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滄海橫流的結果 展開

滄海橫流

成語解釋

滄海橫流,漢語成語,拼音是cāng hǎi héng liú,意思是海水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蕩。出自《三國名臣序贊》。

成語資料


【成語】滄海橫流
【近義詞】時局動蕩
【反義詞】歌舞昇平 海晏河清
【押韻詞】以羊易牛、疾之若仇、通計熟籌、克嗣良裘、拊背扼喉、一豫一游、力爭上遊、壯志難酬、道不同,不相為謀、無跡可求

成語出處


1、滄海橫流,玉石同碎。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
2、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 《晉書·王尼傳》
3、《春秋穀梁傳序》
4、弘法大師《文鏡秘府論》
5、郭沫若《滿江紅》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形容天下大亂。
示例
“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 《晉書·王尼傳》
《春秋穀梁傳序》:“孔子睹滄海之橫流。”楊士勛疏:“舊解引揚雄《劇秦》篇曰:‘當秦之事,海水群飛。’海水喻萬民,群飛言散亂。又引《孟子》云:‘當堯之世,洪水橫流。’言不復故道,喻百姓散亂,似水之橫流;今以為滄海,是水之大者。滄海橫流,喻害萬物之大,猶言在上殘虐之深也。”
弘法大師《文鏡秘府論》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郭沫若《滿江紅》

成語典故


西晉末年,匈奴等少數民族起兵反晉,天下戰亂紛紛,洛陽失陷,王尼帶上兒子離鄉背井到江南躲避禍亂,一路顛沛流離,他喟然長嘆:“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到江夏投奔荊州刺史王澄,王澄不久死去,他們也活活餓死。

成語示例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亂世之中,才知豪傑笑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