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三陽鎮的結果 展開

三陽鎮

陝西安康市平利縣生態產業鎮

三陽鎮位於平利縣境內的一個鎮,總面積182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自然風光豐富,風景秀麗。

源於“三陽開泰”成語而得名。截至2020年6月,三陽鎮下轄10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三陽鎮戶籍人口13543人。2011年,三陽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783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000萬元。

2021年,平利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三陽鎮 人口為 8823 人。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湖河、小吉河、吉河三條河流皆流向北方,古語以北為陽,故取名“三陽”,寓三陽開泰之意。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三陽鄉轄黃龍、湖河、良壩、上河等七保。
1952年10月,三陽區轄湖河、良西、朝陽3鄉。
1958年10月,成立三陽公社,轄31個生產大隊。
1968年9月,改為三陽區。
1979年11月,按原區改為區公所。
1996年12月,改為三陽鎮。
三陽集鎮位於泗王廟村中心地帶,佔地面積30餘畝,北以吉河為界,南以東溝為界,呈三角形。
1991年,三陽區公所、三陽初級中學、區衛生院、區營業所、郵政所、供銷社、朝陽鄉中心小學、朝陽鄉衛生院等機關企事業單位都積聚於此,有常住人口1000餘人,集鎮自來水、電、固定電話等生活設施俱全。
1999年,集鎮新區開始規劃,欲將集鎮範圍延伸至唐家院。
2006年4月17日,集鎮新區建設正式啟動,征地80餘畝,動員農戶新建徽派民居。2002年6月,三陽鎮政府東遷至現址。2008年建成朝陽大道,寬18米、長750米。
2009年新建集鎮三橋,2010年啟動河濱路建設,完成集鎮新區人行道鋪裝、行道樹栽植等配套設施建設,至2011年集鎮新區全面建成,新老集鎮融為一體,人口突破5000人。
三陽鎮境內山巒起伏,物產富饒,風景秀麗。
三陽鎮
三陽鎮
三陽鎮
三陽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陽鎮地處平利縣西北部,東與大貴鎮交界,南與嵐皋縣洛河鎮接壤,西、北與漢濱區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8千米,總面積17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陽鎮地處大巴山北麓,地勢南高北低。主要山脈有偏頭山、葯婦山、青龍山。境內最高峰偏頭山,海拔2400米;最低點老茶園,海拔300米。
氣候特徵
三陽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極端最低氣溫-10℃,極端最高氣溫38.5℃。無霜期年平均252天。年平均降水量92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系水文
三陽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湖河、吉河。
自然災害
三陽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連陰雨、暴雨、山體滑坡、泥石流等。主要發生在6—8月。
三陽鎮
三陽鎮

自然資源


三陽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2.1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6.4萬畝,林地面積42萬畝。
境內有重晶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崗石、銅礦石、鐵礦石、煤、等多種礦產資源,藏量大,品位高,頗具市場競爭力和開採價值。
三陽名茶“碧螺春”茶享譽陝西,蠶繭、魔芋、黃姜等土特產是當前市場的緊銷產品。
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是您投資、開發的理想之地。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轄尚家壩、湖河、梁家壩、九里、天池、牛角壩、蘭家埡、泗王廟、小富溝、蒿子壩10個行政村;下設6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三陽鎮下轄10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泗王廟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926104200121泗王廟村
610926104202220尚家壩村
610926104206220梁家壩村
610926104207220九里村
610926104208220天池村
610926104210220牛角壩村
610926104212122蘭家埡村
610926104213122小富溝村
610926104217220蒿子壩村
610926104219220湖河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轄區總人口13817人。總人口中,男性7309人,佔52.9%;女性6508人,佔47.1%。2011年,三陽鎮人口出生率5.7‰,人口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長率-2.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0人。
截至2018年末,三陽鎮戶籍人口13543人。
2021年,平利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三陽鎮 人口為 8823 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三陽鎮財政總收入52.5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三陽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50元。
2018年,三陽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上企業2個。
2018年,三陽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9個。
第一產業
2011年,三陽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
三陽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三陽鎮糧食生產8414噸,其中水稻1332噸,玉米3036噸。
三陽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蠶桑、茶葉等。2011年,三陽鎮桑園面積1600畝,發種6000張,產繭210噸;茶葉種植面積1.2萬畝,其中綠茶麵積1.05萬畝,產量320噸;絞股藍1500畝,產量250噸。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累計造林1172畝,其中防護林765畝,經濟林407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6萬株,林木覆蓋率32%,活立木蓄積量46萬立方米。
三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三陽鎮生豬飼養量4.4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羊飼養量8165隻,年末存欄5791萬隻;牛飼養量650頭,年末存欄584頭;家禽飼養量6.74萬羽,上市家禽2.35萬羽。2011年,三陽鎮生產肉類1986噸,其中豬肉1897噸,牛肉7噸,羊肉82噸;禽蛋125噸;畜牧業總產值1.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0%。
第二產業
三陽鎮工業以礦產開發和水力發電為主。境內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176人。2011年,三陽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783萬元,比上年增長16%。
第三產業
2011年,三陽鎮有商業網點109個,職工340人。2011年,三陽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6.5億元,比上年增長9%。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4千米;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3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8000餘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6000餘件,征訂報紙530份、期刊317冊,業務收入17萬元。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8個,固定電話用戶1460餘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2%;行動電話用戶8400餘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60.8%,寬頻接入用戶215戶。全年電信業務總量35萬元。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2.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各項貸款餘額4600萬元,比上年增長8%。
三陽鎮
三陽鎮

