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

鯉形目鯉科動物

青魚(學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鯉科、青魚屬魚類。體長可達145厘米。體長為體高的3.3~4.1倍,為頭長的3.5~4.4倍,體粗壯,近圓筒形,腹部圓,無腹棱。背鰭位於腹鰭的上方,無硬刺,外緣平直。體呈青灰色,背部較深,腹部灰白色,鰭均呈黑色。個體大,最大可達70餘千克。

青魚徠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生性不活潑。其主要的食物來源為螺螄、蚌、蜆、蛤等,偶爾也捕食蝦和昆蟲幼蟲。主要分佈於中國、俄羅斯、越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保加利亞、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匈牙利、日本、哈薩克、拉脫維亞、馬來西亞、墨西哥、摩爾多瓦、摩洛哥、巴拿馬、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泰國、土庫曼、烏克蘭、美國、烏茲別克。

青魚是中國傳統的四大淡水養殖魚類之一。

形態特徵


青魚
青魚
背鰭Ⅲ-7;臀鰭Ⅲ-8~9;胸鰭Ⅰ-16~18;腹鰭Ⅱ-8。側線鱗39-42(上鱗數:7,下鱗數:5);背鰭前鱗14~17;圍尾柄鱗16~18。第一鰓弓外側鰓耙13~18。下咽齒1行,4(5)~5(4)。脊椎骨4+37~39。
體長可達145厘米。體長為體高的3.3~4.1倍,為頭長的3.5~4.4倍,為尾柄長的6.8~8.6倍,為尾柄高的6.3~7.9倍。頭長為吻長的3.4~4.6倍,為眼徑的5.1~8.8倍,為眼間距的2.0~2.6倍,為尾柄長的1.7~2.2倍,為尾柄高的1.7~2.1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0.8~1.1倍。
體粗壯,近圓筒形,腹部圓,無腹棱。頭中大,背面寬,頭長一般小於體高。吻短,稍尖,吻長大於眼徑。口中大,端位,呈弧形,上頜略長於下頜;上頜骨伸達鼻孔后緣的下方。唇發達,唇后溝中斷,間距寬。眼中大,位於頭側的前半部;眼間寬而微凸,眼間距為眼徑的2倍余。鰓孔寬,向前伸至前鰓蓋骨后緣的下方;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峽部較寬。鱗中大;側線約位於體側中軸,淺弧形,向後伸達尾柄正中。
背鰭位於腹鰭的上方,無硬刺,外緣平直,起點至吻端的距離與至尾鰭基約相等,或近後者。臀鰭中長,外緣平直,起點在腹鰭起點與尾鰭基的中點,或近尾鰭基,鰭條末端距尾鰭基頗遠。腹鰭起點與背鰭第一或第二分枝鰭條相對,鰭條末端距肛門較遠。肛門緊位於臀鰭起點之前。尾鰭淺分叉,上下葉約等長,末端鈍。
鰓耙短小,下肢鰓耙呈顆粒狀。下咽骨寬短,前臂寬短,其長短於后臂。咽齒呈臼狀,齒冠面光滑無溝紋。鰾2室,前室粗壯,短於后室,后室末端尖形。腸長,盤曲多次,腸長為體長2倍左右。腹膜黑色。
體呈青灰色,背部較深,腹部灰白色,鰭均呈黑色。

棲息環境


青魚屬水底層生活的魚類,通常不游到水的中、上層。通常集中在江河灣道,浩江湖泊及附屬水體多螺螄等底棲動物地帶肥育,冬季在河床或湖泊深水處越冬。青魚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2℃,低於6.5℃、高於40℃開始死亡。攝食和生長最適溫度為25~32℃。
青魚
青魚

