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村

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趙廟鎮城子村

城子位於趙廟鎮境內東北角約3千米處(古稱新郪),歷史悠久,早在大汶口新石器父系氏族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現今屬於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趙廟鎮城子村委會下轄自然村。

村莊介紹


蘇秦遊說魏襄王合縱抗秦時說:“大王之地,南有鴻溝、陳、汝南、許、偃、昆陽、召陵、舞陽、新郪。”新郪亦指此地。戰國魏安釐王十一年(前266年)“秦拔我郪丘(今倪邱鎮)”后,西漢興為新郪縣,因郪丘城池盡毀,移治於今城孜。新郪者,新郪丘也。東漢稱宋公國,公即王,俗稱宋王城。宋王城被戰火毀滅以後,當地人在舊城址圍屯兩村,分別叫前城孜和后城孜。因宋王城舊城長期受細水(今名茨河)沖刷,北城牆倒塌,陷一大坑,后城孜又叫城坑孜。而前城孜后演變為城孜。村民居此,開荒種地,繁衍生息,因以名村,一直沿用。
春秋時屬宋邑。楚平王六年(前523年)使太子建居城父(今亳州)守邊。楚昭王二十年(前496年)滅胡(今阜陽),胡與城父皆屬楚地,新郪居城父與胡之中,當屬楚。
戰國中期屬魏。后,復入楚。又入宋。
宋王偃四十七年(前286年),齊與魏、楚滅宋三分而治,新郪復入魏。
漢建初四年(前79年)改封到殷後裔於此地,為宋公國,屬汝南郡。東漢光武建武五年(29年)封孔子十六世孫孔安為殷紹嘉公,建武十三年(37年),改封宋公,其封地稱宋公國。
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建魏代漢,新郪仍舊制屬汝南郡。廢宋公國為宋縣。魏黃初三年(222年)宋縣改屬豫州譙郡(今亳州)。晉、宋、齊沿襲如舊,北魏改置陳留縣,至梁仍為陳留。
元末劉福通紅巾軍起義,占潁州,克亳州,攻項城。新郪古城毀於戰火。
1951年屬太和縣城子鄉。
1958年屬趙廟區紅旗人民公社,茨東初級社。
1983年屬趙廟區張閣鄉。
1992年屬趙廟鎮。城孜村委會下轄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