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

安徽省淮南市轄區

謝家集區,隸屬安徽省淮南市,位於淮南市西部,淮河與東淝河之間,地處東經116°54′-117°01′、北緯32°32′-32°39′之間。南與長豐縣接壤,西與壽縣比鄰,北依淮河、八公山。截至2020年5月,謝家集區下轄5個街道、6個鄉鎮,另有1個工業園區(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轄區面積275.7平方千米,人口32.8萬(2018年常住人口)。

謝家集區是淮南市西部中心城區,1960年10月成立。謝家集區有戰國楚相春申君黃歇墓、清朝水師提督楊歧珍墓、賴山集清真寺,有省級風景區卧龍山森林公園和瓦埠湖

2019年,謝家集區地區生產總值80.5億元,增長5%。財政收入3.4億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639元、16381元。

歷史沿革


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區境為揚州轄境。
謝家集區
謝家集區
夏商之際,區境屬“淮夷”。
西周時期,區境為州來國所轄。
春秋末期,諸侯紛爭。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吳滅州來,區境屬吳。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楚昭王伐蔡,蔡昭侯求救於吳,吳國幫助蔡國遷都於州來,改州來為下蔡。區境屬下蔡。
戰國初期,周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惠王滅蔡,區境屬楚。戰國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遷都於壽春,改壽春為郢,區境成為楚國京畿之地。前後為蔡楚轄200多年(楚以壽春為都19年)。
楚王負芻五年(公元前223年),秦滅楚。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區境屬淮河以南九江郡(郡治壽春)。
西楚時,項羽立九江國,區境屬九江國下蔡。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7月,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首置淮南國,都六(今六安),轄九江、廬江、衡山、豫章4郡。區境為淮南國英布封地。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劉邦以謀反之罪誅滅英布,封年僅三歲幼子劉長為淮南王,改都壽春,疆域仍按原制。孝文六年(公元前174年),劉長獲罪流放,死於途中。文帝改封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孝文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國一分為三:淮南、衡山、廬江,分別封給劉長3個兒子,長子劉安繼任淮南王,都壽春。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朝廷以謀反罪名派兵誅滅劉安一族,劉安自刎而死。與此同時,朝廷撤淮南國,復為九江郡,治壽春。區境先後屬淮南國、九江郡所轄。
東漢時期,區境屬九江郡所轄,分屬壽春縣。
三國時期,曹魏設淮南郡,治壽春。其後,魏文帝先後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為淮南王,明帝青龍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其間,區境為淮南郡所轄。
西晉初年,淮南郡遷治於壽春,區境為其所轄。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亂起,淮河流域淪為戰亂區,江淮郡縣大批廢弛,北人南遷。東晉咸和初年僑置淮南郡于丹陽郡於湖,區境為僑置南梁郡。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攻佔壽春,爆發了歷史上著名“淝水之戰”。東晉謝玄打敗前秦苻堅,區境復屬東晉。
南北朝時期,征戰不息,區境數度易主。劉宋、南齊時,區境屬僑置豫州。梁時,先屬豫州,后屬南豫州。陳時,屬豫州。北魏、北齊、北周時均屬揚州淮南郡,治所都在壽春。
隋時,設淮南郡,治所在壽春。區境復為淮南郡所轄。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開始在州基礎上劃分全國為十道。置淮南道統屬江淮間各州縣。區境屬壽州境、壽春縣地。
五代十國紛爭年代,淮南道稱謂不變。區境先為吳國所據,后易主南唐,繼而易主後周。吳以壽州為中正軍,南唐為清淮軍,後周復為中正軍。
宋初,其建置基本沿襲舊制。太平興國元年(977年),區境屬淮南路壽春府所轄。熙寧六年(1073年),淮南路被分為東、西兩路。淮南西路治所設壽春府,區境屬淮南西路壽春府所轄。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區境隸屬淮南西路壽春府安豐軍。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宋金和議達成,以淮河、大散關為界,淮河以北屬金,淮河以南為宋。區境屬淮南西路壽春府。