生活習性


青魚性格沒有草魚活躍,但力氣比草魚大得多。青魚屬肉食性魚類,青魚以水底層的軟體動物為主要食物來源,尤其喜食螺螄肉,所以青魚又被人們叫做螺螄青。青魚也吃蜆、蚌、蝦、蜻蜓、幼蟲、水蟲等,在人工養魚場中,青魚自然以人工投放的顆粒性植物餌料為主。麩皮、糠粉、熟紅薯、豆粉、米粒、青草也是青魚的餌料。
青魚在不同的生長期對食物有不同的需求,如幼小的青魚魚苗,以攝食浮遊動物為主;幼魚階段,以攝食底棲動物、蜻蜒幼蟲、搖蚊蟲等為主。魚長大后,人們多以蠶蛹、玉米、豆餅、豆渣、醪糟餵養青魚。
青魚有牙齒,牙齒位於口腔的咽部,也叫咽齒。遇到螺螄、蚌、蜆之類的有殼動物,它可以用咽齒咬碎硬殼,並將硬殼吐出、吃殼內的肉。春、夏、秋季時青魚食慾旺盛,特別是秋天,青魚特別貪食。
棲息於大江河和湖泊的下層。主食軟體動物。為大型經濟魚類,生長迅速,3年魚可長至7-8市斤。最大可達140市斤。4-5齡成熟,繁殖期5-7月,在江河中產漂河性卵,膜徑5-6毫米。生殖季節雄魚頭部具白色顆粒狀珠星,胸鰭上有呈帶狀的密集珠星。
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青魚個體為114kg,發現於我國南京,已被做成標本陳列,被稱為―青魚王。青魚耗氧狀況與草魚相似,當水中溶氧量低於1.6mg/L時,青魚的呼吸困難,低於0.6mg/L時會導致青魚的窒息死亡。青魚生活的水溫範圍較為寬泛,一般在0.5-40Cº內都可以存活,最適宜繁殖生存的溫度為22-28Cº。日攝食為體重的45%左右,良好的生存環境可以促進攝食量,最高可達體重的60-70%。冬季,青魚食慾較差,在其他三個季節都有旺盛的食慾,且能在較低的氣壓情況下、大多數底棲魚類普遍厭食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良好食慾。

分佈範圍


分佈廣,主要分佈於中國、俄羅斯、越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保加利亞、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匈牙利、日本、哈薩克、拉脫維亞、馬來西亞、墨西哥、摩爾多瓦、摩洛哥、巴拿馬、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泰國、土庫曼、烏克蘭、美國、烏茲別克。在中國除青藏高原外,廣泛分佈於黑龍江至雲南元江;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

生長繁殖


自然繁殖

青魚為洄遊性魚類,在江河附屬水體生長發育,到冬季進入江河越冬,開春后越冬青魚上溯,並在溯流過程中性腺迅速發育至成熟,在江河幹流產卵場繁殖,產卵后青魚又進入附屬水體肥育。每年5~6月為繁殖季節,要求水溫18~28℃。當產卵場漲水,水流速1~2米,流態變亂,青魚開始產卵。青魚卵漂浮性,隨水流而孵化發育。青魚的性成熟年齡為:雌魚5~7齡,雄魚4~5齡。產卵類型:性成熟個體性腺每年成熟1次,一次產卵。青魚懷卵量隨體重增加明顯增大,一般15~20千克的青魚,其懷卵量約為60~100萬粒。

