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庵鎮

淮南市田家庵區下轄鎮

曹庵鎮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南部,地處江淮丘陵北部,東距長豐縣城水湖鎮12公里,西距壽縣縣城36公里,南到省會合肥市80公里,北到淮南市區27公里,省道102線、311線與國道206線(合淮公路)穿越全鎮,位於合肥、淮南、蚌埠三大城市之間,具有“交通走廊”之稱。

曹庵鎮鎮區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萬畝,現有林地7000畝,水面3900畝。200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7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588.5萬元,實現財政收入20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1元。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曹庵鎮常住人口為23436人。

歷史沿革


曹庵鎮歷史悠久,據史碑記載,曹庵建庵於明朝,至清朝光緒甲辰捐修,至於為何命名已無從考查,當時全庵前後大殿兩層,東西均有廊房,前殿為泰山殿,後殿為觀音殿,殿內均有塑像。每年古歷二月十九逢廟會,燒香拜佛者絡繹不絕。鼎盛時期,庵內有尼姑二十餘人,擁有土地數十畝,每年雇傭二三十人。至抗戰前香火不絕,1939年本地淪陷,尼姑大多避難他鄉,庵內只剩幾人。至解放后,老尼姑多數已故,青年尼姑還俗,廟宇殘破倒塌,僅剩有古剎幾間,面目全非。隨著庵中能擁、冉庭兩尼姑於1988年秋相繼去逝,殘破廟宇於1990年春拆除,在原址上建成為曹庵鎮人民政府辦公樓。
曹庵東北有仁家集,西南有張家集,民國時期仁、張兩集集貿市場較為繁榮,1932年,國民黨將壽縣三、四兩區合併為曹庵區,區署設在曹家庵,並另設新集。陰曆單日開市,集市貿易興隆,仁、張兩集逐漸衰落,不再開市上人。
解放前,曹庵屬壽縣曹庵區、曹庵鄉,解放后鄉政府駐地曹庵仍屬曹庵區。1958年撤鄉建社,更名為東方紅公社,1965年劃歸長豐縣隸屬楊公區,1983年機構改革,撤銷東方紅公社,改為曹庵鄉政府,1992年3月撤區並鄉,成立曹庵鎮。2004年6月,經國務院國函[2004]39號文件批准,將曹庵鎮劃歸淮南市田家庵區管轄。2013年11月由田家庵區移交給謝家集區託管。2015年10月底,經市委、市政府批准,曹庵鎮重新劃歸田家庵區管轄。

地理環境


曹庵鎮2000畝桃園及桃子
曹庵鎮2000畝桃園及桃子
曹庵是展示“五彩淮南”形象的南大門。北距淮南市政務中心10Km,東接長豐縣城11Km,西臨壽縣古城28Km,南到省會合肥67Km。G206、S102、S311、合淮阜高速公路(淮南出入口位於鎮內)、淮蚌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並貫穿全鎮,建設中的商合杭高鐵(淮南南站)位於鎮域北部,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全鎮下轄11個村1個社區以及淮南現代產業園區。總人口4.3萬(其中戶籍人口36472人,城鎮人口17532人),轄區面積56.7平方公里,耕地4.4萬畝。有曹庵、孤堆兩個集市,擁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幼兒園10所。

