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的夜與霧
2009年許鞍華執導的電影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由羅啟銳,張經緯攝製,由許鞍華執導,任達華,張靜初,羅慧娟,覃恩美等主演的電影。以2004年的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為藍本拍攝的劇情片。
該劇講述了中年離異的“港伯”李森和來自大陸的曉玲一家的悲劇故事。該劇於2009年5月14日上映。
劇照2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李森
演員任達華
無業,育有兩名女兒留港讀幼稚園,性情暴戾、疑心重,更甚者是動不動就有殺死全家的念頭。
王曉玲
演員張靜初
來自四川的姑娘,柔弱純良,期望以婚姻改變生活,一心一意與老公好好生活。對香港充滿著憧憬,但來港不久美夢破滅,屢遭施暴,最後慘遭殺害。
二妹
演員張暘
王曉玲的二妹,性格內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鄉下姑娘,在姐姐和姐夫回家探親期間,姐夫喜歡上了她,並想將其佔為己有,二妹為了逃脫這種有悖於常理的不倫感情,從鄉下逃往城市,並一直過著躲避姐夫的陰暗生活。
小莉
演員羅慧娟
王曉玲的院友,出於好心曾經勸玲離開森,可惜玲沒有聽。
《天水圍的夜與霧》
開始時許鞍華想要將這“天水圍”的系列故事拍成十部電視系列片,在找投資的過程里無意中得到了王晶的幫助,並在王晶的建議下改為拍成電影,只是第一部“天水圍”的系列片不再是先前設想的倫理慘案題材的作品,而是將一個女學生的早先寫好的劇本修改為以天水圍為背景,即《天水圍的日與夜》。而當《天水圍的日與夜》贏得不俗的口碑后,許鞍華得到更大的投資(10倍)製作《天水圍的夜與霧》,並邀請了任達華、張靜初等主演。
影片便是取材於天水圍的倫理慘案,並加入了導演許鞍華對過埠新娘、香港人口老齡化等現實問題的思考。香港特區政府曾經發表了香港人口政策的研究報告,其一方面指出香港的人口正急劇的進入老化,另一方面則是隨著新移民( )的增多,香港人口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長。而任達華扮演的港伯,針對的正是香港的老齡化人口,而張靜初的港嫂,則是來自於內地的新移民。
海報
類別 | 地區 | 公司 |
製作公司 | 中國 | 卡士有限公司 |
Mega-Vision Pictures | ||
發行公司 | 中國香港 | 新寶娛樂有限公司 |
(以上資料來源)
時間 | 屆次 | 獎 | 具體獎項 | 獲獎主體 | 備註 |
2010 | 第29屆 | 香港金像獎 | 最佳導演 | 許鞍華 | 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任達華 | ||||
最佳女主角 | 張靜初 |
許鞍華在本片中以沉穩寫實、去除矯飾的風格再現了在2004年轟動全港的天水圍真實命案,在影像和配樂上都趨於含蓄內斂,避免觀眾過多地將情緒帶入情節和人物之中,許鞍華沒有把《夜與霧》拍成一部滿足獵奇心理和提供感官刺激的電影。
導演亦沒有一味地以所謂“悲天憫人”的態度來作為整個影片的基調。許鞍華大膽使用了大量的閃回倒敘和插敘,影片開始就是滅門慘案的新聞報道;在警察對相關人士取證的時候,又通過不同人的視角回述整個家庭毀滅的過程。其間也並非通篇的壓抑和絕望,反而在影片中段用插敘,閃回了夫妻兩人相識、相愛、初婚時候的美好回憶,凸顯了整個故事最終的悲劇性。最後的“滅門”高潮處,許鞍華還使用了停格攝影等特殊效果,來展現整個兇案過程,著實能夠看到她在這樣一個嚴肅的“家庭暴力”題材上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香港電影導演中,能夠如此放下身段關注香港底層平民生活現狀的,恐怕也只剩下許鞍華一人了。《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對平凡之惡的血淚控訴,是一部充滿死亡氣息的電影。充斥著殺戮與血腥。一個倫常慘劇暴露出新移民的無助,政府的無能,社工的無知以及警方的無情,也照明了香港電影對寫實主義的欲迎還拒。(以上為生活新報、成都晚報、外灘畫報評)
劇照
這部電影實在過於壓抑(南方網評)。任達華在片中扮演的角色極具暴力傾向。各種場面十分血腥。這些鏡頭都帶給觀眾極大不安(南方都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