人工繁殖

● 親魚培育
親魚要求來源於中國國家級魚類原種場,6齡以上,體重超過15千克,按雌雄比為1:1.5放養,每667平方米放15~20千克的青魚10尾左右。親魚池要求池底平坦,以沙壤土為好,水質清新,以投喂螺螄、蜆、蚌肉為主,輔投少量豆餅、麥芽。定期加註新水及沖水,一般冬季每月沖水1次並保持水深2米以上,開春后,降低水位便於提高池水溫度,每星期沖水1次,4月中旬開始增加沖水次數,可2~3天沖水1次,以促進性腺成熟。在親魚池中,搭配少量的鰱鱅魚調節水質,同時可適當套養肉食性魚類如黑魚、加州鱸等,捕食池中的野雜魚,既有利於親魚培育,又增加養殖效益。(註:親魚是指發育到性成熟階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魚或雌魚,也叫種魚。)
● 催產
● ● 催產時間、水溫。在湖南各地,催產時間為5月中下旬,催產適宜水溫25~28℃。
● ● 親魚選擇。親魚的成熟度直接影響催產效果,鑒別標準為雄魚輕擠腹部有精液流出,遇水后立即散開;雌魚腹部膨大,鬆軟有彈性,腹部鱗片較稀疏。
● ● 注射催產劑。常用催產劑為LRH-A2(類似物)、DOM(地歐酮)、HCG(絨毛膜)、PG(魚腦垂體)等,通常3種混用效果較佳,採用3針注射,催產率高達95%。第1針每尾雌親魚每公斤注射LRH-A20.1微克,針距20小時;第2針每尾雌親魚每公斤注射LRH-A20.5~1微克,針距8小時;第3針雌親魚每公斤注射LRH-A23~4微克,加PG3~4毫克、HCG800~1200國際單位或加DOM4~5毫克,雄親魚的劑量視具體情況注射雌親魚劑量的1/3~1/2,注射時均採用胸腔注射。 
● 發情與人工授精
效應時間(第3針到發情的時間)隨生態條件、親魚年齡、性腺成熟度等不同而不盡相同。一般情況下,水溫22~24℃時為9~10小時,水溫24~26℃時為8~9小時,水溫26~28℃時為7~8小時。當接近效應時間時,先檢查雌魚是否排卵,如提起魚頭部時卵粒能自然流出,或輕壓腹部有大量卵粒從生殖孔流出,就可以進行人工授精。這時應儘快檢查雄魚,如雄魚能擠出精液,且精液質量好,迅速進行采精,同時把雌魚卵擠入盆中,進行干法授精。人工授精時要求小心快捷,相互配合,捉魚時防止用力過猛損傷魚體,也不可耽擱時間而影響受精率。
● 孵化
青魚卵屬漂浮性卵,將吸水后的受精卵投入孵化環道或孵化槽中孵化,孵化密度為每立方米水體約80萬粒,相當於1組青魚產出的受精卵。水流調節以魚卵在水中徐徐翻動為宜。當魚苗剛出膜時,應加強管理,勤洗紗窗;魚苗出膜后,水流應加大,以防魚苗下沉死亡;魚苗全部孵化出24小時后,水流可適當減少,避免水流過大消耗魚苗體力;魚苗孵出后3~4天,鰾室充氣,即可出苗。
● 病害防治
每批孵化前,應對孵化池徹底清除污物,用一定濃度的黴菌凈溶液消毒,做到以防為主,防重於治。魚苗出膜前,水質定期用黴菌凈進行消毒,防治水霉病;魚苗出膜后易染車輪蟲病,常造成大批死亡,一旦發現車輪蟲病原體,孵化用水立刻用0.7克/立方米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潑灑,直到病蟲徹底殺滅。

養殖技術


創造良好水域條件

青魚養殖對池塘條件有比較高的要求,首先,魚類養殖離不
青魚
青魚
開水源的供應,養殖池塘應最大程度地靠近水源充足地區,並且水源水質一定要清潔、清新,不能受到其他事物的污染。其次,在青魚養殖過程中,需要相應的基礎設施作為輔助,所以,養殖戶應做好電力、灌溉等方面的配套工作,例如,在池塘口位置配設抽水、加氧等設備。
通常情況下,青魚養殖池塘的最佳面積在0.3-0.7公頃,可以將池塘設計成東西走向的長方形。池塘選址要能夠保證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通風,池塘底部要平整,池水深度要保持在兩米左右。

