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都村
上上都村
1978年,糧食畝產138公斤,總產7.59萬公斤。 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300公斤。 1975年,人均糧食390公斤,全村收入14.7萬元。
1940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三日)日軍掃蕩進村,殘殺村民1人。
1941年6月11日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6年成立第一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7年投資20萬元建水利工程,擴大灌溉面積13.4公頃。
第一產業新中國建立初期,正常年景糧食畝產70公斤左右,總產4.5萬公斤左右。1978年,糧食畝產138公斤,總產7.59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285公斤,比1978年增長147公斤,總產17.13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577公斤,總產28.7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群眾栽植蘋果,主要品種為紅富士。2000年,全村蘋果園面積13.4公頃,產量10萬公斤,收入16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223萬元,其中農業203萬元,畜牧養殖業收入19萬元,漁業1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僅有生產麻布的小手工業,從業人員15人。1956年,集體辦起粉坊、豆腐坊,規模不大,收入微薄。改革開放后,個體建起食品加工廠,有工人20人。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56人,收入34萬元,其中工業16萬元,建築業1 8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后,村黨支部發動群眾發展第三產業,先後辦起電氣焊部、維修店、商店及飲食服務、運輸業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8人,收入41萬元,其中運輸業12萬元,商飲業15萬元,服務業14萬元。
文教科技1946年,成立上上都小學,時有學生16人。1976年,黨支部帶領全村群眾修建校舍,學校教學設施逐步完善,教育質量逐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9人。人民生活解放前,有許多村民外出討飯。建國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3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390公斤,全村收入14.7萬元。2002年,全村有運輸車56輛、摩托車15輛、電話45部、彩電90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住房面積不足5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擴大到19平方米,街道整齊、寬闊,住房都是大瓦房。集體福利1971年,村合作醫療站建立,村民平常用藥藥費報銷50%。1982年,投資1.2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83年,投資2萬元,村民用上自來水。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5年,姜延緒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37年,成立黨支部,時有黨員3人。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31名。2002年,有黨員26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姜延緒、姜玉珊、姜守信、姜安緒、姜尊緒、姜文國、姜奎興、姜守斌、姜其友、姜波、姜其民、姜愛民。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3月,成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兆緒、姜元緒、姜安緒、姜尊緒、姜文國、姜其民、姜守斌、姜福斌、姜福勇、姜其友。1998年6月起,姜其民復任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