金泰和元年(1206年,南宋開禧二年)六月,韓侂胄北伐失敗,區境屬南京路。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雙方達成“嘉定和議”。金歸還新侵土地給宋,雙方維持原來疆界。區境復屬宋淮南西路壽春府。
元朝,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區境隸屬安豐路。次年,改安豐路為散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復安豐路。屬壽春縣所轄。
明朝,區境為南京南直隸)所轄。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區境隸屬中書省。洪武四年(1371年),隸屬中都會臨濠府。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隸屬中立府。次年八月,隸屬鳳陽府。分屬壽州。
清初,區境隸屬江南省鳳陽府,分屬壽州。公元1667年,江南省分設安徽、江蘇兩省,區境屬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鳳台縣,與壽州同城而治,以東門內大街南北為界,縣東50里陳家崗與懷遠為界”(《清鳳台縣誌》)。區境隸屬鳳台縣仁壽鄉。光緒十五年(1889年),區境南部隸屬壽州長豐鄉(共十二里)第一里轄隗家店,第二里轄廿店;北部隸屬鳳台縣仁壽鄉。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3年(1914年),區境南部隸屬皖北道壽縣隗家店和廿店;北部隸屬皖北道鳳台縣二區。
民國21年(1932年)10月—民國26年(1937年)1月,區境南、北部隸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壽縣和鳳台縣。
民國27年(1938年),區境隸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南部為壽縣曹庵區三和鄉和東廿店鄉;北部為鳳台縣第一區金石鄉。
1949年1月18日,淮南地區解放。
1949年2月初,設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 
謝家集區原屬壽縣和鳳台縣,區名以舊謝家集為名。
1949年4月,淮南礦區政府設淮南區,轄蔡崗、孔集、八公、連崗、安成、山王、鴨背7個鄉。7月,城鎮部分設八公山辦事處。11月,改稱八公山鎮
謝家集區
謝家集區
1950年11月,淮南市人民政府將淮南區改稱為第三區,轄錢湖、連崗、陶圩、蔡崗、沈塘5個鄉。
1951年11月,淮南市第三區改稱蔡崗區,所轄鄉未變。
1953年5月,撤八公山鎮,建八公山區(科級)。
1954年3月,壽縣的廿店、隗店兩個鄉划入蔡崗區。7月,廿店、隗店2個鄉改劃為廿店、隗店、翟家窪3個鄉。至此,蔡崗區轄8個鄉。
1955年2月,八公山區和蔡崗區的城鎮部分合併,建立八公山區(縣級)。蔡崗區的農村部分划入淮南市郊區。
1961年10月1日,八公山區分置為八公山、謝家集兩個區。謝家集區轄謝家集城市人民分社、蔡家崗城市人民分社、謝三礦城市人民分社、望峰崗城市人民分社、李郢孜城市人民分社和唐山農業分社。畢家崗、新莊孜城市人民分社、錢湖大隊和蔡崗大隊屬八公山區。
該區系1961年5月23日以八公山區分置。
1966年9月5日,謝家集區改稱紅衛區。
1972年9月5日,恢復原區名。
1977年,前進街道辦事處復稱蔡家崗街道辦事處。
1981年9月,立新街道辦事處更名為蔡新路街道辦事處。
1986年,蔡新路街道辦事處復稱立新街道辦事處。
是年5月,賴山鄉劃出尚安、廿店、施嘴、蓮花、砂里崗村,唐山鄉劃出邱崗村,合併成立施家湖鄉。
1989年3月12日,陶圩鄉、望峰崗街道辦事處合併,賴山鄉的山余村划入,成立望峰崗鎮
1990年,謝家集區轄唐山鄉、賴山鄉、施家湖鄉、望峰崗鎮和謝家集街道辦事處、蔡家崗街道辦事處、謝三村街道辦事處、立新街道辦事處、李郢孜街道辦事處。
1991年11月,成立平山街道辦事處;賴山鄉與李郢孜街道辦事處合併建立李郢孜鎮
1992年2月,唐山鄉與施家湖鄉合併建立唐山鄉,鄉政府駐地在唐山
1995年10月,撤唐山鄉建唐山鎮,謝家集區轄唐山鎮、李郢孜鎮、望峰崗鎮和謝家集街道辦事處、蔡家崗街道辦事處、謝三村街道辦事處、立新街道辦事處,平山街道辦事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謝家集區
謝家集區
謝家集區轄區面積437.7平方公里,位於淮南市的西部,淮河與東淝河之間,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4'~117°01'與北緯32°32'~32°39'之間。東與田家庵區接壤,東南與長豐縣為鄰,西南與壽縣以瓦埠湖、東淝河為界,西北與八公山區相連,北分二道河灘地與潘集區相交。最東端位於望峰崗鎮山余村大、小羅山的腰部;最西端位於唐山鄉乳山村的花山頂部;最北端位於望峰崗鎮二道河農場機耕隊大壩北側;最南端位於淮南、六安、合肥三地市在瓦埠湖中的交匯點。 