交通


三陽鎮境內有大貴至三陽公路,長49千米,在鎮內牛角壩村聯通吉田路通往安康,在大貴鎮白家灣村聯通308省道。境內有通村水泥路64千米,分別與本縣洛河鎮、安康市漢濱區雙龍鎮相通。
三陽鎮
三陽鎮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9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
2006年12月,境內開通數字電視。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40%的行政村實現數字電視村村通。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小學3所,在校生630人,專任教師5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5人,專任教師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1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有一級甲等醫院1個,病床35張,固定資產總值1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三陽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000人次,住院手術40台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8萬人,參合率99%。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1%。學校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具備,體育活動經常開展。
社會保障
2011年,三陽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7戶,人數71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70人,人數1427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78人、分散供養99人;農村醫療救助15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合作醫療522人次,共支出5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04人次,支出18萬餘元,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15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4.4萬元。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4500米,生產能力85噸/日,年工業用水3.5萬噸、生活用水2.6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4600米,工業廢水處理率100%。
截至2011年末,三陽鎮鎮區擁有變壓器4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9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三陽鎮
三陽鎮

生態產業

安康黃洋河流域:巨大的生態產業百廢待興
地處陝南的安康黃洋河,巴山兒女的母親河。清澈、美麗、蜿蜒,南水北調中線漢江的一級支流;全長126公里,彙集清水河、凡溪河、洛河、豐河、南坪河、線河、淑河、菜溪河、湖河、縣河等12條支流,自南向北流經平利縣的洛河鎮、大貴鎮、老縣鎮、三陽鎮、漢濱區的縣河鎮張灘鎮、新城辦等7鎮辦。
■水力資源豐富,昔日繁榮的沿河居民帶。
安康黃洋河,發源於大巴山南麓的平利縣洛河鎮光頭山;安康城區旁、奠安古塔下,與漢江交匯;全長126公里,流域面積964平方公里。
——串珠式的田壩谷地,琳琅滿目。
黃洋河流域,山勢由南向北,逐次降低,群峰疊起,溝壑縱橫,形成秋山、葯婦山、西岱頂和平頭山四大支脈。
