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論注

金匱要略論注

《金匱要略論注》,《金匱要略》注本,25卷。清代徐彬(忠可)撰於康熙十年(1671年)。徐氏認為:“《金匱要略》為雜證妙諦”,並據明代徐鎔本人的條文次序予以論注。

簡介


《金匱要略論注》體例新穎,“正義疏備於注;或有剩義及總括諸證不要專屬者備於論”。注論結合,眉批補充,內容完整,從一字一句到脈因證治都作了詳細的剖析。是眾《金匱》注本中較好的一家,對後世影響較大,本文就其註釋特點進行探討,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引證


內經》 溯本求源
《論注》註釋時注意引用《內經》條文,以經解經,如在解釋《臟腑經絡先後病篇》中將《素問》的《陰陽應象大論》、《六節臟象論》、《脈要精微論》、《臟氣法時論》及《靈樞》中的《五神》、《本神》、《決氣》等部分內容錄於注中。如對首篇第3條中“色白者,亡血也”引《靈樞·決氣》:“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