地形地貌

謝家集區境地層發育基本齊全,但大部分地區均被第四系沖積層覆蓋,基岩出露僅限於市區邊緣八公山、舜耕山等低山,出露地層以青白口系、震旦系、寒武系、奧陶係為主,古老的變質岩系局限在打石山—羅山南麓一線零星分佈,其他地層偶爾見於地表。區境位於淮南復向斜南翼,間夾於舜耕山與阜陽—鳳台兩大逆沖推覆構造之間。沿羅山—打石山出露地層以震旦、寒武、奧陶系石灰岩為主,前震旦系變質岩和第三紀紅色地層零星分佈。山南地下隱伏的壽縣—老人倉斷層與合肥坳陷中生代紅色地層相接;山北地下大面積賦存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李郢孜、謝家集各礦坐落在煤系之上。區境東、西兩部分地質特徵有顯著差異,西部地質情況簡單,東部複雜。西部謝家集煤系之上直接覆蓋第四紀沖積層,沖積層一般厚20米。東部李郢孜煤系之上蓋有逆沖推覆斷裂形成的片麻岩、石灰岩岩帽,推覆斷層呈坡狀起伏形態。

氣候特點

區境屬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氣候,春季多東南風及東北風,夏季多東風及東南風,秋季多西南風,冬季多東北及西北風。最大風速每秒8米以上,一般在夏季及夏秋之交出現。月平均風速每秒1.3米至2.9米。全年雨量為615~1502毫米,年平均雨量約937.2毫米。 

土壤

截止2011年10月謝家集區境內土壤主要有棕壤、黃棕壤、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紫色土、沼澤土、石灰(岩)土等8個土類及其所屬的14個亞類、32個土屬、70個土種。 
從植被、氣候和土壤屬性看,黃棕壤的成土過程具有脫鈣、離鐵、粘化與弱富鋁化的特點。黃棕壤是開發利用較早的土壤之一。紫色土,是紫色岩上發育的一種岩性土,零星分佈於諸山嶺之上。石灰土,有機質含量高達3.10%,表土呈暗黑色,一般位於丘陵中下部。區境有棕色石灰土一個亞類,棕色石灰土、雞肝土兩個土種。水稻土,屬人為土綱,指人為生產活動,經長期耕作、施肥、灌溉,改變了原來的性狀,使土壤獲得新的特徵,水稻土屬於這個土綱。 

植被

截止2011年10月謝家集區自然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針葉混交林。自然植被中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藎草和野古草等,灌木主要有酸棗、胡枝子、枸杞和柘樹等。由於長期開發,原始植被已很難見到。現有的大多是人工植被(如樹木、莊稼等),一部分是自然草叢植被。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止2010年1月區境非金屬資源豐富,已探明的除煤炭外,還有石灰石、白雲石、鉀長石方解石、大理石、陶瓷粘土、耐火粘土、紫砂、磚瓦粘土、山砂、河砂。石灰石分佈較廣,幾乎遍及所有山丘,不僅可燒制石灰,而且可製作水泥,已探明儲量987.5萬噸,其中有用成份Cao的含量在48%~52%。 
白雲石岩礦主要分佈在羅山、長山、車路山一帶,儲量達4000萬噸,主要有用成分MBO的含量一般在19%~21%。 
2015年10月區內煤炭資源豐富,探明可采儲量約6億噸,先後建有5對國有統配煤礦和數十對地方煤礦,具備年產500萬噸原煤的生產能力。 

