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樵

八極拳師

劉雲樵,生於1909年(宣統元年)農曆2月12日,河北省滄州集北頭村(今屬南皮縣)人,字笑塵,人稱小霸王。

八極拳代表人物李書文的弟子,精通八極拳、螳螂拳八卦掌。創辦武壇,對八極拳在台灣的推廣有很大的貢獻。

於1992年元月24日在台灣去世,享年84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書香傳家

劉雲樵家中世代書香傳家,他生於1909年農曆2月12日,因為從小身體不好,五歲起,由家中僕人張耀廷教導他迷蹤拳,以求強身。他曾經讀過兩年私塾,在滄州高小就讀。八歲時,父親劉保沂邀請八極拳名家“神槍”李書文,到府教拳。李書文當時在京津一帶名氣甚大,但因他曾在劉保沂部隊擔任教習,與劉保沂熟識,因此才能請得動他。李書文教拳認真嚴格,劉雲樵經常因此受傷,但也打下了他在八極拳及披掛掌上頭深厚功力的基礎。

四處闖蕩

劉雲樵20歲時,父親原來想讓他到朝陽大學法律繫念書,但是劉雲樵拿著學費,跟著李書文四處闖蕩。
1931年,李書文應李景林的邀請,到山東國術館擔任總教習,劉雲樵隨行。當時,李書文另一名弟子張驤伍,正在山東黃縣負責維持治安、肅清煙毒、清剿土匪,李書文帶著劉雲樵前去拜訪。劉雲樵在這時候初開始展露頭角,連連挫敗數名前來挑戰的武師,得到“小霸王”的稱號。李書文在黃縣居住時,張驤伍曾經表演昆吾劍法,請李書文指正,編成昆吾劍二路套招。劉雲樵跟著張驤伍,學會了武當劍術、青萍劍法以及昆吾劍法。
1931年底,李景林過世,李書文讓劉雲樵跟著張驤伍,自己繼續雲遊。劉雲樵在張驤伍處待了兩年多的時間,期間曾經從當地螳螂拳名家丁子成習六合螳螂拳,在宮寶田前來做客時,向宮寶田學習了八個月的八卦掌,但沒有正式拜師。在李書文死後,劉雲樵返回家鄉。
1936年,在天津擊敗關東軍劍道師範太田德三郎,因而得到國民黨情報單位的注意,吸收他成為情報人員,負責暗殺。

從軍報國

民國26年(西元1937年),劉雲樵報考陝西鳳翔的黃埔軍校七分校(第十五期),正式從軍報國。
民國28年(西元1939年),正式畢業。在等待分發的期間,因打獵,誤傷軍校校長,被逮捕下獄。經西北長官胡宗南將軍訊問,因劉雲樵回答:“國家正在危急之時,願上第一線光榮戰死沙場。”得到他的嘉賞,因而無罪,獲少尉官階,至太行山與日軍作戰,多次受傷,因功擢升連、營、團長。

受傷被俘

民國29年(西元1940年),受傷被俘,關在山西運城戰俘營。劉雲樵以其機智及武功,趁隙逃出,游過黃河,逃回後方。並因此大病一場,在西安療養。此後加入情報單位,多次深入敵後進行暗殺,曾經有傳言認為他即是傳說中的“天字第一號”、“長江一號”,但是並沒有得到劉雲樵的證實。

退至台灣

劉雲樵像
劉雲樵像
民國38年(西元1949年),隨國民黨政府撤退至台灣,曾任職國防部人事次長室、聯勤總司令部等部門。服役期滿之後,劉雲樵以上校階退伍,在台北景美家中賦閑了兩三年的時間。
1967年,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侍衛室準備進行改組,經其軍校同學孔令晟將軍的推薦,得到蔣介石召見后,在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侍衛室擔任安全顧問,並教授侍衛八極拳。之後在蔣經國舉辦的“聯指部拳術師資訓練班”中擔任教練,訓練了四期學員,其中包括蔣經國衛隊的七海警衛編組。
致力於使國人認識正統國術,提倡傳統武術的傳承,發揚中華文化固有的國粹,提高國人習武之風氣,1968年曾被請到馬來西亞舉行的“中國武術表演大會”,后更於台灣創辦武壇,以發揚八極拳,併發行《武壇雜誌》。
1992年元月24日卒於台灣,享年84歲。

