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盲道的結果 展開

盲道

2014年李楊執導的電影

盲·道》是由李楊編劇並執導,李楊、杜函夢主演的犯罪劇情片,於2018年2月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聚焦底層乞討兒童,講述了昔日著名歌手趙亮因為酒駕害死自己女兒,出獄后淪為靠裝盲人騙愛心為生的混子,後來通過救助一名被犯罪集團利用的盲人小女孩來實現靈魂救贖的故事。

劇情簡介


盲人小女孩童晶晶(杜函夢飾)一直被以郭偉(胡明飾)為頭目的犯罪團伙控制下在街頭乞討賺錢。一天,她在地鐵通道里遇到了趙亮(李楊飾)。趙亮是一名落魄搖滾大叔,整天裝扮成盲人進行坑蒙拐騙。童晶晶為了逃脫郭偉殘暴的毒打,她在趙亮的帶領下到了派出所,但民警王莉莉(于越飾)根本找不到童晶晶的家,童晶晶卻說趙亮是她的爸爸,萬般無奈之下,趙亮只好暫時收留她。最終犯罪團伙還是找到了他們,並以晶晶“監護人”的身份把她帶走。趙亮為了弄清楚晶晶和犯罪團伙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踏上了一場未知的行程。
盲道
盲道

角色介紹


  • 趙亮

    趙亮

    演員 李楊

    昔日著名歌手,因為酒駕害死自己女兒,出獄后淪為靠裝盲人騙愛心為生的混子。一天,他在地鐵通道遇見盲女童晶晶,出於善心,他將帶入派出所報警,但民警王莉莉根本找不到晶晶的家,晶晶卻說趙亮是她的爸爸,萬般無奈之下,趙亮只好暫時收留她。

  • 童晶晶

    童晶晶

    演員 杜函夢

    年僅10歲、雙目失明的她被人販子從家鄉帶到了千里之外的大都市。她一直被以郭偉為頭目的犯罪團伙控制下在街頭乞討賺錢。一天,她在地鐵通道里遇到了趙亮,為了逃脫郭偉殘暴的毒打,她在趙亮的帶領下到了派出所。

幕後製作


從該片籌備、拍攝到上映,李楊身兼編、導、演、美術、剪輯五項職責,用了整整10年時間。
因為題材原因,該片在劇本審查階段就經歷了長達一年時間的修改。
拍攝該片時,李楊再度面臨資金匱乏的情況。在諸多主創好友的支持下才製作完成,並歷經了一年零二十天的審查才允許上映。

幕後花絮


李楊拍攝該片的初衷是希望關注處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流浪乞討兒童。李楊將該片片名中的“盲”字,理解為“視而不見即為盲”。他希望將某些“被視而不見的現實”搬上大銀幕。李楊有感而發,花了大量時間研究關於留守兒童、流浪乞討兒童的報道,並親自走訪救助站和福利院尋找第一手的資料,最終創作完成該片的劇本。

播出信息


早期宣傳
2017年4月22日下午,該片作為第7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特邀展映影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特別放映活動,主演杜函夢、胡明和于越等主創人員出席。2018年1月10日,該片發布了首張“衣衫襤褸的盲女晶晶跪地乞討”版海報,並宣布定檔2018年2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1月23日,片方發布了“盲三部曲”導演特輯及“盲系列”海報。
製作公司
盲道
盲道
1.北京鯤鵬星雲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2.旗幟(上海)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中國)
3.北京小馬奔騰影業有限公司(中國) 
上映信息
上映地區上映時間
北京電影節2017年4月22日
中國大陸2018年2月2日 

演員表


角色演員
趙亮李楊
童晶晶杜函夢
郭偉胡明
王莉莉于越
晶晶媽楊華
郭平曹宇
郭偉妻雷毓瓊
妓女吳一含
派出所長劉澤陽
晶晶繼父李申岐
黃大鵬楊棟
古董店老闆楊小勇
趙亮前妻錢多多
趙亮女兒晨媛兒
大爺李顯壽
大媽李友誼

