右TUSK現役型)
M1A2主戰坦克,配備了先進的戰場管理系統(BMS),能 自動地提供雙方部隊位置、後勤信息、目標數據和命令等。M1A2配備了自主導航系統,通過GPS衛星定位系統能快速準確標定本身所在方位。該坦克首次安裝了車長獨立熱像儀,這是該坦克的主要特徵之一。該獨立穩定式熱像儀是坦克具備了獵-殲作戰能力,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見度很低情況下與敵交戰能力。該坦克還改進了車長和炮長的顯控裝置,提升資料處理及應戰效率。此外,主炮和車長與炮長的瞄準儀上均安裝了穩定器,進一步提高了行進間射擊性能。M1A2坦克還採用了CO2激光測距儀。
該坦克生存能力強,炮塔周圍裝有防彈能力極強的貧鈾裝甲;彈藥存放在有泄壓門的隔艙內,一旦艙內彈藥被引爆,泄壓門便會自動打開,把爆炸氣浪排出車外,該種設計曾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在彈藥殉爆時救了乘員的命;車內還裝有高效能快速自動滅火系統,一旦發生爆炸,稱可在0.03秒內發現火情,0.25秒內將火熄滅。電子化程度高,採用了大量電子設備,能自動檢測故障情況;電子感測系統提高了目標識別能力及與友鄰坦克的信息傳遞能力;有全新的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利用這一系統可提高坦克的作戰效能。機動性好,可靠性高,一般行駛6100千米方需送到基地修理。行駛3100千米以後更換履帶;主炮為M-256型120毫米44倍徑滑膛炮,發射400發炮彈后即需更換炮管,發射尾翼穩定貧鈾合金脫殼穿甲彈,首發命中率達80%(2000米距離),威力大。M829A1穿甲彈被稱為“銀彈”在海灣戰爭中曾穿透0.9米的牆后從頭到尾擊穿T-55的車體。坦克上還裝有自主式地面導航系統,可在極端惡劣的環境和自然條件下快速、準確地確定坦克所在位置,不會在大沙漠里和錯綜複雜的地域環境迷失方向。底盤也進行了若干改進,發動機加裝了數字電子控制裝置,提高了省油性和可靠性。

裝甲防護

在伊拉克被擊毀的M1,衍生了後來的城市戰防禦套件加快列裝。
在伊拉克被擊毀的M1,衍生了後來的城市戰防禦套件加快列裝。
M1坦克的裝甲是美國得知以色列的作戰經驗后開發出 來的複合裝甲,考量到複合裝甲的安裝,過去鋼質鑄造炮塔所考量的避彈構型在M1車繫上便取消,複合裝甲比起過去的鋼製均質裝甲對成型裝葯與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均有優異的表現;M1A1(HA)/M1A2則考量蘇聯在125公釐炮上使用的長桿鎢/貧鈾彈芯APFSDS因此在海灣戰爭時換裝以衰變鈾製作的高硬度複合裝甲。
在1991年海灣戰爭后,部分自戰場歸建的官兵罹患“海灣戰爭綜合症”(巴爾幹症候群),而貧鈾彈被懷疑是導致發病的物質,但美國政府認為兩者沒有關係。

電子系統

車載FBCB2戰術電腦的聯合打擊畫面
車載FBCB2戰術電腦的聯合打擊畫面
該坦克即M1A1第二階段改進產品,改進項目最早於 1986年2月1日批准,目前有7項,其中5項計劃在1990年初開始生產,另2項要推遲18個月,產品定型后將稱為M1A2。第二階段項目改進將使M1A1的總體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據報道,M1A2首輛車計劃於1993年出廠,1995年開始裝備部隊。
車長獨立熱像儀(CITV)這是該坦克的主要特徵之一,由得克薩斯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光電分公司研製。該獨立穩定式熱像儀具有獵潛式(hunter-killer)瞄準鏡的目標捕捉能力,將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見度很低(黑夜和煙幕)情況下與敵交戰能力。目前正在研究取消原車長觀察用的炮長主瞄準鏡光學延伸裝置。
車長指揮塔(CWS) 在重新設計的指揮塔上,將安裝改進型周視潛望鏡,較大的艙口和機槍座圈等,取消了高射機槍的電動和手動操縱機構。
CO2激光測距儀
該測距儀工作波長與熱像儀相同,測距範圍加大,穿透煙幕和塵煙能力更強,對人眼是安全的。
駕駛員熱觀測儀(DTV)
用於取代現裝備的AN/VVS-2駕駛員微光駕駛儀,可晝夜使用並擴大了駕駛員視野。戰場管理系統(BMS)
亦稱車內通信設備(IVIS),是一種網路數據和信息系統,能自動地提供雙方部隊位置、後勤信息、目標數據和命令等。該設備使用微處理機進行處理,裝在車長熱像儀顯示裝置旁邊,位於車長位置右邊的炮塔內壁上。目前正在研製車輛定位/導航儀。
敵友識別(IFF)裝置敵友識別(IFF)裝置和提高生存力(ES)的裝甲外殼
由於經費或技術原因,這兩項改進可能拖延。裝甲外殼旨在增強坦克抵抗頂部攻擊和增強坦克其他部位的裝甲防護。

