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牌年畫

月份牌年畫

月份牌年畫以其造型淳樸、色彩熱烈、富有強烈的喜慶氣氛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逢年過節,張貼年畫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風俗習慣。在上世紀的20-40年代,在上海產生了一種新型的年畫,因其畫面附有年月曆表而得名為“月份牌年畫”(也稱“擦筆年畫”)。它一出現,就受到了當時各階層市民的歡迎。

特點


月份牌年畫
月份牌年畫
月份牌年畫,與傳統的木版年畫不同,傳統的木版年畫除了神像畫外,表現的大都是民間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表現手法採用的是單線造型,平面著色。而月份牌年畫不僅印刷精美,還結合現實題材,表現刻畫了許多時尚的都市時裝美女。這些美女身著鮮艷華麗的時裝,或置身於洋房、或游曳於公園,旖旎的風光和人物形象,成為了市民了解都市生活的一個窗口。

溯源


月份牌年畫
月份牌年畫
作月份牌年畫最早的畫家,當推蘇州人周暮橋,當時他 是《點石齋畫報》和《飛影閣畫報》的主要繪稿人;和周暮橋在一起的還有安徽歙縣人鄭曼陀。他們早期作畫,表現的都是一些美麗動人的古裝美女,如西施王昭君、紅娘、鴛鴦、白娘子等等,後來則以現實題材的都市美女為主。許多老人回憶,那時月份牌年畫上的大美人“眼睛會跟著人轉”,可見他們的畫功非同一般。

傳承


月份牌年畫
月份牌年畫
新中國成立后,月份牌年畫中嬌艷的古裝美人和時裝美女圖顯得不合時宜,因而逐漸被冷落。在“文革”期間,被指責為“資產階級情調”而禁止印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月份牌年畫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特別是表現愛情故事的《西廂記》和《白蛇傳》,更受人們的喜愛。一時間,月份牌年畫成了年畫中的主角,迎來了月份牌年畫的繁榮期。但到1995年前後,月份牌年畫和以影視女演員為主打的掛歷不再受歡迎,逐漸淡出市場。某人收藏有一幅鄭曼陀的《照鏡》美女圖,由於不懂行,過早地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