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村

北京市密雲區太師屯鎮城子村

城子村隸屬於北京市密雲區太師屯鎮,位於太師屯鎮鎮域北部,西南距區政府40公里。有村民160多戶,460餘人,村域面積2.38平方公里。

該村地處潮河主流南岸丘陵地帶,東西南三面環山,村落呈長方形。村內有城子古城遺址,據資料記載,該城遺址始建於遼代,於城子村四周的山上,隨山就勢,每邊長約500米,周長2000米,城門結構不詳。遺址上遺露古井一眼、石臼一個,曾出土過大鐵鍋、漢、唐磚礫及陶片等物,目前四周城基已蕩然無存,只有東牆處尚能看到一點夯土層。

簡介


城子山場資源豐富,經濟以林果業為主,2002年該村大力發展酒用葡萄的種植,現有葡萄100餘畝,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經濟增長點。
2006年,城子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於村域環境綜合治理、改善衛生條件、增加村民文化娛樂場所等建設,硬化村內兩條主街道和12條衚衕,共1.25萬平方米,村內硬化率達到98%;對村內廁所進行改造,使91%以上的村民用上衛生廁所,並對 150戶村民安裝了太陽能、搭建了節能吊炕;安裝路燈50盞,主街道、衚衕全部亮化;為保證村民飲用水安全,對村內飲用水源進行整改,使全村實現了統一集中供水;建村級健身公園兩處,為村民休閑、健身提供了場所,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當年,實現人均純收入6000多元,被評為市級文明生態村。

城子村村名的來歷


據《北京市密雲縣地名志》記載,關於城子村村名的來歷,一直流傳著兩種說法,其一,遼時,遼將肖銀東曾在該地建城安營,得名“城子”,至今。
相傳,公元1101——1110年,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皇帝時,他的皇后肖娘娘就是今太師屯鎮城子村人。據附近的老人說,原來這裡叫肖家村,住幾戶姓肖的。有一家夫妻在四十歲出頭時,生了一個俊俏的姑娘,長到十五歲時,已是如花似玉,相貌出眾。當時正好耶律皇帝選娘娘,這位美貌的姑娘,一級一級被推舉到皇宮,一眼就被皇帝看中了,後來又成為了正宮娘娘——肖太后。
自從肖姑娘成了遼國皇后以後,各級州官府縣大老爺頻繁來往肖家村,當然州官府縣的大老爺們意識到,皇后村總不能散散落落的這個樣子吧,所以為之建造一座像樣的城池。從這時起,這個至今只有百餘戶的小山村就以“城子”相稱,時至今日,人們都叫它“城子”村。
人們都知道,肖太后在遼帝面前很是得寵的,她曾從垂簾聽政到前台執掌政權。城子村是不是出了那位肖太后?有待考證。但如果真有其人,那麼在她的娘家建築一座城池那是完全可能的。
其二,古代有一座娘娘廟,圍牆高似小城,得名“城子”。
村裡的老人回憶,在村子西南的山丘頂上,原有一座娘娘廟,香火鼎盛,不僅本村,周圍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會到廟裡拜祭。
資料記載,該村娘娘廟建於清順治二年,原廟座北朝南,有山門殿、正殿、東西配房等建築。現該廟已塌毀,何年塌毀不詳,現殘基已無,只有磚頭瓦礫地面可見。在廟東南山腳下原有戲樓一座,遺址東西長50米,南北長70米。根據戲樓的規模可見,城子村曾熱鬧一時。

城子村干河灘


城子村地處潮河南岸1公里,東靠安達木河,與桑園村隔河相望,兩村相距三華里,中間隔此安達木河。奇怪的是,此河中間有一段干河灘,河灘的上游往下游流著嘩嘩的水流,當水快要流到沙灘時,就自然消失了,過一段又從沙灘的下邊鑽了出來,所以群眾稱這段河為“干河子”,並由此引出一段傳說故事。
自從城子村出了肖娘娘,桑園村東史莊子的史員外便設法巴結她。史員外家大業大,在石匣以東亦是很有名聲的,只是還沒有皇親國戚。一次史員外大辦酒宴,請肖太后。肖太后乘坐的轎子要蹚過這條齊腰深的河水,前呼後擁的官役和轎夫們站在河邊發愁。肖太后從轎里傳出話來,說不要緊,我有一寶可以叫河水讓路。她拔下頭上簪子往河裡一紮,河水立刻漏下去,水滲幹了,從此這段小河就變成了干河灘。一直到今天,仍是如此,所以附近的村民都信以為真地說,這段干河灘是肖太后的寶貝簪子扎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