水產資源

截止2011年11月謝家集區水產養殖面積已發展到10萬多畝,養銀魚、瓦蝦、毛刀魚、青魚黑魚、美國淝、黃顙魚、優質蝦。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6年,翟窪、廿店、沈塘3個鄉合併為東津鄉;蔡崗、陶圩2個鄉合併為蔡崗鄉。
1958年9月,錢淮高級農業社(錢湖鄉)、長春高級農業社(隗店鄉)、新淮高級農業社(東津鄉)、迎春高級農業社(蔡崗鄉)合併成立了唐山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撤銷郊區,八公山區境的農村(即唐山人民公社)劃歸八公山區。
1960年1至3月,八公山區成立八公山區人民公社,轄7個城市分社和1個農業分社。它們是:望峰崗城市人民分社、謝家集城市人民分社、畢家崗城市人民分社、李郢孜城市人民分社、謝三礦城市人民分社、蔡家崗城市人民分社、新莊孜城市人民分社和唐山農業分社。
1962年,在謝家集城市人民分社進行城市設立街道辦事處試點工作。
1963年2月18日,從唐山農業分社劃出部分生產隊成立永青蔬菜分社。后划入陶圩人民公社,為永青大隊。
1963年至1964年,謝家集、蔡家崗、謝三礦、望峰崗、李郢孜5個城市人民分社分別更名為謝家集、蔡家崗、謝三村、望峰崗、李郢孜街道辦事處。
1964年7月,從唐山人民公社劃出部分生產大隊成立賴山人民公社。
1965年7月,從唐山、賴山兩個人民公社劃出陶圩、耿皇、周郢、劉崗、永青、鴨背6個大隊成立陶圩人民公社。
1968年5月易名為紅衛區。
1970年2月28日,蔡家崗街道辦事處劃分為前進、立新兩個街道辦事處。
1972年7月25日,複名謝家集區。
1977年,前進街道辦事處復稱蔡家崗街道辦事處。
1981年9月,立新街道辦事處更名為蔡新路街道辦事處。
謝家集區
謝家集區
1986年,蔡新路街道辦事處復稱立新街道辦事處。
是年5月,賴山鄉劃出尚安、廿店、施嘴、蓮花、砂里崗村,唐山鄉劃出邱崗村,合併成立施家湖鄉。
1989年3月12日,陶圩鄉、望峰崗街道辦事處合併,賴山鄉的山余村划入,成立望峰崗鎮。
1990年,謝家集區轄唐山鄉、賴山鄉、施家湖鄉、望峰崗鎮和謝家集街道辦事處、蔡家崗街道辦事處、謝三村街道辦事處、立新街道辦事處、李郢孜街道辦事處。
1991年11月,成立平山街道辦事處;賴山鄉與李郢孜街道辦事處合併建立李郢孜鎮。
1992年2月,唐山鄉與施家湖鄉合併建立唐山鄉,鄉政府駐地在唐山。
1995年10月,撤唐山鄉建唐山鎮,謝家集區轄唐山鎮、李郢孜鎮、望峰崗鎮和謝家集街道辦事處、蔡家崗街道辦事處、謝三村街道辦事處、立新街道辦事處,平山街道辦事處。
2004年7月,長豐縣孤堆鄉、楊公鎮、孫廟鄉划入謝家集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謝家集區下轄5個街道,4個鎮,2個鄉。
街道謝家集街道蔡家崗街道立新街道謝三村街道平山街道望峰崗鎮李郢孜鎮唐山鎮楊公鎮
 鄉孫廟鄉孤堆回族鄉      
截止2015年10月謝家集區下轄5個街道,6個鎮,3個鄉。 有1個民族鄉、7個民族村。 
街道謝家集街道蔡家崗街道立新街道謝三村街道平山街道 
 鎮望峰崗鎮李郢孜鎮唐山鎮楊公鎮三和鎮曹庵鎮
 鄉孫廟鄉孤堆回族鄉史院鄉  

人口民族


截止2015年10月謝家集區有人口42.6萬,其中常住人口39.7萬, 城市人口23.1萬,1.14萬回族人口, 其餘為漢族人口。
2018年底,全區常住人口為32.8萬人,比上年增加0.1萬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共有常住人口221589人。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6億元,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4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63.5億元,增長16.1%;財政收入2.38億元,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億元,增長11%;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568元和12466元,分別增長5%和6%。 
2015年謝家集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8億元,財政收入2.0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7080元、11710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2014年謝家集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4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6億元,財政收入3.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3.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23億元,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5547元和10839元。
2019年,謝家集區地區生產總值80.5億元,增長5%。財政收入3.4億元,增長3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5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增長12.9%。規上工業增加值9.5億元,增長16%。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639元、16381元,分別增長8.8%、9.8%。