黃洋河流域,特殊的山脈,造成了串珠式寬闊谷階地、數百田壩子和盆地,小的幾十畝,大則數百畝至千畝以上,高程多在700米以下。
黃洋河下游,流經縣河、張灘、新城辦等3個鎮辦30多個村;屬川道丘陵區,形成了張灘盆地、縣河迎風川道、財梁丘陵;河漫灘只有1~2米的小土坎,高出常水面5~15米,地面寬100~4000米;盆地、川道耕地面積超15000畝。
——勤勞興水利,糧作物兩年五熟。
黃洋河流域,田壩谷地耕種歷史悠久,以水稻土及黃泥巴為主,耕墾率和複種指數都很高,土地肥沃,作物一年兩熟、兩年五熟。
黃洋河河床切割較深,沿河道地區的張灘、縣河、財梁、大貴等水利,採用提水方式灌溉農田。
建國前安裝有筒車54處,建國后陸續興建了一些抽水機站和水輪泵站,其中較大的兩處是縣河鎮紅霞水輪泵站、新城辦東風水輪泵站,灌溉面積分別為770畝和400畝。
黃洋河下游漢濱境內全長30餘公里,東起縣河蘇壩,西至漢江入口。流經縣河、張灘、新城辦等3個鎮辦30多個村,其中縣河涉及20多個村、近3萬人。
下游耕地面積15000畝,集體林地64400畝,涉及流域面積26平方公里,該區域農民過去常年以農業生產為主,現在多以勞務經濟為主,超半耕地撂了荒。
三陽鎮
三陽鎮
——昔日水上交通,火了流域經濟。
上世紀80年代前,黃洋河流域中上游流域沒有公路,黃洋河水運暢通,成了重要交通樞紐。
從黃洋河口通航111公里至洛河鎮南坪河口狗鑽洞,是古絲綢之路——大巴山重要的水上鹽馬道組成部分。
沿迎風、財梁謝壩、楊家河、蘇壩、大貴后灣、柳林黃石板、洛河獅子壩渡船口、南坪河口狗鑽洞,都有水碼頭,停泊船隻。
清末最繁榮的碼頭是百家灣,外埠資本家“太永恆”、“太盛隆”、“吉發生”等行商座賈,紛紛聚集,河運往來船隻常在百條左右。
■黃洋河流域生態產業開發,今日方興未艾。
2000年來,安康撤區並鄉建鎮,黃洋河流域經濟開發,進入萎縮期,沿流域的扶貧開發,僅限於鎮政府所在地方圓2公里內,黃洋河流域的超百處田壩、谷地荒蕪,昔日的繁榮,已經成為歷史。
——縣河鎮4村生態旅遊,帶動了數百戶農民致富。
近年來,漢濱區縣河鎮聚全鎮財力、物力、人力,扶持黃洋河沿線——祁家溝至縣河口4村,發展休閑農家樂,建起了清雅山莊、毛壩田園、河源山莊生態旅遊觀光園,成為鄉村休閑旅遊的靚點。
據了解,祁家溝到縣河口,全程不足5公里,沿途4個村受惠村民不足千戶,鎮域內村民從事旅遊服務業的有200多戶800多人(其中80餘戶從事商服業),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
除此外,縣河鎮還有近20個村,扶貧產業不明顯,扶貧力度與4村相比,有“前娘後母”受歧視之嫌,村民脫貧致富屬於自我發展狀態。
——縣財路延伸至蘇壩貫通,水生態游柳暗花明。
過去,黃洋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只顧臉上塗脂抹粉,不顧光屁股漏光”,當地政府部門眼睛只盯著政府所在地,方圓2公里內的開發,其餘的村組任其自生自滅。
自2014年以來,漢濱區縣河鎮改變了過去“只顧臉上塗脂抹粉,不顧光屁股漏光”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啟動了財梁片區11個村的新農村建設。
目前,安康市、漢濱區相關部門,加大了對財梁片區幫扶力度,11個村近萬人的基礎設施條件有了較大改觀。
沿黃洋河河道,延伸新修1條通村水泥路10多公里,直至與平利交界的蘇壩村簡同灣,為封閉的桃花源——財梁片區,脫貧致富、水上生態觀光、現代農業園採摘旅遊產業,注入了新契機。
——山奇水急,人文薈萃,蘊藏巨大的生態產業
黃洋河口逆流而上,直至洛河鎮,山奇水急,人文景點多。
黃洋河三灣,是李自成兵困車廂峽的有名的河谷,經過的人,都說這是安康的“小三峽”;財梁片區內,有安康明清時代的四大岳王廟的——南嶽王廟,垮塌待修建。
除此外,黃洋河上游有岱峽溶洞、唐代白雲寺、清朝畫家甘棠故里;中游有“車廂峽”三灣子漂流、南藥王廟、平安宮;下游有清朝道教聖地“林香寺”、唐代奠安古塔,解放安康的著名牛蹄嶺戰役。
這些百廢待興,有待於全盤規劃,招商引資,搞生態產業開發。
黃洋河車廂峽、三峽過後,水急灘多田壩多,有“了化潭”、“馬潭”、“黑潭”,謝壩、蘇壩、糧壩、尚家壩。僅這地名,就讓旅遊的人浮想聯翩了。
如果借用水力,發揮過去水碼頭的作用,開發水上觀光旅遊,讓安康城區的人們,沿著黃洋河撐船、拉縴、喊著號子,不乏為一種好的運動產業、時尚的健身休閑方式。
