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諾威王國

1814年10月因維也納會議而建立的王國

漢諾威王國(德語:Königreich Hannover),是1814年10月因維也納會議而建立的王國,由喬治三世恢復他在拿破崙時代失去的漢諾威領地。它繼承不倫瑞克-呂訥堡選侯國(非正式稱為漢諾威選侯國),於1815年6月和其他38個主權國家加入德意志邦聯。王國是由韋爾夫家族的一個年輕分支漢諾威王朝統治,與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組成共主邦聯直到1837年。王國於1866年被普魯士王國征服。漢諾威成為自1871年1月統一的德意志帝國的一個省,即漢諾威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6年曾短暫恢復為漢諾威州,隨後與一些小邦合併,而成為西德及現今德國的下薩克森州的一部分。

地理


國徽
國徽
漢諾威( Hannover)位於萊納河(Leine)畔,是德國下薩克森州的首府。漢諾威位於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既處於德國南北和東西鐵路幹線的交叉口,又瀕臨中德運河,是個水陸輻輳的交通樞紐。漢諾威是工業製造業高度發達的城市,是德國的汽車、機械、電子等產業中心。此外第三產業已佔就業人數的2/3,除商業、金融、保險業外,漢諾威最著名的就是會展業和旅遊業,歐洲最大的旅行社組織TUI的總部就設在這裡。當地每年將舉辦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展覽CeBIT,2000年,這裡還舉辦了世界博覽會,另外,一年一度的漢諾威射手節也是全世界類似節日中最大規模者 德國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的首府所在地,北德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德國北部,1241年開始建市。面積203平方萬公里,人口51萬。位於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萊訥河同中部運河交匯處。正處於巴黎到莫斯科、北歐到義大利的十字路口,又瀕臨中德運河,是個水陸輻輳的交通樞紐。

歷史


起源

漢諾威王朝是德國布朗史維希王朝的分支之一,因此又稱為布朗史維希王朝漢諾威分支。漢諾威王朝和布朗史維希王朝的前身,都是韋爾夫王朝,韋爾夫家族的母系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薩克森及巴伐利亞公爵獅子公爵亨利,而父系祖先來自義大利的艾斯特家族。而亨利的幼子威廉成為呂能堡公爵(Herzog von Lüneburg)。
自1692年,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委任布朗史維希-呂能堡公爵為第9位世襲選帝侯,是為 漢諾威選帝侯,以增加哈布斯堡王室成員當選皇帝的勝算機會。以後,布朗史維希-呂能堡公爵及其後代便以封國為姓,改姓 漢諾威。

入主英國

自1714年起,漢諾威選帝侯喬治入主英國,兼任英王,漢諾威和大不列顛以及愛爾蘭結成共主邦聯。
而漢諾威選帝侯國,在1803年被法軍佔領,直至1814年拿破崙倒台後,漢諾威在列強同意下,被升級為王國。
1814年10月,維也納會議上決定,為了給予英國國王在德意志事務上的發言權,決定將漢諾威選帝侯國提升為 漢諾威王國,並與英國組成共主邦聯。
但這個共主邦聯很快瓦解,當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駕崩后,英國王位傳給了血緣關係較近的侄女肯特郡主維多利亞。不過卻因德意志地區施行歐洲大陸的 撒利法,禁止女性繼承王位。維多利亞三伯父的漢諾威君主寶座,傳給了她的五叔坎伯蘭公爵。

王國滅亡

但此時,普魯士已經開始密謀統一德國的大業。 1866年,普奧戰爭期間,普魯士突然派兵佔領漢諾威王國,並改編為普魯士的一個行省,漢諾威王國滅亡,從此英國王室與德國成了世仇。

世系


選帝侯世系

自從1714年起,漢諾威選帝侯喬治入主英國,同時兼任英王(詳見下文),以後漢諾威和大不列顛以及愛爾蘭結成共主邦聯。
而在漢諾威選帝侯國,於1803年被法軍佔領,直至到1814年拿破崙倒台後,漢諾威在列強同意下,被升級為王國。
·恩斯特·奧古斯特(Ernst Augustu 1692年-1698年)
·喬治一世·路易(Georg I Louis, 1698年-1727年)
·喬治二世·奧古斯特(Georg II August, 1727年-1760年)
·喬治三世(Georg III, 1760年-1803年)
選帝侯稱號保留至1814年

王國世系

·喬治三世(1814年-1820年)
·喬治四世(Georg IV, 1820年-1830年)
·威廉四世(Wilhelm IV, 1830年-1837年)
·恩斯特·奧古斯特(Ernst August, 1837年-1851年)
·喬治五世(Georg V, 1851年-1866年)