第一產業

2015年糧食總產21.1萬噸,完成土地流轉3000畝,2家企業入選“全國百佳農產品品牌”企業。 
2014年,糧食總產達20.1萬噸,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51億元,增長4.3%。。新增市級龍頭企業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0個、家庭農場12戶,全區擁有綠色食品2個、無公害農產品3個、有機農產品1個、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一步加強。投入資金590萬元,實施了朱集灌區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土石方71萬方,改造高標準農田5000畝。
2019年,謝家集區農業增加值52947萬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0.9%。其中:種植業增加值29799萬元,同比增長0.9%。林業增加值660萬元,同比增長2.9%。牧業增加值6890萬元,同比下降2.2%。漁業增加值15135萬元,同比下降2.1%。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463萬元,同比增長1.3%。
2019年,謝家集區糧食作物總面積21298公傾,增長0.02%,糧食總產量130756噸,下降0.11%。油料作物播種面積351公傾,同比增長3.3%,油料產量1120噸,同比增長3.0%。蔬菜播種面積1462公傾,增長5.6%,總產量45819噸,增長6.2%。果用瓜類播種面積307公傾,增長44.0%,果用瓜類產量7096噸,增長17.8%。
2019年,謝家集區肉類總產量2709噸,下降3.0%。水產品產量5024噸,同比下降5.8%。

第二產業

2014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9.64億元,實現增加值4.93億元,增長7.6%。美亞新材料、中石化石油中轉庫、恆美密胺製品等一批項目加快推進,納米雲射頻晶元、普特輸送帶、星通汽車內飾等26個項目建成投產。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18家、達86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13家、十億元企業2家。
2019年,謝家集區54家規模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45.0億元,工業增加值9.5億元,可比價增速15.3%,比去年同期(-35.8%)提高了51.1個百分點,高於全市平均增幅(7.0%)8.3個百分點,在全市六區兩縣中位列第一位。但增速與一季度的38.4%和三季度的17.0%相比略有下降。
2019年,全區涉及高新技術產業的企業16家,累計完成增加值3.5億元,同比下降14.0%,低於全市平均增速30個百分點,位列全市末位;戰新企業17家,完成產值14.5億元,佔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2.3%,同比增長26.1%,位列全市第一。 

第三產業

村容
村容
2012年,謝家集區新增個體工商戶757戶、總數達到5928戶,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2家、總數達到20家,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億元、增長15.7%。 
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凈利潤7.26億元,上繳稅收2.4億元,各項存款餘額719億元,比年初增加160億元,增長29%;各項貸款餘額511億元,比年初增加131億元,增長34%,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貸款餘額及增量均居全省第3位。保險行業為全市近60萬人次、6萬餘輛汽車、1200多個企事業團體提供了各類風險保障,實現保費收入18.64億元,同比增長8%,上繳稅收3000餘萬元。與銀行有業務合作的7家擔保公司累計擔保金額10.87億元,擔保企業361戶,擔保餘額近10億元。4家證券交易機構實現證券交易額889.53億元,同比增長91.59%。6家典當機構業務總量6245.3萬元,同比增長19.2%。2家正式營業的小額貸款公司在半年時間內面向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累計發放貸款124筆,貸款金額1.17億元,貸款餘額0.86億元。
 2018年,全區新增限額以上商貿單位14家,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8.5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1239萬美元,同比增長150%,新增實績企業4家。新增民營企業448戶、個體工商戶1684戶,全區各類市場主體達12218戶,增長21.3%。
2019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8591萬元,同比增長13.5%,居全市第一。其中:商品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3221萬元,同比增長5.9%;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1252萬元,同比增長10.6%。
2019年,全區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44473萬元,同比增長6.5%,位列全市第六。其中:石油及製品類同比增長59.2%,體育、娛樂用品類同比增長17.9%,傢具類同比增長17.1%,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10.4%,煙酒類同比增長7.8%,飲料類同比下降0.9%,日用品類同比下降2.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下降4.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同比下降15.1%,汽車類下降20.7%。

文化


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餘個,其中瓦埠湖三秀、霍家圩梨、瓦埠湖紅菱、小孤堆千張、賴山集膏藥、謝郢鑼鼓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節
草莓節、桃花節、黃晶梨節等,為宣傳謝家集區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
小吃
曹庵土菜名揚四方,“土地出奇,土地有味”,尤以“炸豆餅、燴狗肉、鍋貼老公雞、紅燒汪丫魚”四大名點最為出名,有“玩在黃山、吃在曹庵”的美譽,是合淮公路上遠近聞名的“美食之鎮”。
淝水豆腐小鎮是國內第一家集生產加工、文化商貿、休閑旅遊為一體的綜合體,使之成為傳統(手工)製作豆腐技藝的豆腐坊。