做好池塘消毒工作

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區域冬季比較寒冷、乾燥,不適合青魚的生長,青魚養殖池塘一般處於乾涸狀態。養殖戶要利用這個時間段,對池塘進行清理、清潔及消毒工作。首先,對池塘裡面的淤泥等雜物適度清理,在此過程中要在池塘底部保留0.1米厚的淤泥,然後修復和加固池塘圍堤,以保證養殖期池塘內部水質和水量的合理。
清理完養殖池塘后,將其曝晒二十天左右,然後以每畝120公斤的生石灰加水配置成溶液,將池塘內各個角落潑灑一遍。最後再用相關工具翻動池塘內的淤泥,讓石灰溶液與淤泥進一步融合,以儘可能地消滅病菌等有害物質。

改善水質培育餌料

在魚种放養前9天左右要在池塘底部施加有機肥,一般用生石灰、雞糞等混合物作為有機肥施加到池塘中,保證每畝施加量為280公斤左右。兩天後對池塘施加氨基酸肥水膏,保證每畝用量1公斤,主要作用是培養累枝蟲等良性浮游生物,為後期放養的魚種提供充足的餌料。在實際養殖期間,要每11天投施一次氨基酸肥水膏,以每畝0.8公斤為宜,以此為池塘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補充營養,提高其繁育速度,擴大其分佈區域。

魚种放養

首先,要嚴格控制放養魚種的質量,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來,良好的育種通常體型健碩、活潑愛動、魚種群體規格統一、沒有損傷情況、沒有相關疾病,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關於魚種、魚苗的質量標準。
其次,做好魚種消毒工作。在魚种放養至池塘之前,要用4%的食鹽溶液對其進行十分鐘左右的消毒,將魚種體表的病原菌等有害物質消滅掉。
最後,對養殖池塘實際條件、青魚生活習性、養殖技術等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然後合理確定魚种放養的數量。如果放養魚種數量太多,魚種密度太大,會抑制其生長速度,很容易引起相關魚類疾病。如果放養魚種數量太少,就不能充分發揮池塘的作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合理投喂飼料

對於投喂青魚的餌料,養殖戶們普遍選用正規商家銷售的青魚專用顆粒飼料,這類飼料蛋白質含量較高,顆粒也比較飽滿,比較適合於池塘養殖。一般會在距離池塘中間部位三四米左右位置搭設飼料台,利於青魚群體向中間集中搶食,充分發揮投餌機定時投喂的作用。每天投喂次數要保證達到四次左右,投餌量不能超過青魚整體重量的5%。
餌料投喂工作通常有三個階段,四五六三個月為第一階段,每天投喂四次,投餌率為3%左右;七八九三個月為第二階段,每天投喂三次,投餌率為5%左右;十月份及之後為第三階段,每天投喂兩次,投餌率為2%。
另外,可以根據不同季節投喂不同的鮮活生物餌料。四月上旬的氣候條件比較適合螺螄的繁殖,可將活螺螄以每畝300公斤的投放量投放到池塘內。八月份要按每畝200公斤的投放量補投一次。螺螄分佈比較廣泛,收集成本低,且是青魚最喜歡食用的生物餌料之一,它不僅能攝食池塘水域中的腐敗物質以凈化水質,還能提高青魚的生長速度,有利於養殖戶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

嚴格控制水質

水質調控是青魚成魚養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通常情況下,每隔9天左右添加一次新水,加水深度約為25厘米左右,維持池塘水深度在150-200厘米左右,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以一個月為時間單位,用生石灰對池塘水進行一次消毒,以減低水中有機懸浮物的含量,將其水體酸鹼值控制在7.0-8.5之內。同時定期向水中投放微生態製劑以調節水質,使其一直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另外,發揮增氧機的作用,在陰天早晨、晴天中午、雨天半夜等池塘水域內缺氧情況下利用增氧機加氧,發生浮頭等緊急情況時要利用增氧機提前進行加氧。如果增氧設備發生故障,可以撒施增氧劑來增加溶解氧,確保溶解氧要超過3ml/L。

