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瓚
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
張輝瓚(1885—1931),早年投身湘軍,曾留學日本和德國。曾參加護法戰爭,兵敗之後帶殘部赴廣東,所部編為國民革命軍。
歷任副師長、師長。民國13年,張輝瓚兼任湖南省省會警察廳廳長。
奉蔣介石命令進攻中央蘇區時被紅軍俘虜,在群眾大會上被憤怒的農民殺死。
1912年(民國元年)任湖南都督府參謀,北平軍需學校總隊長兼軍事教官,旋赴德國考察軍事。
1916年在天津進行反袁活動。
1917年回湖南參加護法戰爭,任游擊司令。
1918年任湘軍兵站總監,湖南第4區守備司令,任上處決民憤極大的妓院老闆“劉麻子”。
1921年任湘軍第4混成旅旅長、湖南警務處長,與毛澤東等一同參加了驅逐張敬堯的驅張運動。
1923年任建國湘軍總司令部軍務委員、第9師師長。
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2軍4師師長。後任第2軍副軍長、代軍長。
1928年10月,第2軍縮編為第18師,張輝瓚任副師長,軍銜中將。
1928年入贛,3月兼任南昌衛戍司令,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及進步人士1000餘人。
1929年兼任南昌衛戍司令,使當時的中共江西省委、共青團江西省委幾次遭到破壞,被迫從南昌遷到九江,數百名黨團員被捕遭到殺害。
1930年10月,蔣介石糾集了12萬重兵,分成八個縱隊,以當時的江西省主席魯滌平為總司令,以第十八師師長、江西省“剿匪”總指揮張輝瓚為前線總司令,從江西吉安、福建建寧一帶,由北向南,“分兵合擊”,第一次大規模地圍攻中央革命根據地,企圖一舉消滅“朱毛”工農紅軍。
30日早上7時許,張輝瓚率領的第十八師從龍岡以東,小別山以西開始登山,戰敗后被紅軍士兵活捉。
在報告南京政府的同時,魯滌平與其參謀長謝慕韓等幕僚頻頻商議,決定派人與朱毛紅軍洽談,用錢用物把張輝瓚贖回來。於是魯滌平電告南京政府後以南昌行營的名義,打電報給尚在吉安的公秉藩師長和十八師未上戰場的第五十四旅旅長朱耀華,令他們設法先行與紅軍聯繫,試探贖張事宜。
1931年的1月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秘書長李翔梧為軍委代表,以中央特科的塗作潮為中共代表,趕往南昌與國民黨進行談判。同時,周恩來還通過地下交通線致信朱德、毛澤東,指示他們做好放張的準備。
2月7日上午中共代表李翔梧、塗作潮抵達南昌后,在《江西國民日報》,上看到張輝瓚已被中共處死的報道,立即化裝逃離了虎口。國共雙方圍繞張輝瓚的留放而展開的這次談判就此流產。
1931年1月28日,蘇區政府在吉安縣東固召開了反“圍剿”勝利的群眾祝捷大會。
2月2日國民黨兵在吉安的神崗山附近發現了這隻竹籠並打撈上來。有人依稀辨認出這正是張輝瓚的頭顱。消息傳到南昌,魯滌平於3日下午就趕到了吉安,一見之下頓時痛哭流涕。翌日,魯滌平一面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南京的蔣介石,一面派人趕做了楠木的假身並配以衣冠入棺。至2月7日才公布消息,刊登到了報紙上。
張輝瓚他在任湖南省會警察廳廳長時,殺了一個專事引誘良家婦女與人苟合的“劉麻子”。
有一種專門勾引婦女供有權、有錢的人尋歡作樂的場所叫“台基”,又稱“調台”。從事這種勾當的還有一個稱謂叫“提調”。劉麻子就是當年長沙城中名氣最大、手段最厲害的提調。
她已喪盡良知,從一個為環境所迫而淪落的薄命紅顏變成了一頭殘害更多姐妹的“胭脂虎”。
民國十三年,張輝瓚以駐軍司令兼任省會警察廳長。此人原是湖南都督的譚延闓的部下。他上任伊始,早聞劉麻子惡名,必欲為民除害。
他在一天傍晚趁各機關官署辦公時間已過,便派警察將劉麻子拘捕,次日天明就將她處決。
“張輝瓚殺劉麻子”一事,則在湖南流傳了幾十年。
張輝瓚的頭顱和棺木運抵南昌后,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為其舉行了極其隆重的公奠。專門成立了“張公治喪事宜事務所”,下設文書、庶務、會計、禮儀、警衛、執行等組。蔣介石還專門派了軍政大員何應欽親赴南昌主持公祭,並宣讀了蔣的祭文。軍政警商等各界人士七萬餘人參加了公祭,並撥巨款在其墓穴四周修建了麻石牌坊等建築物。蔣介石的題字“魂兮歸來”青石碑立在水泥圓形的墓前。
張輝瓚的被殺,給共產黨、給紅軍上層帶來了麻煩,也帶來了深刻教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和紅軍領導人認真地記取總結了這個教訓,並採取了一系列相應措施。“不虐待俘虜”、“繳槍不殺”、“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等條款逐漸明晰,並被制度化,最後收進了伴隨共產黨軍隊日益發展壯大的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
張輝瓚屍首運到南昌后,魯滌平命所部買了幾段整塊大楠木做棺材,聘請了南昌雕刻專家雕手雕足做身子,穿上中將軍服,將頭裝上去,接著棺櫬用藍緞包裹。
2月下旬,魯滌平在南昌成立所謂“張公治喪事宜事務所”,於3月初舉行了“公祭”活動。后靈柩移九江經水路運至漢口,轉火車到長沙。最後安葬在嶽麓山半山處。由蔣介石親自撥巨款,修建了牌坊、寺廟及圓形水泥墓。墓前豎立的青石碑正面刻有蔣介石“魂兮歸來”的題字,背面刻有張氏生平簡介和家屬姓名。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墓被紅衛兵摧毀殆盡,只留下殘跡。
張輝瓚墓
2005年12月,張輝瓚的女兒張遠儀女士就寫信給省政協相關領導,表達希望修復父親張輝瓚之墓的願望。經過論證后,長沙市決定修復此墓。市領導就此事批示,要求整修張墓不影響現有綠化,做到自然、協調,不要大興土木。2006年4月底,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麓山景區開始對張輝瓚墓進行整修。
修復中的張輝瓚墓
整修方案為:修復主墓區,其他附屬設施及外圍不作處理;對已損毀的墓圍用麻石進行修繕;對墓區內用麻石和青片石進行硬化;對墓塔按原貌進行修復;對東、南、北方向向現有泥步道鋪設青片石;作適當的綠化處理。在整修過程中,工作人員按照市文物局按原貌恢復的要求,充分利用保留下來的原材料,對所有殘存的石頭一一編號,讓它們回到原來擺放的位置。
相關專家對修復后的張輝瓚墓進行了驗收,專家們認為,張輝瓚墓整修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基本是按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