交通


淮河、東淝河、淮南鐵路水張線及102省道穿境而過,合淮阜高速公路、淮蚌高速公路與正在規劃建設的濟祁高速商杭高鐵交匯於此,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70公里。

社會


衛生

截止2015年12月謝家集區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個體診所等110餘家醫療機構。

社保

2015年城鎮新增就業6701人,下崗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734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100人,全年申報小額擔保貸款1500萬元,帶動420人創業就業,投入資金250萬元用於支持5個扶貧重點村基礎建設和產業發展,投入資金161萬元,3.2萬農村困難群眾免費參加新農合。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得到提高。保障性住房新開工216套、基本建成2076套,發放租賃住房補貼476萬元。 
2014年各項民生支出累計4.67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0.5%。社會保障擴面提標。城鎮新增就業7060人,下崗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03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年清欠農民工工資683萬元,農民工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任務超額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98%。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分別提高10%以上,建成廉租房264套,新建公租房1252套,發放租賃住房補貼460萬元。改擴建鄉鎮敬老院1個,新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個,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2019年,謝家集區民生支出完成6.93億元,同比增長11.04%,占財政支出的79.46%。西城嘉園三期廉租房和公租房陸續交付,發放公共租賃住房補貼583萬元,2313戶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改善。採煤沉陷區搬遷應急工程梨園新村啟動1524套房屋分房工作。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發放城鄉低保資金4085萬元,保障9.3萬人次;發放特困供養、臨時救助、殘疾人補貼等資金1107萬元,惠及困難群眾8.3萬人次。落實就業扶持政策,新增就業647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487人,農民工轉移就業2496人,開發公益性崗位340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330萬元,開展各類技能培訓1800餘人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保障待遇標準實現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2.7萬人。

教育

截止2015年10月謝家集區有區屬學校70所,其中城市學校13所(中學5所,小學8所),農村學校55所(中學10所,小學34所,教學點11所),民辦學校2所,各類幼兒園104所。 
2012年全區適齡幼兒數8170人,幼兒入園數6935人,毛入園率84%。基礎設施建設穩步實施。新建校舍近30000平方米,投入資金近2800萬元。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累計完成78棟單體98579平方米校舍加固,14棟單體19026平方米校舍重建工作,總投入6000餘萬元,覆蓋全區中小學。 

科技

2016年,謝家集區累計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高新技術產品17個,建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專利授權605件。 
2015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家、高新技術產品3個,完成專利申請146件、授權66件。 
謝家集區
謝家集區
截止2015年6月謝家集區組織申報各類專利564項,其中授權506項,有15項為發明專利。自1998年被授予“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后,順利通過每兩年一次的科技進步考核驗收。 
新組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新批准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家、高新技術產品4個。2014年,凱盛重工“DSJ140自移式卸載伸縮帶式輸送機”和舜立機械“滑移頂梁液壓支架用雙伸縮支柱、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封堵裝置”3個項目被省科技廳、省經信委聯合專家組授予安徽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榮譽稱號,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舜立機械)。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家(宏昌科技),凱盛重工的“煤礦井下充填物料管狀帶式輸送機”項目同時獲得安徽省、淮南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金德實業和日芯光伏獲得安徽省第六批創新型試點企業榮譽稱號,認定2家(普特機械和慶達機械)高新技術企業,4個高新技術產品。
2018年,謝家集區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1.2億元,同比增長162%;實現增加值4.4億元,同比增長146%,位列全市各縣區首位。申請專利126件,其中發明專利55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93件。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5家企業進入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推薦申報省、市科技計劃項目16個,市“科技之星”創新團隊5個,“芡實加工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列入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庫,獲專項資助50萬元。

