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無漏的結果 展開
- 永樂御制神僧傳序及無漏何解
- 唐代神僧無漏
無漏
永樂御制神僧傳序及無漏何解
神僧者;神化萬變。而超乎其類者也。然皆有傳。散見經典。觀者猝欲考求。三藏之文。宏博浩汗。未能周遍。是以世多不能盡知。而亦莫窮其所以為神也。故間繙閱。采輯其傳。總為九卷。使觀者不必用力於搜求。一覽而盡得之。如入寶藏而眾美畢舉。遂用刻梓以傳。昭著其跡於天地間。使人皆知神僧之所以為神者有可征矣。用書此於編首。概見其大意雲爾。
永樂十五年正月初六日。
末學以解脫道與佛菩提道兩方面解說一下無漏的內涵:以二乘解脫法來說,無漏就是相對有漏,也就是煩惱不在現行、出生了,而二乘的煩惱主要有二:見惑與思惑,或者歸納為五上分結與五下分結。不管是歸納為見思惑或者五上五下分結。此煩惱都是障礙眾生出離生死的主因。因為這些煩惱不斷,貪瞋痴煩惱種子就會不斷地流住出來(有漏),令眾生生死苦惱、無法出離六道流轉。而斷除了見思惑--也就是我見與我執,就可以令行者不再愛樂自我的身心,因此對於三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愛就斷盡了,對於自己的存在也不再有絲毫喜樂--我慢已滅,因此成就了無漏的解脫--生死已辦、不受後有。然而以大乘法來說,解脫道阿羅漢的無漏其實還是方便說,因為斷盡我見與我執,只是讓貪瞋痴煩惱種子不再現行,然後願意滅盡自我,徹底地讓污染種子不再現行,因此不會再受輪迴。然而大乘法必須連煩惱種子也斷盡,而不是只斷現行,這樣說大眾難免會有所誤會,誤以為阿羅和以外道修禪定者都只是讓煩惱不現行,茲說明如下:外道如果修四禪八定,具足非想非非想定者,已經降伏三界貪,然而因為我見未斷,依然認取非想非非想定中,微細的意識心為真實我,此定境中的意識,不會反觀自己,因此不會覺得自己有存在感,而且有非想非非想定者,已經不再執著色身,因此讓修此定的行者誤以為這就是涅盤,然而這依然是錯認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極細意識為涅盤,所以當天幅已盡,依然流轉生死。阿羅漢則不然,阿羅漢大致可分為兩種,慧解脫與俱解脫。慧解脫者,並無四禪八定的禪定功夫,然而依著佛語,精進思維觀察五陰自我的虛妄、無常,而確認意識不是真實不壞的我,而斷除意識為我的我見,然後繼續深入觀察,依依確認六根、六塵、六識的無常並依依觀察而無所遺漏,斷除對於五陰十八界的執著,因此斷除五上分結中極難斷的我慢--對於自己的存在還有一絲毫的喜悅就是我慢。因此自知自證,舍報以後不受後有。然而此阿羅漢本身沒有禪定功夫,在斷除我執以後,最多發起初禪乃至二禪(斷盡我執一定離欲,因離欲功德必然發起初禪),因此此阿羅漢有時候若遇到他人瞋罵誹辱時,還是難免因為煩惱習氣種子未斷盡,而起微細瞋行。俱解脫者,已經具備四禪八定之功夫者,聽受佛語,知道非想非非想定中之微細意識也是無常之法,而當場現前觀察,即能當下斷除我見,而取證俱解脫阿羅漢。此阿羅漢同於慧解脫的地方,都在於知道生死流轉的主因就是愛樂五陰自我,特別是能知能覺的意識我,因此不再喜愛意識我的存在,舍報后不在出生中陰身,也不受後有,斷除生死輪迴的流轉。然而阿羅漢除了斷除對於五陰十八界的執著外,還必須信受佛語,相信滅盡自我后,依然有常住不滅之涅盤:真實、清涼、無煩無熱、恆、不變異。相信一切眾生皆有此本住法--如來藏。如此才不會畏懼滅盡自我是斷滅空無。以上略說二乘解脫之無漏,唯是斷除我執與我見令貪瞋痴等煩惱種子不再起現行。而大乘法則不同,除了斷除我見與我執外,還必須斷除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種子隨眠,以及斷盡無量無邊的所知障上煩惱。這都不是阿羅漢辟支佛所能思維臆測的境界,而菩薩入初地以後所進修的根本禪定,也都遠勝於外道阿羅漢所證。因此菩薩乃至成佛,所證之無漏境界才是真實、究竟。
【無漏[《神僧傳》卷第八]】
釋無漏。姓金氏。新羅國王之次子也。少附海艦達於中華。欲游五竺禮佛八塔。既渡沙漠涉於闐已西。至蔥嶺入大伽藍。其中比丘皆不測之僧也。問漏攸往之意。未有奇節。而詣天竺。僧曰。舊記無名未可輒去。此有毒龍池可往教化。如其有驗方利涉也。漏依請登池岸。唯見一胡床。乃據而坐。至夜將艾雷電交作。其怪物吐氣。蓬勃種種變現眩曜無恆。漏瞑目不搖動。久之乃有巨蛇驤首於膝上。漏悲閔之極為受三歸而去。復作老人形來致謝曰。蒙師度脫義無久居。吾三日後舍鱗介苦。依得生勝處。此去南有盤石。是弟子舍形之所。亦望間預相尋遺骸可矣。漏默許之。又曰。必須願往天竺者。此有觀音聖像。禱無虛應可祈告之。得吉祥兆可去勿疑。漏乃立於像前入於禪定。如是度四十九日。身嬰虛腫略無傾倚。旋有鼠兒猶彈丸許。咋左脛潰黃色薄膿可累斗而愈。漏限滿獲應。群僧語之曰。觀師化緣合在唐土。心存化物所利滋多。足倦遊方空加聞見不可強化。師所知乎。漏意其賢聖之言必無唐發。如是卻回。臨行謂漏曰。逢蘭即住。所還之路山名蘭。乃馬前記遂入其中。得白草谷結茅棲止。無何安史兵亂。肅宗訓兵靈武。屢夢有金色人念寶勝佛於御前。翼日以夢中事問左右。或對曰。有沙門行跡不群居於此山。恆誦此佛號。召至。帝視之曰。真夢中人也。及旋置之內寺供養。累上表章願還舊隱。帝心眷重。未遂歸山。俄雲示滅焉。一日忽於內門右闔之上化成雙足。形不及地者數尺。閽吏上奏。帝乘步輦親臨其所。得遺表乞歸葬舊隱山之下。即時依可。遣中使監護送導。先是漏行化多由懷遠縣。因置廨署。謂之下院。喪至此神座不可輒舉。眾議移入構別堂宇安之。至今真體端然曾無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