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

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

《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組詩《唐鐃歌鼓吹曲》十二首的第五首詩。此詩歌頌李孝恭的戰功。

作品信息


【名稱】《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
【年代】中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古體詩

作品原文


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
奔鯨沛,盪海垠。吐霓翳日,腥浮雲。帝怒下顧,哀墊昏。授以神柄,推元臣。手援天矛,截脩鱗。披攘蒙霿,開海門。地平水靜,浮天根。羲和顯耀,乘清氛。赫炎溥暢,融大鈞。

註解


隋末杜伏威曾起兵淮南。伏威自號總管,以輔公祏為長史。公元619年(武德二年),伏威降唐,詔授公祏淮南道行台尚書左僕射,封舒國公。公元623年(武德六年),伏威入朝,公祏詐以伏威之令欺哄眾人叛變,八月,僭(jiàn)位稱帝,國號宋。高祖命趙郡王李孝恭率諸將破之,傳首京師。
沛:行動迅速。垠(yín 銀):岸,引申為邊際,盡頭。
霓(ní):副虹,位於主虹外側,色帶內紅外紫。翳(yì 異):遮蔽。
墊昏:指百姓困於兵災。
元臣:指趙郡王李孝恭。
脩鱗:巨魚,鯨魚,喻輔氏。脩:同“修”,長。截脩鱗:意謂李孝恭擊敗輔氏,字面意義是,除卻鯨魚的長鱗。
披攘:撥開。霿(méng 萌):同“霧”
天根:宿星氐(dì 帝)的別名,二十八宿之一。
羲(xī 西)和:神話中太陽的御者,這裡指太陽。乘:升、登。
赫炎:旱熱。赫:紅如火燒,炎:火光上騰。溥暢:普遍通暢。大鈞:天,泛指自然界。

譯詩


巨鯨恣意翻騰,大海搖蕩無寧。
妖孽吞雲吐霧,遮蔽日月星辰。
魔頭排污泄垢,腥及太虛浮雲。
高祖動容顧盼,哀憐蒙災子民。
降旨授權討伐,首推孝恭出征。
孝恭手持長矛,殲滅公祏逆臣。
撥開層層迷霧,開闢郡邑海門。
朝野地平水靜,夜綴明星天根。
太陽光芒四射,天空大地晴明。
紅日普照萬物,人間歌舞昇平。

作品簡析


《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是《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的第五首。《奔鯨沛》之筆法與《唐鐃歌鼓吹曲·涇水黃》相似,曲折翻駁,先喻后正,所不同者是通篇設喻。喻輔氏,狂鯨也,奔騰之時可“盪海垠”,可“腥浮雲”;喻李淵,天帝也;喻李孝恭,天神也,他“手援天矛,截脩鱗”,他“披攘蒙霿,開海門”,最後“玉宇澄清萬里埃”。值得玩味的是此詩明寫李孝恭的赫赫戰功,暗指唐高祖的知人善任。全詩句式參差,卻又一韻到底,作者情感,於此可知矣。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公元793年(貞元九年)進士及第,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后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后貶邵州刺史,再貶永州司馬。后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卒於柳州任所。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富於戰鬥性,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封建論》等。其作品由劉禹錫保存並編成集。有《柳河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