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伍士
原山東縱隊司令部偵察參謀
郭伍士
1947年,郭伍士從部隊複員,被安置在沂南縣隋家店村,但他對捨命救他的大娘始終念念不忘。
在舊社會,婦女大多沒有名字,祖秀蓮這個名字是張恆軍後來給取的,當時郭伍士只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是張大娘,可群山阻隔,人海茫茫,找到這位張大娘談何容易。
好喝酒的郭伍士想起了賣酒尋母的法子,他找人做了一副小挑子,一頭掛上燒酒、一頭掛上一盆狗肉,就在沂蒙山里轉悠。
郭伍士具體哪一天開始尋母,已經無人知曉;尋母花了幾年時間,也無人知曉。但是院東頭鎮,幾個村子里的老人,依然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經常出現一個操著山西口音的賣酒漢子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郭伍士。郭伍士是山西大同人。他一邊溝溝坎坎地叫賣,一邊逢人就打聽一個叫張大娘的人。有時還鬧出笑話,因為叫張大娘的太多了。郭伍士就結識了好幾個張大娘。
三轉悠兩轉悠,他來到了西牆峪、南牆峪,這些地方都似曾相識,但又不太像。有一天,他走累了,走到了桃棵子村,看到一道一道石頭壘砌的荒塹,看到溝里流著的水,他突然感到鑽心地疼,這個地方撥動了他的敏感神經。
這就是自己受傷的地方。
郭伍士腹上的傷疤近一尺多長。每逢陰天下雨就疼。有一年腿也疼得厲害,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從大腿上取出了一顆完整的彈頭。這彈頭從身體哪個部位打進去的已經記不清了。
撫摸著身邊這些山石,他一點點記起來,就是在山溝里,身中了7彈。
記憶一點點恢復,救他的慈祥母親的面容,一點點清晰起來:圓臉,富態,微笑,頭髮一絲不亂,土布淺藍褂子……他扔下酒擔,蹲在桃棵子村的山路上,心如刀絞。那嵯峨的山石曾經戳著他已經露出來的腸子,慈母溫暖的手曾經撫摸著他的槍眼。
被村民攙扶著,他走到矮矮的小石頭屋子前,眼望著已經鬢生白絲的祖秀蓮時,這個七尺漢子,嘴一咧,還沒出聲,就哇哇地大哭著撲通跪下:“娘啊………”祖秀蓮扳過郭伍士的頭,看看後腦頸上的槍眼,槍眼沒了,那銅錢大的地方,明明的一小片。然後扒開他的嘴,看著他的牙,假牙,像藍鋼筆水染過。掀開他的褂子,肚腹的傷疤深陷進去。祖秀蓮一遍一遍摸著郭伍士的肚子,眼淚滾了出來。
村民七嘴八舌對記者回憶,都說不準年份,大多認為郭伍士找到母親這一年是1956年。
桃棵子村村民張在民對記者說:日本人打郭伍士的槍眼還有一個。他領我們走到村東山坳,在一道荒塹中的一塊石頭上,還隱隱約約有一個雞蛋大小的孔。張在民說,這就是鬼子打郭伍士時,打在石頭上的彈孔,村裡人都知道。郭伍士生前多次指認過。
1984年,郭伍士去世,家人把他葬在了村南的山坳里,後來又遷移到了祖秀蓮老奶奶的墳墓旁,使他能永遠的陪伴著那位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娘。
齊魯網2014年6月9日訊(通訊員 李成臻)由沂水縣委組織部、沂水縣委黨校等聯合拍攝的微電影沂蒙紅嫂《祖秀蓮》近日公映。這對提高全縣黨員幹部整體素質、加強黨員幹部黨性修養,提高黨校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式都具有重要意義,成為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的生動教材,為沂水縣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年初,針對沂水縣紅色教育資源匱乏的現狀,沂水縣委組織部和縣委黨校決定拍攝一部弘揚沂蒙精神的電影,並將其作為黨員幹部培訓的新穎教材。經仔細斟酌,電影最終定名為《祖秀蓮》。二三月份,校領導會同組織部等部門緊鑼密鼓的籌備電影的劇本、演員、裝備等工作,四月份召開新聞發布會並開始拍攝,歷時近一個月,於四月底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