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三人行

2011年江平 、劉新執導電影

《真情三人行》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江平和劉新執導,牛犇高強郭柯宇徠、謝雨欣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1年中國上映。

該片取材於胡紅一的報告文學《感天動地父子情》。講述了陽陽的母親去世后,父親又身患絕症,兒子以稚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的故事。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陽陽5歲那年,媽媽去澳大利亞留學,不料2個月後遭遇車禍身亡。陽陽的爸爸阿明是個正直的人,可他們家卻很貧苦,陽陽的爸爸阿明怕兒子經不住沉重打擊,強忍悲痛對兒子隱瞞了此事。陽陽上小學讀書認字之後,童阿明便請陽陽的老師於樂以媽媽的口吻給陽陽一月寫一封信,寄到澳大利亞的親戚后再轉寄回中國。陽陽以為媽媽在外留學一切都好,十分欣慰,並按“媽媽”信中所囑去認真學習,成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不料,陽陽10歲生日之際,無意中發現母親去世5年,而且他此時又得知爸爸已是胃癌不治到了晚期。嚴酷的現實使陽陽一夜間長大了,他含著淚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全部責任重擔,在於樂老師和全社會的關愛下,自強自立地踏上了非凡的人生道路。於是,父子、兒子和年輕的女教師三人攜手,同行演澤了一段真善美的人間情感故事。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陽陽牛犇
童阿明高強
於樂郭柯宇
女醫生謝雨欣
蝦球王亞楠
阿婆童正維

職員表


出品人朱永德
總導演江平、劉新
製作人顧國興 、齊德亮 、赫加林
副導演余雙榮 、胡方易、李楨義 、曹亞鵬
監製楊玉冰 、 藍懷昌 、徐仁祥、何丹
美術設計劉維新
造型設計羊蕭 、趙志敏
編劇江平、胡紅一、張晨陽
服裝設計馬丹紅
攝影劉寶貴
錄音孫舉振 
剪輯劉新 、高秀娟、胡方易
道具陳利群
布景師賴東正
燈光師李湛生

角色介紹


  • 陽陽

    陽陽

    演員牛犇

    陽陽是一個品學兼優、門門功課都在98分以上的孩子,在10歲生日之際無意中發現媽媽已經去世5年,爸爸又癌症晚期,他含著眼淚勇敢地挑起家庭重擔。

  • 童阿明

    童阿明

    演員高強

    陽陽的爸爸。陽陽5歲那年,妻子去澳大利亞留學,不料2個月後遭遇車禍身亡。陽陽的爸爸阿明怕兒子經不住沉重打擊,強忍悲痛對兒子隱瞞了此事。而且此時童阿明已是胃癌晚期。

  • 於樂

    於樂

    演員郭柯宇

    陽陽的老師。陽陽的媽媽去世后。她一直假扮陽陽的媽媽跟他通信,她喜歡活潑懂事的陽陽,也愛上了正直廉潔的陽陽爸。但陽陽爸怕拖累她,始終沒有接受。

幕後製作


《真情三人行》成本230萬元,劇組在廣西一地拍攝了1個月,而拍攝、製作則藉助社會力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拍攝時則租最好的設備,請最好的演職員,不拍攝時也不用養人養設備,運行的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徠南通電視台採取了“捆綁式運作”的辦法:以發行權換投資,由二三方共同出資,再劃分發行區域。《真情三人行》江蘇地區的發行由南通台負責,廣西地區發行則交給廣西卓藝,而負責攝製的上海電影集團則包攬全國其他地區的發行。

幕後花絮

• 《真情三人組》拍攝的場地在南寧地委大院的家屬區,居民都是些老紅軍、老幹部。為了不影響這些老同志,每到拍夜戲的時候,所有工作人員就自覺的壓低嗓子,用氣聲說話。遠遠望去,只看到一群無聲而默契地忙碌著,彷彿在做“地下工作”。
• 拍最後一場夜戲的時候,劇組要求演員必須非常激動,用很大的嗓門說話。因為劇組長期以來樹立了良好口碑,高強連“吼”了一個鐘頭,沒有一戶人家“發難”。有的人家乾脆不睡了,扒在窗前當起了場外觀眾。
• 攝影師劉寶貴在拍攝一組鏡頭的時候,為了保住攝影器材,人受了傷,到醫院縫完針,劉寶貴趕回劇組,繼續拍攝進程,大家都叫他“不要命的攝影師”。
真情三人行劇照
真情三人行劇照

獲得榮譽


年份頒獎機構獎項獲獎者結果
2002年新加坡中國電影展真情大使郭柯宇獲獎
2003年中宣部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真情三人組》獲獎
中國電影童牛獎《真情三人組》獲獎
新加坡亞太電影節優秀故事片獎《真情三人組》獲獎
2004年全國人口文化獎故事片獎《真情三人組》獲獎
最佳導演江平、劉新獲獎
義大利烏迪內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真情三人組》獲獎
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真情三人組》獲獎

作品評價


劇照
劇照
《真情三人行》劇情里的感情是真摯、深沉、美麗,真可謂淋漓盡致,令人心顫;更為難得的是,影片在環環相扣地激發起觀眾的情感波瀾中,承載著厚重的思想內涵,滲透著濃濃的人文關懷精神。它是一部貼近時代的 優秀兒童片,藝術地表現了如何關愛孩子,培養孩子自強自立、成為“四有”新人的課題;這又是倡導以德治國的大背景下一部被成人關注的家庭倫理片,急切地呼籲全社會重視建構素質教育的系統工程,詩意地探索著人生的價值,生命的真諦(《電影藝術》評)。
《真情三人行》把人物活動的環境設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這為影片提供了巨大的自然空間和美學空間,既可以利用海濱的自然美景添加浪漫的情調,又可以借用大海的潮起潮落協調藝術的節奏。電影力圖這樣去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也基本實現了這一藝術構想(《廣西電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