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景區興隆寺

章丘市及萊蕪周邊地區的佛教活動場所

興隆徠寺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官莊鄉石匣村轎頂山南麓。俗稱“東寺”。三趙路途經景區。是章丘市及萊蕪周邊地區的佛教活動場所,有著悠久的佛教歷史淵源。

地理環境


石匣景區興隆寺
石匣景區興隆寺
該景區面積約5000餘畝,景區內山形複雜,多幽谷、深洞、懸崖、清泉,植被茂密,自然原始風貌保存完整,僻遠幽靜,景色迷人,空氣清新。

建築特色


古寺懷抱其中,寺廟建築雕樑畫棟,檐角翹首,石牆青瓦,金碧輝煌。北為大雄寶殿,東有觀音菩薩,西居地藏老母,南立四大天王。是一處集佛教文化與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園林。

主要景觀


寺中八大景點,“東寺風光”、“古松參天”、“轎頂巍巍”、“陵園幽幽”,還有鳳凰池、碧雲崖、仙人橋、張佛洞。

東寺風光

寺廟按四合院建築,穩健莊重,古樸典雅,佛像肅穆,壁畫逼真,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的高超技藝。院內碑聯:萬善創修后不重修創修恰似凌煙閣,古人肇始今弗繼始肇始猶如阿房宮

古松蒼翠

石匣景區興隆寺
石匣景區興隆寺
院內正中有一松正對四門,拔地而起,直衝雲霄,看去古松參天,鳥語啁啾,清風拂過,松濤如浪,有詩為證:南山幽幽藏古寺,青松蒼蒼沖雲天。古松樹高16米,粗2.06米。

轎頂巍巍

寺北轎頂山,又一說,靈鷲山,釋迦牟尼誦經念佛之聖地,遠看一頂轎,佛祖坐轎來,傳經佈道,教化世人。

陵墓幽幽

寺南為東寺陵墓,歷代禪師安葬於此。
寺西有一汪清水曰“鳳凰池”,池邊有棵卧龍柳,成弓形,又名仙人橋,後有碧雲崖,崖下有一洞,洞中有石炕、石桌,是禪師誦經打坐的地方。寺周八大景點,青山洞、羅漢嶺、連雲寨、敞石屋、和尚帽、黃眼崖、龍王廟、涼水泉。其中以青山洞為最著名:洞中迴音壁、仙人跡、寶葫蘆,鑲嵌峭壁之上,懸卧天庭之中,成為青山一景。

歷史沿革


據徠考證,興隆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復修。自建成以來,興隆寺歷經宋、元、明、清民國至解放后。抗戰時期,廖榮彪將軍曾在此養傷,並得到僧眾保護。解放后,最後一代僧人景維福主持,至1968年才還俗,佛教文化活動隨之停滯。直至2005年初才恢復其佛教活動場所。

旅遊信息


交通

石匣景區興隆寺
石匣景區興隆寺
明水坐車,上午兩班,下午兩班,分東西兩路到寺也可坐從淄川或明水到三台的車,在三角灣下車后,搭車去寺。從濰坊,東營,張店,博山坐車,走博山西過境路--姚家峪--過禹王山---到萊蕪的茶葉口下車,再搭車經三角灣到寺。
若自駕車。
一:經十東路————章(丘)萊(蕪)路————文祖——(文祖南的)水泥廠(路東有個“山東石化”的加油站)————從水泥廠南側的路進山————東張——朱公泉(九鼎山)——石匣村——興隆寺。
石匣景區興隆寺
石匣景區興隆寺
二,經十東路---韓家村---普(集)雪(野)--路——-閻家峪————三角灣————興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