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淦
中國台灣地區原領導人
嚴家淦(gàn)(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乳名雨蓀,字靜波,號蘭芬,江蘇吳縣人,台灣地區前領導人。
少時曾就讀於木瀆小學,1926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31年任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材料處長。1939年調任福建省政府建設廳長、財政廳長,因設計推行“田賦徵實”制度,名噪一時。1966年被任命為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兼“行政院院長”,后蔣介石去世,接替其完成領導人任期。
嚴家淦執政三年,除了扮演“憲法”上的“元首”角色外,對於重大決策決定,都與蔣經國密切協商。他小心謹慎,本分地充當好“過渡總統”的角色。在執政三年裡,名在嚴家淦,權在蔣經國,這種“嚴蔣體制”使無為和有為得到了絕妙的結合。
嚴家淦
,嚴淦台灣省政府財政廳。 調籌備設政院援運委委。協助陳誠,主持“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以穩定台省金融。1950年復為陳誠擢任“經濟部長”兼“美援會”副主任委員,嗣任“財政部長”,初建財經班底。1954年,嚴家淦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主持台灣省政3年。 1956年4月,台灣當局創立了“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嚴家淦任主任,蔣經國任副主任,主持實際工作。1957年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美援會”主任委員,“經濟安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次年回任“財政部長”。
“政院”
1963年12月,國民黨中常會討論“行政院”改組問題時,蔣介石提出了換人方案,同意陳誠的請辭,並提名嚴家淦,繼任“行政院長”。是年,嚴家淦上任“行政院長”,兼任“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1963年12月14日,國民黨中常會,正式通過了嚴家淦“內閣”組成名單。嚴家淦代替陳誠,為“太子”登基擔負起了“護航”的任務。
1964年3月,嚴家淦提名蔣經國為“國防部”副部長併兼任“政務委員”。是年,大陸經濟全面好轉,同年爆炸了原子彈,兩岸強弱懸殊更大。嚴家淦對外稱,“中共核爆炸絕不影響反攻大陸政策”。
1966年被蔣介石擢為“副總統”,仍兼“行政院長”。
1967年兼“國防研究院”副院長,長期主持台灣財經事務,策劃和制定多項重大財經法案,為台灣經濟建設的主要設計師之一,財經系統也成型壯大。
嚴家淦
1972年再度當選“副總統”,“行政院長”則由蔣經國接替。
1975年4月,繼蔣介石之後出任“總統”,旋即領銜推舉蔣經國出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暨中常會主席,拱手將最高權力轉移至蔣經國手中,時稱“蔣嚴體制”時期。
在嚴家淦擔任“總統”的3年中,除了扮演“憲法”上的“元首”角色外,對於重大決策決定,都與蔣經國密切協商,共謀解決之道,使政治體系的運作,並不因權位的名實不符而生齟齬之感。嚴家淦登上“總統”寶座后,沒有人歌功頌德,他在蔣介石生前是默默無聞的“副總統”,蔣介石死後又成了默默地“總統”。他小心謹慎,本分地充當好“過渡總統”的角色。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名在嚴家淦,權在蔣經國,這種“嚴蔣體制”使無為和有為得到了絕妙的結合。因此,當一屆六次“國民大會”前些天,嚴家淦以國民黨中常委的身份給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寶樹寫了一封信,提名蔣經國為國民黨第六任“總統”候選人。
讓位於蔣經國
1978年1月7日,國民黨中常會舉行臨時會議,同意嚴家淦建議,決議向十一屆二中全會提案,提名蔣經國為第六任“總統”候選人。對於嚴家淦的讓位和提名他為“總統”候選人,蔣經國也表示感激之情,稱讚嚴家淦。蔣經國在讚揚嚴家淦的同時,制訂並通過了“卸任總統禮遇條例”。根據此規定,卸任“總統”享有7項待遇責任:邀請參加“國家大典”;依現任“總統”月俸按月致送終身俸;供應房屋及其設備;供應交通工具;供應處理事務人員及事務費;供應保健醫護;供應安全護衛。嚴家淦卸任后,蔣經國對他一如既往,仍予以重任,由嚴家淦主持黨內若干重要會議,並就重大決策徵詢嚴的意見。1978年5月,嚴家淦卸任“總統”,任中常委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國民黨元老身份提供建言。1978年7月,蔣經國核定由嚴家淦繼續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會長。同年10月,國民黨中常會決定以嚴家淦為召集人,成立由7名常委組成的“提名審核小組”,負責對參加增額“國大代表”、“立法委員”黨籍候選人審核、提名。1979年,嚴家淦被推為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1986年3月任“十二人革新小組”召集人,對政治革新要務進行研議。同年因患腦溢血住院,從政壇隱退。1993年12月24日晚10時,嚴家淦因心臟衰竭,病情轉危,經急救無效而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終年88歲。
嚴家淦先生故居
嚴家淦先生故居
因實際持有單位台灣銀行對古迹維護方式及見解不同,該古迹連同周邊附屬建物於1993年後嚴重荒廢。為此,台北市與台灣地區“內政部”文化古迹維護機構特地研擬相關方針,並設立“國定古迹”嚴家淦故居管理維護推動小組,希望能將此古迹以最適當的方式保存。
興建背景:
嚴家淦故居前身為台灣銀行董事長配住宿舍,為台灣日據時期的1915年所建造。台灣銀行為台灣日據時期,主管台灣金融貨幣與企業貸款的主要銀行。而做為該銀行董事長宿舍的該三層樓洋樓為維多利亞式住宅,外觀呈白色典雅的簡潔風格,屋頂有其急斜尖塔,入口處突出門廊。屋內則多為木造隔間,樓上樓下,以中央木製樓梯連結。1920年,建物主體東側增建日式木造房舍,成為一日西式並存建物。
“國定”古迹:
1978年嚴先生卸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職務,但仍居住該官邸。直至1993年他去世后,產權才回歸台灣銀行。該洋館建物因位居博愛特區及中興寓所附近,為了安全考量,由“台北總統府”經手管理,不過所有權仍歸台灣銀行所有。而該銀行於接手后,本有意立即加以拆除改建,但遭到部分學者團體與台北市文化局的反對。為避免銀行倉促拆除該建物,台北市政府於2000年將其洋樓指定為市定古迹。並在2002年,再由台灣地區“內政部”認定其為“國定”古迹。
即使指定為“國定”古迹,但因為管理不善與年久失修及歷經多次地震等因素,該建物呈現危樓狀態。2005年12月,為了搶救該古迹,台“行政院”特地以緊急防護鋼棚架保護該古迹,並積極尋覓可供合作的民間團體代為經營管理。
嚴家淦在大陸的花園
嚴家淦花園是大清光緒二十八年轉讓給嚴家 淦先生的祖父、木瀆首富嚴國馨,是一座江南著名的私家花園,布局得體,曲折幽深,頗具特色,佔地十六畝。毀於抗戰時期。後來經過修復,吸引了海內人士慕名光臨,創下了大量收入。
前來參觀的人在這棵玉蘭樹掛滿了吉祥物。
嚴家淦與其妻劉期純結婚70年,育有五兒(嚴雋榮、嚴雋森、嚴雋同、嚴雋泰、嚴雋建)、四女(嚴雋華、嚴雋菊、嚴雋芸、嚴雋荃),內、外孫二十一人,內、外曾孫三人。
原上海市副市長、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嚴雋琪是其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