作品評價


該片是一部缺點極其鮮明的作品,鮮明到不需要多麼高深的視角或是專業的分析去對其電影海報(2張)進行讀解。影片本身的劇情、人物、邏輯,都有種種難言合理之處,而技術層面上的攝影與剪輯,也粗糙得完全不像是一位成熟導演的手筆。
最諷刺的一點是,《盲·道》最大的敗筆居然是導演李楊自己的表演。他雖然在外型上讓自己與主人公趙亮相當貼合,但是在整個人物的言談舉止、整體氣質上,卻高度失真。在影片的設定里,趙亮本該是一個粗獷浪蕩、心思狡黠的“社會人”,但是在李楊自己的詮釋之下,卻成了一個留著鬍渣戴著邋遢的假髮,只會借噴髒話來發狠的一個文化人。應當說,除了那張臉,李楊沒有什麼像趙亮的地方,尤其是他念台詞時的語氣與強調,更加讓人瞬間齣戲。同樣的失真,也存在於小女孩杜函夢的表演當中。小姑娘只是空有一個盲人的架勢,但是在涉及撥弄盲杖之外的複雜動作型態時,便僵硬得像是在尷尬地擺拍。
盲道
盲道
兩位核心人物不合格的表演,再加上不時出現得宣講佈道般的說教對白,會讓人感覺像是誤入了一檔法制類節目。可以說,《盲·道》這些過於明顯的缺陷,是導演李楊無法繞開的癥結。這些癥結,大概也不是簡單地用“投資所限”,或是“審查所致”這樣的理由能夠輕易搪塞過去的。

精彩影評


時隔十年後的李楊再一次把自己的鏡頭對準了社會底層,但《盲·道》對流浪乞討兒童的聚焦,絕然未曾料想到會如此平庸,那難見深度的故事,倍感尷尬的配樂表演,十年的時間並沒有能磨礪出又一把利劍,而只是磨平了李楊的菱角才華。作為曾執導《盲井》,《盲山》這樣有著深刻社會意義佳作的李楊,對於這部被稱為是他三部曲之作的《盲道》我可以說是抱有著極高的期待,然而真的看到電影,除了失望之外,更多的還有痛心,在這部電影里再也沒有了前兩部作品中的那股敢於揭露人性醜惡的鋒芒,電影給人的觀感幾乎如很多法制電視電影一樣,看似寫實的語境,所難掩的是電影已然脫離現實的造作。《盲道》的故事以李楊自己擔起主角,飾演窮困落魄的歌手趙亮,假裝盲人在地鐵兜售一些宗教用品,意外與被犯罪團伙控制伙控制乞討的盲人女孩相依為命為引,在電影裡面雖然有著醜惡的黑暗,可已然不再如李楊之前的作品那般露骨,與之替代的使透過一個個沒有真實存在感,扁平的“好人”去展現社會的溫情,但這種講著一口普通話背離真實的說教溫情,不僅充滿了漏洞百出的邏輯缺陷,其儼然也失去了李楊作品最為根本的真實奠基。然而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我仍舊覺得它值得一看,《盲道》並非一部胡編亂造的爛片,它有著眾人皆知的社會黑暗,也有著導演所不變的人文關懷,且看遍中國電影,國內敢於觸碰社會黑暗的作品屈指可數,逼迫年幼的孩子乞討,這種令人髮指的行徑,確實曾真實的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中,然而這麼多年的時間過去了,各種娛樂渣作的甚囂塵上,卻鮮有一部作品敢於去觸碰這一禁區,帶著鐐銬跳舞的李楊,實屬不易。誠然不管從演員還是劇情,《盲道》都是一部難如人意的作品,它的深度遠不及前者珠玉,但從《盲井》到《盲道》,李楊固然沒有了盲之鋒芒,卻仍舊還是做到了不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