體育

截止2015年6月,全區企事業單位、健身團隊、社區居民等參與此項活動的人數已達7.5萬餘人次,舉辦各類表演、比賽180餘場;成功舉辦“淮南市2012年新華杯乒乓球大獎賽”,“快樂乒乓”系列賽獲2012年度淮南市全民健身品牌活動;2013年6月,舉辦了全區各鄉鎮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直接參加本次大賽的人員達300餘人,全區已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66人,晨晚練點團隊67個。註冊成立舞蹈、廣場舞、武術等文體協會6家。 
9個鄉鎮綜合文體站全部建成,89個行政村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完成全覆蓋,建成3個鄉鎮全民健身廣場、4個街道社區體育俱樂部、12個全民健身苑。據謝家集區全國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統計,謝家集區體育場地設施數為657個,體育場地設施總面積為418128平方米。 
在全市第一屆運動會上,謝家集小學組獲21塊金牌,中學組獲5塊金牌。
全市第三屆運動會上,小學組獲9塊金牌,團體總分第二,農民組獲7塊金牌,團體總分第二。
全市第四屆運動會上,共獲27個獎項,其中金牌6項、銀牌10項、銅牌11項;獲職工部總團第7名,職工部金牌總數名列第6名,獲小學部總團體每3名。 

文化事業

截止2015年6月已建有區文化館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9個、農家書屋109個、公共電子閱覽室10個,區文化館在全國第三次文化館評估中被評為一級館,已經在全區9個鄉鎮演出了上400餘場,實現了為謝家集區89個行政村至少送一場正規演出的公共文化服務,推進“電影下鄉”活動,全年在全區9個鄉鎮的89個行政村。 
2011年5月,組織350餘人合唱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歌詠大會——《頌歌獻給黨》和“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全民健身與秧歌大賽”活動。 7月,謝家集區文化館舞蹈《絕不上當》在“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大賽榮獲全國二等獎。 12月,謝家集區政府承辦了市首屆戲曲大賽――大地歡歌“越唱越開心”,表演內容包括京劇、豫劇黃梅戲推劇名段,共精選出40個節目。 
2012年群眾文化“社區大家樂”欄目被淮南市文廣新局評為基層特色文化活動;謝家集區文化館和區少年宮被市文廣新局評為淮南市少兒藝術示範基地;小金龍藝術團被淮南市文廣新局評為特色文藝表演隊伍;群口快板《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在第五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決賽中榮獲三等獎,在第六屆安徽曲藝節獲新苗獎和優秀組織獎。 
2013年,編創的舞蹈《怪物史瑞克》在安徽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榮獲安徽省一等獎榮譽。 
2014年,在首屆安徽省廣場舞大賽,區舞蹈協會的《美好淮南舞起來》榮獲一等獎,謝家集區廣場舞協會的《舞動中國》榮獲二等獎;謝家集區文化館榮獲“少兒藝術示範基地”、“少兒藝術特色活動”、“少兒藝術優秀教師”等三項獎勵;音樂快板《中國夢》代表淮南市參加了安徽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 

旅遊


清真寺
清真寺,位於縣城內南大街留犢祠巷西清真寺巷內,坐西向東,佔地5632平方米。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唐宋時壽城清真寺建於城內西北隅,明代天啟年間移今址。
新四軍紀念林景區
新四軍紀念林景區位於淮南市東部。206國道穿境而過。距市中心15公里。是一處集紀念、教育、休閑於一體的旅遊景區。2002年10月興建,總面積43333平方米。
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屬寒武紀山嶽型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綜合類風景旅遊區。始建於西漢景帝年間(公元前156—公元前143),因陝西咸陽賢士茅氏三兄弟在此修鍊得道成仙,故稱茅仙洞。1986年重修,設茅仙洞景區。
淮南市淮西湖公園
淮西湖公園位於城市的次中心城區——謝家集區,北達十澗湖中路,東近洞山西路,西到夏郢子立交,南面和西面為村莊和小煤礦,屬於風景擬建區,現狀為自然的陷落湖面和濕地,綠化基礎比較好,面積約230公頃,區域內現存水面開闊深邃,水環境比較好,原始水體面積大致有80公頃左右,系匯流舜耕山系西端諸山來水。
春申君陵園
春申君陵園位於淮南市謝家集區李郢孜鎮境內。陵園背山面水,北靠八公山山脈的賴山,南鄰瓦埠湖,距李郢孜鎮政府西50米,其封土高19米,底徑87米,佔地總面積7000平方米。1979年10月,安徽省考古隊對該墓進行了考察,1992年謝區政府為黃歇墓立了碑,2000年動工興建“春申君陵園”,同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