■安康“黃洋河之春”,需有人文特色底蘊。
安康舉辦的“黃洋河之春”活動,到底辦了多少期,有多少人參加?那些人參加?
據知情人介紹,黃洋河流域有7個鄉鎮,至少有5個鄉鎮沒有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僅僅是個別領導頭腦發熱,搞勞民傷財,自娛自樂粉飾太平的政績工程而已。
知情人透露,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的賓客,大部分人不知黃洋河全長有126公里,不知道黃洋河由12條河流匯聚而成,不知黃洋河是古鹽馬道的水上重要通道,不知道流域的重要人文景觀。
記者網上搜索了當地新聞報道,僅搜索到幾張油菜花景觀照片,幾隊拔河比賽,一場文藝聯歡表演等文章,千篇一律等閑的活動而已;其餘均為地方政府不作為,媒體曝光文圖。
不能否認舉辦“黃洋河之春”的初衷,但是,從目前開辦的“黃洋河之春”的活動看來,有待於改善。
“黃洋河之春”主辦者,需要認真學習安康市委書記郭青“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的發展戰略,沿河鄉鎮應該積極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給活動注入更多的高端招商引資內容,貫徹落實安康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郭青書記強調,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優先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通過生態友好型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促進全民就業和增收致富,促進經濟再生產和生態再生產同步發展,實現“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良性循環。
“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指示精神,應該引起黃洋河流域的7個鎮辦黨政領導和“黃洋河之春”主辦者的重視,為開發黃洋河流域的山、水、人文景觀產業助力,促進黃洋河流域村民脫貧致富,繁榮當地經濟。
■黃洋河流域搬遷,宜小集中、適度分散建房。
安康避災扶貧搬遷開發,是國家戰略;鎮辦扶貧開發,精準扶貧,扶貧資金傾斜,都應該瞄準“貧”字。
前幾年,鄉鎮領導,為了突出政績,扶貧開發,變了調、走了味;扶“貧”開發,變為扶“富”開發、扶“關係戶”開發、扶“交通要道”開發,搞政績開發。
近幾年,安康黃洋河流域鄉鎮,扶貧開發怎麼樣了呢?不得而知。目前,安康扶貧搬遷,大集中安置的確是劑良藥,但不能醫百病,不適應黃洋河流域千家萬戶。
黃洋河流域,是生態聖地、天然氧吧,居住環境優美;具有悠久歷史,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水路鹽馬道,人文景點多;田壩土地平曠、谷地多;沿河流域有謝壩、蘇壩、糧壩、尚家壩等超百個田壩、谷地,是開發生態產業的重要基地。
據了解,黃洋河流域大部分鄉鎮搞一刀切,搞大集中萬人社區安置;一個鄉鎮一個安置點,或數村一個安置點;對進城買房不進安置點的農戶,不予以政策資金扶持;對就地建房的,不管是否合理,一律不允許;導致真正的貧困戶、受災戶,搬不出,穩不住,難致富。
這樣搞大規模大集中搬遷的鄉鎮,顯然忘了實事求是這個準則,顯然犯了是官僚主義、教條主義;違背了陝西省移民搬遷的宗旨,違背了中央“三農”指示精神。
針對黃洋河流域移民扶貧搬遷問題,相關的專家建議,應該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精準搬遷,適宜小集中,比如一個田壩、一個村、或一個村民小組、或一個8戶、10戶的家族,建個小安居點;個別的村戶,也可以適度分散建房。
黃洋河,巴山兒女的母親河,希望黃洋河流域的居民和官員,緊跟時代的步伐,艱苦奮鬥發展產業,早點脫貧致富,實現“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宏偉藍圖。(記者王開成)
三陽鎮
三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