疾病防治

青魚在我國各個地區都有分佈,這體現了其強大的抗病害能力。養殖戶要嚴格控制池塘水質,並及時做好消毒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就能將青魚的發病率大幅度降低。
可以定期利用含氯製劑等常見消毒製劑對池塘區域進行全方位噴灑,不僅能有效調節水質,還能夠預防青魚出現細菌性疾病。向池塘投喂由中藥、複合維生素等製成的藥餌,能夠有效預防青魚發生爛鰓病、腸炎等疾病。如果發現青魚發生疾病情況,要立即確診、對症下藥,治療用藥避免高毒。

日常維護和管理

每一天的早晨和晚上,養殖人員都要分別對青魚養殖池塘進行一次巡檢,並形成定製,以此對青魚的生長、攝食等生存狀況進行及時、全面的了解並做好記錄,同時根據所了解情況來調整飼料的投放量。
青魚養殖池塘水域的酸鹼值、溶解氧、水溫等數據信息能夠反映水質的好壞,所以,一定要定期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水質有變壞趨勢,要及時採取合理措施進行改善。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ver3.1——數據缺乏(DD)。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2015年5月20日)——無危(LC)。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青魚個體較大,肉厚,多脂,味道鮮美,肌間刺少,食用方便,
青魚
青魚
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每100g青魚肉含蛋白質19.5g、脂0.2g,並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維生素,是四大家魚中肉質最好、營養價值最高的品種。

藥用價值

青魚所含鋅、硒等微量元素,可以防癌抗癌,同時還可以養氣健胃。食用青魚可有效緩解氣虛乏力、腳氣濕痹、頭暈無力、煩悶、瘧疾、水腫、血淋等癥狀。青魚的魚膽有毒,不可生吃,但是它也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外用主治目赤腫痛、結膜炎;魚膽經處理后,內服可以治扁桃體炎。

經濟價值

青魚屬於大宗淡水魚重要養殖品種之一,在我國淡水魚類養殖業中具有重要地位。青魚作為四大家魚中生長最快,售價最高、深受養殖者和消費者青睞的品種具有著重要的經濟價值。

食療

青魚肉中富含的核酸是人體細胞所必需的物質,可延緩衰老,輔助疾病的治療。青魚含豐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能幫助維護細胞的正常複製,強化免疫功能,有延緩衰老、抑制腫瘤的作用。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青魚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118 千卡

推薦食譜

西芹魚麵筋
主料:西芹100克,魚麵筋(魚麵筋是由青魚肉製成)12個,黑木耳適量。
調料:食用油、蔥姜、豉油、鹽各適量。
做法:1.黑木耳用冷水泡發。2西芹切斜片後用開水焯一遍,瀝干水分備用。3.蔥姜入油鍋爆香,放入西芹,黑木耳煸炒片刻。4.倒入魚麵筋,加適量開水,豉油,鹽,燉至湯汁收干即可。
爆魚
原料:青魚、食用油蔥結、薑片、茴香、桂皮、香菜葉、醬油、白糖。
做法:蔥結、薑片、茴香、桂皮、香菜葉用熱油煸香,加清水、醬油、白糖燒滾,煮5分鐘,加味精成浸鹵。青魚段刮鱗去內臟洗凈,垂直切1厘米厚的片,入八成熱油鍋炸成金黃色,立即投入浸鹵中浸漬入味取出,冷透后改刀成塊裝盆。
三色魚丸
原料:青魚(或草魚)肉100克,胡蘿蔔、青椒、蔥薑末各10克,花生油10毫升,肉湯150毫升,雞蛋1個,水發木耳5克,芝麻油、鹽、料酒、澱粉、蔥姜水各適量。
做徠法:將青魚肉去刺,剁成泥,分3次加入雞蛋清、鹽、蔥姜水、澱粉和適量肉湯順一個方向攪勻;將魚肉泥擠成丸子,逐個放入80℃的熱水鍋中,旺火氽熟、撈出;將胡蘿蔔、青椒、木耳切丁,起油鍋,旺火下蔥薑末煸香,再放入胡蘿蔔、青椒、木耳略炒,倒入剩下的肉湯,煮片刻,用水澱粉勾芡,下入魚丸,淋上芝麻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