強化套件

XM1
XM1
XM1(Experimental model 試驗型)-1978年,共製造9輛。
M1 -原型,於1979年開始生產,直至1985年。
M1IP(Improvment Production 改進型)-1984年開始生產,升級及重新設定。
M1A1 -於1986年開始生產,直至1992年。
M1A1HC(Heavy Common) -裝有貧鈾裝甲、內艙增壓系統、M256 120毫米滑膛炮。
M1A1-D(Digital 電子數碼化)-M1A1HC的電子數碼升級版本,類似M1A2 SEP。
M1A1-AIM(Abrams Integrated Management 艾布拉姆斯綜合管理系統)-替舊有的艾布拉姆斯重新設定歸零。
M1A2(Baseline 基線)-於1992年開始生產。
M1A2 SEP(System Enhancement Package 系統提升套裝)-包括換裝第三代石墨識別功能的貧鈾裝甲。
M1A2 SEP V2
M1灰熊工程車
M1灰熊工程車
M1A2 SEP V2(SEP V2, System Enhancement Package V ersion系統增強元件V2型)-改裝這批坦克所使用的裝備與美國陸軍未來戰鬥系統(FCS, Future Combat System)所裝備的系統基本相同。
M1A2 SEP v.3
M1A2 SEP V2(SEP型的第二版)
M1A2 SEP V2(SEP型的第二版)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美國陸軍新型“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內情揭秘》的文章,作者為戴夫·馬宗達,編譯如下:
通用動力陸戰武器系統公司將從2017年開始向美國陸軍交付首批量產的M1A2 SEP v.3“艾布拉姆斯”坦克。在製造的總共9台坦克樣車中,該公司已交付了其中7台,用於進行實地測試。
該公司負責履帶式戰鬥車輛的副總裁唐納德·科奇曼在一份聲明中說:“測試是從2015年1月開始的,並將在2020財政年度的3月份結束。坦克樣車目前在接受可靠性測試,表現良好。”

性能數據


M1A2主戰坦克各型參考數據:
型號M1M1IPM1A1M1A2M1A2 SEP
年份19791984198619932000
長度9.77米
闊度3.66米
高度2.37米2.44米
極速69.83千米/小時66.74千米/小時66.58千米/小時
行動距離422千米336千米381千米 450千米
重量55.7噸57噸66噸66噸71噸
武器105毫米51倍徑M68線膛炮120毫米44倍徑M256滑膛炮
乘員4(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 