行政區劃


名稱簡介
曹庵村曹庵村位於鎮南,是市級生態環保村,緊鄰合淮阜高速公路和311省道與206國道,全村轄26個村民組,15個自然村莊。全村有居民816戶,總人口3640人。耕地面積3650畝,勞動力1915人。主要經濟農作物為水稻、小麥、玉米等,輔以草莓、西瓜、桃子等作為副產業,其中草莓種植面積及產量較大,是曹庵鎮特色農產品。
范圩村范圩村位於鎮中南,206國道和311省道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村總人口4051人,耕地面積3910畝,全村轄23個村民小組,11個自然村莊。范圩村草莓種植面積2600多畝,是曹庵鎮草莓生產基地。西瓜育苗基地50畝,是淮南市農業龍頭企業。
軒崗村軒崗村位於鎮南,合淮公路曹庵段西側,依託合淮阜高速公路,曹庵至史院的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全村總人口近4000人,耕地面積4569畝,以小麥、水稻等糧食種植為主要經濟作物,近年來大力發展草莓種植,目前,佔地500多畝的曹庵鎮軒崗草莓種植示範園正在建設,建成后將改善園區內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調動農民群眾的生產熱情,促進農民增收。
柳樹村柳樹村位於鎮中,下轄12個村民小組,9個自然村,全村總人口1784人,佔地面積2000餘畝,206國道貫穿全境,依託合淮阜高速公路,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境內有500餘畝優質香蔥生產基地、300畝大棚蔬菜。
老圩村老圩村位於鎮西北,下轄15個村民組,14個自然村,總人口2160人,耕地面積3260畝。
孤堆村孤堆村位於鎮西,206國道和合阜路交匯處,下轄24個村民組,居民789戶,總人口3676人,耕地面積3330畝。孤堆村地理位置優越,村內已形成規模化、規範化的養禽業,同時,魚類養殖、瓜果蔬菜種植等特色經濟也發展迅速。
龐祠村龐祠村位於鎮西,位於311省道旁,比鄰206國道、合淮阜高速公路,總人口2611人,耕地面積3540畝。全村轄26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村莊。全村擁有多個以富硒稻種植為主的規模化家庭農場。擁有一個信鴿養殖基地、一個西瓜嫁接基地。
李橋村李橋村位於鎮西北,耕地面積約2000畝,總人口2676人。以腌制、銷售雪裡蕻,木材板皮加工,種植大棚西瓜、草莓為主要經濟收入。
宋王村宋王村位居鎮北,合淮阜高速公路和206國道貫穿村內。全村轄23個村民組,總人口3810人,耕地面積5800畝。有村級小學1所,村級達標衛生服務所1個。以水稻、小麥種植為主要收入來源,少量種植蔬菜、西瓜等。
大樹村大樹村位於鎮中,緊鄰206國道。總人口3326人,耕地面積4154畝,全村轄20個村民組,12個自然村莊。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特色種植草莓、西瓜等。
陳巷村陳巷村位於鎮北,合淮阜高速、淮蚌高速和206國道穿境而過。全村轄23個村民組,總人口2722人,耕地6670畝,以水稻、小麥種植為主要經濟農作物,有3家農民合作社。
曹水社區曹水社區是一個典型的集鎮居民區,於1995年經省民政廳批准成立,轄區面積4.8平方公里,下轄3個居民組11個住區單位,另有兩個菜市場,一個小商品市場,四條小街巷。居民914戶,總人口3368人。

經濟


產業結構

曹庵鎮農田
曹庵鎮農田
曹庵鎮曹庵鎮是個農業大鎮,總人口3.2萬人,總面積56.7平方公里,曹庵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市場導向,大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曹庵鎮有“水果皇后”美譽之稱的草莓種植面積達5000畝,是蜚聲江淮南北的"草莓之鎮"。年種植玉米5000畝,其中早旱玉米3000畝,豆類3000畝,蔬菜3000畝,西瓜4000畝,香蔥2000畝,山芋3000畝,水蜜桃2000畝,杏梅500畝。曹庵鎮的興楊養殖公司是合肥市養殖業的龍頭企業,採取"公司+農戶"模式,帶動農戶1200多戶,帶出了一個養殖示範村----孤堆村,全鎮年出欄生豬5320頭,肉雞265萬隻,鎮內相繼興建了草莓市場、瓜果蔬菜市場和白鵝交易市場等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一村一特"、"多村一品"的區域化生產格局基本形成。曹庵飲食業以價廉物美、服務周到吸引了合肥、淮南、阜陽、蚌埠等地的往來客商,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食之鎮”。

文化


特色產品

曹庵鎮草莓
曹庵鎮草莓
(1)草莓品種以豐香、煙台雞冠、寶交早生等為主,年種植5000畝以上,年產草莓1500萬斤。春節前後開始上市,3月底4月初正式上市。產品主要銷往合肥、淮南、阜陽、蚌埠等周邊城市,部分銷往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2)桃子品種以安農水蜜桃、沙籽早生、沙棘2號、雜交大白桃為主,年種植約2000畝,年產鮮桃80萬公斤左右,5月份開始上市。
(3)香蔥品種以汾蔥為主,年種植2000畝左右,常年上市,年產80萬公斤左右,主要銷往淮南、合肥等城市。
(4)雪裡蕻年種植1000畝以上,軒崗、李橋兩村群眾腌制臘菜歷史較長,"曹庵臘菜"在淮南等地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
(5)杏梅又稱李子,以大紫李、黃李為主,年種植鮮李30萬公斤,一般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上市。
(6)肉雞興楊養殖公司擁有固定資產120萬元,年產雞苗150萬隻,成品雞200萬隻,以三黃雞、雜交土雞為主,採取"公司+農戶"形式,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
(7)白鵝營銷服務中心擁有白鵝交易市場,帶動本縣及周邊數十個縣區萬餘戶農戶養殖白鵝,年銷售白鵝60萬隻以上,遠銷廣東、福建等全國各地。

