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旒

冕旒

冕旒(miǎn liú),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表示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後的玉串。出自《士冠禮》疏引《世本》。

簡介


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旒
冕旒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引證解釋


1、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頂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見《周禮·夏官·弁師》。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牛亨 問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綴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清 袁枚 《新齊諧·蔣太史》:“王年三十餘,清瘦微須,冕旒盛服,執笏北向。”
2、專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南朝·梁·沈約 《勸農訪民所疾苦詔》:“冕旒屬念,無忘夙興。”
唐·韓愈 《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昨者京師至,嗣皇傳冕旒。”
明·沈鯨 《雙珠記·奏議頒赦》:“若奏若啟,達群意于冕旒。”
《西遊記》第十回:“靜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
胡適 《<鏡花緣>的引論》四:“他(武則天)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

形式介紹


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綵線穿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誌。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歷史沿革


語出:《士冠禮》疏引《世本》:黃帝作冕旒。

人物


《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獻帝,頌魏公曹操功德,極天際地,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獻帝即令鍾繇草詔,冊立曹操為魏王。曹操假意上書三辭。詔三報不許,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銀車,駕六馬,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於鄴郡蓋魏王宮,議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