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成佳鎮的結果 展開

成佳鎮

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轄鎮

自貢市以程姓人居多的鎮,氣候溫濕,種植業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以四宮八廟在歷史文化中取得一席之位。

2019年8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自貢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撤銷章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成佳鎮管轄,成佳鎮人民政府駐萬壽宮6號。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成佳鎮常住人口為38764人。

歷史沿革


成佳鎮,原名程家場。明初,湖廣人流遷籍,以程姓居多,建有程家寺,場以本名。
至清乾隆時已成集市,民國31年(1942)改名程家鎮。
1951年劃分為程家鎮,鎮東鄉、高洞鄉、金龍鄉、百歲鄉、同德鄉、
成佳鎮環境
成佳鎮環境
石鳳鄉、洛陽鄉、農王鄉。
1953年改程家鎮為成佳鎮,
1956年撤鎮建鄉,
1958年設成佳人民公社,
1984年複名成佳鄉,1986年再度撤鄉建鎮。1995年,原榮縣成佳區所轄高洞鄉、農王鄉、石鳳鄉撤銷后一併合入成佳鎮。成佳鎮歷史上屬榮州府榮縣管轄,2005年8月1日,划入自貢市貢井區。
成佳鎮政府駐地,1974年以前在周宗廟舊址(現成佳鎮花椒村8組);1974年至2001年4月在蘭家祠堂(現天府社區大同街);2001年4月起在天府社區萬壽宮6號(原榮縣成佳區公所駐地)。

地理環境


全鎮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平均海拔350米,地處淺丘,土壤屬灰棕紫泥,
成佳鎮俯視
成佳鎮俯視
紅棕紫泥田土。氣候溫和濕潤,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8℃,年降雨1000毫米左右,無霜期為325天。幅員面積80.24平方公里,東與艾葉、建設兩鎮接壤,南與白廟鎮接壤,西與榮縣的雙石鎮貢井區的章佳鄉相鄰,北以中漠河為界,與威遠縣鎮西、向義兩鎮隔水相望。

自然資源


成佳鎮地處305省道104KW—117KW公路兩旁,交通便利,西距榮縣縣城24公里,東距貢井12公里,區位優勢明顯,是投資的好去處。土地肥沃、物產非富,具有優越的耕地資源和水面資源。有從業人員37074人。其中勞動年齡內的勞動力25586人,勞動力資源充足。
自2002年至2004年通過農業綜合項目建設、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建設建成的沿305省道107KM—117KM10公里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的建成,為開發農業生態旅遊奠定了基礎。

行政區劃


轄36個村、1個社區、341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小組。
鳳凰社區橋沖村高興村鐵橋村陳家殿村
天府社區小沖村友好村祥龍村吳家山村
鳳皇村白雲村朱家嘴村黃連樹村五四村
石龍村張家橋村吳家祠村正興村天宮村
靛坑村金竹村象獅村鳳鳴村高梯村
雙河村高峰村回龍灣村四平村興隆村
金龍村花椒村新平村雙觀村三元村
先鋒村晏家村千斤村徐家村蘭田村
九嶺村高梯子村四海村楊柳村

人口民族


到2004年底,有總人口5.5萬人,總耕地面積5.65萬畝。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成佳鎮常住人口為38764人。

經濟


成佳鎮的農業生產,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種植業中的糧食生產主產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經濟作物以商品蔬菜、水果等為主。素有原榮縣的“糧倉”之稱。養殖業則以養豬、養蠶為主。其中生豬出欄每年均在5萬頭以上。2004年,全鎮糧食總產4.17萬噸,農業總產值2.05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2元。
鄉鎮企業有建工、建材、機械、鑄造、化工、玻璃鋼、塑編、皮革製作與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1700多家,從業人員6000多人。2004年鄉鎮企業總產值4.6億元。
成佳鎮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均被評為自貢市經濟“十強”鄉鎮之一。

交通


自貢榮縣快速路(S305線)橫貫鎮域,距自貢市區只有10餘千米,交通方便。
成佳鎮街道
成佳鎮街道
境內另有成佳至白廟、成佳至章佳兩條公路15.5公里,開通了成佳至朱家嘴、成佳至高興、成佳至吳家寺、成佳到高梯、成佳至五四、成佳至花椒、成佳至鐵橋、成佳至白雲、成佳至徐家等10條村級客運線,全長60公里。鎮內設有石龍路、港灣、中心市場、成雙路、大同街、寒坡嶺、成威路、下油房等客運車站8個。

文化


成佳鎮自古即有四大宮、八大廟。四大宮為:禹王宮,供奉大禹王;天后宮,供奉天后娘娘;萬壽宮,供奉萬壽老祖;南華宮,供奉南華老祖(蠶絲髮明創始人)。八大廟有:周宗廟,供奉周文王川主廟,供奉二郎神;牛王廟,供奉牛、豬、馬、羊等神像;火神廟,供奉風、火、雷、電四大神像;晏家廟,供奉12殿神像,關帝廟,供奉武聖關雲長;神龍廟,供奉藥王神;黑鹽廟,供奉鹽業老祖。建國后,對以上地都進行了佔用,逐漸在50多年的拆建中消失。現保存較為完整的僅有禹王宮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