草莓節

曹庵鎮草莓
曹庵鎮草莓
曹庵民風淳厚,資源、物產豐富,素稱“中國草莓第一鎮”。境內有毛窪、滾庄兩座小型水庫,有風景秀麗的宋庄林場,有美麗傳說的大孤堆古墓,有無公害干畝桃園和萬畝草莓基地,有“玩在黃山、吃在曹庵”之譽的美食城……
自2005年4月,曹庵鎮整合境內“農家樂”旅遊資源,連續每年舉辦一屆淮南曹庵桃花-草莓節,實現了“以花為媒、廣交朋友、推介草莓、促進發展”這一主題,擴大了曹庵對外交流,加速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曹庵草莓

“曹庵草莓”聞名天下,種植草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曹庵鎮素有“中國草莓第一鎮“的美稱,是蜚聲江淮南北的"草莓之鎮",每年都有大量外地客商往返於曹庵,將曹庵草莓遠銷北京、天津、山東等地。現曹庵草莓是以曹庵、范圩兩個村為主的萬畝草莓基地。
每年在曹庵鎮舉行一次曹庵草莓節,大大地帶動了當地的旅遊開發,曹庵草莓已是遠近聞名。
草莓已成為該鎮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同時根據該鎮實際情況,規劃以范圩、曹庵兩個行政村為中心,形成萬畝優質草莓生產基地,5000畝大棚草莓高效種植示範區、1000畝精品草莓生產區。通過草莓生產區域的科學規劃和每年“草莓節”成功舉辦更好發揮草莓生產基地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進一步提高草莓協會的生產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水平。

美食之鎮

曹庵美食以家常土菜為主,"土的出奇,土的有味",尤以"炸豆餅、燴狗肉、鍋貼老公雞、紅燒戈丫魚"四大名點最為出名,早有"玩在黃山、吃在曹庵"的美譽,是合淮公路上遠近聞名的"美食之鎮"。吃在曹庵,應該有吃草莓的!否則就對不起曹庵草莓的美名了。

社會


農業發展

曹庵鎮農田
曹庵鎮農田
曹庵鎮穩步發展種植業,淘汰不適應市場的糧食品種,加快品種更新,良種覆蓋率達到100%,提高農業效益;大力推廣農業高新技術,實施“白色工程”達1萬畝,發展“五早”生產,實施間混套種,提高複種指數;發展特色經濟,重點開發脫毒草莓、安農水蜜桃、早春玉米、大紫李、香蔥、雪裡蕻等生產;發展養殖業,狠抓特色養殖,扶持規模養殖,大幅度提高養殖效益。依託合肥興楊養殖公司和白鵝營銷服務中心,加快畜禽品種改良步伐,建立健全良種繁育體系,重點發展三元雜交豬、三黃雞、土雜雞、皖西大白鵝等優質畜禽,引進波爾山羊等畜禽新品種。瘦肉型豬比重達99%,三元雜交豬比重達80%,良種家禽普及率達90%。利用玉米秸稈資源,實施"百頭奶牛進農家"工程,扶持集體、民營奶牛場和奶牛專業戶發展,實現奶牛下鄉、奶牛進城。積極培育一批養殖龍頭企業和專業戶、專業村,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畜禽養殖格局。曹庵鎮以市場為導向,向規模求效益,建成一批規模化、專業化農產品生產基地。根據市場需求,突出特色,連片開發生產基地,圍繞"一村一特"、"多村一品"農業生產格局,上規格、上商品量,形成較強的知名度和競爭力,現已形成了以范圩、戚圩、湯郢等村為主的草莓生產基地,軒崗、宋庄、陳巷為主的早春玉米生產基地,陳巷、袁窪為主的西瓜生產基地,范圩、戚圩、李橋為主的蔬菜生產基地,湯郢村千畝優質桃園,柳樹村香蔥生產基地,軒崗村兩臘(辣)(兩季辣椒、一季臘菜)生產基地,戚圩村杏梅生產基地。

產業戰略

曹庵經濟開發區(淮南現代產業園)經濟快速發展,園區區位優越,基礎設施齊全,是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和合淮工業走廊合淮共建區的前沿。目前園區已初具規模,引進了舜澤泉飲品、順輝錨固、金光神電纜、豆之源食品、建惠工業地產、農民工創業園等一批有實力的企業。
由於地緣和區位優勢,特別是中部崛起、合肥經濟圈、合淮一體化等戰略的實施和淮南市山南新區建設以及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為曹庵鎮經濟騰飛帶來了新的機遇。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曹庵鎮常住人口為234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