個人作品


文章

八極拳(劉雲樵著)
八極拳(劉雲樵著)
劉氏論武之文,散見《武壇》等雜誌,未結集。

書籍

《八極拳》一書,有台、港二地之中文版,及在東京日文版行世。
《昆吾劍》,分上下冊,己殺青。
《劈掛掌》則在校閱定稿中。武壇諸弟子札記之嘉言懿訓,早已積成卷帙,頃亦在分立門類,排次整理之中也。
《八極拳術述要》
《八極拳訓練教材》

個人語錄


一、上山集訓雖然辛苦,卻是一項很好的人生體驗。練拳能使身體健康,強健的體魄,方是學業、事業的基礎。練好身體,不只自己精神愉快,也使父母欣慰。
二、國術追求目標首在「正心修身」,故能培養定力、耐力;當然,練拳的好處不是一時可看得見,日積月累之後,便知其效果。
三、練拳產生問題時,必須多想多問,大家彼此砌磋琢磨才有進步。
四、練拳能調整生理,包括筋骨肉,但絕對不要過度逞強,以免傷身,甚至走火入魔。
五、練拳乃為「發泄」的好方法。心情不佳時,則可打打拳,發發勁,對空揮拳,散到鬱氣,便能心平氣和。
六、練拳有時要發發聲,發生部位有二:一是丹田,一是肺部,「哈」聲發自丹田,「哼」聲發自肺部。
七、到了山上,務必萬念俱消,全神貫注於練拳上,練拳時必須莊重,休閑時必須活潑開朗。
八、吾人必須每天保養三個地方:頭、腹、腳。
(一)頭要冷,及冷靜。
(二)腹要空,不要過飽。
(三)腳要暖,時時要活動。
九、人是一個小宇宙。一日三餐有如四季。早餐要吃得好,如春季種籽萌芽,需要充分的養份供給生長。午餐要吃飽,如夏季活動量大,需要充分的食物供給;晚餐要吃得少,如秋季稻麥已熟可收割,需要量減少。或晚上根本不吃食物,如冬季,冬藏,萬物很少有活動。
十、練拳要穩,一招一式不可馬虎。從練拳中體會出眼隨手走,手隨腰轉,步隨身換。
十一、五臟為人身最脆弱部份。五臟:心、肝、脾、肺、腎。五臟配合五行,於拳套中就是:心火沖,拳向上;肝木擴,拳向外張;脾土捅,如馬步弓捶;肺金縮,拳內收者;腎水沉,拳下打。應用於拳套時,每一動作皆發一個勁道,才能達到致敵效果。
十二、練拳必須合乎生理及力學,合乎生理就是內臟平穩定位,合乎力學就是依照發勁力學原理。