服役參戰


氣墊船上岸的M1A1
氣墊船上岸的M1A1
M1/M1A1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經由沙烏地阿拉伯初次投 入戰場,而其性能上大幅度勝過他的對手伊拉克所配備蘇聯製造的T-72、T-62、T-55和T-54。由於它能在2000米有效射擊範圍外射擊,因此不太受到反擊,在整個海灣戰爭中,美軍總共有109輛M1/M1A1被彈藥命中或觸雷,而M1的損失只是53輛,而M1A1的損失是28輛。由於M1沒有敵我識別裝置,所以在沙塵飛舞的沙漠中發生誤中友軍的事件。因此53輛損失中的7輛被認為是由於友軍誤擊(以空中為主,敵我識別裝置成為M1發展型M1A1的標準裝備)。有兩輛屬於第24機械化步兵師197旅的M1A1在1月24日在戰鬥中陷入泥沙無法動彈、拖救不易而遭美軍自行破壞;其餘受創的M1A1則仍能救回並修復繼續服役。另外,美軍M1坦克部隊在作戰中僅有8名人員戰死,包括被敵火或友軍誤擊的M1A1即便受損,車上人員也大都生還,只有極少數人員傷勢較重。
由C-17空運的M1A1
由C-17空運的M1A1
除了輝煌的戰績之外,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M1A1的妥善率相當高,尤其是先前飽受抨擊的燃氣渦輪也相當可靠,顯然美軍已經克服了燃氣渦輪發動機在沙漠中操作的不利因素。在100小時的地面戰中,第7軍團與第18空降軍團的M1A1妥善率高達90%,其中第七軍團的第三裝甲師300餘輛M1A1在一個晚上推進200km,但沒有發生任何故障。除了歸功於美國有效而完善的龐大後勤體系外,M1A1也以實力證明了自己在可靠度方面的進步。
伊拉克戰爭期間的2003年8月29日,一輛M1遇上了500公斤炸藥再加上榴彈製成的IED,爆炸力掀掉了炮塔,造成乘員兩死一傷,這是它在這場戰爭中流的第一滴血,在此後的戰事中,儘管能看到多張M1被擊毀的慘狀照片流傳,但是大多數是被擊穿側面失去行動能力甚或故障無法拖回,由己軍開火銷毀的。托精良的滅火抑爆系統以及將彈藥統一放於隔艙以減小側面彈藥投影的福,所有被反坦克彈藥擊中的M1無一出現彈藥殉爆而掀飛炮塔,目前僅僅有的五例彈藥殉爆炮塔炸飛人員全滅的坦克是被數枚152毫米炮彈製成的IED造成。
另外,7輛M1A1在巡邏時被RPG摧毀。
而據海灣戰爭的損失經驗,幾乎全部命中側面的紀錄都是在進攻伊軍陣地時,而大多數擊中的都是車體,可見在進攻時遇到開火的距離相對較近而此時車體相當暴露,敵彈很易擊中車體,因此將彈藥集中於炮塔後部比T-72式的散放在車體和裝彈機和炮塔後部的各處來,更能減少彈藥被擊中機率。另據2003年6月20日《簡氏周刊》,美軍遇到過一次一輛M1被擊中炮塔彈藥艙引發殉爆的事例,是排爆門挽救了乘員的生命。有一輛M1被無後座力炮擊中後部油箱,無法滅火只得棄車,然後乘員在車裡撒了油和機槍彈,將炮彈艙打開扔了幾顆燃燒手榴彈,但該車外觀仍然完整,最後動用小牛導彈銷毀。
M1在伊拉克戰爭中的最驚人例子是在巴格達南面數輛M1與7輛T-54在50米距離上對戰,結果美方無損失。到2005年3月,共有180輛M1因為敵軍的關係失去戰鬥力。
M1A2主戰坦克
M1A2主戰坦克
然而在2014年6月起的伊拉克亂局中,伊拉克政府的安 全部隊第九裝甲師裝備M1A1坦克,在7月10日交戰中整個團被伊斯蘭國游擊隊摧毀,至少22輛M1A1和伴隨的51輛M113裝甲車被消滅,對方使用的是土製地雷、RPG和埋伏戰法,可見裝備的戰力與戰術策略和人員質素都有關。但隨著實戰經驗的累積,伊拉克政府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越來越優異。2016年4月,伊軍在奪回希特鎮的戰鬥單靠35輛M1A1撕開伊斯蘭國的防線,炸毀汽車炸彈,幫助伊軍奪回城市的控制權。美軍顧問甚至為其中一個取了一個名為“野獸”(The Beast)的綽號。

使用國家


M1A2 SEP主戰坦克
M1A2 SEP主戰坦克
美國– 8,725輛各型,近年持續升級中
澳大利亞–59輛 M1A1
埃及– 1,005輛M1A1
科威特– 218輛M1A2 降級版
沙烏地阿拉伯– 373輛M1A1以及M1A2降級版
伊拉克– 140輛M1A1(部分落入伊斯蘭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