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鎮

新埔鎮

新埔鎮為台灣新竹縣北部的一個鎮,人口約三萬多人。新埔鎮枋寮、大茅埔等地的蓮花田,最近陸續盛開,新竹也有蓮花可賞,規模雖然不如台南白河,但也吸引不少民眾和過路人佇足欣賞,或是捕捉美的鏡頭。

簡介


新埔鎮義民廟附近的枋寮蓮花園內,種有香水蓮、大荷蓮,挺立在水面上,相當好看。香水蓮的顏色有黃色、白色、粉紅色等,無論哪種顏色,湊近它的身旁,都可以聞到一股清香。
枋寮蓮花園內還可以購買各式蓮的附加產品,包括品嘗蓮子棒冰、蓮子冰沙。除了枋寮蓮花園,在龍新公路大茅埔一帶或是楊新公路旁,也有小池的蓮花園。
欣賞蓮花要注意時間,通常大荷蓮在上午10時過後,因陽光照射,花朵逐漸合起;香水蓮直到晚上花朵才合起來。蓮花花期即日起至10月,愛蓮民眾,把握時間。

地理


新埔鎮位於湖口台地南側,山多平塬少,地理上為自東而來的鳳山溪和自東北方向匯流的霄里溪所貫穿,新埔鎮上主要的聚落就是沿著這些溪谷的河階地往東西兩側發展,在狹小的沖積平塬聚集成街。

歷史


台灣新竹縣新埔鎮新埔大橋頭
台灣新竹縣新埔鎮新埔大橋頭
漢人最早開墾新埔地區的記載是雍正年間,來自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嘉慶州鎮平縣、潮州饒平等地移民,陸續入墾竹塹東北之吧哩國地帶。由於當年有清政府對於渡台開墾並未有統一的政策,加上新埔地區塬本即為平埔族竹塹社人之居地,因而可推測早期漢人在新埔並 未有大規模的開墾,只是為數不多的零星移入。乾隆十二年(西元1747年)竹塹社人因水患之故,在土目衛阿貴和錢子白率領下整族遷移,入墾新埔地區。乾隆叄十一年(西元1766年),陳石生等開闢枋寮圳,灌溉田地範圍包括叄角埔(今新民里)、窩口(今南平里)、枋寮一帶。到了乾隆四十九年(西元1784年),新埔則已出現來自陸豐及鎮平的粵籍移民聚落,“新埔庄”之名也在此時開始使用。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竹塹社土目衛阿貴在新埔地區大規模招佃,欲前往鹹菜瓮(今關西)開墾,可見當時,以竹塹社人為大業主,向其承墾土地或是應招為佃農仍是漢民族進入當地開墾的主要方式。
到了十九世紀初期的清嘉慶年間,新埔街庄已經成為米、蔗糖、茶葉和樟腦等重要農產品的集散地,從大陸 陸豐所引進的椪柑亦從此時開始種植。十九世紀中葉,新埔的商業發展到達頂峰,著名的新埔六大商號:天順號、義利號、錦勝號、興隆號、金和號、黃元和均已成形。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新埔地區在行政上被劃歸為竹北二堡下的“新埔街”,當時的竹北二堡行政區範疇包括今日的竹北、新埔、湖口、新豐、六家、竹東,然僅有新埔與竹東稱“街”(竹東當時稱為“樹杞林街”),其他的地區只能稱做“庄”,新埔當年的開發繁榮可見一斑。
1895年的乙未戰爭中,新埔庄曾發生激烈的抗日行動,導致數名日軍及數百名義勇軍陣亡。日軍為逼出躲於庄內頑抗的義勇軍,實施火燒庄的行動,導致新埔庄街一度毀於大火。
漢人入墾新埔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此當中客家先民由於早期移入,加以新埔地理上的封閉性,使得新埔仍然保有濃厚的客家傳統,而枋寮的義民廟更是新埔及整個北部地區客家人信仰的中心。

交通


新竹縣新埔鎮縣道115號:楊梅鎮-新埔鎮-芎林鄉
縣道117號:湖口鄉-新埔鎮-竹北市
縣道118號:竹北市-新埔鎮-關西鎮

教育


高級職業學校

新竹縣私立內思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網

國民中學

新竹縣立新埔國中
新竹縣立照門國中

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新埔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新星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照門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清水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照東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寶石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文山國民小學
新竹縣新埔鎮北平國民小學

旅遊


枋寮義民廟(褒忠亭)
劉氏古厝,又稱“雙堂屋”。
潘氏古宅
劉家祠九龍觀光農場
新埔鎮
新埔鎮
九芎湖休閑農業區 巨埔觀光休閑步道
箭竹窩客家米食村
新埔南園(聯合報系員工休閑中心)
陳家祠

小伯公廟


由芎林鄉往新埔鎮的竹115線道上,在與竹16線道交叉口不遠的地方,有一處休閑釣魚池,總共有兩個池 塘,就在靠西方的那一個池塘旁邊的一個三角地帶有一棵大樹,在樹根的部份還有一個小土堆,在大樹與池塘中間的土堆下,有一間小伯公廟。
新埔鎮
這一間土地公廟系以現代最流行的水泥所灌注而成,幾乎可以以一體成型來形容,首先是地板,再就是兩邊牆及后牆,接著前後屋頂,最後是屋脊及燕尾脊。至此一間土地公廟大致已算完成,接下來是裝飾部分。在燕尾脊部份是裝飾最精美的地方,側面貼上大片彩繪的瓷磚,沿邊的部份是小塊的彩色瓷磚,在邊牆的墀頭部份也有兩片大彩繪瓷磚,其餘的部份就漆上彩色鮮艷的水泥漆
雖然以現代的工法施工,但仍然保有早期石雕小土地公廟所有的元素,所以在後牆的中央部份還是有一塊長方形的福德正神牌位,或許這才是這間伯公廟的最早歷史淵源。而土地公金身應是後來才雕塑的,廟內也有香爐,除了蠟燭之外,也有電燈紅燭。
另外廟埕以紅磚矮牆形成,在前方地上設上一個小香爐。燒金紙的金爐則是不鏽鋼市面上買得到的現成品。比較不同的是這個地方接近水圳及池塘,但在右前方的圳溝邊還有一口水井,只是不用水桶打水,而以手搖水泵打水。他日經過可以前往欣賞參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