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朗鎮和村

楓朗鎮和村

和徠村是全縣有名的蜜柚專業村,全村400多戶人家,種了2000多畝蜜柚,總產量達450萬斤以上,單蜜柚一項收入十萬元以上的農戶有幾十戶,靠種植蜜柚,村民富起來了。看今朝,在幫扶單位支持下,該村籌集了200多萬元,清理了800多米長的河床,拆去80多間廁所、豬舍和廢棄危房,展現眼前是新農村建設中的秀美家園。和村不斷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將進一步擴大蜜柚種植,並輻射帶動周邊村,建設萬畝蜜柚公園,著力發展農業經濟和旅遊經濟,致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錄

正文


楓朗鎮和村
楓朗鎮和村
大埔縣楓朗鎮和村,與福建省平和縣九峰鎮、潮州市饒平縣上善鎮相連,是二省三縣的交界結合部,堪稱大埔“徠東大門”。和村在老一輩里又稱"羅村",全村都是統一鄧姓(嫁進來的除外),由三河遷楓朗溪背坪遷入,現傳至25世,2135人,為大埔最大的鄧姓村莊。和村是全縣有名的蜜柚專業村,全村400多戶人家,種了2000多畝蜜柚,總產量達450萬斤以上,單蜜柚一項收入十萬元以上的農戶有幾十戶,靠種植蜜柚,村民富起來了。
——美化村容村貌,建設秀美家園。2010年以來,廣東省建工集團籌集資金200多萬元,完成多條自然村的道路硬底化工程,解決了附近1000多人出行難問題,並在全村主要道路安裝50多盞路燈;修建垃圾處理池和購置垃圾桶,並安排人員定期進行清理,有效改變生活垃圾隨意堆放,污染環境的陋習。亮化凈化和村,讓革命老區變身秀美新村。村中央,正在建設的一溪兩岸、文化廣場格外吸引眼球,豐沛的溪水自上饒鎮永善村流入,新砌的堤岸不日便可完工;堤岸
楓朗鎮和村
楓朗鎮和村
上,早已鋪下了鬆軟的泥土,準備栽種花木,擺放石凳;佔地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位於公路對面,這裡將建設露天舞台、健身器材及配套綠化設施,打造農村居民的文化健身休閑場所。昔日,村民長年累月往溪里扔垃圾,河床被堆得老高,甚至在河床上種蔬菜、果樹,原本寬闊的溪面只剩下涓涓細流。看今朝,在幫扶單位支持下,該村籌集了200多萬元,清理了800多米長的河床,拆去80多間廁所、豬舍和廢棄危房,展現眼前是新農村建設中的秀美家園。
——建萬畝蜜柚園,增加農民收入。勤勞智慧的和村村民,把600多畝耕地和1萬多畝山地發揮到了極致,經過10多年不懈努力,種下了近4000畝蜜柚和1000多畝青梅。每年春季,滿目蒼翠的和村變成潔白“花海”:梅香四溢,柚花醉人,過往遊客忍不住停車觀望,爬上小山坡,依戀在果樹間,沉醉在花香里。到了青梅、蜜柚採摘季節,和村更是熱鬧非凡,潮州、福建和大埔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採購嘗鮮。近年來,和村依託大埔縣順興種養集團為龍頭帶動,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成為廣東省最大的出口柚果加工企業的有機蜜柚生產基地,生產的有機蜜柚更是遠銷歐盟。和村不斷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將進一步擴大蜜柚種植,並輻射帶動周邊村,建設萬畝蜜柚公園,著力發展農業經濟和旅遊經濟,致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如今,該鎮已請專家對萬畝蜜柚公園的建設進行科學規劃。
——扶貧“雙到”滅窮根,建設和諧幸福新村。和村是典型的革命老區,山多地少,備受貧窮困擾。2009年,該村13個村民小組426戶中共有貧困戶90戶,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僅5000元。省建工集團幫扶該村后,先後投入53
楓朗鎮和村
楓朗鎮和村
0多萬元,在建設新農村的同時,不斷完善脫貧思路,幫助農戶發展種養,進行保障幫扶、安居幫扶、智力幫扶和技能幫扶,有效掐滅貧窮根。據統計,該集團為全村貧困戶66人購買了最高檔養老保險,是全縣最早完成,也是全縣唯一將購買養老保險範圍擴大至57歲以上的村。同時,該村還分別入股梅州市同仁柚果出口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楓朗鎮水電站各50萬元,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如今,該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由原來的5000元增加到了10萬元,種植戶年平均增收近萬元,人均收入五年來增長了63.7%,從4398元達到了7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