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珠

黑石珠

黑石珠,中藥材名。本品為小檗科植物深黑小黑檗的根或莖。拉丁植物名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四季均可採收,除去雜質根去鬚根,莖去葉,洗凈,曬乾。功能主治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濕熱泄瀉、痢疾、黃疸、目赤腫痛、外傷感染。

形態特徵


葉3-4片簇生,革質;葉片長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3-8cm,寬1-2cm,先端短尖,有小尖刺,基部楔形,邊緣具針鋸齒,通常在20枚以下,上面綠色,下面黃綠色,葉脈不顯。花2-9朵簇生,花梗長4-15mm,花黃色,直徑1-1.5cm;雄蕊6,花藥瓣裂;子房上位,具短花柱。漿果短卵圓形,長5mm,深黑色,無粉或稍被粉。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野荒坡灌叢中。

主要價值


用於清熱燥濕葯;瀉火解毒藥;濕熱泄瀉;痢疾;黃疸;目赤腫痛;外傷感染。

採收和儲藏


四季均可採收,除去雜質根去鬚根,莖去葉,洗凈,曬乾。

藥材基源


為小檗科植物深黑小黑檗的根或莖。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泡酒擦;或磨水點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