人物評價


總評

綜觀劉氏武學,除楊氏太極拳與六合螳螂拳,以性情不近,習而未深,宜置不論外,其太祖長拳式多而慢,有「撐慢拳」之說;動作古樸、深沉飽滿,與戚氏拳經之圖片,實多類同;而與直魯豫三省無慮五七種之太祖長拳不牟。
其迷蹤則計頭二三套。頭套「迷蹤架」,有對打;二套又名「十面埋伏拳」,亦有對打;三趟全系單招,以習實用。此又與河北、山東等地,各門各式迷蹤、燕青之內容,大不一律者矣。
至於其八極、劈掛,盡得神槍李晚歲之學。非唯與他系之技法不一,既與李氏早年、及中年之所傳授,亦有出入。據此不同,實可觀見李氏一生之演化過程,而妙悟個中精義之所在也。
八卦掌法,門門不同。而膠東宮氏一支,劉氏幾得其全傳——蓋宮氏因人設教,實無絕對之程序。其妙處在有層次、有方法,循循善誘,引人入勝。以故劉氏之八卦,於循序漸進、如升梯階之套路若干而外,更有基本、有功法、有輔助之器材,及八卦獨門之兵刃也。
劉氏之刀,自幼以太祖門之夜戰刀奠基功,而極肆其藝於劈掛刀。與鄉人刳木為刀,以練刀盤、及刀把之技。今世尚能真用柳葉刀之刀法特性,而不與其它刀式、刀法混為一談者極罕見。而劉氏在台上課所用之櫸木刀,以生膠為盤,能保存柳葉刀法之真意。
世今人多知景林神劍、技高法深,而不知實出昆吾之術。景林以提倡武術為職志,然於昆吾劍法,終生秘之,不輕示人。劉氏初得此技於驤伍,習而好之。以按吳殳《手臂錄》中之《劍訣》一詩,如水入水,信系古方。然李氏見而鄙之。以為景林做官之輩,何來苦功?而苟無功力,則再好亦是空談。因命驤伍試劍,每每一擊徑奪其劍於地。於是親為劉氏剖析,不改昆吾套路,而每式另設發勁之法。造就劉氏之劍,如虎添翼。有單招、有套路、有用法、有發勁;使吾華劍法薪傳,得獲完璧。
劉氏常謂:八極一名,想系讀書好學之士所題。早先在鄉,土名就叫耙子;以其組拳空握,有類農具之故也。而戚氏拳經,著錄天下名拳,有謂巴子拳棍者,正是此物。劉氏之八極棍法,身長八尺,挾把穿梭,並無套路。先習單練,再作對打。招招實用,招里藏招,古戰陣之陳法也。
大槍為李氏生平得意負譽之神技,劉氏實承其學。每晨授教,始以基功單招,而經以小纏、車輪。手臂青紫憤然,終歲無完膚!以故劉氏槍法精絕,不可方物。攻則貼桿深入,守則見肉分槍。非唯執此一藝,更化槍法入諸器,諸器皆妙。「槍為百兵之祖」,於是處得其註腳。
走出國門,傳向世界,是當代八極拳發展的重要成就。在這方面,流寓台灣的幾位滄州籍八極拳家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尤以劉雲樵功勞卓著,令人感佩。

後人紀念


書籍

《大內八級拳劉雲樵大師逝世十周年紀念》
ISBN:9573021137
作者:金立言策劃
出版社:台北:逸文出版公司
年份:2001
頁數和開本:108頁; 26cm
《笑塵武集》
出版社:空缺
出版日期:2007.08
語言別:繁體中文
開本:14.5cm × 21cm
圖書目錄:
卷一:簡介篇
劉雲樵大師簡歷
劉雲樵大師年表
劉雲樵大師一生的傳奇
卷二:拳經篇
誠意論、自然論、乾坤論、太極論、陰陽論、養炁還元論、拳景論、松靜論、運勁論、纏勁論、神韻論、調息論、八卦基本掌論、劍法微言、八極拳歌訣、八卦掌歌訣、八卦硬掌歌訣
卷三:拳論篇
提倡國術摒棄私見、太極拳致用說、談太極拳、精氣神、談氣、從練氣看中國武術的特性、論誠意與內家氣功、答客問、與青年談國術、開啟武學的大門、真正的武術哪裡去了、國術應走的方向
卷四:傳記篇
鴨子掌魏三傳、神槍李書文傳、宮公寶田傳、習槍記、六合螳螂拳序、螳螂拳傳承及其他
圖冊
圖冊
卷五:拳譜篇
八極拳、劈掛掌、八卦拳、迷踨拳、器械譜、武壇相關拳系
年份: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